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艺术形象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性格特点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作者原诣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作者对这个根本特点表现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便愈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上,这一形像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后者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然而,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人们同情,但它所显示的批判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横绝一代的卓识,正表现在这里,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现在这里。只有从这个根本特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这二艺术形像。
《红楼梦》在塑造人物形像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复描写和刻画,以使其突出鲜明外,还绕围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展开其他方面的描写和刻画,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和丰富。薛宝钗的形像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博学多识
薛宝钗这个封建淑女的典型,除了她作为封建礼教的信奉者、执行者和殉道者这一基本点之外,她的性格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薛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棔”树的解释。她对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如她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人脚踪走去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显然,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
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这样,作者又赋予薛宝钗的形像以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诗人气质。在这些地方,作者对她是赞赏的。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性格特点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作者原诣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作者对这个根本特点表现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便愈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上,这一形像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后者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然而,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人们同情,但它所显示的批判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横绝一代的卓识,正表现在这里,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现在这里。只有从这个根本特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这二艺术形像。
《红楼梦》在塑造人物形像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复描写和刻画,以使其突出鲜明外,还绕围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展开其他方面的描写和刻画,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和丰富。薛宝钗的形像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博学多识
薛宝钗这个封建淑女的典型,除了她作为封建礼教的信奉者、执行者和殉道者这一基本点之外,她的性格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薛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棔”树的解释。她对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如她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人脚踪走去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显然,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
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这样,作者又赋予薛宝钗的形像以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诗人气质。在这些地方,作者对她是赞赏的。
展开全部
薛宝钗之美不仅在于她美丽姿容的“艳冠群芳” ① ,更在于“珍重芳姿昼掩门” ② 的持重;不仅在于“淡极始知花更艳” ③ 的清雅,更在于“不语婷婷日又昏” ④ 的坦然。薛宝钗的大美在于她的超凡脱俗与处世圆融,这美是回归人性本真的大美,这是强有力生命的再现,她是人类精神和灵魂孤独的探索者,她向我们展示了超凡入圣的高妙人生境界。宝钗的丰富是基于她对世界的完全了悟,一个了悟了的人,她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对于了悟宇宙真理的人来说,无所谓出世与入世,无所谓相聚与分离,无所谓失去与得到,世界再也不是矛盾和对立的二元,而是完全的同一了,同一的世界不需要分辨,只需要体验。有了这样的体悟,便会有一种面对命运坦然而大度的姿态,这便是凡与圣的差别。偏颇于一边的读者无法解读宝钗那个完整的世界,无法领略她全然的美。宝钗是一位超凡入圣的女子,宝钗是一位圆融无碍的高士。
宝钗的丰富是一个世界,宝钗的神秘也是一个世界。宝钗的出场是那么清谈,我们虽无法详细得知她成长的心路历程、生活所给她的苦与乐,但我们却能从她的遭遇和她处世的态度上看到她的成长。
我们且看第四回宝钗的出场: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⑤
酷爱宝钗的父亲去世了,我们不知道丧父之痛给过宝钗怎样的内心苦难,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成熟的宝钗,一个将自我放下,为母亲分忧的宝钗。父亲的去世让宝钗看到了生命的无常,这无常定让她对有限生命做过最深刻的思考。宝钗的博学是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无人能比的,就连最有才华的黛玉也不及宝钗的广博。一个丰富的灵魂是一定要经过知识的浸润的,而对生命的彻悟却是要经历通过知而达到智的转变,绝圣弃知,这是一个大智慧的境界,宝钗在丧父之痛后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凡圣只在一念之间,这不同的一念就在于对待世界的态度。宝钗不是一个自由人,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宝钗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也并非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 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宝钗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所以她选择一种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这种超然正是对小我的挣脱,正是生命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大智慧使得宝钗超凡脱俗、圆融无碍。
宝钗一出场,她已经是一个彻悟了的宝钗,所以在以后的整部书里我们看不到宝钗在情感上的大起大落,看不到宝钗的任性悲愤,我们看到的是宝钗的随缘守份,看到的是宝钗的藏愚守拙。作者将一个完整的宝钗呈现给我们,她不需要再雕琢,我们看到的宝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宝钗,一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6]的宝钗,一个了悟了的宝钗,一个丰富而又意韵深长,随缘却又超然的宝钗。
宝钗的美貌是艳冠群芳的,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7] 痴情公子贾宝玉常常忘情于宝钗,也决非与她的美貌无关。我们且看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 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更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8]
黛玉在宝玉的眼里已经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 [9]了,而宝钗比黛玉却更有一种妩媚风流,这给了我们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啊!还好书中用群花之首牡丹来比喻宝钗,又有“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10] 的诗句,帮助我们去想象宝钗的天姿国色。可美貌超群的宝钗对自己的容貌除持守住天然之外,没有再多一丝的雕琢。我们从宝钗平时的穿着就可看到: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 纂 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11]。
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12]
一位妙龄少女在一个完全可以奢华的家境里,却不觉奢华,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一位妙龄少女从来不爱花儿、粉儿这些,这又会是怎样独特的情致呢?《红楼梦》整部书都在惋惜女儿们易逝的青春和无常的命运,宝钗却在豆蔻年华便对青春没有一丝的执着。这不执着是生命的冷静,这冷静将带给她红颜逝去时的平静,这平静来自于心底,她再不受肉体的困惑。王熙凤爱这个世间的名和利,她的穿着是多么的雍容富贵!因为她太在意这个外在的世界了。大观园里那些既美且才的女儿们,又有哪一个像宝钗这样的朴素与沉静呢?这朴素与沉静是灵性世界的召唤,这召唤是生命根本的声音。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穿着修饰,窥到他的内心世界,那么宝钗就再也没有一丝的虚饰,正是因为她看到了世界的实相,虚饰对她已经一无用处,一无吸引了,持纯守素这是一个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是一个不再被欲望纷扰的境界。纯素之道是美的大道,这样的审美情趣,一定是超越在世俗的美和丑之上的。“淡极始知花更艳” [13],这正是宝钗对人生大美的领悟。宝钗是做到了“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14]的境界,拥有了这样的沉静那一定是懂得了生命的根本。
看懂了宝钗的穿着我们再去看宝钗的蘅芜苑:
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15]
宝钗屋里清淡到除了日常必须用品之外,再无一样多余,这样至简的生活大概只有得道了的高僧可以享用。宝钗这至简的生活定会有她的真意,那真意一定是内心世界的愈冷愈苍翠,一定结了累垂可爱的果实。妙玉是最为清高的,妙玉在请宝玉品茗时用了稀世珍宝,而宝钗所用的那普通的茶杯,却早已在妙玉的珍宝之上了。抛却了世间的宝物,却保有了生命最可贵的天真。这样的脱俗连在佛门中修行的妙玉也是望尘莫及的。
如果说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还较为容易的话,那么对精神世界的超越就更为艰难。王熙凤热爱那个物质的世界,耗费了一生的聪明才智,却最终将她陷入困境。黛玉在她诗和情的精神世界里跋涉,化解不开的愁思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如何能得到生命中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样的探索只有宝钗完成了,她松开了手,松开了一切,但一个完整的世界向她展开了。从知到智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知识的广博是一个基础,当智慧的大门打开之后,知识便成为度脱苦海的舟筏,失去了被依附的作用,成为了一种方便。此时我们就懂得了博学的宝钗为何不以“书字为事”的原因了。生命的鲜活不在书和字里,而是在对当下的体悟里。
我们且可看一看宝钗的博学和她对自己才学的超然, 或可从中了解她丰富人生的冰山一角。
宝玉虽不爱经济学问,若论对杂学的旁通,这是连他的父亲贾政也不得不承认的。因宝玉生性空灵娟逸,在诗词歌赋上就远远强过世人,贾政也愿意在世人跟前卖弄一下宝玉的才情。但作起诗用起典来,他却又远远在宝钗之下了。我们且看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钗劝宝玉将“绿玉”二字改成“绿蜡”的一段,就可见宝钗在诗词上功夫的深厚,这也怪不得宝玉要叹宝钗是自己的“一字师”了。再看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黛玉与湘云联诗,湘云对出“棔”字,让黛玉大为赞叹,原来这是湘云“幸而昨日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是何树,因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作明开夜合的。我信不及,到底查了一查,果然不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 [16]大概喜欢作诗的人对“一字师”都是非常敬佩的吧,虽是一字之差,那学问的积淀可并非是一两日可得的。
在大观园里,黛玉和宝钗所作的诗是每每夺冠的,只是他们两人所作之诗的艺术风格不同,所展现的人生境界不同。诗是用来言情咏志的,诗是人生境界和感情世界的再现,诗是一门艺术,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又是通向人生之大道的。我们来看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宝钗对拟诗题的评说: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辞就不俗了。 [17]
我们再看第六十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一回,宝钗对黛玉所作《五美吟》的评价: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今日 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18]
宝钗对诗的审美要求是立意清新、不随人脚踪、不俗、大气,这样的境界是作诗的正道,这样的境界也正是宝钗的人生境界。
凡是大智者一定是一通百通的,宝钗的广博正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真理。不同的艺术只是通过不同的技巧展现人生的境界罢了。我们有幸读到宝钗所作的诗,看到宝钗精辟的诗评,但却无福看到宝钗所作的画。《红楼梦》中虽然没有直言宝钗能画,但宝钗一定是能画的,只凭她的一首《画菊》我们就可看到她作画时的风采了:
画菊 衡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19]
“诗余戏笔不知狂”、“聚叶泼成千点墨”、“浓淡神会风前影”,无不把画者作画时的胸有成竹、才情万丈、酣畅淋漓刻画的入木三分。画者作画时的潇洒放浪、激情如波的神态已如在目前。一幅浓谈相宜、含霜摇曳的秋菊也跃然纸上了,怪不得诗人要感叹“莫认东篱闲采掇”了。艺术是生命灵性的闪现,不完全是生命全然的通透,艺术再现了生命的激情,而激情过后必将回归孤寂,这便是“粘屏聊以慰重阳”了,这里有激情之后的孤寂,还有一种深深的宁静,这宁静正是宝钗独有的气质。
我们再看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惜春因奉老太太之命要将《大观园》画出,宝钗对作画的一篇专业评论,足见宝钗对于作画决不是说说而已的门外汉,她作画的造诣也一定是很高的。人生大致是该经历三种不同的生活的,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和灵魂的生活。大部分人被困在物质的世界里不得解脱,一小部分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徜徉徘徊,只有极少的人凭借着强而深的生命力进入了灵魂的世界。这样的人获得了对生命更深的控制力,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得到。宝钗是向着生命深处探索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们在整部《红楼梦》里没有看到宝钗作画,那是因为宝钗已毅然将艺术的境界抛在了身后,被激情掌控的生命状态已被宝钗全然的超越了。超越了激情也就超越了激情之后的孤寂,获得的将会是生命中的沉静和坦然。艺术已完全被宝钗所享用了,再没有什么样的激情可以掌控她了,因为她的激情下流动着源源不歇的宁静。
如果说我们无法看到宝钗作画,那是因为宝钗已经超越于那个艺术境界之上,而将这样的一种才华舍弃了。那么我们也许会追问,宝钗为何要作诗呢?她为何不把作诗也一同舍弃呢?那是因为获得了圣智之人,不会偏颇于“有”,亦不会偏颇于“无”,她得到的是一种任由自在,这样的自在是“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20]的境界。这是一种一切均无所著的任由自在,这自在是出入无碍的自由。这自由的享受已经是无须刻意的放下或拿起,一切随顺因缘而已。
我们看到宝钗的诗论极精辟,诗也作的也极佳,但她却从不把作诗当作一回事,且听她对湘云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织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21]宝钗在诗词上的功夫决不在黛玉之下,但我们看不到她像黛玉那样沉迷于诗情之中。黛玉将生命的悲苦融进了她的诗歌,诗歌变成她生命的慰寄,情感的依托,黛玉是执着的,黛玉是痴迷的。而执着与痴迷都是人间的大苦,所以黛玉的一生是伴随着眼泪的,而这愁苦最终让她香消玉损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惋惜。黛玉那个诗情的境界一定不是人生的至境。宝钗的诗作得极好,她从前也一定沉浸于其中过,一定也喜过,一定也怒过,但她如今却拥有了不执着的超然,这超然才是真正的彻悟。
我们再看她对黛玉的劝说: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22]
若说宝钗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仅仅是向男权社会的妥协,那么这样的看法就太为肤浅了。从父系社会开始,男权已经统治世界了,虽然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但这历史的车轮不是哪一个人可以阻挡的。作为一个女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存身守神,选择“无才”就是选择了“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23]的处世哲学,这样的哲学使宝钗有了超然于世俗好恶之外的姿态,这样的“无才”是与天地大道的合一,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样的“无才”正是生命的大才。宝钗提出女子要以贞静为主,这才正是养神的根本。“精”和“神”是渺小人类可通天地宇宙的灵物,是了悟宇宙的唯一通道,是生命最珍贵的元气,保有这元气的根本就是持守住“贞静”,懂得保养它的人已不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凡尘了。懂得了生命大道的人自然不会再在意世间的才华与荣誉了,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虚饰,对于人生的大智来说已一无用处。那么曾经舍弃了物质世界所有虚饰的宝钗,这一次舍弃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才华与名誉,这样深深的皈依到生命的纯朴之中。
在此种境界的宝钗因随顺因缘而进入艺术的世界,那艺术对于她就只有全然的自由的享受了。所以,如果我们说宝钗在艺术的境界中保持了超然的态度,不如说是她超然的人生观在艺术中的再现。黛玉和宝钗是这么不同,一个是透彻了人生之苦而悲戚缠绵,一个是超然于人生之苦之上对待存在的坦然,这正是她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宝钗挣脱了“小我”的最深束缚,思想和情感,她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另外一个世界。她在其中自由舒适、圆融无碍,这种自由的得到,凭借的是她无畏而有力的生命探索。
当许多人被困在物质的世界里,许多人被困在小我的精神世界里的时候,宝钗却已超然而出,站在命运之上,对生命进行了智者的观望。
我们且看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哪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 ----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漫 揾 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24]
一出热闹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钗却从中听出了生命那赤条条来去的单独,这单独是每个生命必须面对的,没有谁能逃脱。而面对这不可逃避的单独,宝钗所赞赏的是“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是对命运的超然和洒脱。大凡宇宙的真理都是相同的,无所谓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表达,这两句唱词不禁让我们想起《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5]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且不说第二十二回中《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钗对宝玉所做偈子的评说,也不说宝钗所比出的那段关于六祖慧能的“语录”。我们且不看宝钗对佛学和禅宗的通博,我们只来看一看宝钗的咏柳絮词《临江仙》,从中领略她对生命感悟的禅意: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风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6]
我们来看宝钗的这首词,不妨与黛玉所做之词对照来读,或可领略她们不同的境界。黛玉所作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 毬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卷,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27]
宝钗的咏柳絮词是在湘云、探春宝玉、黛玉、宝琴之后所作,我们且看宝钗对前面所作几首词的评价及对柳絮的评说:
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28]
《红楼梦》中所有的诗词虽都是从小处落笔,歌咏一花一物,但又无不是言情咏志、感慨人生的。柳絮无根无绊,正像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命运无着无落,青春是那么容易逝去,而命运又不知将每个人漂泊于何处,怪不得这些既美且才的女儿们看到飘飞的柳絮,就要将自己的情思寄予其上了。黛玉的诗缠绵悲戚,缠绵的是青春那化解不开的情思、说不尽的风流,悲戚的是易逝的红颜、漂泊的命运,无常的人生。生命之苦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没有人可以逃脱,小我在命运的巨掌里是这么的柔弱,无力挣脱徒留慨叹。透彻了生命之苦的黛玉怎能不悲戚惆怅呢?了悟青春的易逝与生命的无常让黛玉懂得了人生那无尽的苦味,而在这苦味之上能品出生命的甘甜,真正懂得了“舍生趣生” [29]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挣脱小我的束缚,进入一种无我无欲的境界,远远的俯视自我的命运与遭遇,远远的俯视众生的命运与遭遇,这将会有另外一种胸怀,另外一种面对生活的姿态。这样的姿态正是宝钗所展示给我们的。大概真正的自由该是庄子所说的无所恃的境界吧,在黛玉慨叹生命的无依无寄之时,宝钗却在赞叹他的无所挂碍。这样的自由是“东风卷得均匀”,如果能超然于红尘之上,那红尘中的苦与乐也就变得同一。没有了分辨心,这时的苦与乐都是得到,生命就变得充实,一切都是获得,一切都值得珍惜。宝钗超越于命运之上的舞蹈一定是轻盈有度、优美飘逸的,这样的超逸使她不会在尘缘中纠葛沉迷,对待尘缘的聚合宝钗也就拥有了“任他随聚随分”的坦然。这是生命的真正自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自由,无论是离别、苦难还是死亡。宝钗生活在凡俗的世间,这凡尘中从来都是“ 风团蝶阵乱纷纷 ”的,而宝钗因获得了生命中最深刻的沉静,拥有了这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自然就能做到“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当生命拥有了这样的定力,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心就会“ 万缕千丝终不改 ”了。宝钗心灵的纯净是没有什么能够污染的,因为对于命运,她是这样纯朴,一任尘埃落满自己的衣襟。这正是“心事无尘土,莲花自在开”的境界。如果富贵荣华是凡夫们所向往的“青云”,那这青云就决不会是宝钗的青云。一个超越于物质和精神束缚之上的圣智之人,她的青云一定是指对宇宙大道的完全透彻,是获得了无漏智慧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因为只有这样才不枉费为人的一生!
宝钗的丰富是一个世界,宝钗的神秘也是一个世界。宝钗的出场是那么清谈,我们虽无法详细得知她成长的心路历程、生活所给她的苦与乐,但我们却能从她的遭遇和她处世的态度上看到她的成长。
我们且看第四回宝钗的出场: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⑤
酷爱宝钗的父亲去世了,我们不知道丧父之痛给过宝钗怎样的内心苦难,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成熟的宝钗,一个将自我放下,为母亲分忧的宝钗。父亲的去世让宝钗看到了生命的无常,这无常定让她对有限生命做过最深刻的思考。宝钗的博学是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无人能比的,就连最有才华的黛玉也不及宝钗的广博。一个丰富的灵魂是一定要经过知识的浸润的,而对生命的彻悟却是要经历通过知而达到智的转变,绝圣弃知,这是一个大智慧的境界,宝钗在丧父之痛后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凡圣只在一念之间,这不同的一念就在于对待世界的态度。宝钗不是一个自由人,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宝钗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也并非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 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宝钗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所以她选择一种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这种超然正是对小我的挣脱,正是生命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大智慧使得宝钗超凡脱俗、圆融无碍。
宝钗一出场,她已经是一个彻悟了的宝钗,所以在以后的整部书里我们看不到宝钗在情感上的大起大落,看不到宝钗的任性悲愤,我们看到的是宝钗的随缘守份,看到的是宝钗的藏愚守拙。作者将一个完整的宝钗呈现给我们,她不需要再雕琢,我们看到的宝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宝钗,一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6]的宝钗,一个了悟了的宝钗,一个丰富而又意韵深长,随缘却又超然的宝钗。
宝钗的美貌是艳冠群芳的,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7] 痴情公子贾宝玉常常忘情于宝钗,也决非与她的美貌无关。我们且看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 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更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8]
黛玉在宝玉的眼里已经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 [9]了,而宝钗比黛玉却更有一种妩媚风流,这给了我们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啊!还好书中用群花之首牡丹来比喻宝钗,又有“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10] 的诗句,帮助我们去想象宝钗的天姿国色。可美貌超群的宝钗对自己的容貌除持守住天然之外,没有再多一丝的雕琢。我们从宝钗平时的穿着就可看到: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 纂 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11]。
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12]
一位妙龄少女在一个完全可以奢华的家境里,却不觉奢华,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一位妙龄少女从来不爱花儿、粉儿这些,这又会是怎样独特的情致呢?《红楼梦》整部书都在惋惜女儿们易逝的青春和无常的命运,宝钗却在豆蔻年华便对青春没有一丝的执着。这不执着是生命的冷静,这冷静将带给她红颜逝去时的平静,这平静来自于心底,她再不受肉体的困惑。王熙凤爱这个世间的名和利,她的穿着是多么的雍容富贵!因为她太在意这个外在的世界了。大观园里那些既美且才的女儿们,又有哪一个像宝钗这样的朴素与沉静呢?这朴素与沉静是灵性世界的召唤,这召唤是生命根本的声音。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穿着修饰,窥到他的内心世界,那么宝钗就再也没有一丝的虚饰,正是因为她看到了世界的实相,虚饰对她已经一无用处,一无吸引了,持纯守素这是一个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是一个不再被欲望纷扰的境界。纯素之道是美的大道,这样的审美情趣,一定是超越在世俗的美和丑之上的。“淡极始知花更艳” [13],这正是宝钗对人生大美的领悟。宝钗是做到了“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14]的境界,拥有了这样的沉静那一定是懂得了生命的根本。
看懂了宝钗的穿着我们再去看宝钗的蘅芜苑:
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15]
宝钗屋里清淡到除了日常必须用品之外,再无一样多余,这样至简的生活大概只有得道了的高僧可以享用。宝钗这至简的生活定会有她的真意,那真意一定是内心世界的愈冷愈苍翠,一定结了累垂可爱的果实。妙玉是最为清高的,妙玉在请宝玉品茗时用了稀世珍宝,而宝钗所用的那普通的茶杯,却早已在妙玉的珍宝之上了。抛却了世间的宝物,却保有了生命最可贵的天真。这样的脱俗连在佛门中修行的妙玉也是望尘莫及的。
如果说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还较为容易的话,那么对精神世界的超越就更为艰难。王熙凤热爱那个物质的世界,耗费了一生的聪明才智,却最终将她陷入困境。黛玉在她诗和情的精神世界里跋涉,化解不开的愁思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如何能得到生命中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样的探索只有宝钗完成了,她松开了手,松开了一切,但一个完整的世界向她展开了。从知到智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知识的广博是一个基础,当智慧的大门打开之后,知识便成为度脱苦海的舟筏,失去了被依附的作用,成为了一种方便。此时我们就懂得了博学的宝钗为何不以“书字为事”的原因了。生命的鲜活不在书和字里,而是在对当下的体悟里。
我们且可看一看宝钗的博学和她对自己才学的超然, 或可从中了解她丰富人生的冰山一角。
宝玉虽不爱经济学问,若论对杂学的旁通,这是连他的父亲贾政也不得不承认的。因宝玉生性空灵娟逸,在诗词歌赋上就远远强过世人,贾政也愿意在世人跟前卖弄一下宝玉的才情。但作起诗用起典来,他却又远远在宝钗之下了。我们且看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钗劝宝玉将“绿玉”二字改成“绿蜡”的一段,就可见宝钗在诗词上功夫的深厚,这也怪不得宝玉要叹宝钗是自己的“一字师”了。再看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黛玉与湘云联诗,湘云对出“棔”字,让黛玉大为赞叹,原来这是湘云“幸而昨日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是何树,因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作明开夜合的。我信不及,到底查了一查,果然不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 [16]大概喜欢作诗的人对“一字师”都是非常敬佩的吧,虽是一字之差,那学问的积淀可并非是一两日可得的。
在大观园里,黛玉和宝钗所作的诗是每每夺冠的,只是他们两人所作之诗的艺术风格不同,所展现的人生境界不同。诗是用来言情咏志的,诗是人生境界和感情世界的再现,诗是一门艺术,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又是通向人生之大道的。我们来看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宝钗对拟诗题的评说: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辞就不俗了。 [17]
我们再看第六十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一回,宝钗对黛玉所作《五美吟》的评价: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今日 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18]
宝钗对诗的审美要求是立意清新、不随人脚踪、不俗、大气,这样的境界是作诗的正道,这样的境界也正是宝钗的人生境界。
凡是大智者一定是一通百通的,宝钗的广博正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真理。不同的艺术只是通过不同的技巧展现人生的境界罢了。我们有幸读到宝钗所作的诗,看到宝钗精辟的诗评,但却无福看到宝钗所作的画。《红楼梦》中虽然没有直言宝钗能画,但宝钗一定是能画的,只凭她的一首《画菊》我们就可看到她作画时的风采了:
画菊 衡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19]
“诗余戏笔不知狂”、“聚叶泼成千点墨”、“浓淡神会风前影”,无不把画者作画时的胸有成竹、才情万丈、酣畅淋漓刻画的入木三分。画者作画时的潇洒放浪、激情如波的神态已如在目前。一幅浓谈相宜、含霜摇曳的秋菊也跃然纸上了,怪不得诗人要感叹“莫认东篱闲采掇”了。艺术是生命灵性的闪现,不完全是生命全然的通透,艺术再现了生命的激情,而激情过后必将回归孤寂,这便是“粘屏聊以慰重阳”了,这里有激情之后的孤寂,还有一种深深的宁静,这宁静正是宝钗独有的气质。
我们再看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惜春因奉老太太之命要将《大观园》画出,宝钗对作画的一篇专业评论,足见宝钗对于作画决不是说说而已的门外汉,她作画的造诣也一定是很高的。人生大致是该经历三种不同的生活的,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和灵魂的生活。大部分人被困在物质的世界里不得解脱,一小部分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徜徉徘徊,只有极少的人凭借着强而深的生命力进入了灵魂的世界。这样的人获得了对生命更深的控制力,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得到。宝钗是向着生命深处探索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们在整部《红楼梦》里没有看到宝钗作画,那是因为宝钗已毅然将艺术的境界抛在了身后,被激情掌控的生命状态已被宝钗全然的超越了。超越了激情也就超越了激情之后的孤寂,获得的将会是生命中的沉静和坦然。艺术已完全被宝钗所享用了,再没有什么样的激情可以掌控她了,因为她的激情下流动着源源不歇的宁静。
如果说我们无法看到宝钗作画,那是因为宝钗已经超越于那个艺术境界之上,而将这样的一种才华舍弃了。那么我们也许会追问,宝钗为何要作诗呢?她为何不把作诗也一同舍弃呢?那是因为获得了圣智之人,不会偏颇于“有”,亦不会偏颇于“无”,她得到的是一种任由自在,这样的自在是“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20]的境界。这是一种一切均无所著的任由自在,这自在是出入无碍的自由。这自由的享受已经是无须刻意的放下或拿起,一切随顺因缘而已。
我们看到宝钗的诗论极精辟,诗也作的也极佳,但她却从不把作诗当作一回事,且听她对湘云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织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21]宝钗在诗词上的功夫决不在黛玉之下,但我们看不到她像黛玉那样沉迷于诗情之中。黛玉将生命的悲苦融进了她的诗歌,诗歌变成她生命的慰寄,情感的依托,黛玉是执着的,黛玉是痴迷的。而执着与痴迷都是人间的大苦,所以黛玉的一生是伴随着眼泪的,而这愁苦最终让她香消玉损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惋惜。黛玉那个诗情的境界一定不是人生的至境。宝钗的诗作得极好,她从前也一定沉浸于其中过,一定也喜过,一定也怒过,但她如今却拥有了不执着的超然,这超然才是真正的彻悟。
我们再看她对黛玉的劝说: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22]
若说宝钗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仅仅是向男权社会的妥协,那么这样的看法就太为肤浅了。从父系社会开始,男权已经统治世界了,虽然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但这历史的车轮不是哪一个人可以阻挡的。作为一个女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存身守神,选择“无才”就是选择了“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23]的处世哲学,这样的哲学使宝钗有了超然于世俗好恶之外的姿态,这样的“无才”是与天地大道的合一,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样的“无才”正是生命的大才。宝钗提出女子要以贞静为主,这才正是养神的根本。“精”和“神”是渺小人类可通天地宇宙的灵物,是了悟宇宙的唯一通道,是生命最珍贵的元气,保有这元气的根本就是持守住“贞静”,懂得保养它的人已不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凡尘了。懂得了生命大道的人自然不会再在意世间的才华与荣誉了,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虚饰,对于人生的大智来说已一无用处。那么曾经舍弃了物质世界所有虚饰的宝钗,这一次舍弃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才华与名誉,这样深深的皈依到生命的纯朴之中。
在此种境界的宝钗因随顺因缘而进入艺术的世界,那艺术对于她就只有全然的自由的享受了。所以,如果我们说宝钗在艺术的境界中保持了超然的态度,不如说是她超然的人生观在艺术中的再现。黛玉和宝钗是这么不同,一个是透彻了人生之苦而悲戚缠绵,一个是超然于人生之苦之上对待存在的坦然,这正是她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宝钗挣脱了“小我”的最深束缚,思想和情感,她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另外一个世界。她在其中自由舒适、圆融无碍,这种自由的得到,凭借的是她无畏而有力的生命探索。
当许多人被困在物质的世界里,许多人被困在小我的精神世界里的时候,宝钗却已超然而出,站在命运之上,对生命进行了智者的观望。
我们且看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哪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 ----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漫 揾 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24]
一出热闹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钗却从中听出了生命那赤条条来去的单独,这单独是每个生命必须面对的,没有谁能逃脱。而面对这不可逃避的单独,宝钗所赞赏的是“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是对命运的超然和洒脱。大凡宇宙的真理都是相同的,无所谓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表达,这两句唱词不禁让我们想起《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5]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且不说第二十二回中《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钗对宝玉所做偈子的评说,也不说宝钗所比出的那段关于六祖慧能的“语录”。我们且不看宝钗对佛学和禅宗的通博,我们只来看一看宝钗的咏柳絮词《临江仙》,从中领略她对生命感悟的禅意: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风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6]
我们来看宝钗的这首词,不妨与黛玉所做之词对照来读,或可领略她们不同的境界。黛玉所作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 毬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卷,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27]
宝钗的咏柳絮词是在湘云、探春宝玉、黛玉、宝琴之后所作,我们且看宝钗对前面所作几首词的评价及对柳絮的评说:
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28]
《红楼梦》中所有的诗词虽都是从小处落笔,歌咏一花一物,但又无不是言情咏志、感慨人生的。柳絮无根无绊,正像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命运无着无落,青春是那么容易逝去,而命运又不知将每个人漂泊于何处,怪不得这些既美且才的女儿们看到飘飞的柳絮,就要将自己的情思寄予其上了。黛玉的诗缠绵悲戚,缠绵的是青春那化解不开的情思、说不尽的风流,悲戚的是易逝的红颜、漂泊的命运,无常的人生。生命之苦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没有人可以逃脱,小我在命运的巨掌里是这么的柔弱,无力挣脱徒留慨叹。透彻了生命之苦的黛玉怎能不悲戚惆怅呢?了悟青春的易逝与生命的无常让黛玉懂得了人生那无尽的苦味,而在这苦味之上能品出生命的甘甜,真正懂得了“舍生趣生” [29]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挣脱小我的束缚,进入一种无我无欲的境界,远远的俯视自我的命运与遭遇,远远的俯视众生的命运与遭遇,这将会有另外一种胸怀,另外一种面对生活的姿态。这样的姿态正是宝钗所展示给我们的。大概真正的自由该是庄子所说的无所恃的境界吧,在黛玉慨叹生命的无依无寄之时,宝钗却在赞叹他的无所挂碍。这样的自由是“东风卷得均匀”,如果能超然于红尘之上,那红尘中的苦与乐也就变得同一。没有了分辨心,这时的苦与乐都是得到,生命就变得充实,一切都是获得,一切都值得珍惜。宝钗超越于命运之上的舞蹈一定是轻盈有度、优美飘逸的,这样的超逸使她不会在尘缘中纠葛沉迷,对待尘缘的聚合宝钗也就拥有了“任他随聚随分”的坦然。这是生命的真正自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自由,无论是离别、苦难还是死亡。宝钗生活在凡俗的世间,这凡尘中从来都是“ 风团蝶阵乱纷纷 ”的,而宝钗因获得了生命中最深刻的沉静,拥有了这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自然就能做到“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当生命拥有了这样的定力,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心就会“ 万缕千丝终不改 ”了。宝钗心灵的纯净是没有什么能够污染的,因为对于命运,她是这样纯朴,一任尘埃落满自己的衣襟。这正是“心事无尘土,莲花自在开”的境界。如果富贵荣华是凡夫们所向往的“青云”,那这青云就决不会是宝钗的青云。一个超越于物质和精神束缚之上的圣智之人,她的青云一定是指对宇宙大道的完全透彻,是获得了无漏智慧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因为只有这样才不枉费为人的一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从“人”的角度讲,她遵从着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与时俯仰地活着。从艺术魅力上说,她性格的多面性引起了从未停止的争论,成为文学史上“反角正写”的经典。从思想意义上看,宝钗的形象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宝钗动人的一面代表着封建礼教“温情”、“美好”的表象,是极具诱惑力的。但读者可以通过宝玉对她由昵而敬之到弃之而去的过程,领悟到了所谓世俗理想的本质,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背后,竟是如此的庸俗和冷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现的,是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练达”之动人。在这方面,率性而叛逆的黛玉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无有不说她好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放纵着闺阁知识分子特有的感情,写诗作画,沉溺情感,一任自然的纾放着她的性灵。而宝钗则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但在统治者眼里,宝钗的品行却是最合心意也是最动人的。
二、宝钗的无情
《红楼梦》中,黛玉是最为感性的人物,她游离于世俗之外,只管诗意的活着。而宝钗却是最理性的人物,她是现实的活着,努力于“做人”而非“做诗”。理性的冷静不仅使宝钗在活色生香的大观园兀显了“品格端方”的大家仪态,也给她笼上了“无情”的色彩。
宝钗的无情首先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情感上。在第三十四回,她去探望受笞的宝玉,情切之下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了,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得急了,不觉就红了脸。这处描写是最传神的。宝钗毕竟是个怀春少女,但她所接受的教育和行事哲学使她不得不将自然的情感欲望深深地隐藏起来。而潜意识中的至情所在,却不是森严的礼教和严苛的自律能抵制的了得,所以在某些场合,宝钗的真情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当然这种“失态”会很快被她根深蒂固的理性发觉并制止。她惯于“装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不开口”,宁可泯灭自然天性,生生将自己变成一个随时俯仰,随俗媚俗的“木美人”。这般毁心弃性,丧失自我,已不是一句“无情”所能负载。它既是她个人人格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整个人性的悲哀。
在对待他人方面,宝钗的冷静与理智也很令人惊异。“悍妇”如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子”也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而青春年少的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却是无比冷静,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性的怜悯和同情,只想着如何安慰王夫人,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滴翠亭外,她以“金蝉脱壳”之计全身而退,远离了祸患,却是以牺牲无辜的黛玉为代价,让黛玉在一众下人中更失人心。如果说明哲保身尚有可原,这等损人利己行径已彻底暴露了她人性中虚伪冷酷的阴影。封建礼教所期望她的以及她自己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在自欺欺人的鲜美外衣下,掩不住可怜而可卑的本质。
甚至对待至情至性的个人情感,宝钗也能做到“无情”。她的一生并不是为恋爱而来,而是为一场理想的婚姻而来。所以在理智与情感的对峙中,她总能将情感掩藏在理智之下,呈现出“无情”的淑仪风范。世事洞明的她,早已看出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仍能置若惘闻。她的确常常巧妙地排挤黛玉,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骗婚闹剧中,她任由家长将嫁衣披在自己身上,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息。以至当她已身为宝玉的合法妻子,而宝玉却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怀念黛玉时,她所想到的也只是如何才能使他恢复正常的心智,以考取功名,让她得到梦寐以求的夫贵妻荣的结局。怎奈宝玉是情根深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失去了人生最后的慰籍,他终于也遁却了红尘。留下宝钗,独自品味着“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的凄凉。
三、宝钗与黛玉、熙凤的对比
大观园里,最“动人”的莫过于钗黛二人。宝钗的美貌多才使人自然而然地将她与黛玉进行对比,但她以自己的“无情”区别于黛玉。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曹雪芹精神上的理想追求,薛宝钗便是他世俗理想的具体化。这样理解就能明白,宝玉爱黛玉而娶宝钗是必然的。钗黛两人性格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彷徨。一方面,他反叛自己出身的阶级,以及这个阶级所代表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他对这个阶级并非没有一点留恋。他在进退之间无法决断。只有当他终于挣脱了宝钗精心编织的温柔乡后,他的理想才能得到最终的升华。所以,宝钗的形象对作品思想意义的深化,起着比黛玉更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宝钗“动人”的一面越突出,宝玉最后取黛舍钗的思想意义就越大。
宝钗对旧式大家庭的管理能力和心计又会使人想到王熙凤。但宝钗又以她的“动人”区别于王熙凤。使宝钗这个形象更具魅力的是,她的无情并没有表现得像王熙凤一样赤裸裸,她的冷酷与势利是完美地掩藏在大家闺秀的优雅中的。因此尽管她与王熙凤有着许多本质相似之处,贾府上下却从来没有人拿她们对比。生长在类似的家庭环境里,使宝钗和凤姐一样,养成了算度精确的习惯。但王熙凤的目光显然要短浅得多,以致给人以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劣印象,为自己种下祸根。宝钗是懂得“小惠全大体”的,她不但能确保统治者的利益,而且能使上下人等“欢声鼎沸”。这种精妙的技巧,正是宝钗寓无情于动人中的具体表现。
红楼一梦悲金悼玉。作为传统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宝钗虽想实竭力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理想的婚姻生活,但最终还是难脱罗网,成为礼教的殉葬者。薛宝钗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她恪守封建礼教的信条,却仍难免成为礼教供桌上的牺牲品。这是强弩之末和末世辉煌的矛盾,体现历史更替时期人们的茫然和困顿。找不到合适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标准,就不可能摆脱命运的悲剧结局。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现的,是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练达”之动人。在这方面,率性而叛逆的黛玉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无有不说她好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放纵着闺阁知识分子特有的感情,写诗作画,沉溺情感,一任自然的纾放着她的性灵。而宝钗则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但在统治者眼里,宝钗的品行却是最合心意也是最动人的。
二、宝钗的无情
《红楼梦》中,黛玉是最为感性的人物,她游离于世俗之外,只管诗意的活着。而宝钗却是最理性的人物,她是现实的活着,努力于“做人”而非“做诗”。理性的冷静不仅使宝钗在活色生香的大观园兀显了“品格端方”的大家仪态,也给她笼上了“无情”的色彩。
宝钗的无情首先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情感上。在第三十四回,她去探望受笞的宝玉,情切之下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了,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得急了,不觉就红了脸。这处描写是最传神的。宝钗毕竟是个怀春少女,但她所接受的教育和行事哲学使她不得不将自然的情感欲望深深地隐藏起来。而潜意识中的至情所在,却不是森严的礼教和严苛的自律能抵制的了得,所以在某些场合,宝钗的真情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当然这种“失态”会很快被她根深蒂固的理性发觉并制止。她惯于“装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不开口”,宁可泯灭自然天性,生生将自己变成一个随时俯仰,随俗媚俗的“木美人”。这般毁心弃性,丧失自我,已不是一句“无情”所能负载。它既是她个人人格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整个人性的悲哀。
在对待他人方面,宝钗的冷静与理智也很令人惊异。“悍妇”如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子”也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而青春年少的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却是无比冷静,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性的怜悯和同情,只想着如何安慰王夫人,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滴翠亭外,她以“金蝉脱壳”之计全身而退,远离了祸患,却是以牺牲无辜的黛玉为代价,让黛玉在一众下人中更失人心。如果说明哲保身尚有可原,这等损人利己行径已彻底暴露了她人性中虚伪冷酷的阴影。封建礼教所期望她的以及她自己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在自欺欺人的鲜美外衣下,掩不住可怜而可卑的本质。
甚至对待至情至性的个人情感,宝钗也能做到“无情”。她的一生并不是为恋爱而来,而是为一场理想的婚姻而来。所以在理智与情感的对峙中,她总能将情感掩藏在理智之下,呈现出“无情”的淑仪风范。世事洞明的她,早已看出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仍能置若惘闻。她的确常常巧妙地排挤黛玉,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骗婚闹剧中,她任由家长将嫁衣披在自己身上,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息。以至当她已身为宝玉的合法妻子,而宝玉却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怀念黛玉时,她所想到的也只是如何才能使他恢复正常的心智,以考取功名,让她得到梦寐以求的夫贵妻荣的结局。怎奈宝玉是情根深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失去了人生最后的慰籍,他终于也遁却了红尘。留下宝钗,独自品味着“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的凄凉。
三、宝钗与黛玉、熙凤的对比
大观园里,最“动人”的莫过于钗黛二人。宝钗的美貌多才使人自然而然地将她与黛玉进行对比,但她以自己的“无情”区别于黛玉。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曹雪芹精神上的理想追求,薛宝钗便是他世俗理想的具体化。这样理解就能明白,宝玉爱黛玉而娶宝钗是必然的。钗黛两人性格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彷徨。一方面,他反叛自己出身的阶级,以及这个阶级所代表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他对这个阶级并非没有一点留恋。他在进退之间无法决断。只有当他终于挣脱了宝钗精心编织的温柔乡后,他的理想才能得到最终的升华。所以,宝钗的形象对作品思想意义的深化,起着比黛玉更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宝钗“动人”的一面越突出,宝玉最后取黛舍钗的思想意义就越大。
宝钗对旧式大家庭的管理能力和心计又会使人想到王熙凤。但宝钗又以她的“动人”区别于王熙凤。使宝钗这个形象更具魅力的是,她的无情并没有表现得像王熙凤一样赤裸裸,她的冷酷与势利是完美地掩藏在大家闺秀的优雅中的。因此尽管她与王熙凤有着许多本质相似之处,贾府上下却从来没有人拿她们对比。生长在类似的家庭环境里,使宝钗和凤姐一样,养成了算度精确的习惯。但王熙凤的目光显然要短浅得多,以致给人以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劣印象,为自己种下祸根。宝钗是懂得“小惠全大体”的,她不但能确保统治者的利益,而且能使上下人等“欢声鼎沸”。这种精妙的技巧,正是宝钗寓无情于动人中的具体表现。
红楼一梦悲金悼玉。作为传统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宝钗虽想实竭力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理想的婚姻生活,但最终还是难脱罗网,成为礼教的殉葬者。薛宝钗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她恪守封建礼教的信条,却仍难免成为礼教供桌上的牺牲品。这是强弩之末和末世辉煌的矛盾,体现历史更替时期人们的茫然和困顿。找不到合适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标准,就不可能摆脱命运的悲剧结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红学界对薛宝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但事实却是,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钗恰恰因为自己的个性而得罪了家长!如小说第22回,宝钗就曾一首《更香谜》,引得贾政大为扫兴,以为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象”,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到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挤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结果呢?可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恰恰是最不屑于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正好,脂砚斋对于钗、黛写应制诗一事的评语也是:“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弱者真切的同情,却对权势者“不屑”,这才是宝钗行事的基调。
另一种观点也同样错误不堪。即认为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只会“谈讲谈讲仕途经济”。事实正好相反,宝钗恰恰与宝玉一样,最痛恨当时的官场、最痛恨以贾雨村为代表的这种官场人物!宝钗劝宝玉读书做官,不过是希望宝玉能够掌握权力,去消灭那些“禄蠹”而已。正如她在《螃蟹咏》里所说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由于宝钗对宝玉的直言进谏,她的话还一度引起了宝玉的误会,以为那是所谓的“混帐话”。但误会终究是误会,后来宝玉读到宝钗所作的《螃蟹咏》,也禁不住要为宝钗愤世嫉俗的思想叫好,高呼“写的痛快”!
对于书中的这种情况,曹雪芹生前的知己——脂砚斋倒是洞若观火。他(她)很早就已经指出,在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所以,宝玉与黛玉看似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思想立场却南辕北辙;宝玉与宝钗看似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选择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基于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极度愤懑!
故而,作者借他的化身——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之手,为宝玉、宝钗安排了一场“金玉良姻”。这场婚姻的目的,就是借助宝钗在老庄、禅宗等“出世”哲学方面的“博知”,来引导宝玉“悟道”,并最终推动他出家为僧,使沉迷于红尘中的顽石尽快返回大荒山。而事实上,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玉的第一次“禅悟”,就是宝钗向他推荐的那首《山门•寄生草》给引出来的。这就叫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所爱之人解脱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她一生的使命。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另一种观点也同样错误不堪。即认为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只会“谈讲谈讲仕途经济”。事实正好相反,宝钗恰恰与宝玉一样,最痛恨当时的官场、最痛恨以贾雨村为代表的这种官场人物!宝钗劝宝玉读书做官,不过是希望宝玉能够掌握权力,去消灭那些“禄蠹”而已。正如她在《螃蟹咏》里所说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由于宝钗对宝玉的直言进谏,她的话还一度引起了宝玉的误会,以为那是所谓的“混帐话”。但误会终究是误会,后来宝玉读到宝钗所作的《螃蟹咏》,也禁不住要为宝钗愤世嫉俗的思想叫好,高呼“写的痛快”!
对于书中的这种情况,曹雪芹生前的知己——脂砚斋倒是洞若观火。他(她)很早就已经指出,在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所以,宝玉与黛玉看似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思想立场却南辕北辙;宝玉与宝钗看似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选择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基于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极度愤懑!
故而,作者借他的化身——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之手,为宝玉、宝钗安排了一场“金玉良姻”。这场婚姻的目的,就是借助宝钗在老庄、禅宗等“出世”哲学方面的“博知”,来引导宝玉“悟道”,并最终推动他出家为僧,使沉迷于红尘中的顽石尽快返回大荒山。而事实上,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玉的第一次“禅悟”,就是宝钗向他推荐的那首《山门•寄生草》给引出来的。这就叫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所爱之人解脱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她一生的使命。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571.htm#6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誉为“群芳之冠”。她的代表花卉是牡丹,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
薛宝钗的形象特征分析如下1:
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既可以说她对谁都有情,又可以说她对谁都无情。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薛宝钗并不是像林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
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她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薛宝钗的理性造成了她的薄情,也造成了她的“多情”。
薛宝钗的形象特征分析如下1:
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既可以说她对谁都有情,又可以说她对谁都无情。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薛宝钗并不是像林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
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她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薛宝钗的理性造成了她的薄情,也造成了她的“多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