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边城》有哪些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是环境的优美,二是人物的淳美,三是爱情故事的凄美。下面就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边城》这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
首先,环境的优美。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给我们着力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景美和风俗美。这种古朴雅洁而又有些原始野性的风情,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刻意淡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冲突,正所谓“浓浓的地方色彩,淡淡的时代投影”,而这些也构成了文中人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并且,作者在描述这种环境的优美时,主要从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两个角度来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的。
自然风光方面,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给我们描绘了碧岨溪那迷人的风光,“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入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此外,在作品中,作者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小溪流上的绳渡、翠绿的竹篁、清澈的溪水、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等都作了细致描绘,精心勾画了一幅湘西风景画。
社会风俗方面,作者在故事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了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从而也使《边城》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学色彩。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几乎占了作品的三分之一的篇幅。难怪有些文学批评家评论《边城》这部小说说其不像是小说,而更像是散文。
不管是自然风光方面,还是社会风俗方面,都是作者在着力为我们描述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这种环境描写的特色,总体可以概括为优美。这是作者在《边城》这部小说中首先给我们读者展示出来的一种美。
其次,人物的淳美。所谓“淳美”,既是一种纯朴厚道的美。你看,不管是主要人物老船夫、翠翠,船总及其两个儿子天宝、傩送,还是其他的次要的人物,如杨马兵、坐渡船的人等,无不是纯朴厚道的。在作品中,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他的职业是在碧岨溪为来往过客摆渡,五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维持祖孙二人的生活。他不仅拒收过客的钱财,而且善待乡亲,有时在渡口遇到熟人,常请到家里喝酒,有时在城里别人想尝他的酒,他就把葫芦递上让人喝个够,是多么的慷慨大方、质朴憨厚呀!再看翠翠,她是作家倾注“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刚出场的翠翠,是一个刚刚脱离儿童期的船家少女,一举一动还带着点童稚气,体现着童贞美。面对爱情,她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的朦胧向往,表现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当爷爷死去,傩送出走的双重悲剧发生后,她仍不改初衷地在渡船上生活下去,并且谢绝船总接她到自家住的好意,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总而言之,她用美好的心灵,抒写了一手湘西边地少女纯朴、坚贞、情爱美的诗篇,这正是翠翠的典型性所在。
船总顺顺,为人既明事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他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送给老船夫鸭和粽子等;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以料理丧事。他的大儿子天保,代表了茶峒人粗卤爽直的一面,在见过翠翠后就爱上了她,于是走车路向老船夫提亲。车路不成,虽然有些许的气恼和愤慨,但是当得知弟弟傩送也同时爱上翠翠时,便毅然让弟弟走马路在碧岨溪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歌求亲,而自己“绝不会捡马粪塞其嘴巴的”,表现出何等的宽容大度。老二傩送,本来相貌就美丽得很,当地茶峒船家人取其一个诨名叫“岳云”,而他不光外表美,心灵也非常之美。哥哥走马路提亲失败,虽然自己也爱上翠翠,但却让哥哥走马路提亲,和自己进行公平竞争;哥哥不善于唱歌,自己就愿意替哥哥唱歌,同自己进行公平比赛。面对爱情,兄弟俩虽说不愿意将情人奉让,却也没有庸俗的嫉妒心和以野蛮的习俗来以死相争。作者特别强调傩送不为团总女儿丰厚的陪嫁——碾坊所动心,在爱情和金钱的选择中,他不爱碾坊爱渡船。在他们兄弟表现出来的既对爱情专一忠诚又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样寄托了作者的美学理想。这是作品主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美。次要人物呢,其中也不乏此类的例子,如杨马兵,这位年轻时向翠翠母亲唱歌求爱而未能如愿以偿的人,在老船夫过世后却成为翠翠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试想,如果没有宽阔的胸襟,淳朴的性情,他能做到这些吗?
再有,坐船过渡的人中也不乏其例。本来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但其中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表示对老船夫的酬谢。团总的老婆和女儿两人过渡,上岸后硬是塞给翠翠一把铜子;当翠翠到河街上顺顺家的吊脚楼上看赛龙舟时,母女二人热情地相邀到她们身边去坐,因为这里看河中的一切朗然在望,属于最佳位置了,而全然不计较翠翠实际上是婚姻问题上的竞争对象,说得严重点,就是“情敌”。卖肉的屠户等商人对老船夫也是非常地友善,老船夫想买肉,屠户总是不愿接钱,若是收了钱,那么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并且把分量故意加多,而其他买肉的人见此情景,却从不责怪屠户偏心不公。民风如此淳朴,人们如此憨厚,实属难得,实属罕见,就连那些被一般人嗤之一鼻的妓女们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即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表现人物的纯美是作家在《边城》这部小说中表现自己审美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种美,是爱情故事的凄美。怎么说呢?这部作品,不是以大团圆为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结尾,给我们读者昭示着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在作品中,翠翠父母的为爱情而双双献身,大老天宝的溺水而亡,老船夫的猝死,以及白塔在暴风雨夜的坍塌,同样给我们读者说明这部小说是一出悲剧。那么这个悲剧是怎么形成的呢?沈从文先生有意回避或冲淡了人为的对立和冲突,他在小说中涉及了许多误会。当地恋爱的方式有两种:车路和马路。车路是汉族人的风俗,即要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而马路则是文中描写的苗族的求爱方式,要在远处为心上人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来赢得女子的芳心。在作品中,大老天宝选择了车路,于是托杨马兵做媒人来说合。在杨马兵看来,老船夫是完全可以主宰翠翠的婚姻大权的,因此天宝大老的婚姻成否完全捏在老船夫的手里。可是老船夫出于对于翠翠的尊重和爱,不愿意主宰这场婚姻,所以有人来说媒,他就去征求翠翠的意见。翠翠年龄较小,比较天真,不好意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使得老船夫误认为翠翠喜欢走马路,所以大老两次托人提亲老船夫都不置可否。而当大老打算走马路时,才知道弟弟二老傩送也同时爱上了翠翠,他们于是准备公平竞赛。可是二老一张口,大老自知不是人家的对手,因此抽身退出,远走他乡,结果酿成大老在烦恼、悲哀、愤慨之中水鸭子反被淹死的悲剧。深爱着翠翠同时又爱哥哥的二老对老船夫吞吞吐吐的行为很是反感,认为是他间接害死了大老,这种情绪明显影响到其父亲顺顺。船总顺顺与老船夫一向非常友好,但是船总因为大老的死而非常伤心,以至于不愿意让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再做二儿子的媳妇,使得父子争吵,二老傩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远下桃源。而这些最终导致老船夫的努力失败,并在忧心如焚中猝然而死。就这样,一个原本可以皆大欢喜的爱情,最终变成了一出凄惨的悲剧,这也正是作家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出来的另一类美,即爱情故事的凄美。
综上所述,环境的优美,人物的淳美,爱情故事的凄美是作家沈从文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为我们读者展示出来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美。这三种美,各自具有不同于其他两方面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同时又与其他两方面的美相互联系,不可割裂。这么说怎么理解呢?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环境,它是人们生活、活动,发生一切动人故事的一个场所,当然也是组成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离开了环境,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从而就使故事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沈从文先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不惜笔墨、大费周章地描述湘西边地环境的优美。把环境描述得优美了,那么处于其中的人物自然也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变得淳美起来。因为在这里,环境本身就有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两个方面。自然风光的优美,说明人物生活的是一个山美水也美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得山美水美人也美了。社会风俗,本身就是由群体的人约定俗成,经过长期的演变流传下来的,本身就离不开人。社会风俗,实际上对人们的活动和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社会风俗的美,当然使得人们的行为合乎礼仪,从而变得纯朴憨厚起来。这就是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是优美的,人物是淳美的,这两者浑然一体,相互映衬。读《边城》这一部作品,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知是因为山水美了才显得人物美了,还是人物美了才显得山水美了。也就是说,在这里,山水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已经不分主次,相互交融在一起了。这也正是作家在《边城》这部作品中要达到的一个审美境界,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个审美追求。他把湘西边地的环境描述得如此的优美,人物描述得如此的淳美,正是表达了作者自己对祖国和故乡以及这里的人们的一种热爱。作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管在什么时候,无论祖国富强与否,他都会热爱培养自己成才的祖国,就像孩子会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正基于此,沈从文先生深爱着虽然当时还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国。爱祖国,最突出的表现,当然就是爱故乡和这里的人们。《边城》所描述的湘西边地,正是作家出生地的文学再现,也正是反映作家爱祖国、爱故乡以及爱这里的人们的思想的聚焦点。怀着对祖国和故乡及其人们的热爱来描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然会把这里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美丽如画,也理所当然地会把这里的人们描述得淳朴、善良、爽直、憨厚------这样,就产生了《边城》这部作品中的环境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这两种类型的美来。有些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作家为什么要把《边城》这部作品写成一个悲剧呢?即为什么会出现爱情故事的凄美这一种与前两种美性质截然相反的美呢?我们说,任何一部作品在写作时,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边城》这部产生与现代文学时期的优秀作品当然也不例外。作家写这部小说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一种危难时期,国内形势战争不断,动荡不已,国际形势日本帝国主义正对中国虎视眈眈,图谋吞并。因此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丽,人民勤劳、善良等等这些时还是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的,而致命的缺点就是经济的不发达,因此才有了上述的内忧外患。如此的现实,作为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作家来说,他必须正视这一点,而不能避而不谈,做一个精神上自我陶醉实则愚昧无知的阿Q。如果作家把《边城》这部作品写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的爱情故事,那么他就是对历史极大的不负责任。试想,国难当头谁还有心情谈论和欣赏“风月”呢?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遭众人非议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沈从文先生才把《边城》最后写成了一部悲剧,一部凄美的爱情悲剧,这一点,正如有些评论家说的“淡淡的时代投影”。也就是说,把《边城》写成一部爱情悲剧,是历史赋予作家的责任感。历史现实宥定了《边城》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爱情故事的凄美和环境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性质截然相反的美同时并存于《边城》这部作品中了。
总之,环境的优美、人物的淳美和爱情故事的凄美三者并存,共同构成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使《边城》这部“美”的作品不但倍受国内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为外国读者所传诵,从而能够留名于现代文学史
首先,环境的优美。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给我们着力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景美和风俗美。这种古朴雅洁而又有些原始野性的风情,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刻意淡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冲突,正所谓“浓浓的地方色彩,淡淡的时代投影”,而这些也构成了文中人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并且,作者在描述这种环境的优美时,主要从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两个角度来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的。
自然风光方面,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给我们描绘了碧岨溪那迷人的风光,“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入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此外,在作品中,作者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小溪流上的绳渡、翠绿的竹篁、清澈的溪水、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等都作了细致描绘,精心勾画了一幅湘西风景画。
社会风俗方面,作者在故事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了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从而也使《边城》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学色彩。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几乎占了作品的三分之一的篇幅。难怪有些文学批评家评论《边城》这部小说说其不像是小说,而更像是散文。
不管是自然风光方面,还是社会风俗方面,都是作者在着力为我们描述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这种环境描写的特色,总体可以概括为优美。这是作者在《边城》这部小说中首先给我们读者展示出来的一种美。
其次,人物的淳美。所谓“淳美”,既是一种纯朴厚道的美。你看,不管是主要人物老船夫、翠翠,船总及其两个儿子天宝、傩送,还是其他的次要的人物,如杨马兵、坐渡船的人等,无不是纯朴厚道的。在作品中,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他的职业是在碧岨溪为来往过客摆渡,五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维持祖孙二人的生活。他不仅拒收过客的钱财,而且善待乡亲,有时在渡口遇到熟人,常请到家里喝酒,有时在城里别人想尝他的酒,他就把葫芦递上让人喝个够,是多么的慷慨大方、质朴憨厚呀!再看翠翠,她是作家倾注“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刚出场的翠翠,是一个刚刚脱离儿童期的船家少女,一举一动还带着点童稚气,体现着童贞美。面对爱情,她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的朦胧向往,表现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当爷爷死去,傩送出走的双重悲剧发生后,她仍不改初衷地在渡船上生活下去,并且谢绝船总接她到自家住的好意,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总而言之,她用美好的心灵,抒写了一手湘西边地少女纯朴、坚贞、情爱美的诗篇,这正是翠翠的典型性所在。
船总顺顺,为人既明事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他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送给老船夫鸭和粽子等;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以料理丧事。他的大儿子天保,代表了茶峒人粗卤爽直的一面,在见过翠翠后就爱上了她,于是走车路向老船夫提亲。车路不成,虽然有些许的气恼和愤慨,但是当得知弟弟傩送也同时爱上翠翠时,便毅然让弟弟走马路在碧岨溪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歌求亲,而自己“绝不会捡马粪塞其嘴巴的”,表现出何等的宽容大度。老二傩送,本来相貌就美丽得很,当地茶峒船家人取其一个诨名叫“岳云”,而他不光外表美,心灵也非常之美。哥哥走马路提亲失败,虽然自己也爱上翠翠,但却让哥哥走马路提亲,和自己进行公平竞争;哥哥不善于唱歌,自己就愿意替哥哥唱歌,同自己进行公平比赛。面对爱情,兄弟俩虽说不愿意将情人奉让,却也没有庸俗的嫉妒心和以野蛮的习俗来以死相争。作者特别强调傩送不为团总女儿丰厚的陪嫁——碾坊所动心,在爱情和金钱的选择中,他不爱碾坊爱渡船。在他们兄弟表现出来的既对爱情专一忠诚又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样寄托了作者的美学理想。这是作品主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美。次要人物呢,其中也不乏此类的例子,如杨马兵,这位年轻时向翠翠母亲唱歌求爱而未能如愿以偿的人,在老船夫过世后却成为翠翠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试想,如果没有宽阔的胸襟,淳朴的性情,他能做到这些吗?
再有,坐船过渡的人中也不乏其例。本来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但其中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表示对老船夫的酬谢。团总的老婆和女儿两人过渡,上岸后硬是塞给翠翠一把铜子;当翠翠到河街上顺顺家的吊脚楼上看赛龙舟时,母女二人热情地相邀到她们身边去坐,因为这里看河中的一切朗然在望,属于最佳位置了,而全然不计较翠翠实际上是婚姻问题上的竞争对象,说得严重点,就是“情敌”。卖肉的屠户等商人对老船夫也是非常地友善,老船夫想买肉,屠户总是不愿接钱,若是收了钱,那么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并且把分量故意加多,而其他买肉的人见此情景,却从不责怪屠户偏心不公。民风如此淳朴,人们如此憨厚,实属难得,实属罕见,就连那些被一般人嗤之一鼻的妓女们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即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表现人物的纯美是作家在《边城》这部小说中表现自己审美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种美,是爱情故事的凄美。怎么说呢?这部作品,不是以大团圆为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结尾,给我们读者昭示着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在作品中,翠翠父母的为爱情而双双献身,大老天宝的溺水而亡,老船夫的猝死,以及白塔在暴风雨夜的坍塌,同样给我们读者说明这部小说是一出悲剧。那么这个悲剧是怎么形成的呢?沈从文先生有意回避或冲淡了人为的对立和冲突,他在小说中涉及了许多误会。当地恋爱的方式有两种:车路和马路。车路是汉族人的风俗,即要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而马路则是文中描写的苗族的求爱方式,要在远处为心上人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来赢得女子的芳心。在作品中,大老天宝选择了车路,于是托杨马兵做媒人来说合。在杨马兵看来,老船夫是完全可以主宰翠翠的婚姻大权的,因此天宝大老的婚姻成否完全捏在老船夫的手里。可是老船夫出于对于翠翠的尊重和爱,不愿意主宰这场婚姻,所以有人来说媒,他就去征求翠翠的意见。翠翠年龄较小,比较天真,不好意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使得老船夫误认为翠翠喜欢走马路,所以大老两次托人提亲老船夫都不置可否。而当大老打算走马路时,才知道弟弟二老傩送也同时爱上了翠翠,他们于是准备公平竞赛。可是二老一张口,大老自知不是人家的对手,因此抽身退出,远走他乡,结果酿成大老在烦恼、悲哀、愤慨之中水鸭子反被淹死的悲剧。深爱着翠翠同时又爱哥哥的二老对老船夫吞吞吐吐的行为很是反感,认为是他间接害死了大老,这种情绪明显影响到其父亲顺顺。船总顺顺与老船夫一向非常友好,但是船总因为大老的死而非常伤心,以至于不愿意让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再做二儿子的媳妇,使得父子争吵,二老傩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远下桃源。而这些最终导致老船夫的努力失败,并在忧心如焚中猝然而死。就这样,一个原本可以皆大欢喜的爱情,最终变成了一出凄惨的悲剧,这也正是作家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出来的另一类美,即爱情故事的凄美。
综上所述,环境的优美,人物的淳美,爱情故事的凄美是作家沈从文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为我们读者展示出来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美。这三种美,各自具有不同于其他两方面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同时又与其他两方面的美相互联系,不可割裂。这么说怎么理解呢?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环境,它是人们生活、活动,发生一切动人故事的一个场所,当然也是组成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离开了环境,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从而就使故事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沈从文先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不惜笔墨、大费周章地描述湘西边地环境的优美。把环境描述得优美了,那么处于其中的人物自然也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变得淳美起来。因为在这里,环境本身就有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两个方面。自然风光的优美,说明人物生活的是一个山美水也美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得山美水美人也美了。社会风俗,本身就是由群体的人约定俗成,经过长期的演变流传下来的,本身就离不开人。社会风俗,实际上对人们的活动和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社会风俗的美,当然使得人们的行为合乎礼仪,从而变得纯朴憨厚起来。这就是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是优美的,人物是淳美的,这两者浑然一体,相互映衬。读《边城》这一部作品,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知是因为山水美了才显得人物美了,还是人物美了才显得山水美了。也就是说,在这里,山水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已经不分主次,相互交融在一起了。这也正是作家在《边城》这部作品中要达到的一个审美境界,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个审美追求。他把湘西边地的环境描述得如此的优美,人物描述得如此的淳美,正是表达了作者自己对祖国和故乡以及这里的人们的一种热爱。作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管在什么时候,无论祖国富强与否,他都会热爱培养自己成才的祖国,就像孩子会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正基于此,沈从文先生深爱着虽然当时还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国。爱祖国,最突出的表现,当然就是爱故乡和这里的人们。《边城》所描述的湘西边地,正是作家出生地的文学再现,也正是反映作家爱祖国、爱故乡以及爱这里的人们的思想的聚焦点。怀着对祖国和故乡及其人们的热爱来描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然会把这里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美丽如画,也理所当然地会把这里的人们描述得淳朴、善良、爽直、憨厚------这样,就产生了《边城》这部作品中的环境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这两种类型的美来。有些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作家为什么要把《边城》这部作品写成一个悲剧呢?即为什么会出现爱情故事的凄美这一种与前两种美性质截然相反的美呢?我们说,任何一部作品在写作时,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边城》这部产生与现代文学时期的优秀作品当然也不例外。作家写这部小说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一种危难时期,国内形势战争不断,动荡不已,国际形势日本帝国主义正对中国虎视眈眈,图谋吞并。因此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丽,人民勤劳、善良等等这些时还是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的,而致命的缺点就是经济的不发达,因此才有了上述的内忧外患。如此的现实,作为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作家来说,他必须正视这一点,而不能避而不谈,做一个精神上自我陶醉实则愚昧无知的阿Q。如果作家把《边城》这部作品写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的爱情故事,那么他就是对历史极大的不负责任。试想,国难当头谁还有心情谈论和欣赏“风月”呢?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遭众人非议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沈从文先生才把《边城》最后写成了一部悲剧,一部凄美的爱情悲剧,这一点,正如有些评论家说的“淡淡的时代投影”。也就是说,把《边城》写成一部爱情悲剧,是历史赋予作家的责任感。历史现实宥定了《边城》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爱情故事的凄美和环境的优美,和人物的淳美性质截然相反的美同时并存于《边城》这部作品中了。
总之,环境的优美、人物的淳美和爱情故事的凄美三者并存,共同构成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使《边城》这部“美”的作品不但倍受国内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为外国读者所传诵,从而能够留名于现代文学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