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本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
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1981年,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982年,根据中南美洲旅行经历所创作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出版。198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宝贝》,展示她所收藏的一些物品。1990年,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蓝色生死恋》中,小恩熙说,下辈子,我要当一棵树。
当两个少时的记忆,在静谧却思绪翻飞的夜里,突然重合的时候,冲破了仅有的困意,我坐起来思考:假设,真的有轮回,为什么她们愿做这棵树?
树·原型
树木,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这是它的生物学概念。然而,充满想象力的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躯干就如同我们的四肢;它的枝叶就是我们的手臂;根部就是我们的双足。它像极了我们人的躯体。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他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到。”我们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象征性表现。象征是无意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所有的象征都具有深远的无意识意义。
树人合一,形状相似。这大概是我们常常以树自比的原因之一。
树·象征
她们想成为一棵树,可以说她们将树作为了寄托与象征。象征是原始本能驱动力的转化。这些象征试图把人的本能能量引导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去。
树木的传说很多,古代人认为树是超自然的物种,倾注了许多神灵赋予给它的创造力,成片的树林组成的森林自然成为了神秘莫测与力量转换的象征。
还有很多民族都用树来象征生命力,象征民族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他们文明初开的时代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各民族都依据自己的文化流传着关于树木的神话传说。
而对于三毛们来讲,她们的这种象征,更多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一方面它表达和再现了一种受到挫折的本能冲动,渴望得到满足的愿望,这与象征是欲望的伪装的解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象征也是人的精神的表现,它是人的天性的各个不同侧面的投影。
树与她
树是稳固的。从种子洒落在大地,雨水灌溉,生根发芽开始,这个棵树注定了一生都在这里。这里有它熟悉的一切,一起长大的小花、小草,一起"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树兄弟,还有那树下,爱讲故事的老爷爷。它喜欢着这份稳定。然而这对于从19岁开始,留学西班牙,之后,奔波于德、美,以及西属撒哈拉,笔名也因《三毛流浪记》而起的,流浪的三毛来说,这份稳定,太可贵,她想要"站成永恒”。
对恩熙来说,也是如此。
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俊俏的男孩,一前一后的沿着铁轨走着。女孩突然说,下辈子你想要当什么?然后自问自答到:如果可以的话,我下辈子想当一棵树,一棵树可以一直在一个地方,即使死了,也没有人会给它换地方。《蓝色生死恋》中经典的儿时离别场景。当时,只知道这位小姑娘要离开自己的家人了的悲伤,长大后才理解了她对这棵树的情感寄托,她想要一家人一辈子的不分离。
树是健康的。绿叶,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三毛需要的。在西属撒哈拉,孤独的她遇见了荷西,以为可以长厢厮守的人,然而命运弄人。荷西离开了。晚年的三毛更是饱受身体的苦痛。或许这也是她想成为的树。
树是一世的轮回,是生命的延续。自古以来便被看作是有灵性的。三毛是相信有来生的,她相信着轮回。了解三毛的人,可能也知道,她自认是通灵的。三毛曾说过:“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灵魂叫人先从背后开始叫。”自从三毛挚爱的丈夫荷西死了之后,她经常“感”到荷西回来看她,她也常与荷西 “沟通”,有人看过她与荷西 “沟通”的方式之一,就是找一僻静的角 落,掏出一枚10元的硬币,以手掌压在地板上轻轻磨撑着,她闭着眼睛,集中精神,口唇翕张,喃喃地不知在念什么,硬币一圈一圈地磨着,约莫5分钟光景,她 就可以感应到荷西的灵魂在与她的脑波联系。 在她书中,更是多次提到,她经常做梦感知将要发生的事。这样看来,她或许是喜欢树的灵性。
树,更是孤独的。不言不语,一种独自坚持。它,内敛,沉思,永不争论。这是此世三毛的形象。人就是这样,只有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才能开心的过活。喜欢你,才能把我当作你。但是三毛的这份孤独自持,更是骨子里就有的。
其实,树还有很多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于你于我或许有更加独特的意义。除此,都只是树的广泛意义的象征。
一个事物可能只是一种物质,但当我们的心理与它的特征相吻合,它就具备了象征意义。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内外因共同其作用的结果吧。
他们的诗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这首写意的小诗,传颂至今。当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力时,总会想到。
然而,至今却没人可以肯定它的作者到底是谁。有人说,这首诗,有着三毛的坚强与孤独;有人却说,海子也有着这样的孤傲品质;更有人说,这是姜妍的墓志铭。
其实,不理争辩,我看到的是,原来他们也曾渴望,成为这棵树。
如果有来生,你想成为什么呢?
不管,愿你能如愿。
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1981年,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982年,根据中南美洲旅行经历所创作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出版。198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宝贝》,展示她所收藏的一些物品。1990年,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蓝色生死恋》中,小恩熙说,下辈子,我要当一棵树。
当两个少时的记忆,在静谧却思绪翻飞的夜里,突然重合的时候,冲破了仅有的困意,我坐起来思考:假设,真的有轮回,为什么她们愿做这棵树?
树·原型
树木,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这是它的生物学概念。然而,充满想象力的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躯干就如同我们的四肢;它的枝叶就是我们的手臂;根部就是我们的双足。它像极了我们人的躯体。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他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到。”我们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象征性表现。象征是无意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所有的象征都具有深远的无意识意义。
树人合一,形状相似。这大概是我们常常以树自比的原因之一。
树·象征
她们想成为一棵树,可以说她们将树作为了寄托与象征。象征是原始本能驱动力的转化。这些象征试图把人的本能能量引导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去。
树木的传说很多,古代人认为树是超自然的物种,倾注了许多神灵赋予给它的创造力,成片的树林组成的森林自然成为了神秘莫测与力量转换的象征。
还有很多民族都用树来象征生命力,象征民族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他们文明初开的时代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各民族都依据自己的文化流传着关于树木的神话传说。
而对于三毛们来讲,她们的这种象征,更多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一方面它表达和再现了一种受到挫折的本能冲动,渴望得到满足的愿望,这与象征是欲望的伪装的解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象征也是人的精神的表现,它是人的天性的各个不同侧面的投影。
树与她
树是稳固的。从种子洒落在大地,雨水灌溉,生根发芽开始,这个棵树注定了一生都在这里。这里有它熟悉的一切,一起长大的小花、小草,一起"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树兄弟,还有那树下,爱讲故事的老爷爷。它喜欢着这份稳定。然而这对于从19岁开始,留学西班牙,之后,奔波于德、美,以及西属撒哈拉,笔名也因《三毛流浪记》而起的,流浪的三毛来说,这份稳定,太可贵,她想要"站成永恒”。
对恩熙来说,也是如此。
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俊俏的男孩,一前一后的沿着铁轨走着。女孩突然说,下辈子你想要当什么?然后自问自答到:如果可以的话,我下辈子想当一棵树,一棵树可以一直在一个地方,即使死了,也没有人会给它换地方。《蓝色生死恋》中经典的儿时离别场景。当时,只知道这位小姑娘要离开自己的家人了的悲伤,长大后才理解了她对这棵树的情感寄托,她想要一家人一辈子的不分离。
树是健康的。绿叶,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三毛需要的。在西属撒哈拉,孤独的她遇见了荷西,以为可以长厢厮守的人,然而命运弄人。荷西离开了。晚年的三毛更是饱受身体的苦痛。或许这也是她想成为的树。
树是一世的轮回,是生命的延续。自古以来便被看作是有灵性的。三毛是相信有来生的,她相信着轮回。了解三毛的人,可能也知道,她自认是通灵的。三毛曾说过:“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灵魂叫人先从背后开始叫。”自从三毛挚爱的丈夫荷西死了之后,她经常“感”到荷西回来看她,她也常与荷西 “沟通”,有人看过她与荷西 “沟通”的方式之一,就是找一僻静的角 落,掏出一枚10元的硬币,以手掌压在地板上轻轻磨撑着,她闭着眼睛,集中精神,口唇翕张,喃喃地不知在念什么,硬币一圈一圈地磨着,约莫5分钟光景,她 就可以感应到荷西的灵魂在与她的脑波联系。 在她书中,更是多次提到,她经常做梦感知将要发生的事。这样看来,她或许是喜欢树的灵性。
树,更是孤独的。不言不语,一种独自坚持。它,内敛,沉思,永不争论。这是此世三毛的形象。人就是这样,只有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才能开心的过活。喜欢你,才能把我当作你。但是三毛的这份孤独自持,更是骨子里就有的。
其实,树还有很多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于你于我或许有更加独特的意义。除此,都只是树的广泛意义的象征。
一个事物可能只是一种物质,但当我们的心理与它的特征相吻合,它就具备了象征意义。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内外因共同其作用的结果吧。
他们的诗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这首写意的小诗,传颂至今。当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力时,总会想到。
然而,至今却没人可以肯定它的作者到底是谁。有人说,这首诗,有着三毛的坚强与孤独;有人却说,海子也有着这样的孤傲品质;更有人说,这是姜妍的墓志铭。
其实,不理争辩,我看到的是,原来他们也曾渴望,成为这棵树。
如果有来生,你想成为什么呢?
不管,愿你能如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