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读》6:夏禹本纪(一)
展开全部
夏禹(约公元前2314~公元前2198年),姓妫,名叫文命。他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禹的曾祖父和父亲都没有登临帝位,是普通人臣。
帝尧时代洪水大爆发,滔滔江河水淹没了平原地带,漫过了丘陵,包围了高山,百姓困苦不堪。尧广泛征召能够治水的贤人,群臣四岳都推荐鲧。
尧却说:“鲧为人经常违抗命令,诋毁同族,不能重用。”四岳都说:“就现在情况来看,还没有人能够超过鲧,愿陛下试用一下。”尧只得听从四岳建议,试用鲧去负责治水。鲧用简单的堵塞办法,历时九年劳而无功,水患不息。
帝尧只得再次寻找贤良之人,找到了虞舜。舜代行天子之政,巡狩四方时发现鲧治水没有成绩,于是就下令在羽山赐死鲧作为惩罚。百姓都认为鲧罪有应得,有人向舜推荐了鲧的儿子禹,舜命令禹继续完成鲧未竟之业。
禹为人勤勉敬业,遵守人世大德,模范践行纲常伦理,对人宽仁可亲,他说出的话都是板上钉钉,言必行,行必果。
禹奉舜的诏令,和益、后稷等人前往四方治理水患,组织起诸侯百姓砍伐树木,搬运土石,不辞辛苦,艰难劳作。他攀山越岭,测量出高山大川的具体位置和海拔高程。
禹借鉴他父亲鲧功不成受诛的教训,经常苦苦思索治水良策,以至于昼夜不息。他连续在外工作十三年,三次过家门而不敢入。禹的住房十分简陋,平时节节缩食,敬畏神灵。他把所有的钱全部用在打通江河沟渠上,在陆上乘车,在水面乘船,在泥路或者封冻时乘坐雪橇,上山时则穿上戴铁齿的鞋子,有时候还要拽着绳子前进。
他几样设备常年不离身: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要装载上测定四时和方位的仪器。在十三年的时间里,禹带领人们开发了九州土地,疏通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测量了九座大山。
禹完成江河湖泊、五岳山川治理后,江河水顺地势由东向西流淌,他命令益组织起百姓在低洼的地方种植稻田或者卑谷。命令后稷在百姓青黄不接时免费提供粮米,根据诸侯粮米储备情况进行调节,以保障百姓度过难关。禹还实地察看了各地通往京都的道路情况,根据情况不同缴纳不同的贡赋,这些都成为制度固定下来。
禹的治理水患及考察是从冀州开始的。在冀州,他完成了壶口治理,重点治理了梁山和岐山。在治理好太原地区后,他到达太岳的南麓。在治理好覃水和怀水后,他接着治理衡水和漳水。这一带是肥沃的白色土壤,田地属于中中等,即第五等。禹规定其赋税为上上等,即第一等,当然也有第二等的。凡此种种,因为地力情况很不相同。常水和卫水疏通以后,陆地交通也方便多了。东北部的鸟夷部落所进贡的毛皮服装,都是通过碣石向西,然后进入黄河流域。
济水和黄河之间是兖州:九河这时已经疏通,雷夏地带蓄水成为一个超大湖泊,雍水和沮水注入其中。这里的土质发黑而且肥美,适合植桑养蚕,百姓都从山上搬到平原地带居住。当时这一带草木茂盛,树木高大,开发起来难度较大。田地属于中下等,即第六等,赋税规定为第九等。经过多年开发后,田地逐步赶上其他州的土地。禹规定这里进贡的物品是漆、丝和绣花的锦绣。其到京都的路线,要沿着济水和漯河,到达黄河流域。
黄其军
作于2019年11月11日(古历己亥年十月十五)
帝舜本纪(二)
帝舜本纪(一)
帝尧本纪
颛顼和帝喾本纪
华夏始祖黄帝本纪
帝尧时代洪水大爆发,滔滔江河水淹没了平原地带,漫过了丘陵,包围了高山,百姓困苦不堪。尧广泛征召能够治水的贤人,群臣四岳都推荐鲧。
尧却说:“鲧为人经常违抗命令,诋毁同族,不能重用。”四岳都说:“就现在情况来看,还没有人能够超过鲧,愿陛下试用一下。”尧只得听从四岳建议,试用鲧去负责治水。鲧用简单的堵塞办法,历时九年劳而无功,水患不息。
帝尧只得再次寻找贤良之人,找到了虞舜。舜代行天子之政,巡狩四方时发现鲧治水没有成绩,于是就下令在羽山赐死鲧作为惩罚。百姓都认为鲧罪有应得,有人向舜推荐了鲧的儿子禹,舜命令禹继续完成鲧未竟之业。
禹为人勤勉敬业,遵守人世大德,模范践行纲常伦理,对人宽仁可亲,他说出的话都是板上钉钉,言必行,行必果。
禹奉舜的诏令,和益、后稷等人前往四方治理水患,组织起诸侯百姓砍伐树木,搬运土石,不辞辛苦,艰难劳作。他攀山越岭,测量出高山大川的具体位置和海拔高程。
禹借鉴他父亲鲧功不成受诛的教训,经常苦苦思索治水良策,以至于昼夜不息。他连续在外工作十三年,三次过家门而不敢入。禹的住房十分简陋,平时节节缩食,敬畏神灵。他把所有的钱全部用在打通江河沟渠上,在陆上乘车,在水面乘船,在泥路或者封冻时乘坐雪橇,上山时则穿上戴铁齿的鞋子,有时候还要拽着绳子前进。
他几样设备常年不离身: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要装载上测定四时和方位的仪器。在十三年的时间里,禹带领人们开发了九州土地,疏通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测量了九座大山。
禹完成江河湖泊、五岳山川治理后,江河水顺地势由东向西流淌,他命令益组织起百姓在低洼的地方种植稻田或者卑谷。命令后稷在百姓青黄不接时免费提供粮米,根据诸侯粮米储备情况进行调节,以保障百姓度过难关。禹还实地察看了各地通往京都的道路情况,根据情况不同缴纳不同的贡赋,这些都成为制度固定下来。
禹的治理水患及考察是从冀州开始的。在冀州,他完成了壶口治理,重点治理了梁山和岐山。在治理好太原地区后,他到达太岳的南麓。在治理好覃水和怀水后,他接着治理衡水和漳水。这一带是肥沃的白色土壤,田地属于中中等,即第五等。禹规定其赋税为上上等,即第一等,当然也有第二等的。凡此种种,因为地力情况很不相同。常水和卫水疏通以后,陆地交通也方便多了。东北部的鸟夷部落所进贡的毛皮服装,都是通过碣石向西,然后进入黄河流域。
济水和黄河之间是兖州:九河这时已经疏通,雷夏地带蓄水成为一个超大湖泊,雍水和沮水注入其中。这里的土质发黑而且肥美,适合植桑养蚕,百姓都从山上搬到平原地带居住。当时这一带草木茂盛,树木高大,开发起来难度较大。田地属于中下等,即第六等,赋税规定为第九等。经过多年开发后,田地逐步赶上其他州的土地。禹规定这里进贡的物品是漆、丝和绣花的锦绣。其到京都的路线,要沿着济水和漯河,到达黄河流域。
黄其军
作于2019年11月11日(古历己亥年十月十五)
帝舜本纪(二)
帝舜本纪(一)
帝尧本纪
颛顼和帝喾本纪
华夏始祖黄帝本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