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10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诗歌是一咱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二、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周总理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中国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有人说它们是形影不离的伴侣,是孪生的姐妹。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都透露出形象的深沉婉曲的音乐效果。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押韵上。一首歌是由节奏、乐谱构成的,失去了节奏,这首歌就像一杯水,没有起伏,更不能传达出它里面所表达的情感,节奏顿扬抑挫,铿锵有致,能从心理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描写琵琶声传情地表达琵琶女的寂寞、悲伤的情感,从而引发作者“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四、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
乐坛的指挥大师用魔杖般的手,调动着波澜起伏的音乐语言诉说流动的的思想和起伏的感情;绘画大师用激情和思考凝成的画笔,把红、橙、黄、绿等色墨调合成出神入化的绘画语言,表现着不同凡俗的艺术思考和美学趣味;而诗人则用生花妙笔,把平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生动准确而精练的诗歌语言,抒发满腔的激情。
诗歌没有小说散文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形象、精炼、富于色彩、音响、动感的语言,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曹操的《短歌行》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广大壮阔的江山画卷,抒发他的胸怀大志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现了诗人醉酒归来的快乐画面。
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的语言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出来的,才能使诗歌闪烁光彩,才能打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弦,就像金钢石是从高温炉里脱颖而出。言辞精炼是诗歌的表达手段,往往一句诗或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能传神地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使读者虽然是用眼阅读,却听到诗中传出敲门的声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江南,给江南披上了绿衣裳的景象。
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之外,还运用各种的修辞手法来为诗歌锦上添花。诗歌巧妙地运用拟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刻画生动的形象,牵引读者的思绪,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诗的深沉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里面把“我”物化成“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含射出“十年浩劫”中的祖国是何等贫穷落后,以及作者隐藏其中的那种“痛苦的希望”悲哀的焦虑;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祖国山河的壮阔;余光中的《乡悉》中把“乡悉”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台湾几千万同胞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心情。
诗歌的语言犹如一只无形的手,使诗的琴弦发出优美动人的音响,成为开启人们的心灵的钥匙。
五、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
在诗歌中,诗人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呼吁出来的,而是借助诗歌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的,这就是诗歌的朦胧美。诗歌的最大特点景在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而又始终不露风骨,总是叫人寻味无穷,就像俄罗斯姑娘的脸上蒙一块面纱。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读完这首诗的时候,百思不解,弄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是传达爱情之意还是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哲理?诗人并没有说明他的意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自由想像,去解读。我们阅读一篇小说,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它的故事情节,而是去挖掘故事情节里面所蕴含的内容、思想。我们读一首诗也一样,要用心去揣摩作者的心理,去揭穿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表达作者去追求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只有说到七分,其余三分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六、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意)和客观生活的物景(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美是作者巧妙地把意与境结合起来,而且是结合得天衣无缝,自然和谐,情景交融。一首诗只有境没有意,犹如一个死寂的世界,只有意没有境,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马致远《天净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秋风萧瑟,树叶飘落的寂寞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他乡的思念之情,达成了一种意境相合的艺术境界。诗的意境之美,或因果略情浓,或因情略景浓,景物引起了诗人的心动,诗人用心去感受景物,于是产生了诗意。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我们阅读诗歌,既可以了解诗歌所映射的内容,也可以感受作者内心的世界。我们在读诗歌时也可以欣赏到它的艺术特征。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二、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周总理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中国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有人说它们是形影不离的伴侣,是孪生的姐妹。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都透露出形象的深沉婉曲的音乐效果。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押韵上。一首歌是由节奏、乐谱构成的,失去了节奏,这首歌就像一杯水,没有起伏,更不能传达出它里面所表达的情感,节奏顿扬抑挫,铿锵有致,能从心理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描写琵琶声传情地表达琵琶女的寂寞、悲伤的情感,从而引发作者“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四、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
乐坛的指挥大师用魔杖般的手,调动着波澜起伏的音乐语言诉说流动的的思想和起伏的感情;绘画大师用激情和思考凝成的画笔,把红、橙、黄、绿等色墨调合成出神入化的绘画语言,表现着不同凡俗的艺术思考和美学趣味;而诗人则用生花妙笔,把平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生动准确而精练的诗歌语言,抒发满腔的激情。
诗歌没有小说散文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形象、精炼、富于色彩、音响、动感的语言,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曹操的《短歌行》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广大壮阔的江山画卷,抒发他的胸怀大志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现了诗人醉酒归来的快乐画面。
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的语言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出来的,才能使诗歌闪烁光彩,才能打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弦,就像金钢石是从高温炉里脱颖而出。言辞精炼是诗歌的表达手段,往往一句诗或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能传神地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使读者虽然是用眼阅读,却听到诗中传出敲门的声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江南,给江南披上了绿衣裳的景象。
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之外,还运用各种的修辞手法来为诗歌锦上添花。诗歌巧妙地运用拟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刻画生动的形象,牵引读者的思绪,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诗的深沉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里面把“我”物化成“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含射出“十年浩劫”中的祖国是何等贫穷落后,以及作者隐藏其中的那种“痛苦的希望”悲哀的焦虑;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祖国山河的壮阔;余光中的《乡悉》中把“乡悉”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台湾几千万同胞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心情。
诗歌的语言犹如一只无形的手,使诗的琴弦发出优美动人的音响,成为开启人们的心灵的钥匙。
五、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
在诗歌中,诗人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呼吁出来的,而是借助诗歌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的,这就是诗歌的朦胧美。诗歌的最大特点景在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而又始终不露风骨,总是叫人寻味无穷,就像俄罗斯姑娘的脸上蒙一块面纱。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读完这首诗的时候,百思不解,弄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是传达爱情之意还是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哲理?诗人并没有说明他的意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自由想像,去解读。我们阅读一篇小说,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它的故事情节,而是去挖掘故事情节里面所蕴含的内容、思想。我们读一首诗也一样,要用心去揣摩作者的心理,去揭穿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表达作者去追求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只有说到七分,其余三分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六、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意)和客观生活的物景(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美是作者巧妙地把意与境结合起来,而且是结合得天衣无缝,自然和谐,情景交融。一首诗只有境没有意,犹如一个死寂的世界,只有意没有境,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马致远《天净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秋风萧瑟,树叶飘落的寂寞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他乡的思念之情,达成了一种意境相合的艺术境界。诗的意境之美,或因果略情浓,或因情略景浓,景物引起了诗人的心动,诗人用心去感受景物,于是产生了诗意。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我们阅读诗歌,既可以了解诗歌所映射的内容,也可以感受作者内心的世界。我们在读诗歌时也可以欣赏到它的艺术特征。
展开全部
我国诗歌在格式上主要讲对仗(又称对称)。诗歌对称有三条。1、每一句诗中的每一个字的发音高低要对称。例如:第一句 (音调):高低高低高高低,第二句就应当是(音调)低高低高低低高。例如毛主席诗词: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第一句(音调):高高低低高高低,第二句就应当是(音调):低低高高低低高。
2、内容对仗。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门,西岭--东吴,千秋--万里,雪--船,都是对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雨。才--又,饮--食,长沙--武昌,水--鱼。都是对丈的。
3、押韵。古代诗词是讲押韵的。一般是四句一韵(某些词牌除外),四句为一小段。
中国民间诗歌一般比较自由。内容充实。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论诗歌表现形式与诗歌的发展
诗歌是文学的一个显类。世界上不论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学,无疑以诗歌最具代表性,研究诗歌的发展,可以基本上把握到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诗歌作品大抵可以分为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表现形式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要素。思想内容通常指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象,主要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感情等要素。我们的思维定势往往是重内容,轻形式。在此,经过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从成功的具体诗歌作品来说,表现形式和内容应是完美结合的,缺一不可,但对诗歌本身的发展来说,诗歌表现形式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的进步。中国文学是注重表现形式的文学,诗歌的生命正于它的形式美。美国理论家马克·肖勒认为:“现代批评向我们表明,只谈内容本身决不是谈论艺术,而是在谈论经验;只有当我们论及完成的内容,也就是形式,也就是艺术品的本身时,我们才是批评家。内容(或经验)与完成的内容(或艺术)之间的差距便是技巧。”(《技巧的探讨》)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国诗歌就特别注重形式美。相传作于黄帝时代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周易》引用的上古民歌民谣,如《屯·六二》: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贲·六四》: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屯·上六》: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礼记·郊特性》所载的《伊耆氏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些都已初具句式整齐、押韵和对偶的形式美,显示出很早以前古人就有了对诗歌形式美进行探索和追求的荫芽。
由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四言诗盛行于世,其基本保存在《诗经》中。《诗经》中收录的大量先秦四言诗歌,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分章的组织结构;重叠复沓的章法句法;押韵;对偶。相对于原始型的二言诗,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种突破的背后,是先秦人对形式美的欣赏和追求。对形式美的追求,甚至反映在春秋战国的外交场合。当时,外交使节经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进行交谈,句式整齐、音律优美的诗歌成为春秋战国外交的必用辞令。孔子就认为只有“诵《诗》三百”,才能“授之以政”和“使于四方”,并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先秦外交使节和典籍引用的《诗经》诗句,往往是断章取义,并不在乎诗篇的涵义,因为他们要的是诗歌所具有的形式美。外交场合追求形式美,就象是诗歌中用典,不仅能使外交辞令更加华丽,而且可以显示出说者的涵养。
战国后期,“《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1]稍晚于《诗经》,出现在长江流域的骚体,改四言为七言、六言、五言、八言,而以七、六句式居多。骚体是南方楚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其源头是南方楚地的民间歌谣。骚体的代表作家是大诗人屈原,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忧愤之下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九思》等不朽诗篇。骚体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打破了四言句式整齐的格局,句法灵活多变;二,喜用感叹词“兮”字;三,篇章结构较四言宏大,如《离骚》一章,达2490字;四,出现了诗歌标题;五,地方色彩浓厚。屈原作为当时楚国的上层贵族和高级知识分子,对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四言诗是相当熟捻的,他的《天问》就是用四言写成的。然而,他却采用楚地的民歌体来抒写情怀,写下了《离骚》、《九歌》等,可见这也是一种对形式美的追求和突破。
到了汉代,出现了乐府诗。乐府诗原指两汉乐府机关所采集的民间诗歌,后来也包括汉以后收集的民间作品,以及文人、乐工创作和仿制的作品。乐府诗受骚体的影响,打破四言体,大量创作杂言体。其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间出,而基本上以五言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甚至出现了一部分较为完整的五言诗。乐府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对诗歌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巨大的作用。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极有滋味的新诗体——五言古诗。五言古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艺术上的一次飞跃。五言古诗音韵优美,句式整齐却富于变化。从节奏上看,其音顿既可以是上二下三的“二三式”,也可以是“二一二式”,还可以是“三二式”,甚至是“一四式”,能有奇有正、奇正相生地形成诗歌节拍,达到了诗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效果。从句法上看,五言诗能方便地运用单音词、双音词,乃至三音词,极尽变化之能事。“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焉。”[2]差不多与五言古诗同时,出现了七言古诗。七言古诗是在五言古诗的前面加上两个音,形成“二二三式”节奏。五七言古诗的出现,是人们对诗歌形式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结果。
中国古代诗歌对形式美一以贯之的追求,有一个由自然声律到人为总结、规定并实施的发展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诗歌创作的逐步繁荣,人为总结的时期到来了,它的标志就是永明体的产生。《南齐书·陆厥传》中记载:“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永明体的产生,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的律诗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完善诗歌艺术美方面,在南朝风行一时的宫体诗,也做出了贡献。宫体诗源于流行于市井的民间歌词及文人诗歌,颇多侧艳。由于南朝统治者的喜爱,这些民歌便由市井进入了宫廷,再经宫廷文人的润色、改造和进一步的创作发展,便成了宫体诗。宫体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具体题材以咏物与描写女性为多,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失之靡弱。但在诗歌艺术形式上,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梁书·庾肩吾传》就说:“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说明宫体诗在格律化方面比沈约等人的永明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萧纲的《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新艇,徘徊莲叶南。”徐摛的《咏笔》:“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已基本合律。诸如此类的诗在宫体中比比皆是。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文学的独立性更加明确,时人对诗歌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诗歌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此时,出现了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论著,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潮。这些论著影响巨大,引导着诗歌创作的前进方向。特别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不仅论述了诗歌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而且总结了许多宝贵的诗歌创作经验,揭示了诗歌创作中的奥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论。
到了隋朝,出现了在格律上完全合律的诗歌,如薛道衡的《昔昔盐》: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何如连御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满翠华。洞中明月夜,窗下发烟霞。
但在理论上没有提出新的总结,有些问题(如粘附规则)还没有完全解决。
初唐的宫廷诗人如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在艺术上所追求的是繁缛绮错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起初是重视对偶的修辞技巧,尔后又增加了调声的技术,并且最终把对偶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在形式上推进了律诗的完善和定型。当时这些诗人创作了大量平仄协调、又合乎粘附规则的全篇合律的诗篇,标志着五、七言律诗的完全成熟。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中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律诗之后,长短句、元曲,甚至小说等文体的兴起,也同样是因为文学之士对形式美的追求所致。正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体后不如前,余未敢言。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所以可以说,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诗歌表现形式比内容更重要。诗歌内容的变化终究有限,如写爱情,古往今来的爱情,大致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已。诗歌所含的内容,不外乎是天地宇宙、山水田园、忠君爱国、英雄美人、个人际遇、咏史抒怀等等,有迹可循。但诗歌形式的变化,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变化,从诗歌发展史看,似乎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实际上,诗歌形式的发展,却往往在人们的预想之外。可以明确的是,在诗歌的发展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发展是诗歌的生命,但这种变的基点,却是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2、内容对仗。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门,西岭--东吴,千秋--万里,雪--船,都是对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雨。才--又,饮--食,长沙--武昌,水--鱼。都是对丈的。
3、押韵。古代诗词是讲押韵的。一般是四句一韵(某些词牌除外),四句为一小段。
中国民间诗歌一般比较自由。内容充实。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论诗歌表现形式与诗歌的发展
诗歌是文学的一个显类。世界上不论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学,无疑以诗歌最具代表性,研究诗歌的发展,可以基本上把握到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诗歌作品大抵可以分为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表现形式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要素。思想内容通常指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象,主要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感情等要素。我们的思维定势往往是重内容,轻形式。在此,经过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从成功的具体诗歌作品来说,表现形式和内容应是完美结合的,缺一不可,但对诗歌本身的发展来说,诗歌表现形式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的进步。中国文学是注重表现形式的文学,诗歌的生命正于它的形式美。美国理论家马克·肖勒认为:“现代批评向我们表明,只谈内容本身决不是谈论艺术,而是在谈论经验;只有当我们论及完成的内容,也就是形式,也就是艺术品的本身时,我们才是批评家。内容(或经验)与完成的内容(或艺术)之间的差距便是技巧。”(《技巧的探讨》)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国诗歌就特别注重形式美。相传作于黄帝时代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周易》引用的上古民歌民谣,如《屯·六二》: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贲·六四》: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屯·上六》: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礼记·郊特性》所载的《伊耆氏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些都已初具句式整齐、押韵和对偶的形式美,显示出很早以前古人就有了对诗歌形式美进行探索和追求的荫芽。
由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四言诗盛行于世,其基本保存在《诗经》中。《诗经》中收录的大量先秦四言诗歌,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分章的组织结构;重叠复沓的章法句法;押韵;对偶。相对于原始型的二言诗,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种突破的背后,是先秦人对形式美的欣赏和追求。对形式美的追求,甚至反映在春秋战国的外交场合。当时,外交使节经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进行交谈,句式整齐、音律优美的诗歌成为春秋战国外交的必用辞令。孔子就认为只有“诵《诗》三百”,才能“授之以政”和“使于四方”,并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先秦外交使节和典籍引用的《诗经》诗句,往往是断章取义,并不在乎诗篇的涵义,因为他们要的是诗歌所具有的形式美。外交场合追求形式美,就象是诗歌中用典,不仅能使外交辞令更加华丽,而且可以显示出说者的涵养。
战国后期,“《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1]稍晚于《诗经》,出现在长江流域的骚体,改四言为七言、六言、五言、八言,而以七、六句式居多。骚体是南方楚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其源头是南方楚地的民间歌谣。骚体的代表作家是大诗人屈原,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忧愤之下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九思》等不朽诗篇。骚体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打破了四言句式整齐的格局,句法灵活多变;二,喜用感叹词“兮”字;三,篇章结构较四言宏大,如《离骚》一章,达2490字;四,出现了诗歌标题;五,地方色彩浓厚。屈原作为当时楚国的上层贵族和高级知识分子,对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四言诗是相当熟捻的,他的《天问》就是用四言写成的。然而,他却采用楚地的民歌体来抒写情怀,写下了《离骚》、《九歌》等,可见这也是一种对形式美的追求和突破。
到了汉代,出现了乐府诗。乐府诗原指两汉乐府机关所采集的民间诗歌,后来也包括汉以后收集的民间作品,以及文人、乐工创作和仿制的作品。乐府诗受骚体的影响,打破四言体,大量创作杂言体。其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间出,而基本上以五言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甚至出现了一部分较为完整的五言诗。乐府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对诗歌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巨大的作用。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极有滋味的新诗体——五言古诗。五言古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艺术上的一次飞跃。五言古诗音韵优美,句式整齐却富于变化。从节奏上看,其音顿既可以是上二下三的“二三式”,也可以是“二一二式”,还可以是“三二式”,甚至是“一四式”,能有奇有正、奇正相生地形成诗歌节拍,达到了诗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效果。从句法上看,五言诗能方便地运用单音词、双音词,乃至三音词,极尽变化之能事。“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焉。”[2]差不多与五言古诗同时,出现了七言古诗。七言古诗是在五言古诗的前面加上两个音,形成“二二三式”节奏。五七言古诗的出现,是人们对诗歌形式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结果。
中国古代诗歌对形式美一以贯之的追求,有一个由自然声律到人为总结、规定并实施的发展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诗歌创作的逐步繁荣,人为总结的时期到来了,它的标志就是永明体的产生。《南齐书·陆厥传》中记载:“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永明体的产生,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的律诗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完善诗歌艺术美方面,在南朝风行一时的宫体诗,也做出了贡献。宫体诗源于流行于市井的民间歌词及文人诗歌,颇多侧艳。由于南朝统治者的喜爱,这些民歌便由市井进入了宫廷,再经宫廷文人的润色、改造和进一步的创作发展,便成了宫体诗。宫体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具体题材以咏物与描写女性为多,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失之靡弱。但在诗歌艺术形式上,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梁书·庾肩吾传》就说:“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说明宫体诗在格律化方面比沈约等人的永明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萧纲的《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新艇,徘徊莲叶南。”徐摛的《咏笔》:“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已基本合律。诸如此类的诗在宫体中比比皆是。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文学的独立性更加明确,时人对诗歌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诗歌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此时,出现了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论著,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潮。这些论著影响巨大,引导着诗歌创作的前进方向。特别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不仅论述了诗歌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而且总结了许多宝贵的诗歌创作经验,揭示了诗歌创作中的奥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论。
到了隋朝,出现了在格律上完全合律的诗歌,如薛道衡的《昔昔盐》: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何如连御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满翠华。洞中明月夜,窗下发烟霞。
但在理论上没有提出新的总结,有些问题(如粘附规则)还没有完全解决。
初唐的宫廷诗人如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在艺术上所追求的是繁缛绮错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起初是重视对偶的修辞技巧,尔后又增加了调声的技术,并且最终把对偶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在形式上推进了律诗的完善和定型。当时这些诗人创作了大量平仄协调、又合乎粘附规则的全篇合律的诗篇,标志着五、七言律诗的完全成熟。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中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律诗之后,长短句、元曲,甚至小说等文体的兴起,也同样是因为文学之士对形式美的追求所致。正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体后不如前,余未敢言。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所以可以说,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诗歌表现形式比内容更重要。诗歌内容的变化终究有限,如写爱情,古往今来的爱情,大致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已。诗歌所含的内容,不外乎是天地宇宙、山水田园、忠君爱国、英雄美人、个人际遇、咏史抒怀等等,有迹可循。但诗歌形式的变化,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变化,从诗歌发展史看,似乎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实际上,诗歌形式的发展,却往往在人们的预想之外。可以明确的是,在诗歌的发展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发展是诗歌的生命,但这种变的基点,却是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128330.html?si=4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歌常常是以短小的几句,就概括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凝练,极富概括性是诗歌的一大艺术特征。就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前两句写出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独自一人,从时间上描写孤独,后两句则将诗人自己放在天地之间,写出诗人在广大天地间的孤独,从空间上来描写。这彻底的孤独却也是伟大的孤独。短短四句,就写出诗人空有抱负才华无法施展,广大天地却没有诗人发挥的余地,只能独自一人黯然神伤。充分表达出诗人失意的情感。以浓缩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艺术特征还包括结构上富于跳跃性。在诗歌中,结构所遵循的是情感、想象的逻辑,为满足情感想象飞跃的变化需要,常常省略掉语言中的过渡、转折等关联词,甚至打破语法规则。因而,跳跃性成为诗歌结构的特征。诗歌跳跃性主要由感情、想像、视野、心理空间的跳跃等所决定。比如王梵志的《吾富有钱时》: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描写了妻子在丈夫富贵时和贫穷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有钱时对待丈夫殷勤并笑脸相迎,没钱时就给丈夫脸色看,反映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由此可以看出诗歌结构的跳跃,这首诗则主要表现出感情的跳跃。
诗歌的艺术特征还包括饱含激情,富于想象。抒情性是诗歌区别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的本质特征。就如李白的诗歌,总是富于感情与丰富的想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充分的表达了诗人的丰富情感。而诗人丰富的情感化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就需要丰富的想像。就如《致橡树》中,诗人就将自己与情人想像成橡树,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情感和想象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最后,诗歌还有一艺术特征则是,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为节奏、韵律、声调,这使诗句听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我国古代诗歌中拍节以及古典格律诗的押韵是有严格规定的,依靠语音上的对应,起伏变化,形成音乐般的节奏,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就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逐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格律声调排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汉字声调按特定规律排列,很明鲜感受到一种音乐的动律之美。而现代诗歌则表现为更自由的韵律美。即更强调音乐的内在化。内在音乐性实质上就是诗人在内在情绪的自然律动。就如《致橡树》、《再别康桥》等诗,长短不一,又不押韵,确有其独特的音乐美。
诗歌除以上的艺术特征外,还特别讲究意境。优秀的诗歌,都具有耐人寻味,引人遐思的意境,让人在诗歌中寻找到许多值得人深思的道理。
诗歌常常是以短小的几句,就概括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凝练,极富概括性是诗歌的一大艺术特征。就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前两句写出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独自一人,从时间上描写孤独,后两句则将诗人自己放在天地之间,写出诗人在广大天地间的孤独,从空间上来描写。这彻底的孤独却也是伟大的孤独。短短四句,就写出诗人空有抱负才华无法施展,广大天地却没有诗人发挥的余地,只能独自一人黯然神伤。充分表达出诗人失意的情感。以浓缩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艺术特征还包括结构上富于跳跃性。在诗歌中,结构所遵循的是情感、想象的逻辑,为满足情感想象飞跃的变化需要,常常省略掉语言中的过渡、转折等关联词,甚至打破语法规则。因而,跳跃性成为诗歌结构的特征。诗歌跳跃性主要由感情、想像、视野、心理空间的跳跃等所决定。比如王梵志的《吾富有钱时》: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描写了妻子在丈夫富贵时和贫穷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有钱时对待丈夫殷勤并笑脸相迎,没钱时就给丈夫脸色看,反映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由此可以看出诗歌结构的跳跃,这首诗则主要表现出感情的跳跃。
诗歌的艺术特征还包括饱含激情,富于想象。抒情性是诗歌区别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的本质特征。就如李白的诗歌,总是富于感情与丰富的想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充分的表达了诗人的丰富情感。而诗人丰富的情感化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就需要丰富的想像。就如《致橡树》中,诗人就将自己与情人想像成橡树,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情感和想象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最后,诗歌还有一艺术特征则是,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为节奏、韵律、声调,这使诗句听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我国古代诗歌中拍节以及古典格律诗的押韵是有严格规定的,依靠语音上的对应,起伏变化,形成音乐般的节奏,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就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逐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格律声调排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汉字声调按特定规律排列,很明鲜感受到一种音乐的动律之美。而现代诗歌则表现为更自由的韵律美。即更强调音乐的内在化。内在音乐性实质上就是诗人在内在情绪的自然律动。就如《致橡树》、《再别康桥》等诗,长短不一,又不押韵,确有其独特的音乐美。
诗歌除以上的艺术特征外,还特别讲究意境。优秀的诗歌,都具有耐人寻味,引人遐思的意境,让人在诗歌中寻找到许多值得人深思的道理。
参考资料: http://blog.readnovel.co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中国的文学一般地说是倾向于表现的,这可以从体裁和创作方法的选取看出来。
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叙事诗只是小部分,而且,叙事诗中除了个别的优秀篇章之外,大都比较拙直、稚嫩,而抒情诗则显得比较成熟、老练,并已有许多杰作。中国除一些少数民族之外,没有产生过规模宏大的史诗,而几乎与中国产生《诗经》的同时,古希腊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在整个诗歌史上,中国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中国小说作为不屑一顾的“丛残小语”,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不是当作实际发生的真实,而当作虚构的“逼真”和“如实”——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中国的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如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绘,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古诗常提倡所谓“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抒发、宣泄内心郁积的情感。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以他诗人的敏锐和不可抑制的忧愤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其中如《哀江头》、《悲陈陶》、“ 三吏”、“三别”、《北征》等纪实性较浓的诗歌,曾被人艳称为“诗史”。这也恰恰说明这类可供史证的纪实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比较不常见的。明代批评家杨慎对于“诗史”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至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其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又如今俗卦气歌,纳甲歌,兼阴阳而道之,谓之‘诗《易》’可乎?”(《升庵全集》卷一百三十七)不论杨升庵评价杜诗是否准确,他对于纪实性作品的见解显然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绘画理论中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批评按焦点透视法来作画的主张,讥笑李成“仰画飞檐”;在文学理论中也有相近的倾向。反对斤斤于目前所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一种比较共同的见解。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相同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根据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归纳出来的,它们产生之后,又反过来规范和影响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从而规范和影响了文学发展进程的轨迹。中国的古代文论范畴是很有特色的,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等。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善, 内涵也日益丰富,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形成了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
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了“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整个文学的思想倾向的变化更为明显,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此外,文学理论由于接受外来的影响已出现了许多有别于古文论的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
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叙事诗只是小部分,而且,叙事诗中除了个别的优秀篇章之外,大都比较拙直、稚嫩,而抒情诗则显得比较成熟、老练,并已有许多杰作。中国除一些少数民族之外,没有产生过规模宏大的史诗,而几乎与中国产生《诗经》的同时,古希腊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在整个诗歌史上,中国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中国小说作为不屑一顾的“丛残小语”,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不是当作实际发生的真实,而当作虚构的“逼真”和“如实”——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中国的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如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绘,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古诗常提倡所谓“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抒发、宣泄内心郁积的情感。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以他诗人的敏锐和不可抑制的忧愤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其中如《哀江头》、《悲陈陶》、“ 三吏”、“三别”、《北征》等纪实性较浓的诗歌,曾被人艳称为“诗史”。这也恰恰说明这类可供史证的纪实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比较不常见的。明代批评家杨慎对于“诗史”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至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其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又如今俗卦气歌,纳甲歌,兼阴阳而道之,谓之‘诗《易》’可乎?”(《升庵全集》卷一百三十七)不论杨升庵评价杜诗是否准确,他对于纪实性作品的见解显然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绘画理论中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批评按焦点透视法来作画的主张,讥笑李成“仰画飞檐”;在文学理论中也有相近的倾向。反对斤斤于目前所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一种比较共同的见解。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相同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根据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归纳出来的,它们产生之后,又反过来规范和影响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从而规范和影响了文学发展进程的轨迹。中国的古代文论范畴是很有特色的,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等。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善, 内涵也日益丰富,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形成了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
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了“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整个文学的思想倾向的变化更为明显,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此外,文学理论由于接受外来的影响已出现了许多有别于古文论的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148088.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国诗歌在格式上主要讲对仗(又称对称)。诗歌对称有三条。1、每一句诗中的每一个字的发音高低要对称。例如:第一句 (音调):高低高低高高低,第二句就应当是(音调)低高低高低低高。例如毛主席诗词: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第一句(音调):高高低低高高低,第二句就应当是(音调):低低高高低低高。
2、内容对仗。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门,西岭--东吴,千秋--万里,雪--船,都是对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雨。才--又,饮--食,长沙--武昌,水--鱼。都是对丈的。
3、押韵。古代诗词是讲押韵的。一般是四句一韵(某些词牌除外),四句为一小段。
中国民间诗歌一般比较自由。内容充实。
2、内容对仗。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门,西岭--东吴,千秋--万里,雪--船,都是对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雨。才--又,饮--食,长沙--武昌,水--鱼。都是对丈的。
3、押韵。古代诗词是讲押韵的。一般是四句一韵(某些词牌除外),四句为一小段。
中国民间诗歌一般比较自由。内容充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