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展开全部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孔子以好礼知名于鲁。早年率弟子周游列国,不受重用。晚年闭门修学,不复求仕。著《春秋》,序《书传》、《易》等,主张仁、义、理、智、信。其学说博大精深,被后世称为儒学,尊为圣人。
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地位也很低。长大之后,他先在鲁国贵族季孙氏家里当管理仓库的小官,后来又做过管理牲口的小官。此后鲁国多次发生内乱,孔子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来到齐国。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执政,孔子说:“国君的所作所为要像国君,臣子的所作所为要像臣子,父亲的所作所为要像父亲,儿子的所作所为要像儿子。”
齐景公一听,连声叫好,说:“妙啊!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也吃不到口!”于是对孔子十分尊重。
齐国的一些大夫妒贤忌能,常常在齐景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孔子也都知道这些事情。后来,齐景公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重用您啊。”孔子于是离开齐国,回鲁国去了。
鲁国的政局稍稍稳定之后,51岁的孔子被国君任命为中都县县长。在任期间,他推行礼制教化民众。短短一年时间内,中都县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孔子因为为政有方,不断得到提拔。后来,55岁的孔子被鲁国国君任为宰相。
孔子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礼制教化。经过孔子的精心治理,鲁国的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景象。
从别国来到鲁国的客人,用不着求见官府,老百姓见了都会帮他们找好住处,使他们感到如同回到家一样亲切。于是,四面八方的贤人全都仰慕孔子的大名,前来投奔鲁国。
鲁国的强盛,引起了齐国的恐惧,因为齐、鲁两国是邻国,齐国害怕鲁国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齐国的大臣们想出了一条计策:从国内挑选了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让她们身穿华丽优雅的衣服;又挑了120匹骏马,配上耀眼的锦绣绸缎,一起送给鲁国君臣。
鲁定公和贵族大臣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些礼物,整日观舞听乐,吃喝玩乐,把国家大事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自然也就疏远了孔子。齐国的目的达到了。
孔子想劝说国君,但国君躲在宫里不肯见他。孔子心知振兴鲁国是没什么希望了,于是带着弟子失望的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首先来到卫国。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并给他在鲁国一样的待遇。孔子十分高兴,踌躇满志地想在卫国实现他“仁政德治”的主张和理想。但平庸的卫灵公对孔子的政治主张丝毫不感兴趣,他给孔子优厚的待遇只是想借孔子这块招牌,炫耀他“招贤纳才”的好名声罢了。
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多月,从没参与过卫国的政事。这时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诬陷孔子是鲁国为图谋霸占卫国而派来的内应。于是卫灵公派人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担心早晚要受到迫害,于是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卫国。
此后孔子又带着学生经过曹国、宋国、郑国,到了陈国。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好碰上晋楚争霸,陈国处在中间,不是遭到楚军进攻,就是受到晋军的讨伐,加上吴国强大后,也侵犯陈国。国无宁日,孔子不得不离开陈国,又来到卫国。
有一天,卫灵公正在和孔子谈话,天上忽然飞过一群大雁。卫灵公只顾仰头看飞雁,不理孔子了。孔子知道卫灵公不会重用自己,于是又回到陈国。不久,孔子又从陈国到了蔡国。
孔子不断地向各国宣扬他“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结果四处碰壁,甚至有几次因为得罪了贵族大臣,差点丢了性命,但孔子的意志非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
孔子到了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派兵援救陈国。楚昭王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就派人......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脑筋急转弯
克己复礼,复周礼,人人成为君子,马。
老先生以此为己任。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因为飞机没有发明
满意望采纳!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孔子出生时,周室已衰。周天子徒拥虚名,既不能制诸侯,列国诸侯亦常受制于有实力之贵族。列国彼此相争,各国贵族亦常作乱亥于是礼制崩解,传统习俗的规范力量消失,天下遂进入无 *** 状态。孔子面对此一严重的时代问题,遂以重建一普遍秩序为己任。
他认为留在鲁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就领着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到别处去推行他那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去了。
孔子热心政治活动。他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有机会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忙着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尊敬他却不重用他。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他专心一志在家里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鲁国的国王都没有采取他主张的仁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目的是什么
第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宣传自己的道德理念;
第二是给他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
第三也是形式所逼,因为在鲁国他呆不住,需要到外国去避难。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未去秦国
交通不便
又要推销执政理念
耗时很长
基本都在鲁国周边
孔子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京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
望采纳
孔子孟子周游列国谁在帮他们解决经费?
◎ 李开周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是谁在帮他解决经费问题? 我猜很多朋友会说:是他的学生子贡在提供资助。 回答错误。 其实子贡的年龄比孔子小得多,当孔子去东周向老子问礼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孔子周游齐国的时候,他在吃奶。您想想,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怎么能给孔子提供资助? 后来孔子周游卫国、郑国以及困于陈、蔡的时候,子贡已经长大成人,但是那时候他还没有开始经商,直到孔子去世以后,子贡才发家致富。所以从时间上讲,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作为经济后盾的可能性非常小。 真正给孔子提供资助的,还是当时的贵族和诸侯。比如说去东周问礼的时候,鲁国国君送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个仆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再后来周游郑、卫两国,鲁国贵族季孙氏一次性拨给孔子1000钟粮食作为经费(参见《孔子家语·致思》)。1000钟粮食是多少?整整90吨!孔子师徒七十多人一路上人吃马嚼,两三年也用不完。所以孔子直到晚年还感激鲁国国君和季孙氏,说“微夫二子之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意思是要没有他们的资助,我的思想就没办法传播了啊! 但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不可能把季孙氏援助的那90吨粮食全带上,他得把粮食变现,换成容易携带的货币。他那个时代的货币分三种,一是各种奇形怪状的铜币,有的铸成铲子形状(布币),有的铸成贝壳形状(铜贝),有的铸成小刀的样子(刀币),有的外圆内方(圜钱),跟后世的铜钱差不多;一是裁成标准大小的布匹,这些布匹在春秋时代也是货币的一种,能用来买东西和随份子;再就是黄金,一般切割成小块,并在上面标上重量,或者“一釿”,或者“一镒”。铜钱用于小额交易,布匹用于大额交易,黄金则是不同诸侯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通用币种,要是黄金一时拿不出来,用布匹一样可以在其他诸侯国买东西,用齐国政治家管仲的话说:“无金,则用其绢。”(《管子·乘马篇》) 孔子似乎对黄金不感兴趣,他周游列国,马车上携带的货币应该是布匹。《孔子家语》曾经提到,孔子让子路从马车上“取束帛”,现在想象起来,那个场景跟咱们现代人从皮夹子里往外掏钱是类似的。 对黄金感兴趣的是孟子。 孟子周游列国,也有贵族资助。当年他在邹国办学的时候,任国国君的弟弟季任就曾经派人给他送去一笔钱;后来去齐国访问,齐国的卿相储子也送过他一笔钱(参见《孟子·告子下》)。这两笔钱究竟是黄金、铜钱还是布匹,文献未见记载,我估计应该是黄金,因为战国时代黄金的流通量要比春秋时代大得多,铜钱的购买力太低,布匹又太占地方,跨国旅行大多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 《孟子·公孙丑下》明确提到,孟子周游齐国的时候,齐国国君“馈兼金一百”,后来到了宋国和薛国,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又分别送给孟子黄金“七十镒”和“五十镒”。所谓“兼金”,就是经过反复提炼、含金量特别高的上等黄金。把三个国君送给孟子的黄金加起来,共有220镒,每镒按280克计算,共有61600克,按现在的黄金价格折成人民币,差不多两千多万元! 黄金在春秋战国的购买力当然比在今天低得多,但它毕竟还是一种贵重货币,一个人手里要是有几十镒黄金,还是很经花的。管仲说过:“千乘之国,必有干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身家1000镒黄金的商人在大国可称富翁,身家100镒黄金的商人在小国可称富翁,三个国君送给孟子220镒黄金,可以让他在小国称富翁了。 为什么诸侯们只送给孟子黄金,而不送白银呢?
孔子以好礼知名于鲁。早年率弟子周游列国,不受重用。晚年闭门修学,不复求仕。著《春秋》,序《书传》、《易》等,主张仁、义、理、智、信。其学说博大精深,被后世称为儒学,尊为圣人。
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地位也很低。长大之后,他先在鲁国贵族季孙氏家里当管理仓库的小官,后来又做过管理牲口的小官。此后鲁国多次发生内乱,孔子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来到齐国。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执政,孔子说:“国君的所作所为要像国君,臣子的所作所为要像臣子,父亲的所作所为要像父亲,儿子的所作所为要像儿子。”
齐景公一听,连声叫好,说:“妙啊!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也吃不到口!”于是对孔子十分尊重。
齐国的一些大夫妒贤忌能,常常在齐景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孔子也都知道这些事情。后来,齐景公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重用您啊。”孔子于是离开齐国,回鲁国去了。
鲁国的政局稍稍稳定之后,51岁的孔子被国君任命为中都县县长。在任期间,他推行礼制教化民众。短短一年时间内,中都县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孔子因为为政有方,不断得到提拔。后来,55岁的孔子被鲁国国君任为宰相。
孔子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礼制教化。经过孔子的精心治理,鲁国的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景象。
从别国来到鲁国的客人,用不着求见官府,老百姓见了都会帮他们找好住处,使他们感到如同回到家一样亲切。于是,四面八方的贤人全都仰慕孔子的大名,前来投奔鲁国。
鲁国的强盛,引起了齐国的恐惧,因为齐、鲁两国是邻国,齐国害怕鲁国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齐国的大臣们想出了一条计策:从国内挑选了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让她们身穿华丽优雅的衣服;又挑了120匹骏马,配上耀眼的锦绣绸缎,一起送给鲁国君臣。
鲁定公和贵族大臣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些礼物,整日观舞听乐,吃喝玩乐,把国家大事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自然也就疏远了孔子。齐国的目的达到了。
孔子想劝说国君,但国君躲在宫里不肯见他。孔子心知振兴鲁国是没什么希望了,于是带着弟子失望的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首先来到卫国。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并给他在鲁国一样的待遇。孔子十分高兴,踌躇满志地想在卫国实现他“仁政德治”的主张和理想。但平庸的卫灵公对孔子的政治主张丝毫不感兴趣,他给孔子优厚的待遇只是想借孔子这块招牌,炫耀他“招贤纳才”的好名声罢了。
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多月,从没参与过卫国的政事。这时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诬陷孔子是鲁国为图谋霸占卫国而派来的内应。于是卫灵公派人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担心早晚要受到迫害,于是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卫国。
此后孔子又带着学生经过曹国、宋国、郑国,到了陈国。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好碰上晋楚争霸,陈国处在中间,不是遭到楚军进攻,就是受到晋军的讨伐,加上吴国强大后,也侵犯陈国。国无宁日,孔子不得不离开陈国,又来到卫国。
有一天,卫灵公正在和孔子谈话,天上忽然飞过一群大雁。卫灵公只顾仰头看飞雁,不理孔子了。孔子知道卫灵公不会重用自己,于是又回到陈国。不久,孔子又从陈国到了蔡国。
孔子不断地向各国宣扬他“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结果四处碰壁,甚至有几次因为得罪了贵族大臣,差点丢了性命,但孔子的意志非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
孔子到了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派兵援救陈国。楚昭王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就派人......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脑筋急转弯
克己复礼,复周礼,人人成为君子,马。
老先生以此为己任。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因为飞机没有发明
满意望采纳!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孔子出生时,周室已衰。周天子徒拥虚名,既不能制诸侯,列国诸侯亦常受制于有实力之贵族。列国彼此相争,各国贵族亦常作乱亥于是礼制崩解,传统习俗的规范力量消失,天下遂进入无 *** 状态。孔子面对此一严重的时代问题,遂以重建一普遍秩序为己任。
他认为留在鲁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就领着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到别处去推行他那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去了。
孔子热心政治活动。他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有机会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忙着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尊敬他却不重用他。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他专心一志在家里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鲁国的国王都没有采取他主张的仁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目的是什么
第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宣传自己的道德理念;
第二是给他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
第三也是形式所逼,因为在鲁国他呆不住,需要到外国去避难。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未去秦国
交通不便
又要推销执政理念
耗时很长
基本都在鲁国周边
孔子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京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
望采纳
孔子孟子周游列国谁在帮他们解决经费?
◎ 李开周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是谁在帮他解决经费问题? 我猜很多朋友会说:是他的学生子贡在提供资助。 回答错误。 其实子贡的年龄比孔子小得多,当孔子去东周向老子问礼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孔子周游齐国的时候,他在吃奶。您想想,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怎么能给孔子提供资助? 后来孔子周游卫国、郑国以及困于陈、蔡的时候,子贡已经长大成人,但是那时候他还没有开始经商,直到孔子去世以后,子贡才发家致富。所以从时间上讲,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作为经济后盾的可能性非常小。 真正给孔子提供资助的,还是当时的贵族和诸侯。比如说去东周问礼的时候,鲁国国君送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个仆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再后来周游郑、卫两国,鲁国贵族季孙氏一次性拨给孔子1000钟粮食作为经费(参见《孔子家语·致思》)。1000钟粮食是多少?整整90吨!孔子师徒七十多人一路上人吃马嚼,两三年也用不完。所以孔子直到晚年还感激鲁国国君和季孙氏,说“微夫二子之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意思是要没有他们的资助,我的思想就没办法传播了啊! 但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不可能把季孙氏援助的那90吨粮食全带上,他得把粮食变现,换成容易携带的货币。他那个时代的货币分三种,一是各种奇形怪状的铜币,有的铸成铲子形状(布币),有的铸成贝壳形状(铜贝),有的铸成小刀的样子(刀币),有的外圆内方(圜钱),跟后世的铜钱差不多;一是裁成标准大小的布匹,这些布匹在春秋时代也是货币的一种,能用来买东西和随份子;再就是黄金,一般切割成小块,并在上面标上重量,或者“一釿”,或者“一镒”。铜钱用于小额交易,布匹用于大额交易,黄金则是不同诸侯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通用币种,要是黄金一时拿不出来,用布匹一样可以在其他诸侯国买东西,用齐国政治家管仲的话说:“无金,则用其绢。”(《管子·乘马篇》) 孔子似乎对黄金不感兴趣,他周游列国,马车上携带的货币应该是布匹。《孔子家语》曾经提到,孔子让子路从马车上“取束帛”,现在想象起来,那个场景跟咱们现代人从皮夹子里往外掏钱是类似的。 对黄金感兴趣的是孟子。 孟子周游列国,也有贵族资助。当年他在邹国办学的时候,任国国君的弟弟季任就曾经派人给他送去一笔钱;后来去齐国访问,齐国的卿相储子也送过他一笔钱(参见《孟子·告子下》)。这两笔钱究竟是黄金、铜钱还是布匹,文献未见记载,我估计应该是黄金,因为战国时代黄金的流通量要比春秋时代大得多,铜钱的购买力太低,布匹又太占地方,跨国旅行大多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 《孟子·公孙丑下》明确提到,孟子周游齐国的时候,齐国国君“馈兼金一百”,后来到了宋国和薛国,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又分别送给孟子黄金“七十镒”和“五十镒”。所谓“兼金”,就是经过反复提炼、含金量特别高的上等黄金。把三个国君送给孟子的黄金加起来,共有220镒,每镒按280克计算,共有61600克,按现在的黄金价格折成人民币,差不多两千多万元! 黄金在春秋战国的购买力当然比在今天低得多,但它毕竟还是一种贵重货币,一个人手里要是有几十镒黄金,还是很经花的。管仲说过:“千乘之国,必有干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身家1000镒黄金的商人在大国可称富翁,身家100镒黄金的商人在小国可称富翁,三个国君送给孟子220镒黄金,可以让他在小国称富翁了。 为什么诸侯们只送给孟子黄金,而不送白银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