什么是“到手价”,买二手房如何避免“到手价”风险

 我来答
雪落成殇973
2017-03-14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042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452万
展开全部
所谓“成交价”是指在合同中约定的房屋买卖的总售价,成交价也是到交易中心和税务机关办理过户和交税的计算基数。而“到手价”是针对卖方而言的,是指不包括交易中产生的各项税费及中介费的卖方净到手价,在“到手价”情况下,由买方来承担本应由卖方支付的各项税费及中介费。简而言之,到手价就是在交易完成后卖方所能得到全部款项。
1、税收政策调整,买方的购房成本增加
由于买方承担上下家的税费,因此税收政策调整对卖方的收入没有影响,但却会影响到买方的购房成本。一旦约定到手价,则意味着买方承担了税收调整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应当注意尽量缩短交易的时间,尽早办理过户手续。同时,应当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对近期出台新的税收政策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2、对退税约定不明
根据现在的政策,卖方在出售房产时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退给卖方。约定到手价的话,卖方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也由买方承担,但如果将来退给卖方,则意味着卖方卖房取得的收入增加了,买方就有可能觉得不公平。
如果买方要为卖方交纳个人所得税,最好在合同中约定一旦将来个人所得税退给卖方,则卖方应当将所得税款退还给买方,并且约定,买方在交纳税款时,纳税凭证应由买方保管,在符合退税条件时再交给卖方,并由卖方向买方先行支付退款。
3、对税收计算错误,买方购房成本增加
买方在确定以到手价签约时,对税收成本基本依赖于中介的计算。但是,由于税收政策频出,加上中介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中介计算出来的税款和税务机关实际收取的税款可能存在差距。甚至有少数中介故意将税款算低,以使买方尽快签约。
买方对中介计算出来的税款一定不能偏听偏信,最好查阅一下相关规定,再到交易中心去了解一下,把计税的依据和计算的比例弄清楚,以免在过户交税时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
4、对“到手价”还是“成交价”约定不明
经常见到这样的案例:《居间合同》约定的是“到手价”200万元,《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却是“成交价”200万元,这样双方就容易产生纠纷了:到底200万元是成交价还是到手价?
如果约定的是“到手价”200万元,一定要根据交税比例倒算出成交价,因为《买卖合同》的示范文本中体现的价格是房屋售价,也就是成交价,如果不作特别约定,那一般就认为《买卖合同》中约定的价格就是成交价,所以一定要记得成交价是根据到手价算出来的,应当高于到手价。
5、中介做差价
卖方只关心的是“到手价”,而买方关心的购房的总支出,房产交易的各项税费都是根据中介的计算而得的。如果遇到少数不良中介,很有可能故意算错,多算税费,这样一来有可能牟取差价,欺骗买卖双方。因此即使中介算出其中交纳的各项税费,也应当在交税时进行核对,千万不能将钱交给中介代交,并要保留交税凭据,以便事后复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