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多尔衮,还会有大清帝国吗?
多尔衮对大清帝国的贡献确实很大。在皇太极去世后,当时形势危急,清朝就是依靠多尔衮,才度过了可能内乱的危机,也是靠着他,才最后入主中原,成了大清帝国。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十二月随皇太极亲征朝鲜,参与丙子之役,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可以看出,多尔衮是个战功卓著的战将。
二、多尔衮在皇太极亡故后的功绩
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却因病猝死,并没有留下遗诏,规定皇位继承人。因而,随着皇太极的去世,清朝即将陷入内乱,豪格、多尔衮,各方势力一触即发,最后是多尔衮退让了一步,妥善处理皇位之争,扶持福临上位。如果没有他,清朝的皇位继承这件事,不会这么快就结束,说不定打个热火朝天,然后,大明外部威胁就解除了。说不定就更不会有福临日后入主中原,成为顺治帝,也就不会有日后的康熙以及雍正,没有康乾盛世。
在李自成入京,吴三桂开关迎敌之后。清军占领都城,多尔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清廷迁都既是出于统一中原、雄霸九州的目光,也是基于退可出关外的战略考虑。
之后多尔衮的战略随之调整为:对农民军的主要力量坚决消灭,而对南明政权则是“先礼后兵”。在此方针领导下,多尔衮先后派兵进攻山西,攻陷太原,进而包围陕西。另一面,又派出大量降清的明官对南明君臣招抚,并写信给南明阁臣史可法,提出“削号归藩,永绥福禄”。其实是麻痹南明朝廷。
如果要评选谁是大清王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多尔衮绝对是当之无愧,乾隆皇帝更是评价其曰:
乾隆皇帝这样说并不是对多尔衮的奉承,而是事实本就确是如此,一方面是多尔衮的能力卓越、目光远大,另一方面则是此时的朝堂上,多尔衮这个睿亲王“睿”字是当之无愧的,其他的掌握权势的满洲贵族,与多尔衮相比,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当时,掌旗的亲王和郡王一共有七位,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以及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
皇太极时期“四大亲王”中排名最高、位列百官首位的礼亲王代善,此时已经年过六十,早在皇太极在位时期就已经逐渐退出了统治核心,他是因为年龄大、资历老,加上手中两红旗的实力而为人所敬重,况且在经历了被皇太极持续的打压和限制后,其本身也不愿意再过多的过问国事。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仅次于代善排在百官第二位的,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关系密切,由于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朝堂之上支持力量本就单薄,再加上其政治能力和政治手段远不如多尔衮,原本与多尔衮共同辅政的他,被多尔衮提出了辅政序列。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长子,一直以来都是在皇太极的庇护下成长,打仗能力出众,但是与济尔哈朗一样,政治手段上并不成熟,最后还是被多尔衮害死了。
阿济格和多铎,一位是多尔衮的亲哥哥,一位是他的亲弟弟,两人都是功勋卓著,打仗非常的厉害,但是统治能力上就非常的有限,阿济格是典型的赳赳武夫,有勇无谋,多铎在日后江南地区的一些列暴行也证明了他缺少政治能力,这方面都是远逊于多尔衮。
最后一个颖郡王阿达礼就更不用说了,他的上位完全是沾了他自己的父亲萨哈廉的光,皇太极对他是爱屋及乌,本来是给予厚望,结果对阿达礼只能是恨铁不成钢。阿达礼既没有军功,也没有能力,同时在政治上有非常的幼稚,最终是将自己卷入到了政治旋涡中,只落得身死的下场。
所以在掌握朝中事务大权的几位旗主王爷中,或多或少的都有着政治上的短板,在这一点上,多尔衮确实是技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