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西欧有哪些变化?
二战后的西欧整体说来最大的历史发展趋势就是由分散到联合。
经济上,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战后重建成为了各国的首要目标,在美国的帮助下,1947年,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在此期间,西欧通过技术、金融、设备等各种形式,计从美国得到的援助价值高达130亿美元。虽然美国援助西欧的初衷是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抗,但在事实结果上,其对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歇尔计划结束后,1968年,欧洲建立了第一个关税同盟,标志着西欧经济开始走向一体化。1993年,统一欧洲市场建立。1999年,欧元上市。至此欧洲形成了完整的经济一体化。尽管在六七十年代有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西欧各国均在整体框架内实现了危机的过渡,维护和发展了一体化经济。
政治上,联合的表现更为突出,美国为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并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早在战后就进行了意图明显的分裂和拉帮结派的活动,其中典型的就是德国的分裂。此后,1965年,在此前多国的努力下,《布鲁塞尔条约》签订,欧洲共同体成立。1985年《单一欧洲法令》签署,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这三个条约,配合经济措施,以政治文件的形式确立了欧洲的统一。
此外,在美国的支持下,为对抗苏联的华约,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联合形式。
总而言之,二战后大约五十年内,西欧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由松散到联合,不过,这种联合是建立在大国对抗的大背景下的,并不能满足欧洲发展的最大利益需求,因此到了现在,随着英国脱欧的兴起,欧盟的前路也越来越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