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句话
军事必须服从政治、战略必须服从政略。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也形象地指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这也说明了军事必须服从政治、战略必须服从政略。而这其中首要和根本的,就是把战争包括整个军事力量建设运用,放在国家发展大目标下来认识和筹划,围绕实现这个大目标来展开。
扩展资料:
处理战争和政治的关系,事关国家命运。从近代世界大国兴衰的历程看,如果军事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大目标要求,就难以支撑国家的崛起,甚至会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军事力量薄弱、武器装备落后,甚至可以说有国无防。
在抵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中,尽管广大军民十分勇敢、浴血奋战,但最终还是不堪一击。相反,如果军事偏离国家发展大目标,甚至走依赖武力侵略扩张的道路,也只会给国家甚至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这方面的教训同样极为深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
因而政治不仅能够导致战争的暴发,而且还能够影响战争的一切方面。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为物质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因而政治不仅能够导致战争的暴发,而且还能够影响战争的一切方面。
20世纪末以来,尽管战争的直接动因趋向复杂多变,但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战争的政治目的性会愈加强烈。
因此,必须准确把握这一基本规律,善于拨开战争表面的迷雾,从更深层次上来分析和研究每一场局部战争的政治本质,进而不断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任何先进的手段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达成战争目的,战争的胜负仍然有赖于主观的指导。因此“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不会变。
扩展资料: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暴力最终根源于经济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在战争根源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对抗是战争产生的直接根源。虽然私有制和阶级是战争产生的一般根源,但私有制和阶级并不等于战争。
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交往矛盾只有从非对抗性矛盾发展为对抗性矛盾,并且这种对抗性矛盾运用一般的和平手段再也无法解决时,才最终演变成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此,对战争本质认识的深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到政治背后的经济,从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寻找战争的根源与动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战争规律:变中的不变
战争与政治有一致性,政治是整体,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部分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的。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是什么独立的东西。必须把战争看作是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
这种一致性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战争。
另一方面,战争又反作用政治,为正治服务。因此,战争对能否实现一定的正治目的又有着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