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初中社政学科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探究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 ×××
报告执笔: ×××
其他成员:略
立项时间: 2006年9月
结题时间: 2007年10月
江山市××初中社政组
初中社政学科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探究
内容提要:审题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而审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培养与训练。初中社政学科的课程标准,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学习为目标,努力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社政 学生 审题能力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将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农村初中社政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新课程对知识的整合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些方面的处理能力却有限。在相关的一些考查中,学生很难把握题意,甚至无从下手,解题正确率较低。
如在一次知识考查中,有这样一个材料题:2005年8月中国台湾网隆重推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题,小雨在网站的前言中看到这样一段: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6年局部抗战和8年全面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宝岛台湾从日本殖民主义的统治下获得光复,回到祖国怀抱。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题中另有张学良、杨虎城的图片各一幅),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日本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宝岛台湾的?
(2)标志着中国人民6年局部战争和8年全面抗战开始的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
(3)请写出图片中两位人物的姓名,并结合史实回答使他们列入抗日英雄谱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宝岛台湾的光复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
我们分析了92份答卷,学生在回答上述题目时,(1)(3)(4)三题得分率分别是96.8%、88.96%、89.83%。而第(2)小题得分率仅19.57%,答案五花八门,令我们十分惊讶!其中:“6年局部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回答:八一南昌起义的有19人;西安事变的有10人;统一战线的有15人;五四运动的有7人;一二•九运动的有5人,北伐战争的有2人;平型关战役的有1人;鸦片战争的有4人,没有回答的有11人。
在另一份练习卷中,材料交待了五四运动的相关背景后,设问:“五四运动对中共成立的意义?”在调查统计中,真正读懂题意、明确答题方向的只有8人,占8.7%。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1、中考“指挥棒”的因素。近年来我市中考文化科中,语数英分值分别占150分、自然科学分值占200分,并且四科都是闭卷考试,唯独社政科分值占80分,且开卷考试。这似乎向学生渗透一个信息,社政学科不重要,平时马虎些没问题,反正考试时可以翻书、抄书。但他们却很少理解新课标下开卷考试的特点。假如读不懂题目,不能正确把握题意,对教材又不熟悉,如何去整合答案?又如何去翻书、抄书?
2、学校领导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因素。他们总认为语、数、英、自是主科,举足轻重,而社政是主科中的副科。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大部分都是“平衡工作量的法码”,哪个教师工作量不达要求,就分几节去。年老体弱的教师去教社政学科,不是正规社政专业的教师占50—60%。06学年上学期,我校13个教学班,涉及到社政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竟然有12人,其中初三年级3人,初二年级5人,初一年级4人。还有,农村初中社政教师从初一带到初三毕业的很少,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纵、横向的把握不可能很清楚、很到位,往往存在肢解教材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知识,很难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零碎的知识片断、理解不透彻的新课标体系,如何能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学基础方面的因素。农村初中的生源都来自农村小学,而农村小学课程的开设,对初中相关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制约性。几年前,本人曾对一部分初一新生进行一次调查,发现他们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十分匮乏。很多同学连新中国何时成立,孔子、秦始皇、毛泽东是何人,中国在地球的哪个半球,浙江在中国的哪个位置……浑然不知。历史、地理知识的匮乏,对初中新课程的教学,似乎有“脚不踏地”的感觉。这对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知识的学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4、学生信息量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因素。在教学评价依然是以分数为主要标准的今天,学生很难有机会阅读教材以外的书籍。除教材外,刺激学生大脑的有效信息微乎其微,长期在这样状态下发展的学生,对试题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就难以应付,难以分析、解决,他们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就难以提高了。
另外,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还有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材本身等因素的制约。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审题能力不能突破,不仅相关的考查、考试难以应付,乃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察社会、适应社会、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指出: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就要求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积极思维、努力探索,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课题中,我们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获得能力的提高。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已经有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作了很多的研究。到书店教育专柜去找,这类书可以找到一大摞;上了因特网,更有“扑面而来”的感觉。然而,在我市推广新课程背景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发挥新课程的功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评价建议中指出: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否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是评价的重要标准。本课程涉及很多当今面临的社会问题,应突出评价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我们在通读《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浏览了相关书刊、网络中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在学生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作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究。希望我们的实践与探究,能在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对学生在一定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多作一点贡献。
三.综合探究
(一).实施过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本课题组首先确定了各年级侧重培养的目标,然后由各课题组成员负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并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反馈、交流、总结。
1、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整和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对学生掌握地图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对地图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消化解释教材内容,因而学生普遍缺乏的是从地图中发现问题以及获取应用地图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时总是跳过地图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图片作为一种欣赏,但对图片反映的内容却是一脸茫然。具体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图片意识,读图能力差,有的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个别学生眼中无图,心中无图。对此,我们先从提高学生读图积极性入手,然后逐步培养在图中发现问题、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主动看图、用图的习惯。
(1)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用图的前提是会读图,七年级学生不愿读图的另一原因是不会读图,因而应先把读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我们用的基本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多看图培养用图习惯,调动用图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化用图意识,用图导入,用图解析突破教材重难点,不断用图刺激学生大脑,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并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
(3)在读图、思图和说图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展示图片——围绕问题——思考图片——说明现象或原因”,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图进行分析指导,促使学生通过读图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如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29页图2-21“美丽的非洲热带草原”时,就可补充以下图片说明:远方,乞力马扎罗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树木稀少的草原上生活。教师问:这里被称为 “赤道奇观”,那么“奇”在哪里呢?
学生说:“赤道附近有一座冰山(雪山)”。教师展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教师问:正如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呢?学生说:“因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C,这是气温的垂直变化。”
这样学生在读图、用图中了解到:高山地区由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导致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2、尝试运用阅读法进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
阅读教学法就是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或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维、主动学习和钻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师生对问题的相互探讨中逐步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具体做法是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每堂课给学生10—20分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史实,在阅读中分析理解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阅读、讨论和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为主,教师只是点拨、引导和总结。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粗读全篇课文,以了解该课的梗概;
第二步,精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及老师所提问题在重点之处做记号;
第三步,编写提纲细目,以掌握内容结构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思考回答问题,以巩固阅读所得。
这样学生通过粗读—精读—编写提纲—解疑,就能系统地阅读课文,掌握课文要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思考解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操作过程中,或在学生阅读教材前提出几个问题,或在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或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这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先对每一篇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水平分类,一般可分成最基础的史实知识和要求理解掌握的两个部分。史实知识一般量大面广,分散在课文的各处,对它们的掌握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因此可以使用问题前置的方法。
以《秦朝一统》为例,我们确定的基础知识①秦统一概况②皇帝一词的来历③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据此,可设计出以下四个问题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②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怎样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秦大修弛道的原因④秦统一后的文字、货币是怎样的?然后将这四个问题写在幻灯片上,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口头布置。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知觉将有选择地指向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点,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将被几个问题所控制。在顺向影响下,他们会尽力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知识点,并注上一些识记符号,基础知识将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种前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能涵盖高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而且它们使学生的注意只局限在与问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对于那些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可以使用问题后置的方法。
仍以《秦朝一统》确定其中应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是①秦能够灭六国的原因②秦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及意义③秦始皇的贡献。据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这样四个问题①秦为什么能灭六国?②试归纳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③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谈谈你对“焚书坑儒”的看法。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④如何评价秦始皇?在这些后置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题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这一段要求学生必须读思结合,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充分开动大脑机器。对于一时难以得出准确答案的,譬如第②③小题,可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正确结论。
在“雅典的民主制”的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设的问题:伯里克利的说法完全正确还是部分正确?根据课文中有关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雅典的民主制的。然后,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本第51-52页的相关文字及图片。此后,在学生的回答中,大部分能答出“部分正确”,并能引用课文中“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作为说明的理由。然而对问题的理解不能片面,组织答案应该全面。接着,教师指出这种回答不全面,作为答案不完整、不科学。应该先肯定:雅典的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然后,再答这种民主制度的不足,在这基础上再作总结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不象伯里克利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显然,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来说,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但它有局限性。读懂课文中预设的问题,正确把握问题的立意,对于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3、对九年级学生重点进行审题方法的指导和审题能力的训练。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先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一审范围、二审角度、三审关键词。在练习中让不同的学生叙述他所领悟的题目内容见解,让学生教学生,教师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材料题: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人大代表带着全国人民的重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的决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问:结合材料分析会议的各项议程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怎样的最高权利。
教师先请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这时有学生说材料要求答出全国人大的职能,有学生补充说不能回答全国人大的所有职能,题目是要求回答材料体现出的职能,有学生认为这还不够充分,还应看到要结合材料分析,就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已经很透彻地明白该题目的要求。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分析归纳材料的内容: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的决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过这样的交流分析,学生对这一题应如何回答就非常明确了。教师有意识地不断让学生进行这样的交流,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特别是在总复习阶段,针对各种类型的题目,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除漫画题外,教师对图表题,文字材料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如前面提到关于抗日战争的题目,我们对本届的九年级学生也进行了同样的检测,在两个班110份答卷中,(1)(3)(4)三题的得分率差别不大,但第(2)小题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54.3%。通过一个学年的强化训练,在2007年中考中,本届学生的平均分达到了65分,超过了市平均分的64.7分,这对于一所农村初中来说,实属不易。
如针对漫画类试题首先要求看清漫画的标题,第二、仔细观察画面,读懂漫画的意思。要求看清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各个“要素”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 第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配有语言文字,而且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第四、透过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师同时提供相应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四、实施成效与反思
(一). 成效
1.学生方面
(1).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随着这一课题的展开,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或进行小组活动,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真正做到学习和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
(2).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进。多数学生之前拿到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也归纳不出材料的中心意思,经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教师的悉心训练与指导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相应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七年级还是八年级、九年级,无论是在平时的抽测中还是在正式考试中,学生的审题、读题能力有了增强,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2.教师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活动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生命发展和成长的促进者。
(2).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和创新,求新求变。
(3).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本课题的开展,使教师之间更愿意大家围绕着某一共同的话题展开共同的探讨,共同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又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
(二).反思
1、《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信息量是非常巨大,而农村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却是有限的,再加上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多数学生是埋头苦读、苦练,很难挤出时间来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的贫乏往往导致学生读不懂材料的意思,更别说进行有效的审题了,如何采取措施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问题。
2、新课程标准下社政学科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各种能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也是一个须引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
3、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某一学科在某一阶段的坚持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乘课程改革的东风,建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效机制,值得每个科研人员的深思。
参考文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1年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各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类历史的进程>> 齐业荣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年版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探究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 ×××
报告执笔: ×××
其他成员:略
立项时间: 2006年9月
结题时间: 2007年10月
江山市××初中社政组
初中社政学科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探究
内容提要:审题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而审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培养与训练。初中社政学科的课程标准,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学习为目标,努力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社政 学生 审题能力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将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农村初中社政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新课程对知识的整合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些方面的处理能力却有限。在相关的一些考查中,学生很难把握题意,甚至无从下手,解题正确率较低。
如在一次知识考查中,有这样一个材料题:2005年8月中国台湾网隆重推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题,小雨在网站的前言中看到这样一段: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6年局部抗战和8年全面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宝岛台湾从日本殖民主义的统治下获得光复,回到祖国怀抱。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题中另有张学良、杨虎城的图片各一幅),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日本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宝岛台湾的?
(2)标志着中国人民6年局部战争和8年全面抗战开始的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
(3)请写出图片中两位人物的姓名,并结合史实回答使他们列入抗日英雄谱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宝岛台湾的光复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
我们分析了92份答卷,学生在回答上述题目时,(1)(3)(4)三题得分率分别是96.8%、88.96%、89.83%。而第(2)小题得分率仅19.57%,答案五花八门,令我们十分惊讶!其中:“6年局部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回答:八一南昌起义的有19人;西安事变的有10人;统一战线的有15人;五四运动的有7人;一二•九运动的有5人,北伐战争的有2人;平型关战役的有1人;鸦片战争的有4人,没有回答的有11人。
在另一份练习卷中,材料交待了五四运动的相关背景后,设问:“五四运动对中共成立的意义?”在调查统计中,真正读懂题意、明确答题方向的只有8人,占8.7%。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1、中考“指挥棒”的因素。近年来我市中考文化科中,语数英分值分别占150分、自然科学分值占200分,并且四科都是闭卷考试,唯独社政科分值占80分,且开卷考试。这似乎向学生渗透一个信息,社政学科不重要,平时马虎些没问题,反正考试时可以翻书、抄书。但他们却很少理解新课标下开卷考试的特点。假如读不懂题目,不能正确把握题意,对教材又不熟悉,如何去整合答案?又如何去翻书、抄书?
2、学校领导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因素。他们总认为语、数、英、自是主科,举足轻重,而社政是主科中的副科。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大部分都是“平衡工作量的法码”,哪个教师工作量不达要求,就分几节去。年老体弱的教师去教社政学科,不是正规社政专业的教师占50—60%。06学年上学期,我校13个教学班,涉及到社政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竟然有12人,其中初三年级3人,初二年级5人,初一年级4人。还有,农村初中社政教师从初一带到初三毕业的很少,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纵、横向的把握不可能很清楚、很到位,往往存在肢解教材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知识,很难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零碎的知识片断、理解不透彻的新课标体系,如何能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学基础方面的因素。农村初中的生源都来自农村小学,而农村小学课程的开设,对初中相关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制约性。几年前,本人曾对一部分初一新生进行一次调查,发现他们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十分匮乏。很多同学连新中国何时成立,孔子、秦始皇、毛泽东是何人,中国在地球的哪个半球,浙江在中国的哪个位置……浑然不知。历史、地理知识的匮乏,对初中新课程的教学,似乎有“脚不踏地”的感觉。这对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知识的学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4、学生信息量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因素。在教学评价依然是以分数为主要标准的今天,学生很难有机会阅读教材以外的书籍。除教材外,刺激学生大脑的有效信息微乎其微,长期在这样状态下发展的学生,对试题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就难以应付,难以分析、解决,他们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就难以提高了。
另外,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还有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材本身等因素的制约。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审题能力不能突破,不仅相关的考查、考试难以应付,乃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观察社会、适应社会、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指出: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就要求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积极思维、努力探索,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课题中,我们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获得能力的提高。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已经有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作了很多的研究。到书店教育专柜去找,这类书可以找到一大摞;上了因特网,更有“扑面而来”的感觉。然而,在我市推广新课程背景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发挥新课程的功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评价建议中指出: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否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是评价的重要标准。本课程涉及很多当今面临的社会问题,应突出评价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我们在通读《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浏览了相关书刊、网络中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在学生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作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究。希望我们的实践与探究,能在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对学生在一定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多作一点贡献。
三.综合探究
(一).实施过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本课题组首先确定了各年级侧重培养的目标,然后由各课题组成员负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并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反馈、交流、总结。
1、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整和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对学生掌握地图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对地图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消化解释教材内容,因而学生普遍缺乏的是从地图中发现问题以及获取应用地图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时总是跳过地图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图片作为一种欣赏,但对图片反映的内容却是一脸茫然。具体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图片意识,读图能力差,有的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个别学生眼中无图,心中无图。对此,我们先从提高学生读图积极性入手,然后逐步培养在图中发现问题、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主动看图、用图的习惯。
(1)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用图的前提是会读图,七年级学生不愿读图的另一原因是不会读图,因而应先把读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我们用的基本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多看图培养用图习惯,调动用图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化用图意识,用图导入,用图解析突破教材重难点,不断用图刺激学生大脑,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并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
(3)在读图、思图和说图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展示图片——围绕问题——思考图片——说明现象或原因”,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图进行分析指导,促使学生通过读图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如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29页图2-21“美丽的非洲热带草原”时,就可补充以下图片说明:远方,乞力马扎罗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树木稀少的草原上生活。教师问:这里被称为 “赤道奇观”,那么“奇”在哪里呢?
学生说:“赤道附近有一座冰山(雪山)”。教师展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教师问:正如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呢?学生说:“因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C,这是气温的垂直变化。”
这样学生在读图、用图中了解到:高山地区由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导致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2、尝试运用阅读法进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
阅读教学法就是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或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维、主动学习和钻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师生对问题的相互探讨中逐步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具体做法是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每堂课给学生10—20分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史实,在阅读中分析理解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阅读、讨论和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为主,教师只是点拨、引导和总结。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粗读全篇课文,以了解该课的梗概;
第二步,精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及老师所提问题在重点之处做记号;
第三步,编写提纲细目,以掌握内容结构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思考回答问题,以巩固阅读所得。
这样学生通过粗读—精读—编写提纲—解疑,就能系统地阅读课文,掌握课文要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思考解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操作过程中,或在学生阅读教材前提出几个问题,或在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或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这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先对每一篇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水平分类,一般可分成最基础的史实知识和要求理解掌握的两个部分。史实知识一般量大面广,分散在课文的各处,对它们的掌握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因此可以使用问题前置的方法。
以《秦朝一统》为例,我们确定的基础知识①秦统一概况②皇帝一词的来历③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据此,可设计出以下四个问题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②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怎样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秦大修弛道的原因④秦统一后的文字、货币是怎样的?然后将这四个问题写在幻灯片上,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口头布置。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知觉将有选择地指向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点,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将被几个问题所控制。在顺向影响下,他们会尽力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知识点,并注上一些识记符号,基础知识将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种前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能涵盖高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而且它们使学生的注意只局限在与问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对于那些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可以使用问题后置的方法。
仍以《秦朝一统》确定其中应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是①秦能够灭六国的原因②秦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及意义③秦始皇的贡献。据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这样四个问题①秦为什么能灭六国?②试归纳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③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谈谈你对“焚书坑儒”的看法。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④如何评价秦始皇?在这些后置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题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这一段要求学生必须读思结合,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充分开动大脑机器。对于一时难以得出准确答案的,譬如第②③小题,可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正确结论。
在“雅典的民主制”的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设的问题:伯里克利的说法完全正确还是部分正确?根据课文中有关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雅典的民主制的。然后,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本第51-52页的相关文字及图片。此后,在学生的回答中,大部分能答出“部分正确”,并能引用课文中“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作为说明的理由。然而对问题的理解不能片面,组织答案应该全面。接着,教师指出这种回答不全面,作为答案不完整、不科学。应该先肯定:雅典的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然后,再答这种民主制度的不足,在这基础上再作总结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不象伯里克利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显然,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来说,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但它有局限性。读懂课文中预设的问题,正确把握问题的立意,对于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3、对九年级学生重点进行审题方法的指导和审题能力的训练。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先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一审范围、二审角度、三审关键词。在练习中让不同的学生叙述他所领悟的题目内容见解,让学生教学生,教师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材料题: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人大代表带着全国人民的重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的决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问:结合材料分析会议的各项议程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怎样的最高权利。
教师先请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这时有学生说材料要求答出全国人大的职能,有学生补充说不能回答全国人大的所有职能,题目是要求回答材料体现出的职能,有学生认为这还不够充分,还应看到要结合材料分析,就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已经很透彻地明白该题目的要求。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分析归纳材料的内容: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的决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过这样的交流分析,学生对这一题应如何回答就非常明确了。教师有意识地不断让学生进行这样的交流,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特别是在总复习阶段,针对各种类型的题目,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除漫画题外,教师对图表题,文字材料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如前面提到关于抗日战争的题目,我们对本届的九年级学生也进行了同样的检测,在两个班110份答卷中,(1)(3)(4)三题的得分率差别不大,但第(2)小题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54.3%。通过一个学年的强化训练,在2007年中考中,本届学生的平均分达到了65分,超过了市平均分的64.7分,这对于一所农村初中来说,实属不易。
如针对漫画类试题首先要求看清漫画的标题,第二、仔细观察画面,读懂漫画的意思。要求看清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各个“要素”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 第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配有语言文字,而且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第四、透过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师同时提供相应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四、实施成效与反思
(一). 成效
1.学生方面
(1).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随着这一课题的展开,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或进行小组活动,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真正做到学习和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
(2).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进。多数学生之前拿到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也归纳不出材料的中心意思,经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教师的悉心训练与指导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相应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七年级还是八年级、九年级,无论是在平时的抽测中还是在正式考试中,学生的审题、读题能力有了增强,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2.教师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活动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生命发展和成长的促进者。
(2).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和创新,求新求变。
(3).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本课题的开展,使教师之间更愿意大家围绕着某一共同的话题展开共同的探讨,共同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又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
(二).反思
1、《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信息量是非常巨大,而农村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却是有限的,再加上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多数学生是埋头苦读、苦练,很难挤出时间来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的贫乏往往导致学生读不懂材料的意思,更别说进行有效的审题了,如何采取措施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问题。
2、新课程标准下社政学科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各种能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也是一个须引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
3、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某一学科在某一阶段的坚持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乘课程改革的东风,建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效机制,值得每个科研人员的深思。
参考文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1年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各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类历史的进程>> 齐业荣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年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21-01-09
展开全部
建议去书店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