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心中的孟子为题写作文
1. 作文:我眼中的孟子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微笑。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如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2. 有没有关于我心目中的孟子的话题作文
有啊
结合现在的国家治理方式,如何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实施。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出生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马鞍山下的凫村。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约在祖辈时迁于邹。三岁时,他父亲孟孙激去逝,全靠母亲仉氏教育。史书中记有孟母三迁教子、断机喻学的佳话。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学.
孟子学成后居邹为士,收徒讲学。门生中著名者就有18人,公孙丑、万章等都是他的高足弟子。当时诸侯混战、七雄争霸,孟子便怀着实行“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约44岁时,他率领弟子,首次出游齐国,50岁时出游滕国,然后返邹。不久又拜访了代理任国(今济宁)国政的季子;接着由任到梁(魏)见梁惠王,55岁左右,由梁再次到齐国。据历史记载,孟子游说诸侯时名气很大,;“凡出行,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曾在二次游说齐国期间在齐做客卿数年,并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但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因而,对于当时“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齐)宣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国也都未采纳。
到公元前308年,孟子已年高65岁。其政治抱负仍然没有实现,只好停止自己20多年的游说生涯,象孔子晚年那样,退居邹国,从事教学与著述。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言,作《孟子》七篇,以诏来世。”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性善论和唯心主义者,继承孔子的天命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要求人们依“天命”行事,并提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一唯心史观。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孟子大约活到84岁。他去逝之后,安葬在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
宋代以后,封建帝王不断赐予孟子封号。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同时,还建造了占地66亩的孟庙。孟子是邹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孟子》一书早已被中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对全世界的精神文明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 我心中的孟子 600字作文
【参考观点】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
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
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
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
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
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
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
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
“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4. 以我心中的孟子为题,写200字文
心中的孟子是一位王者,他“仁者为王”、“仁者无敌”的治国理论如惊涛拍岸,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汹涌澎湃而来,让我们振聋发聩;心中的孟子是一位智者,“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的经典比喻,几经岁月的磨砺,其哲理沉淀更见丰厚;心中的孟子是一位勇者,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然也”的观点更是掷地有声、气吞山河。
他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高峰,矗立在交错的时空里,虽经历史的风尘弥漫,却仍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我是在遭受竞聘失败的打击,处于人生的低峰时,才千百遍熟读《孟子》的。
看他在波谲云诡、征战鞑伐的战国辗转奔忙的背影,细心倾听他与梁惠王、公孙丑、万章等的对话,玩味他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理想,感染他“仁义忠信”的道德精神。他声如洪钟、语调铿锵的辩论,常令我热血沸腾;面对君王他锋芒逼人的慷慨陈词,又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每次捧起《孟子》,都能看见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轩昂气宇。读得越多,他的面孔愈鲜活,他的外形愈清晰。
好多时候,他全身素衣飘飘,翩然而至,定格在我的面前:满头乌黑发亮的长发,用皂巾不经意包裹起来,齐聚满脑的智慧。两眼犀利如刀,能剖解一个人内心的真、善、美、丑。
大而挺的鼻梁,高耸起一座睿智的思想山峰。一张很有魅力的嘴,薄薄的唇如利剑,直刺一些虚伪君王的内心。
此时,他手捋美髯,笑容可掬,亲切可掬,漫步走近我。
5. 我心目中的孟子 作文
我心目中的孟子2008-06-08 12:04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
我心目中的孟子是善良的。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这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有许多的进步意义。
我心目中的孟子也是天真的。孟子游说于各国之间,游说于各个野心家之间,面对他们称霸的野心,统治的向往,征服的欲望,孟子尽最大可能的以“仁”去感化他们,但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所以,毫无疑问,孟子也是很天真的。
我心目中的孟子更是伟大的。虽然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实践,但是他提出了较系统的修养思想体系,这样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修养,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人具有呢?他千年前所传授的教义,今天依然适用。
他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愿他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
总结合现在的国家治理方式,如何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实施
6. 介绍我心中的孟子的作文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做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说他的作品是儒学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他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在宣扬儒学,提倡仁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然而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他的作品风格在但是来说应该算是无人能比的。尤其是措辞委婉,类比推理的作文思想,为一大批的诗人,词人做采用。他的作品是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委婉例证中不失空洞······
总之,我认为他是无可挑剔的。但人无完人,他也不例外。他过风的宣扬“性善”,“自我完成”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带有明显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和普遍的唯心主义思想。
尽管如此,他仍做为儒学泰斗与孔子齐名,由此可他造诣之深了。
7. 我眼中的孟子作文700字
认识孟子是从认识孟子的文章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读到那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时,心已被这位“亚圣”折服了。在那一句句连珠妙语中,我仿佛看到一位大家穿梭于各诸侯国间的身影。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宽广胸襟注定了他要心忧天下,情系百姓。孟子其实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者,普通的孟子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哀民生疾苦,他乐国泰民安。
孟子是寂寞的。曲高和寡,孟子的寂寞在与他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忧得比别人多。于是孟子便站在高岗上独自品味着孤独的寂寞。
寂寞的孟子不甘于寂寞,他不断的在各国游说,他只是为了实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无饥色”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样遥不可及。他不断地寄希望于各国君主,而那些醉心于战争的君主们却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也许孟子在想:总有一天我会成功。那一刻,我突然佩服起他那坚定的信仰来了。人,是不可以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便失去了生活的价值,孟子的信仰源于那颗博大的仁爱之心。
孟子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孤独的站在高岗上,品味着的孤独,坚持他的坚持,努力着他的努力。
这使我想起了庄子,那个消极避世,那个整天念叨着“逍遥游”“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的老庄,与其说他自在,不如说他自私。为了替自己的自私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虽然他曾经努力过,但最后他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孟子的韧性和坚强,于是他冷眼旁观,观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无可否认,庄子在放纵,在自暴自弃。
庄子的文章极美,美得飘然,美得轻逸,我喜欢庄子犹如孟子,却无法苟同庄子的人生观。庄子追求自由事实上追求的是一种享受,在那样烽火连天的时代,庄子却享受着内心的悠闲自得,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他完全可以继续努力,他也曾有过那样的机会,但他怯于踏出看似渺茫的第一步,因此,我要说庄子是懦弱的!
庄子也是寂寞的,他的寂寞不是站在高岗上的寂寞,而是想要自由实则自由不了的寂寞,在那个大家都不自由的时代,庄子怎能独自超然与物外呢?正因为庄子不是站在高岗上,所以他没有孟子的视野开阔,所以他也写不出如孟子般大气磅礴的文章,他更说不出“生与忧患死于安乐”“德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婶富哲理的至理名言。
孟子和庄子都没有成功,然而却各自赋予了失败以新的意义,孟子是努力后的无怨无悔,庄子是放弃之后的一事无成。孟子,庄子,孰高孰低?
8. 我心中的孟子,,800字作文
当我走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上时,耳边总是萦绕着悠扬绵长的钟声,我知道这是你亘古的吟诵,千年之前的齐鲁之声。
孟子,我总在想,在你仰望千年前那片苍蓝色的天空时,看见巨大的飞鸟鸣叫着飞过声音破碎而嘹亮,留下透明的痕迹,你是不是也会泪流满面,想起飞鸟可以向着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地飞翔,而你却站在风里,找不到方向,这么懦弱。
于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作看到百姓在现实中挣扎时,你是那么难过。于是,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哪一个君主会心甘情愿地让自己从天降落到最底层,看到那些愚蠢的王,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只是想知道,那些飞鸟的影子是不是又落进你清冷的眸子中,你的表情那么哀伤,仿佛听到钟声里掩盖的死亡。
可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你发现你再也无法用你的雄辩去感化那些愚昧的王,你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是,你怅然离开,如果不能感化他们,那也不能让自己同流合污,看到你离去的背影,我不知道你的眼里是不是涌满了泪水,我只是想知道,你的表情是不是同你的背影一样,孤单而落寞。
可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你回到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上,你还是想散发你的热量,你收了很多徒弟,你写了很多书,你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你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看见你苍老而虔诚的面容,仿佛那亘古的钟声传来,散发出璀璨而华丽的光芒。
孟子,你我都生长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齐鲁大地上,隔了千年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你的呼吸,你的言语,你的思想;你的寂寞,你的迷茫,你的希望。
苍蓝色天空上有飞鸟飞过,破空的鸣叫让我想起你迎风而立的身躯,耳边的钟声悠扬而绵长,是你直古的吟哦,这千年来的齐鲁之声。
9. 介绍我心中的孟子的作文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
做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说他的作品是儒学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他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
在宣扬儒学,提倡仁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
然而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他的作品风格在但是来说应该算是无人能比的。
尤其是措辞委婉,类比推理的作文思想,为一大批的诗人,词人做采用。他的作品是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委婉例证中不失空洞······ 总之,我认为他是无可挑剔的。
但人无完人,他也不例外。他过风的宣扬“性善”,“自我完成”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带有明显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和普遍的唯心主义思想。
尽管如此,他仍做为儒学泰斗与孔子齐名,由此可他造诣之深了。
10. 我眼中的孟子 作文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泛着一丝微笑。
片段一:博爱的孟子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片段二:讲原则的孟子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对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入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