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三国里国力最弱,可蜀汉却坚持连续北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蜀汉确实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小的,据史料记载,在三国时期,曹魏有103万户430万人口总兵力超过了50万,孙吴有52.3万户230万人口总兵力也有23万,蜀汉只有28万户94万人口总兵力10.2万,就连东吴的人口和兵力都是蜀汉的两倍以上。古代战争拼的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古代支撑经济实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的数量,所以毫无疑问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不到百万人口却养着10万2千兵士和4万多官吏,这个负担无疑是很沉重的。
从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身死麦城开始,到后来又发生刘备夷陵东征惨败、托孤白帝城,这期间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肱股之臣纷纷去世,短短几年时间里蜀汉实力大受挫折,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已经失去了战略时机,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蜀汉的北伐已经是不可能成功了。
主持北伐的诸葛亮那么聪明,难道他会看不出来吗?为何他还要坚持不懈的不断北伐呢?其实蜀汉的实力弱小诸葛亮自己肯定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促使蜀汉政权不断发动北伐的主要是有五个原因:
一、诸葛亮其实面对的就是两条路选择,要么在益州利用地利的优势好好的休养生息,要么就出兵去北伐碰碰运气。诸葛亮选择了六出祁山北伐,可以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把道理说白了就是打也是死,不打就是在等死,蜀汉政权地处边陲,地狭人少,人才逐渐凋零,而曹魏地处文明发达的中原核心地区,地大物博人才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和蜀汉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蜀汉早晚都会灭亡,还不如联合东吴孙权出去碰碰运气,事实证明,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蜀汉在他死之后不到30年也被曹魏灭了。
二、在曹丕篡汉自立后,东汉王朝已经被曹魏政权终结了。而对于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蜀汉政权,必须不断的通过北伐曹魏,来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并且北伐中原,也有助于获得忠于汉室百姓们的支持。
三、蜀汉政权的内部实际上也并不是很稳定和团结,比如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的矛盾就很突出。在政权内部不稳定的前提下,诸葛亮也需要通过北伐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促使蜀汉的各个派系能够暂时的为了一个目标而团结在一起。
四、从攻防的角度来看,蜀汉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攻为守,主动积极的发起进攻,这样可以增加魏国在军力上的消耗,促使曹魏无法集中大量的兵力来进攻蜀汉。而且主动进攻的最大好处,是将双方的主战场搬到了魏国,而不是在蜀汉境内。此外,诸葛亮不断的北伐曹魏,也同时是在呼应东吴孙权方面的北伐。两路出兵夹击,让曹魏漫长的防线首尾不能兼顾。
五、在北伐曹魏的过程中,也是对蜀汉的年轻将领和军队的锻炼。将领和军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长期不打仗军队必然会懈怠,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忘战必危“。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曾经北伐麾下的骨干将领比如姜维、王平、廖化、张翼和张嶷等,他们尽心竭力的支撑了蜀汉最后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