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Op.10的创作背景的

如题!急急急!... 如题!急急急!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0-03-17 · TA获得超过6.8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万
展开全部

《肖邦练习曲Op.10》作于1829年,肖邦受巴赫的影响深,巴赫让肖邦无限景仰。肖邦透彻的研究巴赫的音乐,将巴赫的作曲理想贯穿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在创作中追求巴赫那样的激情和理性之间的平衡。李斯特称肖邦为“巴赫的狂热弟子”。这首练习曲和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有很多相似之处。

曲中的和相对巴赫前奏曲要复杂、强烈,色彩更加鲜明;而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钢琴技巧,瀑布般倾泻的琶音使全曲具有了英雄式的气势。

扩展资料

《肖邦练习曲Op.10》各种版本

1、Vladimir Ashkenazy演奏的《12 Etudes,op.10:No. 11 in E flat major》,该歌曲收录在专辑《Chopin: Etudes Op.10 & Op.25》中,由环球唱片公司发行于1975-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24首歌曲。

2、Vladimir Ashkenazy演奏的《C小调第12首练习曲,Op.10 革命》,该歌曲收录在专辑《Ultimate Classical Piano》中,由环球唱片公司发行于2007-09-24,该张专辑包含了100首歌曲。

傲冷孤魂
推荐于2017-11-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2首练习曲》12 Etudes Op.10 ,据考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号作于1830年;第八、九、十、十一号作于1829年;第七、第十二作于1831年;第三号作于1837年。这12首作品均呈献给李斯特,以示友情和尊重。

1.C大调,4/4拍,快板,技巧性琶音练习曲,因以琶音和弦浓缩原来的和弦,有圣咏合唱曲形态,所以称为“逃亡圣咏曲”。三段体式,中段后经变奏、转调而恢复原形。

2.a小调,4/4拍,快板,半音阶技巧练习曲,有阴郁、微妙的纤细心理表现孕含其中。三段体式,中段转为F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

3.E大调“离别”,2/2拍,不太慢的缓板,三段体式,与第六首降e小调成为一对。开始的旋律柔美深沉,带有明显的沉思色彩和淡淡的思乡之情。按照钢琴家古德曼的说法,他演奏此曲时,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我的祖国!”中段转为更活泼,情绪也更高扬,把乐曲引向焦思苦虑、激情澎湃的高潮。最后乐曲情绪又主见趋于沉静,再现主题,在绵绵的思乡之情和无限惆怅的气氛中结束。

4.升c小调,4/4拍,急板,手指速度的练习曲,是此组练习曲中最难的一曲,特写是密集的指法及乐流的处理。钢琴家封·彪罗认为:“这是纯粹古典、典型的练习曲。”三段体式,中段升g小调起经各种转调,再回到第一段的升c小调。

5.降G大调“黑键”,2/4拍,甚快板,右手只奏黑键,左手和弦支持。彪罗认为:“这是女人沙龙用的练习曲,令人感觉像是被钩住了心,又像是被盅惑着一般。”三段体,第一段从降C大调降至降D大调;中段降D大调至降G大调,有调性不明的经过性转调;第三段和尾声都为降G大调,最后双手以八度弹出ff的下行音阶。

6.降e小调,6/8拍,行板,夜曲形态的练习曲,有着浓厚的黯淡阴郁情绪。这是表情和技巧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曲。评论家们认为曲中到处都散发模模糊糊的阳光,尤其中段转为E大调的部分。三段体,中段由降B大调转至E大调再转回降e小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最后五小节由降e小调转为A大调。

7.C大调,6/8拍,甚快板,类似托卡塔的明朗华丽的练习曲,右手表达重音,高音部表达旋律,低音要有断奏性质,还要有旋律的感觉。三段体,中段为d小调,最后有尾声。

8.C大调,4/4拍,快板,右手流畅的练习曲,以左手支持爽朗、坚实的旋律,右手是以各式各样明亮的装饰音阶结构。三段体,转调频繁,第一段为F大调转C大调转F大调;中段e小调起转为降E大调,e小调再回到F大调;第三段F大调,降B大调,然后进入F大调尾声。

9.f小调,6/8拍,急速的快板,感情的练习曲,在相同节奏型的低音部分分解和弦上方,右手弹喘气般病态的旋律,最后在叹气中结束。据李斯特学生说,曲中焦躁的情绪很像是李斯特。第一段为f小调;第二段降D大调、降G大调至f小调;第三段、第四段和尾声都为f小调。

10.降A大调,12/8拍,甚快板,节奏和重音的练习曲,这是OP.10中最高阶段的练习曲之一,其性格由二连音符、三连音符乐句交互带出微妙的对照,彪罗认为此曲充满幻想的常动性格,除李斯特的《鬼火》外,没有其它的练习曲可以比拟。三段体。第一段为降A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第二段从E大调经各种转调回到降A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现。

11.降E大调,3/4拍,小快板,夜曲风格,广幅开放和弦,双手琶音练习曲。其旋律并不固定在高声部,经常隐藏在各声部中,要在这些和弦中让隐藏的旋律浮现,是相当困难的。钢琴家哈涅卡对此曲评价:“这是音乐的科罗,纤细的蔓藤花模样,犹如吹进灵魂的吉他一样,它的和弦构成的丰饶使我们感觉到一种无穷无尽。”此曲色调来自天国,曲中充满了幸福感,肖邦陶醉在短暂的幸福与满足之中,但终结却是叹息。三段体,第一段为降E大调、f小调、降E大调、f小调、降E大调转降C大调;第二段降D大调、降d小调、降e小调、降C大调、降B持续音上方的降A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

12.c小调“革命”,4/4拍,火热的快板,左手练习曲,同时也是一首非常需要力量的乐曲。又名为“华沙的沦陷”,系肖邦于1831年离开华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图加特突闻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失败,华沙重新沦于帝俄统治的消息,悲愤之余而作。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的狂浪波涛上,犹如热血在沸腾,右手奏出果断有力的和弦,构成号角性音调,坚强刚毅,使乐曲由悲愤转为激昂,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紧接着在上下起伏的琶音式伴奏音型衬托下,呈现了情绪悲壮的主题。强弱交替的乐句仿佛激奋的呐喊和动荡的回声。主题后半部分具有较明显的喧叙调特点,犹如倾诉着内心的痛苦。中间部分,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接着,以开头的引子作为过渡,使主题在原来的主旋律上加装饰音变化后再现。尾声中出现了蕴含着悲愁哀痛的曲调,寄托了深沉的忧虑和哀思。但紧接着充满英雄气概的激情,使乐曲情绪再一次兴奋起来,最后又用引子开始下行的旋律线和坚强有力的四个和弦结束全曲。三段体。第一段八小节序奏,从c小调起经转各种调至降B大调;第二段由升g小调转c小调;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从c小调起经多种转调至c小调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 肖邦 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