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杀魏忠贤?
魏忠贤是个啥样的人想必都清楚吧。他名气太大了,死了一千多年了,已经定性为佞臣了,可有人发文为他喊冤叫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些人依据是朱由效临死时拉着他弟弟朱由检说的一段表白:
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言外之意就是,我死后,你当了皇帝,魏忠贤可以托付大事,有点表扬推荐魏忠贤的意思。这是他们为魏忠贤翻案的依据之一。
再一个依据是,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时,太监曹化淳对崇祯说的几句话: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言外之意是,如果不杀魏忠贤,哪有现在这个局面呢?这是他们为魏忠贤翻案的依据之二。
咱先从第一个依据说起,这句话是木匠皇帝朱由效说的,他一生不理朝政,只醉心研究他的木匠活,他也懒得管理国家,他还真对的起明朝最牛“木匠”这个称号。此时魏忠贤正好替补了这个空缺,看起来是替朱由效担起了责任。实际是自己中饱私囊、把持朝政、专断国事,朝中皆称之为九千九百岁,朝臣以至于“只知魏忠贤,不知有皇帝”。由这样的皇帝口中说出上面这些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假如朱由效像他先祖朱元璋那样的圣明之君,他说这几句话,我估计朱由检以后不但不会杀魏忠贤,反而会重用他呢?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第二个依据说如果”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那么是崇祯冤杀了魏忠贤了?
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
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
应当说,钱嘉征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议论,十条罪名大都可以坐实。无论那一条都够杀头的。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大太监曹化淳说的,我们知道,崇祯在位时,宦官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呈白热化,崇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诛杀了魏忠贤,这势必引起宦党的不满。太监曹化淳说这些话,不过发泄心中的牢骚。再说,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个太监怎么敢当着崇祯说这些犯上的话呢?
客观的说,明朝亡不亡,和杀不杀魏忠贤无直接关系。不杀魏忠贤大明朝就不会亡了?有的历史学家说,明亡实亡于万历,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批章、不见臣、不祭祖、甚至有的官员都没见过皇帝面,万历就有亡国之兆。大明虽亡在宵衣旰食的崇祯手上,这也是必然现象。换做别人也是如此,无一人能只手扶大厦将倾。
所以太监曹化淳说的这句话,不能代表不杀魏忠贤就不会出现祸乱局面。也不能代表只有魏忠贤活着才能力挽狂澜。
佛曰:凡事有因必有果,前文所述第一依据就是因,第二依据就是果。假如没有明朝“最牛木匠”朱由效的临终“关照”,魏忠贤也许不会被以后的崇祯碎尸万断,难道“木匠皇帝”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依结果来看,明朝最牛“木匠”,表白举荐的这个人即不忠也不贤。着实坑了皇帝朱由检一把。
说白了就是,明末就是猎人带着伐木工和一群狗在山里劈材。满山都是狼!!狗群里有猎狗和哈士奇。伐木工害怕猎人也害怕猎狗,只能低头干活,但是看哈士奇挺顺眼。猎人一激动把猎狗全宰了,剩了一群哈士奇。伐木工和猎人互殴两败俱伤。狼和哈士奇交了朋友,一道吃了伐木工和猎人!!!!!这就是明末的悲剧。
综合来说!崇祯帝杀掉魏忠贤有三大理由:
第一:听信东林党谗言(幼稚)
第二:帝位来历不明,怕前朝势力报复
第三:嫉妒(无知)
李自成兵临城下时,为何崇祯后悔杀魏忠贤?原因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