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沉积盆地是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场所,其形成过程与地壳运动、板块构造息息相关。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主要为以下五种类型:离散的、板内的、汇聚的、转换的和复合的。在每一类构造背景下,可根据沉积盆地的基底类型、盆地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盆地与板块边界的相对位置等因素进一步划分,共可分为26种沉积盆地(图19-3)。以下简要介绍其中几类常见的沉积盆地。
图19-3 沉积盆地类型及沉降机制(据Ingersoll &Busby,1995)
(一)离散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
此类盆地整体处于伸展型的构造背景下,盆地沉降的动力机制主要为地壳减薄和沉积负载。在陆壳裂谷作用的早期阶段,主要以地壳的破裂和断块的沉降为主,在垂直于主应力方向上,形成一系列构造成因的地堑,即为大陆裂谷(terrestrial rift valley)。它们多呈狭窄状,边界为断层所控制(图19-4a)。从规模上讲,可以窄至数公里,也可像东非裂谷一样达到30 ~40km宽、3000km长的规模。大陆裂谷区是重要的沉积物沉积区,内部充填的岩类多样。以东非裂谷为例,主要充填的是火山岩,但同时也可见到各种沉积环境的产物,包括非海相(河流相、湖泊相、沙漠相)、边缘海相(三角洲相、河口湾、潮泙)和海相(陆架、海底扇)沉积物。因此,裂谷盆地内形成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页岩、浊积岩、煤、蒸发岩及碳酸盐岩。在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及美洲均发现有古代的裂谷体系(Sengor,1995;Ravnás & Steel,1998;Leeder,1999),它们主要是形成于离散的构造背景下。
随着裂谷作用的发展,陆壳进一步减薄直至断裂,来自地幔的玄武岩浆从大陆裂谷的中心区域涌入,形成新生的洋壳,至此大陆裂谷演化为原洋裂谷(proto-oceanic rift)。在原洋裂谷内,已经形成新生的洋壳,其周缘为新生的被动大陆边缘。红海就是典型的原洋裂谷。在其轴部区域,为<5Ma的洋壳(Leeder,1999)。红海的扩展始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硅质碎屑海岸、碳酸盐沉积。在中新世,由于海槽的间歇性关闭,盆地沉积环境受限,沉积了5~7km厚的蒸发岩。到上新世,又恢复为正常海相沉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主要以钙质有孔虫-翼足类软泥沉积为主。
图19-4 常见的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构造背景(据Boggs,2006)
(二)板内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
伴随着洋壳扩张,被动大陆边缘逐渐形成。陆壳在被动大陆边缘区域明显减薄,洋壳和陆壳之前形成一个明显的陆壳过渡带(图19-4b)。沉积盆地在陆壳、洋壳及过渡陆壳区域均可发育。
内克拉通盆地(intracratonic basin)发育在稳定的克拉通地块之上,一般远离板块边缘,与中生代或新生代巨型缝合线无关,受构造作用影响微弱,倾角平缓(图19-4c)。平面形态多为椭圆形,呈碟状大面积稳定下沉,其沉降机制主要是地幔岩石圈增厚、沉积和火山岩负载。盆地基底的沉降常表现为多阶段性,沉降速率较低。基底常有早期形成的裂谷带。盆地中的沉积物常以大面积的浅海、滨海沉积(可有部分海陆交互相)为主,形成宽而薄的席状砂体,横向上相变不明显,表现出沉积中心与盆地沉降中心基本一致的特征。沉积物可见石英砂岩、碳酸盐岩、粘土岩、石英质砾岩等。其中,石英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通常都较高,许多石英碎屑颗粒都来自长期稳定的克拉通,具有多旋回沉积的特征。在北美可见到广泛分布的古、中生代内克拉通盆地(Sloss,1982)。美国的密歇根盆地和威利斯顿盆地、加拿大的哈得逊湾盆地、澳大利亚的阿玛迪斯盆地和卡奔塔利亚盆地等均属于克拉通内部盆地。
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的陆隆和陆阶(continental rise and terrace)体系中,陆架、陆坡、陆隆均有沉积作用发生,可形成巨厚的沉积体。在纵剖面上,这些沉积体多呈楔形,向洋方向倾斜(图19-4b)。陆架实际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积体的表面,沉积物类型为浅海砂岩、泥岩、碳酸盐岩、蒸发岩。陆坡沉积物为半深海泥岩,在坡脚处沉积层厚可达5km以上。陆坡上分布有众多海底峡谷,它们把陆坡的沉积物输至陆隆和深海盆地。陆隆沉积物为浊流和等深流形成的沉积楔。陆隆-陆阶体系是初始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由于陆隆-陆阶体系处于长期稳定的构造沉降环境,其沉降机制可能是由于下部地壳变质作用引起的下地壳岩石密度增高、地壳的伸展和减薄,以及沉积物负载。在大西洋西侧,分布有众多晚三叠-早侏罗世的盆地(BlakePlateau盆地、Georges Bank盆地、Nova Scotian盆地等)。这些盆地均是伴随着联合古陆(Pangaea)的裂解而形成。
在广阔洋壳上也可形成众多的洋盆,既有坳陷盆地也有断陷盆地(图19-4d)。这些洋盆的主要沉积物是远洋粘土、生物软泥及浊流沉积。洋盆内靠近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物最终将随着洋壳俯冲至海沟而消亡,或者在俯冲过程中,被陆壳刮下来,成为增生楔(accretionary wedge)的一部分(图19-4e)。现今的太平洋是典型的活动洋盆,以俯冲作用为主,而墨西哥湾是典型休眠洋盆,其基底洋壳既无俯冲作用也无扩张作用。
(三)汇聚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
汇聚构造背景主要出现在板块的俯冲、大洋的消亡及随后的碰撞造山过程中。
1.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
沿着俯冲带,质量重而厚度薄的大洋板块通常可以俯冲到大陆板块或另一个大洋板块之下,消减到地壳深部或地幔上部的大洋板块很快发生熔融作用,熔浆逐渐向上运移,并在上覆板块靠近俯冲带附近产生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弧(volcanic arc)。在洋-陆板块俯冲体系中形成的火山弧为山弧(mountain arc),在洋-洋板块俯冲体系中形成的火山弧为岛弧(island arc)。根据火山弧的性质,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可分为两种情况。
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汇聚的岛弧-海沟体系(island arc-trench system)中(图19-4e),海沟(trench)靠弧一侧由于俯冲板块低角度逆冲作用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残片堆积成增生楔,其形成的典型岩类为混杂岩,增生楔内部也可发育有增生盆地(accretionarybasin)。沟-弧体系中沉积盆地主体部分是位于火山弧和增生楔之间的弧前盆地(fore-arcbasin),其基底可能是大洋地壳或大陆地壳或兼有两种地壳。在火山弧的内部有时发育有弧内盆地(intra-arc basin),主要接受来自火山弧的沉积。由于弧前地区的俯冲动力作用,在弧后的大陆地壳表层通常会形成褶皱冲断带(fold-thrust belt)和弧背盆地(retroarc basin)(图19-5a)。
对于大洋板块之间的俯冲作用,沟-弧体系的弧前地区虽有海沟发育,但由于弧体规模通常较小,有时不发育弧前或增生盆地,但在弧体与大陆板块之间的弧后地区通常形成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或弧后边缘盆地(backarc marginal basin),也称为边缘海盆地(marginal sea basin)(图19-5b)。若俯冲带向大洋方向移动,先前的弧体停止活动,称为残留弧(remanent arc),而新生的火山弧称为前缘弧(frontal arc),两个弧体之间的盆地称为弧间盆地(interarc basin)。
弧前盆地接受的沉积主要来自于附近的火山弧、增生楔,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有相邻大陆碎屑沉积物的纵向补给。在碎屑沉积作用占优势时,浊流和其他块状流沉积常过渡为三角洲和河流沉积。在俯冲期间通常以海相沉积作用占优势。因此,一个弧前盆地可包含多种沉积相,不同相带的出现受到海沟-陆坡坡折(trench slope break)的海拔、沉积物输送至弧前盆地的速率、盆地沉降的速率等因素控制。现代弧前盆地一般宽40~100km,长可达数千千米,沉积物可厚达10km,覆盖在增生杂岩体之上,可以是地层接触,也可以是构造接触(王成善,2003)。在靠火山弧一侧,沉积物通常与火山岩呈指状交互接触,或是呈断层接触。现代弧前盆地在巽他群岛、日本海东北部、秘鲁-智利海岸均可见到。
图19-5 俯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据Donald & Fred,2004)
弧后盆地邻近大陆,沉积物物源比较复杂,既有火山碎屑物质,又有各种陆源碎屑物质,沉积相种类几乎与大洋中发现的一样多,不存在单一类型的沉积作用。但因弧后盆地被大陆和岛弧所环绕,通常没有大洋底流的影响,因而与典型的大洋沉积相比,缺失重要的大洋底流沉积物,而含有较多的火山碎屑物和火山灰。弧后盆地中浊流沉积很发育,尤其是持续扩张的海盆,如有丰富的陆源碎屑物或火山碎屑物供给时,可形成厚的浊积岩层。根据海底钻探资料,弧后盆地靠近陆缘一侧,主要形成复理石沉积;远离陆缘,靠近岛弧一侧,常为深海沉积、半浮游生物沉积与火山岩互层沉积。
与弧后盆地相反,弧间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火山弧的火山碎屑与蒙脱石粘土、生物软泥以及大陆扬尘,极少陆源物质的输入。盆地内的沉积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在靠近火山弧的地方有沉积火山碎屑裙发育,它可能是一种水下扇的复合体;在火山碎屑裙远端以外堆积了棕色远洋粘土和火山玻璃质等。碳酸钙含量较高的远洋软泥沉积在盆地的远源端,直到它下降到碳酸钙补偿深度以下,而后是棕色粘土和硅质软泥沉积。绝大多数的弧间盆地最终会消减掉,它们的沉积充填物一部分保存在残留洋盆中,成为增生楔的叠瓦片,或成为碰撞带内的推覆体。而弧后盆地地层层序却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只有中等褶皱。但在古老的沉积序列中一般较难区分出弧后盆地沉积和弧间盆地沉积。现代弧后盆地和弧间盆地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和西部,也见于大西洋西部和地中海。
2.碰撞作用相关的盆地
碰撞作用主要见于洋盆闭合及随后的陆-陆碰撞阶段,形成的褶皱冲断带及相应的前陆盆地(foreland basin)。前陆盆地按其形成的构造位置可以分为周缘前陆盆地(peripheralforeland basin)和弧后前陆盆地(retroarc foreland basin)。周缘前陆盆地与A型俯冲作用有关,紧靠在大陆碰撞所产生的造山带外侧,是大陆碰撞及其后由于板块自身重力作用造成内俯冲而形成的岩石圈挠曲盆地(图19-4f)。但它也可在弧-陆碰撞期间在弧前发展起来。弧后前陆盆地发育在岩浆弧之后,与陆内B型俯冲作用有关,既可与板块碰撞相联系,也可形成于洋壳俯冲作用时期。
前陆盆地在平面上一般为狭长形态,纵剖面形态多不对称,近造山带一侧陡,向克拉通一侧宽缓,盆地内充填的沉积物厚度一般在造山带一侧厚,向克拉通方向逐渐减薄。前陆盆地沉积充填物一般具有双物源,主要物源来自冲断带,次要物源来自克拉通,物源供给型式主要受冲断造山有关的地形起伏影响。来自冲断带的沉积物一般含较丰富的岩屑,来自克拉通的沉积物,石英含量高,长石、岩屑含量少。一般而言,前陆盆地沉积物早期以灰、灰绿色等为主,晚期以红、杂色等为主。岩石组合在下部层序以石英砂岩组合为主,在上部层序为岩屑砂岩组合,矿物成分的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由下至上明显地降低。由于造山带逐步遭受剥蚀,在沉积的碎屑物中出现倒序现象,如年代较老的砾岩层,其源岩时代较新,而年代较新的砾岩层,其源岩时代较老。因此前陆盆地的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具有相关性。现代的前陆盆地可见于台湾西海岸、亚平宁半岛、落基山脉等。
碰撞过程中还可形成残留洋盆(remnant ocean basin),它是位于汇聚边缘的收缩型盆地,盆地中沉积了巨厚的浊积岩,碎屑一般来自于相邻缝合带(Ingersoll,1995)。孟加拉湾被认为是现代残留洋盆的典型代表,盆地中沉积了世界上最大的碎屑沉积体系——孟加拉扇,但它在横向上过渡为介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大陆之间的前陆盆地,显示了两种盆地类型在形成时间上具有继承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过渡性。显然这类盆地与前陆盆地均是两个板块碰撞后期形成的,两者具有成因联系(王成善,2003)。
(四)转换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
转换构造背景多出现于大洋扩张中脊和板块边界,以走滑、转换断层为特征,多发育有走滑盆地(strike slip basin)(图19 -4g)。走滑断层的活动在局部可形成扭张和扭压两种应力环境,分别可形成扭张盆地(transtensional basin)和扭压盆地(transpressional basin)。走滑盆地规模可大可小,可从小到几百平方米的小凹陷到大到几十平方千米的菱形断陷盆地。其形态一般为菱形或长条形,长轴方向与走滑构造带方向一致。由于走滑断层可形成于多种构造背景下,其充填的沉积物可包括海相或非海相的多种沉积环境产物,沉积体系可以从冲积扇、扇三角洲到海底扇、滑塌堆积、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等。尽管各种沉积相都有可能在走滑盆地内出现,但每一种沉积相在盆地内侧延伸都不会太远,盆地的沉积受控于盆缘边界断裂和盆地的快速沉降作用。很多情况下,走滑盆地紧邻隆起带,物源丰富,沉积速率快,可形成厚层的沉积层,同时可发育有同沉积构造。美国西海岸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为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板块之间的转换边界,沿此断层发育有典型的走滑盆地。
(五)复合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
坳拉槽(aulacogen)是复合构造背景下比较特殊的一种沉积盆地。它是大陆裂谷最初形成时所产生的三叉裂谷中停止发育的一支,另两支则发育为洋盆(图19-4h)。坳拉槽从大陆内向外延伸,并向大陆边缘加深,其走向与海岸斜交或近于垂直。因此,坳拉槽为面向海洋的狭长楔形盆地。自洋向陆,盆地的基底类型由大洋端的洋壳,经过过渡型地壳渐变为克拉通内的大陆地壳。沿着此方向沉积物特征也有明显的变化:近大洋端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的碎屑岩、浊积岩和碱性或偏碱性火山岩;在近大陆内部一端,沉积特征与克拉通内盆地相似,为陆相或海陆过渡相的石英砂岩、砂泥岩及碳酸盐岩,可夹膏盐沉积。沉积厚度向大陆内方向明显变薄,火山活动也减弱。坳拉槽沉积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不完全相同。裂谷初期和早期,主要接受火山熔岩和以断层控制的断崖扇沉积,物质的搬运方向总体上沿裂谷轴线向洋搬运,而邻近的大洋关闭后,物源来自于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搬运。
2024-10-28 广告
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地质灾害起了决定作用
郭德胜 佳木斯大学数学系 3051145739@qq.com
在地球上,任何生命都与“碳元素”紧密相关,进行 着周而复始的碳元素循环,生命需要进食含碳的有机物质,排放出二氧化碳,地球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地球也是要吞纳含碳有机物质,在地球内部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再经过火山、地震、人类开采与使用,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空中,被排放空中的二氧化碳又被树木,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被吸收,再次将二氧化碳转化 成有机物质,以植物的形式体现出来,一部分植物被动物消化,一部分通过河流被运移地球内部,形成一个反复“碳”循环的体系。
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原有的煤炭形成理论,“煤是树木、植被、动物尸体堆积,以及沼泽地,经过多年的演变形成煤炭”,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思考,陆地上为什么看不到树木、动物尸体的堆积呢?另一方面,煤矿很大,哪来的那么多树木和动植物尸体呢?
一,天然气如何的形成的?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终于发现,将含碳有机物质堆积起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河水的运移,将树木、植被、动物尸体等含碳有机物质运送到湖泊、低洼地带,经过多年的沉积,叠加,将湖泊,低洼地带变成盆地和冲积平原。
湖泊,低洼地带,他们形成了聚集各种地表物质的自然条件,地表的含碳物体在水流、河水的冲击、运移,被湖泊、低洼地带沉积下来,经历几百年,上千年的沉积过程后,湖泊的演变成干涸的陆地,也就是,湖泊---沼泽地带—干涸的盆地结构陆地。而低洼地带在多次冲击中形成沉淀,天长日久成为冲积平原。而在这个上万年过程中。湖泊、冲积平原要积累无法估量的树木、植被、泥沙,以及鱼类尸体,在多年的积累沉积过程中,湖泊、冲积平原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质,有几十米,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厚度,继而形成了盆地式结构的陆地、冲积平原。通过这样沉积的方式,地下储存了大量的含碳物质,从而完成了碳元素物质的积累。而这个过程,与生活中的“沼气池原理”完全相似。
任何物质,在高温、高压、通电作用下,会发生了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地下沉积大量含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同等元素的物质的转化,形成含碳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根据沼气池形成甲烷气体的原理,沉积巨厚含碳物质的盆地、冲积平原,就必然会出现含碳气体,固体和液体,气体很可能就是天然气。
二,煤炭是否也在盆地、冲积平原内部以及与山体接壤处产生呢?
地球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水流运移,雨水、河流将地球表面冲洗,把地面的含碳有机物运移汇聚,最后停留在湖盆、低洼地带,盆地、冲积平原就具备了储存含碳有机物的条件。盆地、冲积平原在多年的河水运移,形成一个天然的碳物质储存库,这是一个显著的量变过程,当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盆地、冲积平原条件成熟,就无法避免的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我们清楚,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热能、气体、甚至出现爆炸现象。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地球上经常出现地震,是不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样的地理位置上,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能量释放,导致地球的震动?
同时,地下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地下含碳物质在热能作用下将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将含有碳元素气体物质演变成固体,进而形成煤炭?根据推理分析,天然气和煤应该存在同一位置,存在于盆地、冲积平原与接壤的山系带,而地震也应发生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这个演变过程应该是,沉积盆地与冲积平原--天然气--地震—煤炭。附下图:
如果上面的推理正确,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地球内部出现碳元素物质的堆积,一定是通过河水的运移,经过多年的沉积、叠加,将含碳物质埋入地下,进而形成了盆地和冲积平原。
2,沉积式盆地、冲积平原,一定会产生天然气体,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形成含碳的固体、液体、气体。
3,地震所发生的地域,它的周边一定存在着一个冲击平原或盆地。冲积平原、盆地的面积大小决定了天然气、煤矿、地震的大小。
4,在其内及周边,没有盆地、冲积平原的地域,决不会发生地震。
5,如果说,盆地、冲积平原形成天然气,分析天然气移动走向,根据地质疏密程度,盆地、冲积平原的表面密度相对于山体的密度就大一些,气体移动会顺山体移动,山体结构是岩石,岩石存在缝隙,盆地、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天然气就会存储在山体内,根据天然气可燃可爆特性,就存在膨胀、爆炸可能,产生地质灾害,而震源中心多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
6,对于大的冲积平原、沉积盆地,在它的内部和周边 ,一定存在巨量的天然气以及大的煤矿,反之,没有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会出现巨量天然气与煤矿,冲积平原大,天然气储量也大,地震也大,煤矿也大。
根据上述的结论,用事实加以验证。 根据百度搜索,复制了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大地震与冲积平原和盆地地域的关系
1、“汶川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周边地域里?
汶川地震,它所包括的震区是十个最严重震点。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
从上面这些地震位置发现,参见下图,这些震区围绕着盆西平原,也就是成都平原的北部。
网上资料显示,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
盆西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
根据这些发生重灾区的位置发现,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将这些城市依次连接,将成都平原包围了一圈,根据这些城市受到同等严重受灾情况,再根据地图,成都平原的边缘是地震中心地带。
2、鲁甸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
鲁甸此次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Ⅸ度,涉及范围面积只有90平方千米,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0350平方千米,共造成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10个县(区)受灾,包括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昭阳区,曲靖市会泽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宁南县、布拖县、金阳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资料显示, 昭鲁坝子东起昭阳区凉风台大山脚,西至相邻的鲁甸县城稍外。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属云南四大坝子之一。坝子内丘坝相间,地势平坦, 昭鲁坝子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昭通市西北面与四川省隔江(金沙江)相望,东南面与贵州省毕节市接壤,南面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相邻,是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结合部。
昭通市境内最高海拔(巧家县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水富县滚坎坝)267米。昭鲁坝子处于昭通市的腹心地带,南北纵贯昭阳区与相邻的鲁甸县,故称昭鲁坝子。
昭鲁坝子北接壤金阳县,南接壤会泽县,南北穿越鲁甸,昭阳区,西侧对应巧家县。
结合上面的陈述和地图,就不难得出,昭鲁坝子处在8.3鲁甸大地震的中心地带。
3、秘鲁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资料显示,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秘鲁当地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4日下午18点左右(北京时间25日早6时左右),秘鲁中东部与巴西交界的马德雷德迪奥斯大区发生里氏7.5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此次地震的震级为7.7级,震源深度610公里。
秘鲁多个省份、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邻近国家的一些地区均有震感。
事实上,亚马逊平原周边地带的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发生过多次大地震。
根据地图,这些发生大地震的国家,都处于亚马逊大平原的周边。这些国家的天然气开采量也很惊人。
4、台湾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资料记载,台湾的台中、南投两县为921地震的重灾区。地震发生次日有统计数字表明:死亡人数逾2000人,上6534人,受困者2308人。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等地灾情较为严重。
台南平原台湾省最大的平原,属冲积平原,其面积五千平方公里。 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位于“台南平原”东侧,台南平原5000平方公里,921地震处在台南平原地带。
另注:
百度资料,1556年,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
1739年1月3日晚8点左右,在平罗、银川一带发生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8级地震,地震位置处在银川平原。银川平原是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埋深极浅,甚至溢积地表,地下水排泄不畅,土壤盐渍严重。
按照这样的思路分析判研,再结合卫星地图,找到世界所有的沉积盆地、冲积平原,与此地所发生的地震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存在各种地震,对于所有的大地震,在它的周边,或是在受灾严重地区所包围的地带,都存在各种盆地、“冲积平原”。
所有历史大地震,都存在一个共性,每一个大地震都对应着一个大的冲击平原或盆地。我们任意的拿出一个地震事件,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有地震的地区,就存在这么一个“冲积平原”,反之,没有“冲积平原”的地区及附近周边,就没有地震。
四.冲积平原,盆地会产生天然气么?
据新闻媒体报道,2015年下半年,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经国土资源部审定,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威202井区、宁201井区、YS108井区,新增含气面积207.87平方公里、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635.31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408.83亿立方米。这是中国石油首次提交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
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如何实现有效勘探开发,国内没有现成经验。中国石油从2007年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开始,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创造了页岩气工业气井、页岩气“工厂化”作业平台等10多项国内第一,形成了页岩气资源评价、区块优选、快速钻进、长水平段固井、分段压裂、压裂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系列,积累了以“井位部署平台化、钻井压裂工厂化、采输设备橇装化、工程服务市场化、组织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降本增效经验,对我国规模效益开发页岩气资源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5年8月27日,在上述探明储量区内,已有47口气井投产,日产气362万立方米,能保障280万个三口之家用气。
对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冲积平原或盆地进行搜查,都会存在着这样现象,存在大平原或大盆地的国家地区,煤炭、天然气非常丰富,同时大地震也频发。把世界上著名的大平原拿出来,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不再一一例举。
经过上面的分析论证,煤矿、天然气、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已经非常清楚,所举的事例和事实完全符合文章所阐述的也找到了。
上述观点对于地球的合理开发,保护地球家园,有极其深远意义。按照这个理论观点,地球多年来形成的自然灾害,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灾害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重大伤亡和损失。从这个观点出发,还会发现地球的过去,预知地球的未来,一举突破以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