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

 我来答
得书文化
2022-08-0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6万
展开全部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文章。文本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树的赞美之情 ,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朗读感悟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时空;另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领悟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

  (1)字词检查。指名朗读课文中的5个生字,2个绿线内的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提出疑难问题。

  预设:(1)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2)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樟树前留影纪念?

  设计理念:这里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既是对学生认真预习的肯定,又能在检查中引导学生掌握提高预习效率的方法。事实上,预习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没有必要人为地将学生拉回到零起点上。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

  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交流探讨,直奔中心

  1.品读第4节,感悟樟树的“蓬蓬勃勃”

  (1)赏樟树的蓬蓬勃勃。

  播放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录像,欣赏樟树的蓬蓬勃勃。问樟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品樟树的蓬蓬勃勃。

  阅读第4节,画出文中描写樟树蓬蓬勃勃的有关词句,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

  枝干粗壮:写出了枝干的粗

  伸向四面八方:写出了枝干的多

  伸得远远的:写出了枝干的长

  绿得发亮:这是一种怎样的绿呀!你们能想到哪些学过的词语?(绿油油、像抹过油一样,青翠欲滴,郁郁葱葱,浓绿、淡绿、新绿、嫩绿……)

  稠密: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叶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挨挨挤挤的;叶子一团抱着一团;叶子层层叠叠,密不透风,就像一把绿绒大伞……)

  (3)想樟树的蓬蓬勃勃。

  想象说话,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

  文中说樟树四季长青,该是多么的不易啊!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樟树要经历多少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出示: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4)读樟树的蓬蓬勃勃。

  过渡:狂风吹不倒它,骄阳晒不枯它,冰雪冻不死它,雷电劈不坏它,面对如此顽强的樟树,你的心里会涌起怎样的情感?(赞美、崇敬)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崇敬和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4节。

  A.生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B.内化语言,指导背诵

  C.同桌相互介绍樟树的蓬蓬勃勃

  (5)画樟树的蓬蓬勃勃。

  设计理念: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感悟樟树的特点:枝美、叶美、充满生命活力;通过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樟树生命顽强的美,生命旺盛的美,生命蓬勃的美;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而水到渠成,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积累美词佳句。

  2.品读第5节,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1)默读第5节,樟树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借机板书:品质可贵。

  (2)再读课文,画出描写品质可贵的有关语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语句。

  A.“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a 相机理解“本身却有一种香气”(香气从一发芽就开始有;它的香气与生俱来)

  b 你怎么理解“香气能永久保持”?

  启发想象:

  ①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它的香气浓郁;

  ②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依然如故)

  ③当它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依然不变)

  ④当它变成木屑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仍然不变)

  ⑤当它零落成泥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仍旧保持)

  c 指导朗读,体会香气的永久保持,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

  B.出示语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引导点拨:只要它存在一年,虫类就怕它________;(一年)

  只要它存在十年,虫类就怕它________;(十年)

  只要它存在百年,虫类就怕它________;(百年)

  只要它存在 年,虫类就怕它________。

  …………

  (4)怪不得作者这样评价: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那别的树木又是怎样呢?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通过对比,突出樟树的品质可贵。

  (6)指导背诵。

  设计理念:通过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体会感悟樟树的品格。

   三、探究阅读,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1.读最后一段,解疑:①宋床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②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2.交流同学们课前搜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了解宋庆龄伟大的人格魅力。

  3.合作探究“樟树”→“故居的主人”有什么紧密联系,找出樟树的可贵品质与宋庆龄可贵品质的相似之处。

  (樟树外形美,品质美,宋庆龄气质高雅,仪态端庄,心灵更美;虫子惧怕樟树是因为它有一身的香气,敌人怕宋庆龄是因为她有一身正气;樟树虽历经磨难,但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宋庆龄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无私奉献……)

  4.揭示写作手法,作者表面写樟树,实际上是借樟树赞美宋庆龄,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

  5.小结。

  教师总结:(出示“树人合一”的课件)人们总爱在故居的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它是宋奶奶的化身,宋奶奶的生命已经与这两棵樟树融为一体。宋奶奶就像这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她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感悟到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人们在樟树前留影纪念,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