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诗句有哪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宋 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周 姜太公《太公家教》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苏颋《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书怀》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冰心《冰心》
教师节的来历是什么?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译文: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
译文: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郑燮《新竹》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唐·韩愈《听颖师弹琴》
译文: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佚名《板书有感》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明·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注解:偶应句:相传周文王将出猎,使人占卜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汝师以佐昌。”果然出猎时遇吕尚于渭水之滨。本句意为偶然间应合了文王非熊的梦兆。
译文: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需要仔细推敲,挑其中的精华和要点仔细咀嚼回想。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师恩难忘》七绝
译文:与老师的相逢如同一面之缘,实在是太匆忙了,校园内的繁华几度开放,而我却没有再回去探望老师。但老师们对于我的教育和恩情我将永远寄于心中,对于老师的感恩我将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