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如何快速缓解酸痛感?
不运动的人在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现局部肌肉疼痛,这与肌肉中的能量代谢有关。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是通过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肌肉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充足的时候,比如人体休息的时候,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人体剧烈活动时,骨骼肌急需大量能量。虽然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大大增强,但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的氧气需求,导致肌肉处于暂时缺氧状态。结果,乳酸从糖中分解,并且释放较少的能量。
大量的乳酸堆积在肌肉中,刺激肌肉块中的神经末梢产生酸痛感;乳酸的积累增加了肌肉中的渗透压,导致肌肉组织吸收更多的水分,局部肿胀。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较少的乳酸被糖类分解,所以肌肉不会有明显的疼痛。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大多是拉伸、拉长肌肉,可能是由于肌肉的高尔基氏高尔基腱器官受到刺激,产生抑制性冲动。从中枢来看,牵拉肌肉可以改变相应中枢的兴奋性,阻断肌梭兴奋性高引起的痉挛,改善痉挛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从而改善肌肉的血流量,促进受损组织的恢复。
从肌电图可以看出,酸痛肌肉的放电可以逐渐减少,静张力可以提高酸痛肌肉的兴奋性。运动后即刻和肌肉酸痛前反复拉伸肌肉,对缓解肌肉酸痛更有效。运动后放松。运动后可以在海绵垫或藤垫上休息。平躺时,双脚应略高于头部,甚至与头部同高。千万不要躺在有水蒸气的地上。短暂休息后,可以头倒立或靠墙倒立3-10秒,可以做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摇动四肢,先摇动拍打大腿或上臂,再摇动小腿或前臂。
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主要按摩手法有摇法、点穴法、揉捏法、捶打法、揉搓法。首先是抖四肢,主要是放松肘部、膝关节和四肢肌肉;常用的上肢穴位有偏里、曲池、手里的五里、午餐穴等,可以缓解手臂和肘部的酸痛和肿胀,以及运动后出现的肩臂疼痛、颈部抽筋等各种不适症状。常用的下肢穴位有成府、未央、成山、昆仑、足三里,可缓解腰骶大腿疼痛、腿脚挛缩疼痛、腿抽筋、强颈、腰痛、膝胫酸痛等症状。揉打时,先推大肌肉,再推小肌肉,再推另一侧。
如果是这样,就在全身上下互相推揉。背部舒穴多位于距脊柱1.5寸处,推揉主要在距脊柱1.5寸处,天宗在肩外舒、肩井、肩胛骨处,可缓解背部疼痛和颈部僵硬。几种技术的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和快速恢复的作用。对人体内脏也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