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癌病理报告~请仁心仁术等专业人士帮忙分析
肿物位于距肛口10cm处,行保肛根治术。标本类型:9*2*2cm直肠癌根治标本,距手术切缘1cm处见一3*3*2cm向腔内隆起肿物,伴坏死,切面灰白,质硬。癌组织呈不规则...
肿物位于距肛口10cm处,行保肛根治术。标本类型:9*2*2cm直肠癌根治标本,距手术切缘1cm处见一3*3*2cm向腔内隆起肿物,伴坏死,切面灰白,质硬。癌组织呈不规则腺样或乳头状结构,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明显。
病理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送检直肠(远、近)吻合口切缘未见肿瘤累及;肿物旁找及淋巴结7枚未见癌组织转移。
请教仁心仁术等各位专家该病理的分期情况及术后预期如何,治愈可能性有多高~谢谢。
还有我想着重了解一下“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是什么概念?是只是局限在肌层还是已经累及浆膜层?分期是属于T2N0M0还是T3N0M0? 展开
病理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送检直肠(远、近)吻合口切缘未见肿瘤累及;肿物旁找及淋巴结7枚未见癌组织转移。
请教仁心仁术等各位专家该病理的分期情况及术后预期如何,治愈可能性有多高~谢谢。
还有我想着重了解一下“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是什么概念?是只是局限在肌层还是已经累及浆膜层?分期是属于T2N0M0还是T3N0M0? 展开
展开全部
我认为像浸润肠肌的已算2期,但没有淋巴转移,我认为预后不会太好,至于治愈几率,大概50%,5年生存几率55%。“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是指浸润到了整个肠壁肌,但离浆膜层还有一段距离,应该是T3NOMO,不要担心,放宽心态好好治疗,祝愿早日康复!(*^__^*)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肠管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侵犯全层就是肿瘤已经侵犯整个肠管。(不好。预后不佳。)
吻合口切缘未见肿瘤累及;说明手术比较彻底。肿物旁找及淋巴结7枚未见癌组织转移。还好。
吻合口切缘未见肿瘤累及;说明手术比较彻底。肿物旁找及淋巴结7枚未见癌组织转移。还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 可以认为是一个中-晚期的肠癌
幸运的是淋巴结没有发现转移
属于Duke’s B期
5年生存率在50%-70%左右
祝好运!
T3NOMO,不过这种分期只是一种医学理论的分期
和病人存活的期限没有必然的联系
幸运的是淋巴结没有发现转移
属于Duke’s B期
5年生存率在50%-70%左右
祝好运!
T3NOMO,不过这种分期只是一种医学理论的分期
和病人存活的期限没有必然的联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在这个情况是属于T3N0M0,T3是指肿物已侵透固有肌层达浆膜下,或原发灶位于无腹膜覆盖的结肠、直肠时,肿物已侵及结肠旁或直肠旁。
直肠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观念已经被大家接受。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很多肿瘤能够得以切除。但是仍有30%~40%的病人因复发转移而死亡。说明根治性手术并不能切除微小病灶,这是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也是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的主要依据。对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病人体制,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合理的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以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改善病人地生活质量。Ⅱ期结肠癌在就诊时的诊断概率约为25%,术后5年生存率约70%,有25%左右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
直肠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观念已经被大家接受。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很多肿瘤能够得以切除。但是仍有30%~40%的病人因复发转移而死亡。说明根治性手术并不能切除微小病灶,这是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也是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的主要依据。对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病人体制,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合理的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以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改善病人地生活质量。Ⅱ期结肠癌在就诊时的诊断概率约为25%,术后5年生存率约70%,有25%左右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根据目前所知信息,Duke分期为B期,TNM分期应该是T3N0M0,理由是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但可惜的是淋巴结数量只有7,如果达到12枚可能对预后有更加好的预测价值。
应该说患者还是比较幸运的,肿瘤切除彻底,未见淋巴转移,所以如果完成术后的规范化疗(放疗的疗效比较有限,不推荐),预后还是很好的。
“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并不代表一定累积浆膜或穿透浆膜,从病例报告开头的大体描述看应该未突破浆膜层。
祝好运,注意随访!
应该说患者还是比较幸运的,肿瘤切除彻底,未见淋巴转移,所以如果完成术后的规范化疗(放疗的疗效比较有限,不推荐),预后还是很好的。
“癌组织浸润肠管壁全肌层”并不代表一定累积浆膜或穿透浆膜,从病例报告开头的大体描述看应该未突破浆膜层。
祝好运,注意随访!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