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导读:虚无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无
【经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帛书甲本: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亦德之;□□失者道亦失之。
帛书乙本:希言自然。<蔈刂>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之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译】
自然的言语淡泊而让人听不到。突然刮起的强风不会维持到一个早上,来得快的雨去得也快,不会维持到一整天。强风骤雨都是谁做的呢?天地!天地所做的尚且都无法持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会与道相同。得则与得相同,失则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有道则乐于得道。与得相同的人,得则乐于有所得。与失相同的人,既使是失去,也是乐于失去。诚信不够,自然就无法获得信任。
【释义】
希言自然。
自然的言语淡泊而让人听不到。
希: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希言自然,言自然之声若有似无,淡泊无味,让人几乎不直它的存在。
河上公注:希言者,是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
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突然刮起的强风不会维持到一个早上,来得快的雨去得也快,不会维持到一整天。
飘风:龙卷风、突发而暴起的风。《说文》:「飘,回风也,从风㶾声。」段注:「回者般旋而起之风,《庄子》所谓羊角。司马云:风曲上行若羊角也。《释天》云:回风为飘。『匪风』毛传同。按何人斯传曰:飘风,暴起之风。依文为义,故不云回风。」飘风原指盘旋而起的强风,《庄子》所说的「羊角」,也就是现今说的龙卷风。
终朝:一个上午,从日出(约寅时)到辰时的时候。《说文》:「旦也。」段注:「旦者朝也,以形声会意分别。《庸风》:崇朝其雨。传云: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此谓至食时乃终其朝。其实朝之义主谓日出地时也。」《易》讼卦「终朝三褫之」马融曰: ( ) 「旦至食时为终朝。」《汉上易传。日行十二位图》以寅时为「平旦」,辰时为「食时」,因此「终朝」就是大略相当于一个上午。
骤雨:疾雨,突然而来的雨。《说文》:「骤,马疾步也。」骤雨不终日,形容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无法持久。飘与骤都用以形容风雨来得又快又强。
河上公注: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长,暴不能久也。
孰为此者?天地!
强风骤雨都是谁做的呢?天地!
河上公注:孰,谁也。谁为此飘风暴雨者乎,天地所为。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所做的尚且都无法持久,更何况是人呢。
河上公注:◎不终于朝暮也。◎ 天地至神,合为飘风暴雨,尚不能使终朝至暮,何况人欲为暴卒乎。
王弼注:言暴疾美兴不长也。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会与道相同。
此句或作「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依全文应是「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河上公注:◎从,为也。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 道者,谓好道人也。同于道者,所谓与道同。
王弼注: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得则与得相同,失则与失相同。
得失皆顺其自然,无所造为。道法自然,得失皆同于道,即无为自然。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同于道」、「同于德」、「同于失」都是在形容无为自然,不造作,不强为。因强为造作者无法持久,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德者同于德」或作「得者同于得」,与下句「失者同于失」则更显其义。古德与得同。王弼作「得」,注曰:「得,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谓得失皆顺其自然,则无得失,道可长久。
河上公注:德谓好德人也,同于德者,所谓与德同也。◎失谓任己失人也,同于失者,所谓与失同也。
王弼注:得,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与道相同的人,有道则乐于得道。
与道同者,道亦乐得之也。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与得相同的人,得则乐于有所得。
河上公注:与德同者,德亦乐得之也。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与失相同的人,既使是失去,也是乐于失去。
河上公注:与失同者,失亦乐失之也。
王弼注:言随行其所,故同而应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诚信不够,自然就无法获得信任。
此言为人君者当追本溯源,诚信永远是不够的,因此人民就会产生不信任。唯有师法自然,以自然无为之道超越乎信与不信,才能够有真正的信任。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河上公注:◎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君以不足也。◎ 此言物类相归,同声相应,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自然之类也。
王弼注: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