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治学思想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6-0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首先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出的是孔子,通过将礼,作为智治国之法,对他的学说前景的美好憧憬。

然后是老子: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的意思,是人先通过知道自然之法,推演到人自身,再推演到治理国家的方法。所以老子的学说让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人必须对自然界了解的十分透彻才能理解,老子说的是什么。而这对,一般人而言,要求很高,并不是人人可以学会。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人,没有分工,必须要一个人会所有的事情,从自然的法则,道人与人交往的法则,到国家运转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在老子那里都是没有的,学了老子的思想,必须要学会怎么推演才能用老子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而老子也是在从十分玄妙的自然界变化中得到人对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自身的要求十分的高。

为了克服老子学说中不容易,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让各国的君主都能轻松地学到对应的知识和礼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所以孔子就从老子所说的最低处出发,就是从礼出发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仁,义,礼,一个比一个具体化,所要花的文字也是一个比一个要多。所以最后我们会发现,由古及今,书一本比一本厚。特别到了明朝,都是大部头。因为他们不在阐述道,而是在阐述仁,义和礼了。

所以说孔子所说的道和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一个道,孔子所说的道实际上是,仁,义和礼的结合,属于人道。孔子不言天道。

从老子到孔子意味着,对统治者的要求开始慢慢变低了,从老子的要统治着自己推出该怎么样推行政令,到孔子给出具体通过什么礼节来规范,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再到后世用法律来规范各地的行为规范。实际上,对于统治者的要求都是在逐步逐步的降低的,降低到最终,让一个通过民众选举的人,上到这个台阶上,也可以很好地推进他们的政令。这就是所谓的民主。

不光是治理人的治国之法是这样的,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科学也是这样的,只是从学会的角度而言,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学会我们应该学会的所有东西,即使学生不是所谓的天才,也无关紧要。

包括到后来的大工业生产也是能让一个没有技术能力的人去在流水线上进行相应的操作,只要工艺流程得当,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样做的根本道理在于社会的分工。从政治文化到经济建设,没有一处不在,符合着这样的分工而降低人本身需要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