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数据分析?
1、增收益
最直观的应用,即利用数据分析实现数字化精准营销。通过深度分析用户购买行为、消费习惯等,刻画用户画像,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可操作执行的客户管理策略,以最佳的方式触及更多的客户,以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下图为推广收支测算分析,为广告投放提供决策依据。
下图为渠道销量分析,为渠道支持提供数据支撑。
2、降成本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财务和人力的管理,从而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现降低成本的作用。
下图为生产成本分析,了解成本构成情况。
下图为期间费用预实对比分析,把控费用情况。
3、提效率
每个企业都会出具相关报表,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实现敏捷自助分析,无需业务人员提需求、IT人员做报表,大大提高报表的及时性,提高了报表的使用效率。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在PC端展示,也支持移动看板,随时随地透视经营,提高决策效率。
4、控风险
预算是否超支?债务是否逾期?是否缺货了、断货了?客户的回款率怎么样?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哪种产品是否需要加速生产以实现产销平衡?...其实,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对偏离了预算的部分、对偏离了正常范围的数值能够进行主动预警,降低企业风险。
下图为税负率指标,当综合税负率过高,可以实现提示和预警。
下图为重要指标预警,重点监控项目的毛利率。
2022-03-14 广告
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和数据分析师来做决策是两个概念
数据分析助力业务,和数据分析就是业务又是两个概念
那么,数据分析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1.数据分析最大、最直接的作用一定是生产了数据。这才是真正数据分析师们自己做出来的成绩。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装,数据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
2.优化运营管理流程。通过对经营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企业运营资源如何合理分配,流程哪里需要优化。比如,通过对销售额波动分析,我们确认是销售单价的影响还是成交数量的变化。通过对库存周转率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是采购流程有待完善还是备货策略需要变更。
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通过月度或季度生产损耗或不良品的分析,找到降低物料的损耗系数,降低物料成本,创造更大的收益。通过SKU营收与利润贡献分析,确定哪些是畅销品,哪些SKU是营收与利润的贡献的主体,哪些成品又是淘汰或迭代的范畴。
3.发现了业务机会:通过分析流失用户属性,对用户进行综合评估,找出了挽留价值高,挽留难度低的用户群体。业务部门采纳了意见并开展挽留活动,比没有进行分层挽留前,提升了用户留存率5%。
4.提升了效率:提升跑数效率,把过往3天更新的数据,提升到了隔日更新,获得了业务部门的好评,提升了决策效率。设计移动端报表样式,提升了报表使用率,使业务部门更广泛的获得数据支持。
从0到1,新建数据的作用是最大的。在业务举棋不定的时候,提供数据标准,判断哪个是70分及格,哪个是50分不及格,帮助业务从1做到60分,作用是第二位大。因为没有数据支持下的粗放经营,就是很浪费资源。数据分析就是比拍脑袋靠谱。
至于优化效率,把业绩从60分提升到90分,反而相当难做,实际起的作用也有限。因为做出超凡的业绩,要依赖的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业务部门发挥天才的时候。再牛逼的分析模型也没法模拟乔布斯的大脑,大致就是这意思。
所以小结一下:数据本身就是价值。数据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在决策分析前,给业务部门提供正确的方向指示。当然,业务部门如果看到了怎么样做效果更好,自然会引发第二步的动作:依照数据结论,进行决策。这就到了数据分析作用的第二步:间接促成业绩
这个悖论说的,就是告诉我们量变产生质变,需要一个明显的分割线。如果说,量是一个量化的数据,质是一个结论的话。那么,数据分析做的,就是要分析量,从而引向“定性”、”定质"。定量的了解历史的规律(“质”),从而预测未来。
关于了解历史规律,常见的数据分析思路,如上图,大概介绍四种。分组对比、趋势分析、异常分析、排名分析;目的主要是三个:
1)
找到周期规律
2)
找到各个分类的特征
3)
找到异常、极值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预测未来。
了解了特征,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些相同分类的事务,可能也具备这一特征;
了解了异常和极值,我们就可以深入分析,找到解决它的原因去规避,或者采取措施去发扬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