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非是谓之愚 --夫子心中的智与愚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宪宗元和十(815)年,白居易因言获罪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谪居州途中,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命名为《放言五首》。其中第一首诗这样写道:“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这首诗颔联两句用的都是与《论语》有关的典故--臧生诈圣和宁子佯愚。本文就来聊一聊装傻的宁子。
宁子佯愚一典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句法、修辞都不算复杂,在古文中属于那种一看就能明白的。如果有兴趣翻翻今人的注释你就会发现,这句话的解释大体相同。
刘俊田等译注的《四书全译》将这句翻译为“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便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无道混乱时便装愚作傻。他那种聪明别人赶得上,那种装愚作傻别人是无法赶上的 ” 。金良年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采取了类似的一个译法,“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清平就显露才智,国家无道就表现痴呆。他的才智是及得上的,他的痴呆是及不上的 ”。
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今人的独创,是古今通训。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大程子程颢在注释这一句时,批注为“ 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
读完这这几个注释,一个明哲保身、装傻充愣的宁武子形象,应该是立在脑海中了。可是明哲保身是儒家的精神吗?一个遇乱而隐、避祸保身的人值得夫子如此褒奖,并由群弟子记载下来作为榜样传诸后世吗?夫子提倡“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的精神难道在危乱之际就能变成沈晦以免患吗?
也难怪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质疑: 沈晦 仅 求免身,乃 庄 老之道 。由此一路推问下去,不难发现宁武子的智与愚其实关乎夫子心中的智与愚,更关乎儒家学说的立论根本。
要解答宁武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回到古籍中来寻找。关于宁武子其人其事,先秦古籍中只有《左传》一书保留了一些痕迹。宁武子,名俞,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谥号“武”,一般通称为宁武子。宁武子出身卫国的公族,其父宁庄子速更是卫国上卿,辅佐了懿、戴、文、成四代国君。卫成公初年,宁庄子去世,宁武子成为卫国大夫。
宁武子的第一次亮相在卫成公三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
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 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 扞 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 " 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佯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颛犬、华仲前驱。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颛犬走出,公使杀之。元 咺 出奔晋。
当时,晋楚两国刚刚开始争霸。晋文公想向卫国借道救宋。一向亲楚的卫成公拒绝了晋国的要求。晋军改道南渡,并向周边诸侯征调军队,举行会盟。卫成公又三心两意地向晋请盟。晋文公不仅拒绝了卫国的请求,还夺去部分卫国的土地送给宋国。卫成公决心加入楚国的阵营,但遭到以执政大夫元咺为首的国人反对。或许是国人为取悦晋国、或许是卫成公感到继续待在国都有危险,总之卫成公出奔襄牛,留下弟弟叔武和元咺治国。朝中大臣或随卫成公出奔,或留国都,分成了两派。此后,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胜,叔武和元咺作为卫国的代表出席了庆贺晋国获胜的盟会,而卫成公则逃亡陈国。就在此时,有人在卫成公面前诬告元咺拥立叔武为国君,卫成公不分青红皂白把随自己出奔的元咺之子元角一刀给砍了。所幸叔武和元咺二人并未因此与卫成公翻脸,而是积极在晋国面前斡旋。最终,晋文公默许卫成公归国。
然而由于卫成公鲁莽地诛杀了元角,留守派担心卫成公归国后会扣帽子、找茬子,而出奔派则怕留守派会甩脸子、下绊子,卫国内外人心浮动。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亮相的宁武子奉命去宛濮做留守派的思想工作。宁武子首先把锅甩给了老天,认为是天祸卫国,也就是说这次事件既不是卫成公的错、也不是叔武、元咺的错,更不是留守派、出奔派的错,要错都是老天爷的错。其次,宁武子定了一个调,也就是无论留守派还是出奔派,本意上都是愿意跟随卫成公出奔的,所以大家在精神层面都是大大的忠臣。再次,忠臣们是有分工的,有留下来看家的,有远行侍主的。看家的叫守社稷,侍主的叫扞牧圉,这只是分工不同,没有立场问题。最后,宁武子有扯上老天,大谈一通既往不咎、和谐共处的誓言。于是乎,卫国才人心安定,一门心思等卫成公归国。
宁武子做通了留守派的思想工作,但显然没有做通出奔派的思想工作。先是卫成公无视盟约,突然提前归国。或许是担心意外的变动引发骚乱,宁武子只得赶在卫成公之前入城,守城的大夫以为宁武子是卫成公派来的使者,于是和宁武子同车入城。卫成公的前导部队直入城中,一箭射杀了握着湿漉漉头发出迎的叔武,元咺见势不妙逃往晋国。卫成公入城后,虽然抱着弟弟的尸体大哭,也诛杀了凶手公子颛犬。但怎么看都有数百年后司马昭杀成济的味道。
于是乎,宁武子的首次亮相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当初,他和留守派的盟约到底是出自智慧还是存心忽悠,先卫成公入城是为了防止局势失控还是故意调开防卫,便于前驱行事都成了两说之事。好在史书为我们留下了其他事迹,让我们才能见其真心。
宁武子的第二次亮相还是在卫成公三年。
卫侯与元 咺 讼,宁武子为辅, 针 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 针 庄子,谓宁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置 诸深室。宁子职纳橐 饘 焉。元 咺 归于卫,立公子瑕。
元咺逃到晋国,在晋文公面前把卫成公的所作所为诉说了一遍。原本就看卫成公不顺眼的晋文公立刻大笔一挥,把卫成公抓来与元咺对质。于是,卫国的大夫士荣担任了卫成公的辩护人,针庄子当了代理人。由于卫成公毕竟是国君不能亲自上庭受审,宁武子就作为他的替身出席审判。在晋国召开的庭审,结果可想而知。卫成公被判有罪,押送洛阳关进了监狱;辩护人被直接咔嚓了事,代理人被处以刖刑;而宁武子则被晋文公认定为忠臣免于刑罚。按理说,一起打官司的四个人,杀的杀、关的关、剁脚的剁脚,剩下那个暂时没事的是不是该早点离开是非之地呢?但宁武子却做了一件傻事,不仅没有跟随元咺回卫国另立新君,反而追随卫成公到了洛阳,当上了职业探监人,专职给卫成公送衣服送饭。
这牢饭一送就是二年,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鲁僖公三十年, 晋文公突然想起了牢里的卫成公。
晋侯使医衍鸩卫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鸩,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 瑴 。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颛、治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 咺 及子适、子仪。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周颛先入,及门,遇疾而死。冶廑辞卿。
晋文公嫌卫成公是个祸害,想尽快了解了他,就让医生衍下药毒死卫成公。专职探监的宁武子立刻就发现了医衍的下毒行为。不过,宁武子一没向周天子揭发医衍,二没制止下毒。而是偷偷给医衍送钱,求他下药时手下留情,少下点毒药。在现代人眼里,这个逻辑似乎有点凌乱,要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想出这样的笨办法啊!不过,晋文公没能毒死卫成公,却给了卫成公翻身的机会。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卫成公贿赂周天子和晋文公,得以逃脱牢笼。随后又贿赂卫国的大夫,杀死元咺和弟弟子瑕,再度复位。
卫成公归国,宁武子作为一直追随左右的忠臣,自然也回到了卫都。可惜归国的第二年,卫国又遭殃了。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 鄫 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卫国被狄人欺凌,不得已弃都迁往帝丘。刚在帝丘住下,卫成公的老祖宗康叔封跑到卫成公的梦境中告状,说曾都于帝丘的夏王相抢了自己的祭祀品。卫成公梦醒之后一想,老祖宗神仙打架自己在人间也没法劝,索性给夏后相单独搞个祭祀,让他有贡品享用,就不会跟老祖宗抢食了。卫成公自以为得计的做法,立刻遭到了宁武子的反对。以“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为由,把卫成公给顶了回去。
不给国君面子的宁武子,出使在外倒是给友邦的国君留了点面子。卫成公十二年即鲁文公四年,宁武子奉命出使鲁国,这也是左传中宁武子最后一次亮相。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 玈 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鲁文公设宴招待宁武子,为他赋了两首诗。可宁武子全然不顾外交礼仪,一不答谢、二不答赋。估计此时宁武子已是贤名远播,因而鲁文公不仅没有发作,反而偷偷派人请教。宁武子这才说,我以为刚才是乐队在排练呢!诸侯朝见天子,天子用《湛露》;诸侯献捷,天子用《彤弓》。言下之意,不是我无礼,是鲁国不懂礼。
左传上记宁武子只有上述五件事。如果说能跟“佯愚”二字挂上钩的,恐怕只有文公赋诗一事了。所以金良年先生在注释宁子章时,特意在段意的环节中提到了这个典故 “ 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痴呆,这种痴呆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从消极意义上说,它避免了自身遭到伤害,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又是对无道的一种抗争。这大概就是孔子赞誉宁武子的用意 ”。
可是这种为避礼而佯的愚是人所不能及的吗?《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个故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同样遇到君主违礼之事,夫子也选择了装傻,故意回答知礼。在左传中,因礼而佯愚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的,所以即便宁武子在文公赋诗一典中有佯愚的举动,但至少当不得不可及也的评价。
再看宁武子的其他四件事,可谓件件是愚中见智、智中见愚。
宛濮盟誓咋看宁武子以智服人、安定人心,但背地里却隐藏着一旦会盟不成卫人见弃卫侯见恶的困境。先君入城始终逃不脱诓骗卫人、串通杀叔武的嫌疑。宁武子智也?愚也?
与元咺讼时,明知晋文公有罪卫成公之心,毅然为君之辅,代君应讼。侥幸逃过败诉之后,却不离不弃追随主君远赴牢笼。宁武子愚也?智也?
货医薄鸩时,即保全成公性命又使医衍免于晋文公责罚,两全于其事。宁武子愚也?智也?
止祀夏相时,不惜忤逆主君,也要据礼以争。宁武子智也?愚也?
宁武子身上的智与愚并不是其立身之本,他的言行举止必自礼出。佐君归国,礼之所然,自当团结内外、安抚上下;君背誓言,违礼先期,自当控制局势、减少冲突;君臣相讼,有背礼法,自当以身代君、仗义执言;晋文鸩侯,私设刑罚,自当舍身护主、两不为害;卫成梦诉,越礼而祀,自当据理力争,请改祀命;文公赋诗,戾取大礼,自当佯愚肄业,自坦无知。
因而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这样评价宁武子。“ 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 。 朱子认为宁武子的所作所为在所谓智巧之士眼中是深避而不肯为之的愚行。这种愚是世人眼中基于利害的愚,而不是基于道义的愚。
荀子在《修身》一文中说“ 是是非非谓之知 ,非是是非谓之愚 ” , 但世人眼中的是是非非却未必是夫子眼中的智与愚。在夫子的心中,为道义而执着前行不惧艰险的宁武子才是世人不可及之愚人,至于避险免患、保全自身的智者们,似乎并不合夫子之道。与其说宁子佯愚,到不如说宁子见愚来的贴切。
庚子五月初七作于书如羽斋
宁子佯愚一典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句法、修辞都不算复杂,在古文中属于那种一看就能明白的。如果有兴趣翻翻今人的注释你就会发现,这句话的解释大体相同。
刘俊田等译注的《四书全译》将这句翻译为“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便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无道混乱时便装愚作傻。他那种聪明别人赶得上,那种装愚作傻别人是无法赶上的 ” 。金良年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采取了类似的一个译法,“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清平就显露才智,国家无道就表现痴呆。他的才智是及得上的,他的痴呆是及不上的 ”。
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今人的独创,是古今通训。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大程子程颢在注释这一句时,批注为“ 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
读完这这几个注释,一个明哲保身、装傻充愣的宁武子形象,应该是立在脑海中了。可是明哲保身是儒家的精神吗?一个遇乱而隐、避祸保身的人值得夫子如此褒奖,并由群弟子记载下来作为榜样传诸后世吗?夫子提倡“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的精神难道在危乱之际就能变成沈晦以免患吗?
也难怪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质疑: 沈晦 仅 求免身,乃 庄 老之道 。由此一路推问下去,不难发现宁武子的智与愚其实关乎夫子心中的智与愚,更关乎儒家学说的立论根本。
要解答宁武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回到古籍中来寻找。关于宁武子其人其事,先秦古籍中只有《左传》一书保留了一些痕迹。宁武子,名俞,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谥号“武”,一般通称为宁武子。宁武子出身卫国的公族,其父宁庄子速更是卫国上卿,辅佐了懿、戴、文、成四代国君。卫成公初年,宁庄子去世,宁武子成为卫国大夫。
宁武子的第一次亮相在卫成公三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
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 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 扞 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 " 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佯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颛犬、华仲前驱。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颛犬走出,公使杀之。元 咺 出奔晋。
当时,晋楚两国刚刚开始争霸。晋文公想向卫国借道救宋。一向亲楚的卫成公拒绝了晋国的要求。晋军改道南渡,并向周边诸侯征调军队,举行会盟。卫成公又三心两意地向晋请盟。晋文公不仅拒绝了卫国的请求,还夺去部分卫国的土地送给宋国。卫成公决心加入楚国的阵营,但遭到以执政大夫元咺为首的国人反对。或许是国人为取悦晋国、或许是卫成公感到继续待在国都有危险,总之卫成公出奔襄牛,留下弟弟叔武和元咺治国。朝中大臣或随卫成公出奔,或留国都,分成了两派。此后,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胜,叔武和元咺作为卫国的代表出席了庆贺晋国获胜的盟会,而卫成公则逃亡陈国。就在此时,有人在卫成公面前诬告元咺拥立叔武为国君,卫成公不分青红皂白把随自己出奔的元咺之子元角一刀给砍了。所幸叔武和元咺二人并未因此与卫成公翻脸,而是积极在晋国面前斡旋。最终,晋文公默许卫成公归国。
然而由于卫成公鲁莽地诛杀了元角,留守派担心卫成公归国后会扣帽子、找茬子,而出奔派则怕留守派会甩脸子、下绊子,卫国内外人心浮动。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亮相的宁武子奉命去宛濮做留守派的思想工作。宁武子首先把锅甩给了老天,认为是天祸卫国,也就是说这次事件既不是卫成公的错、也不是叔武、元咺的错,更不是留守派、出奔派的错,要错都是老天爷的错。其次,宁武子定了一个调,也就是无论留守派还是出奔派,本意上都是愿意跟随卫成公出奔的,所以大家在精神层面都是大大的忠臣。再次,忠臣们是有分工的,有留下来看家的,有远行侍主的。看家的叫守社稷,侍主的叫扞牧圉,这只是分工不同,没有立场问题。最后,宁武子有扯上老天,大谈一通既往不咎、和谐共处的誓言。于是乎,卫国才人心安定,一门心思等卫成公归国。
宁武子做通了留守派的思想工作,但显然没有做通出奔派的思想工作。先是卫成公无视盟约,突然提前归国。或许是担心意外的变动引发骚乱,宁武子只得赶在卫成公之前入城,守城的大夫以为宁武子是卫成公派来的使者,于是和宁武子同车入城。卫成公的前导部队直入城中,一箭射杀了握着湿漉漉头发出迎的叔武,元咺见势不妙逃往晋国。卫成公入城后,虽然抱着弟弟的尸体大哭,也诛杀了凶手公子颛犬。但怎么看都有数百年后司马昭杀成济的味道。
于是乎,宁武子的首次亮相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当初,他和留守派的盟约到底是出自智慧还是存心忽悠,先卫成公入城是为了防止局势失控还是故意调开防卫,便于前驱行事都成了两说之事。好在史书为我们留下了其他事迹,让我们才能见其真心。
宁武子的第二次亮相还是在卫成公三年。
卫侯与元 咺 讼,宁武子为辅, 针 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 针 庄子,谓宁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置 诸深室。宁子职纳橐 饘 焉。元 咺 归于卫,立公子瑕。
元咺逃到晋国,在晋文公面前把卫成公的所作所为诉说了一遍。原本就看卫成公不顺眼的晋文公立刻大笔一挥,把卫成公抓来与元咺对质。于是,卫国的大夫士荣担任了卫成公的辩护人,针庄子当了代理人。由于卫成公毕竟是国君不能亲自上庭受审,宁武子就作为他的替身出席审判。在晋国召开的庭审,结果可想而知。卫成公被判有罪,押送洛阳关进了监狱;辩护人被直接咔嚓了事,代理人被处以刖刑;而宁武子则被晋文公认定为忠臣免于刑罚。按理说,一起打官司的四个人,杀的杀、关的关、剁脚的剁脚,剩下那个暂时没事的是不是该早点离开是非之地呢?但宁武子却做了一件傻事,不仅没有跟随元咺回卫国另立新君,反而追随卫成公到了洛阳,当上了职业探监人,专职给卫成公送衣服送饭。
这牢饭一送就是二年,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鲁僖公三十年, 晋文公突然想起了牢里的卫成公。
晋侯使医衍鸩卫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鸩,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 瑴 。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颛、治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 咺 及子适、子仪。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周颛先入,及门,遇疾而死。冶廑辞卿。
晋文公嫌卫成公是个祸害,想尽快了解了他,就让医生衍下药毒死卫成公。专职探监的宁武子立刻就发现了医衍的下毒行为。不过,宁武子一没向周天子揭发医衍,二没制止下毒。而是偷偷给医衍送钱,求他下药时手下留情,少下点毒药。在现代人眼里,这个逻辑似乎有点凌乱,要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想出这样的笨办法啊!不过,晋文公没能毒死卫成公,却给了卫成公翻身的机会。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卫成公贿赂周天子和晋文公,得以逃脱牢笼。随后又贿赂卫国的大夫,杀死元咺和弟弟子瑕,再度复位。
卫成公归国,宁武子作为一直追随左右的忠臣,自然也回到了卫都。可惜归国的第二年,卫国又遭殃了。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 鄫 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卫国被狄人欺凌,不得已弃都迁往帝丘。刚在帝丘住下,卫成公的老祖宗康叔封跑到卫成公的梦境中告状,说曾都于帝丘的夏王相抢了自己的祭祀品。卫成公梦醒之后一想,老祖宗神仙打架自己在人间也没法劝,索性给夏后相单独搞个祭祀,让他有贡品享用,就不会跟老祖宗抢食了。卫成公自以为得计的做法,立刻遭到了宁武子的反对。以“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为由,把卫成公给顶了回去。
不给国君面子的宁武子,出使在外倒是给友邦的国君留了点面子。卫成公十二年即鲁文公四年,宁武子奉命出使鲁国,这也是左传中宁武子最后一次亮相。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 玈 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鲁文公设宴招待宁武子,为他赋了两首诗。可宁武子全然不顾外交礼仪,一不答谢、二不答赋。估计此时宁武子已是贤名远播,因而鲁文公不仅没有发作,反而偷偷派人请教。宁武子这才说,我以为刚才是乐队在排练呢!诸侯朝见天子,天子用《湛露》;诸侯献捷,天子用《彤弓》。言下之意,不是我无礼,是鲁国不懂礼。
左传上记宁武子只有上述五件事。如果说能跟“佯愚”二字挂上钩的,恐怕只有文公赋诗一事了。所以金良年先生在注释宁子章时,特意在段意的环节中提到了这个典故 “ 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痴呆,这种痴呆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从消极意义上说,它避免了自身遭到伤害,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又是对无道的一种抗争。这大概就是孔子赞誉宁武子的用意 ”。
可是这种为避礼而佯的愚是人所不能及的吗?《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个故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同样遇到君主违礼之事,夫子也选择了装傻,故意回答知礼。在左传中,因礼而佯愚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的,所以即便宁武子在文公赋诗一典中有佯愚的举动,但至少当不得不可及也的评价。
再看宁武子的其他四件事,可谓件件是愚中见智、智中见愚。
宛濮盟誓咋看宁武子以智服人、安定人心,但背地里却隐藏着一旦会盟不成卫人见弃卫侯见恶的困境。先君入城始终逃不脱诓骗卫人、串通杀叔武的嫌疑。宁武子智也?愚也?
与元咺讼时,明知晋文公有罪卫成公之心,毅然为君之辅,代君应讼。侥幸逃过败诉之后,却不离不弃追随主君远赴牢笼。宁武子愚也?智也?
货医薄鸩时,即保全成公性命又使医衍免于晋文公责罚,两全于其事。宁武子愚也?智也?
止祀夏相时,不惜忤逆主君,也要据礼以争。宁武子智也?愚也?
宁武子身上的智与愚并不是其立身之本,他的言行举止必自礼出。佐君归国,礼之所然,自当团结内外、安抚上下;君背誓言,违礼先期,自当控制局势、减少冲突;君臣相讼,有背礼法,自当以身代君、仗义执言;晋文鸩侯,私设刑罚,自当舍身护主、两不为害;卫成梦诉,越礼而祀,自当据理力争,请改祀命;文公赋诗,戾取大礼,自当佯愚肄业,自坦无知。
因而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这样评价宁武子。“ 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 。 朱子认为宁武子的所作所为在所谓智巧之士眼中是深避而不肯为之的愚行。这种愚是世人眼中基于利害的愚,而不是基于道义的愚。
荀子在《修身》一文中说“ 是是非非谓之知 ,非是是非谓之愚 ” , 但世人眼中的是是非非却未必是夫子眼中的智与愚。在夫子的心中,为道义而执着前行不惧艰险的宁武子才是世人不可及之愚人,至于避险免患、保全自身的智者们,似乎并不合夫子之道。与其说宁子佯愚,到不如说宁子见愚来的贴切。
庚子五月初七作于书如羽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