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圣战的历史
“名人”是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开始,直至昭和初期,日本围棋在某一时刻唯一的九段、最高实力与最高权力者的独有称号。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名人,于爱徒——也是心许的接班人——小岸壮二(本因坊秀立)去世的1923年,无奈地顺应时代潮流,将世袭的“本因坊”称号交与日本棋院。后者于1936年,与每日新闻社共同开设实力制的本因坊战,将本因坊作为其冠军的称号。而更为重要的“名人”称号,其继承,则仍未有定论。
此后,日本棋院先后于1950年、1958年分别与朝日新闻社、读卖新闻社共同主办了“最高位决定战”、“日本最强决定战”。由于恢复使用“名人”称号的呼声愈发高涨,在将棋名人战的影响下,日本棋院又于1960年将日本最强决定战改为“名人战”——并将名人作为该棋战冠军的称号,将最高位决定战改为职业十杰战。
1975年,读卖新闻社与日本棋院就名人战的赞助费用产生分歧,朝日新闻社趁机取得名人战的赞助权,于1976年将职业十杰战改为名人战。通常将此前由读卖新闻社赞助的名人战称为“旧名人战”,而将此后由朝日新闻赞助的名人战成为“新名人战”。
读卖新闻社就此事向法院提起对日本棋院的控告。在协商、斡旋后,日本棋院与读卖新闻社达成和解。读卖新闻社同意由朝日新闻社继续赞助名人战。相应地,日本棋院将开设一项,序列位于第一、并决定最高位棋士的新棋战,交与读卖新闻社赞助,也就是1976年开设的、至今仍为日本围棋界第一顺位的棋圣战。而分歧、易主、开设新棋战的一系列状况,被称为“名人战骚动”。 最初的棋圣战分为“各段战”、“全段争霸战”、“最高棋士决定战”三个阶段。
首先,日本棋院与关西棋院的所有棋手,依照初段至九段的段数分组,分别产生各段位的优胜,是为各段战。
其后,初段至六段各段的优胜、七段与八段各自的前两名、九段的四强,共14人,进行“全段争霸战”。该阶段并非单败淘汰。低段的胜者,需要逐段向上挑战,而高端选手则进行较少的对局。以第二届为例 ,初段的优胜,井上真知子初段,若想获得挑战权,需要连胜九场;而取得全段争霸赛优胜的林海峰九段,只进行了三场对局;以四强身份晋级下一阶段的四位棋手,皆是以逸待劳的八段九段棋手,工藤纪夫、本田邦久甚至只赢了一场,也已经足够。
接着再由全段争霸战的前四强,加上当时其他头衔的拥有者,以单败淘汰赛进行“最高棋士决定战”,产生最终的挑战者,与上一届的棋圣进行七番挑战。在第一届比赛因无前届棋圣存在,直接以前述“最高棋士决定战”的七番棋决赛作为决定棋圣的比赛。第二届开始,最高棋士决定战的决赛(即实际上的挑战者决定战)改为三番棋。
第10届开始的棋圣战, 于各段战后,取消了全段争霸战,仅在初段至七段进行逐段挑战,决出唯一的胜者,与八段战九段战胜者、头衔持有者组成的强大阵容,去竞争挑战权。第19届及其之后, 则取消了向上挑战,初段战至六段战的优胜、七段战八段战各自的第二名,共8名进行单败淘汰,决出一人进入最强棋士决定战。他将与七段战八段战各自的优胜、九段战前六名、头衔持有者一起竞争挑战权。
第25届开始,改为现行循环圈方式。第27届及其以前黑贴5目半,第28届及其之后黑贴6目半。 连霸记录 1.小林光一,八连霸 2.藤泽秀行,六连霸 3.赵治勋 、山下敬吾,四连霸
通算记录: 1.赵治勋、小林光一,8次 3.藤泽秀行,6次
番棋连胜记录: 1.山下敬吾,9局 2.赵治勋,7局 3.小林光一,6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