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拜托!!!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后面...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后面都懂,就是不懂什么叫“未作文之巧”。
拜托了!!!!
展开
 我来答
司屠鸢
2009-02-02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95万
展开全部
原创答案,请勿复制!

楼主要么是看错了,要么是打错字了。要么就是这个题出错了。

是“末作文巧”,出自《管子•治国》。

所谓“末作”,就是工商之类。古代认为这些都是末业,不是生产者,不利于国家。“文巧”,就是文饰奇巧,也就是做漂亮、精巧的东西。古人认为应当崇尚俭朴的生活,器物能用就可以了,不应该有太多的花哨。人人都去做花哨东西,那么就没有精力从事劳动生产,是对国家有害的。“末作文巧”,都是需要禁止的事情。

《管子•治国》载:“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5]

黎翔凤《管子校注》,第924-925页。

其他答案其实是错误的,是不懂得训诂学造成的,因文断意,原文有错就将就着错下去,当然得不到正确答案。其实看整篇的原文“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就知道肯定是“末作、文之巧”,而不是“未,作文,之巧”了。“末作、文巧”,是并列的两个事情,而不是一个事情。
百度网友07a90b8
2009-02-02 · TA获得超过617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33万
展开全部
这句话,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
管仲,战国齐国相。曾有著名的管仲改革。其重农抑商思想,恰巧体现在这句话里。
未作文:还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规章、制度等。
巧:巧妙,巧合,此处引申为钻法律漏洞的行为。现代我们叫它:打法律擦边球。
禁作文之巧,要表明的意思就是:禁止私自通商,禁止以商致富。因为当时没有明确禁止不许通商的法律,故曰“作文之巧”。
楼上“这里特指游手好闲的市井游民的不良行为”是完全错误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防葵
2009-02-02 · TA获得超过8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3万
展开全部
未:没有
作文:明文规定
巧:机巧,巧变,钻漏子的意思
“未作文之巧”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文书明确禁止的不良行为,这里特指游手好闲的市井游民的不良行为,可是还没有被国家明确禁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528dc1
2009-02-02 · TA获得超过14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未作文之巧”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文书明确禁止的不良行为,这里特指游手好闲的市井游民的不良行为,可是还没有被国家明确禁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临风待远行2
高粉答主

2020-05-0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8万
采纳率:3%
帮助的人:5604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