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地质概述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地层

矿区内地层总体呈向斜产出,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及第四系。出露面积约7.5km2,出露厚度717.74m,根据岩性及变质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段。

(1)第一岩性段(C1d1

第一岩性段(C1d1)分布在备战铁矿南部及北部(图3-22),总体走向为东西向,出露不连续。下部未见底,与上覆第二岩性段为整合接触。该岩性段在向斜两翼岩性略有差异,北部以凝灰岩夹安山岩为主,南部以凝灰岩夹凝灰质砾岩为主,分别叙述如下:

北部岩性主要有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岩,局部夹少量灰岩及大理岩,出露厚度183.80m,沿走向向东厚度略增大,产状总体南倾,倾角52°~80°。其间侵入较多辉绿玢岩脉及闪长玢岩脉。

绿帘石化次英安岩,灰绿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变斑晶由半自形柱状透辉石0.5mm×0.5mm,0.5mm×1mm,0.2mm×0.5mm。在变斑晶周围由粒状变晶的透辉石(0.05~0.2mm)组成,在透辉石间有细板条状斜长石[0.01mm×(0.1~0.2)mm],在透辉石间由粒状绿帘石(0.05~0.1mm)绿泥石片状分布在绿帘石间,岩石中有细脉浸染状磁铁矿(0.1~0.5mm)。方解石半自形粒状(0.05~0.1mm)分布在透辉石间。

次英安岩,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角闪石组成,基质由斜长石、角闪石、磁铁矿等组成。斑晶由自形柱状角闪石(0.2mm×1mm),基质由细板条状更中长石定向分布组成交织结构[0.01mm×(0.1~0.2)mm],在长石间由半自形柱状角闪石[0.02mm×(0.1~0.2)mm],磁铁矿自形和半自形粒状分布在基质中(0.05~0.1mm)。岩石受构造挤压破碎沿破裂隙被绿帘石细脉(0.1~0.5mm)穿入,岩石强的绿帘石化。岩石中有浸染状黄铁矿(0.1~0.5mm)。

硅化次英安岩,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石英、长石组成,基质由长石、石英、绿帘石等组成。斑晶由钾长石、更长石、石英组成,钾长石自形和半自形板状(2mm×3mm,1.5mm×2mm,0.5mm×1mm),更长石自形和半自形板状(1.5mm×3mm,0.5mm×1mm,0.3mm×0.5mm)石英半自形粒状具熔蚀的外形(1~2mm,1~1.5mm),石英破碎波状消光。基质由半自形粒状钾长石(0.2~0.5mm),有的为放射的球粒状,更长石半自形粒状分布钾长石间(0.1~0.5mm),石英他形粒状分布在长石间(0.1~0.3mm),在长石间有粒状绿帘石细脉。副矿物有粒状榍石(0.1~0.3mm)和自形磁铁矿(0.05~0.1mm)。

流纹质次英安岩,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角闪石组成,基质由微晶长英矿物组成。斑晶由更中长石、角闪石组成,更中长石自形和半自形板状(1mm×1.5mm,0.5mm×1mm,0.2mm×0.5mm),在长石表面有次生粒状绿帘石,斑晶角闪石半自形柱状(0.5mm×1mm,0.3mm×1mm),现多被粒状绿帘石交代。基质由微晶粒状斜长石(0.03~0.05mm),石英他形粒状分布在斜长石(0.02~0.05mm)间。基质副矿物有粒状榍石(0.05~0.1mm)和自形立方体黄铁矿(0.03mm),岩石中有绿泥石、绿帘石组成的细脉穿入。

矽卡岩化凝灰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由透辉石为主、绿帘石和浸染状磁铁矿组成。透辉石粒状变晶(0.05~0.1mm)粒状集合体,磁铁矿半自形粒状(0.05~0.2mm),呈团块状、浸染状分布在透辉石间,磁铁矿间脉石矿物由绿帘石、黝帘石组成(0.1~0.3mm),榍石半自形粒状分布在透辉石(0.1~0.5mm)间。

沉凝灰岩,灰绿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由火山灰组成,在火山灰中有晚期石英、方解石脉穿入。岩石由火山灰组成,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矿物组成,在火山灰中有细粒磁铁矿(0.03~0.05mm)。

强片理化英安岩,灰白色,斑状结构,片理化构造,斑晶由斜长石组成,基质由石英矿物组成。斑晶由半自形板状更长石(0.5mm×1mm,1mm×1.5mm,1mm×1mm),斑晶受构造挤压破碎。基质由微晶粒状更长石(0.03~0.1mm),在长石间由粒状石英(0.1~0.2mm),沿片理有柱状、粒状透辉石和粒状石榴子石(0.05~0.1mm),沿片理有次生粒状绿帘石和方解石细脉。

向斜北翼由剖面控制,所见岩性由新到老为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

向斜南翼的第一岩性段因石英二长斑岩体侵入和第四系覆盖,仅在东部少量出露,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夹灰绿色砾岩、凝灰岩、安山岩,局部夹含砾凝灰岩,地层产状330°∠83°,厚度812.89m。凝灰质砾岩为该岩性段主体岩性,出露宽30~50m,夹有小规模灰岩、凝灰岩透镜体。与上覆第二岩性段为整合接触。

南翼由剖面控制,所见岩性由新到老为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

图3-22 Ⅰ号实测地质虚剖面

图3-23 Ⅱ号实测地质剖面

(2)第二岩性段(C1d2

第二岩性段(C1d2)为矿区向斜构造的翼部(图3-23),北翼出露于矿区北中部及矿体附近,厚度较大,呈西窄东宽状沿出图外。地层走向67°~72°,褶曲十分发育,岩性主要为灰色条带状灰岩、薄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局部夹大理岩化灰岩。南翼出露于矿体北部,由于岩体侵蚀出露不全,出露厚度533.94m,向东延伸厚度减小,呈西宽东窄状展布,地层产状309°~23°∠55°~83°。

含炭粉晶灰岩,深灰色,粉晶结构,层状构造,由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强烈起泡。岩石由粉晶方解石组成(0.03~0.05mm),沿层由炭质细条纹[0.01mm×(0.1~0.3mm)],沿层定向分布显层状构造。方解石细脉斜穿层理,脉宽0.03~0.1mm。用茜素红-S液染色显粉红色,为方解石。

白云石化粉晶灰岩,深灰色,粉晶结构,块状构造,由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强烈起泡。岩石由0.03~0.05mm粉晶方解石组成,在粉晶方解石间有0.03~0.1mm,自形和半自形粒状白云石分布在方解石间,岩石白云石化。沿岩石裂隙有方解石细脉穿入,脉宽0.01~0.1mm。用茜素红-S液染色,显淡蓝-粉红色,为白云石、方解石。

硅化绿帘石化火山灰凝灰岩,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晶屑斜长石和火山灰组成。岩石由晶屑斜长石(0.1~0.2mm)棱角状和石英(0.05~0.2mm)组成,岩屑由安山岩的岩屑(0.1~0.3mm)。填隙物为火山灰,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矿物,岩石受构造挤压破碎,沿裂隙被石英细脉穿入,使岩石硅化,还有绿帘石细脉,脉宽0.1~0.5mm。

泥晶细晶灰岩,灰白色,细晶结构,层状构造,由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强烈起泡。岩石由0.06~0.2mm细晶方解石组成,在方解石之间由泥晶方解石填隙物组成。沿层理有方解石脉穿入,脉宽1~2mm,由中-粗晶方解石组成。用茜素红-S液染色显粉红色,为方解石。

粉晶灰岩,灰色,粉晶结构,由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强的起泡。岩石由0.03~0.05mm粉晶方解石组成,在粉晶方解石间有陆源碎屑,石英0.03~0.05mm,在方解石之间有粒状黄铁矿,现褐铁矿化。沿层方解石(0.1~0.2mm)有些重结晶。用茜素红-S液染色,显粉红色,为方解石。

英安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由斜长石组成,填隙物由火山灰组成。晶屑由更长石(1×1.5mm,0.5×1.2mm,0.2×0.3mm)组成,大小不等棱角状还有少量晶屑石英(0.05~0.1mm),在晶屑更长石表面有次生绢云母、方解石。填隙物火山灰由玻屑组成,在火山灰中有半自形粒状磁铁矿(0.05~0.2mm)和粒状白钛矿,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粒长英矿物。

近岩体附近矽卡岩化强烈,为主要赋矿地层,与上覆第三岩性段(向斜核部)为整合接触,局部为断层接触;与下伏第一岩性段为整合接触。

岩性由新到老如下: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

(3)第三岩性段(C1d3

第三岩性段(C1d3)呈东西向出露于研究区中部,构成向斜核部,出露厚度253.89m,下部为深灰色千枚岩,以色深、薄层板状、具丝绢光泽为特征,上部相变为钙质页岩、含炭质页岩或泥岩夹白云岩、薄层灰岩,出露连续,总体呈透镜状,两侧窄,中部宽。地层褶皱构造发育,变形较强,地层产状5°~19°∠59°~82°。

剖面中所见岩性由新到老为: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

第四系(Q),矿区第四系覆盖范围较大,高大山体的山前地带及冲沟上游主要为残坡积及冰积砾石,南部及西部为现代冰川——冰舌,长1~1.5km,冰舌前方有长500~1500m的泥砂,砾石块混合形成的冰渍堤。工区中部高山前形成残坡积,冲沟内为冲洪积。

冲积(Qal)主要分布于伊开哈仁郭萨拉中,出露宽度为30~50m,呈近南北向贯穿整个工区。主要由松散砾石及少量砂组成,无胶结。砾石磨圆度高,球度较高,分选性差。成分主要为钠长斑岩、凝灰质砾岩、闪长岩等。

残坡积(Qeol)主要分布于伊开哈仁郭萨拉两侧,出露宽约300m,以砾石及黄土为主,矿床北部多数地段草本植物发育,矿床附近及南部地带植被较少。砾石呈棱角状,分选性差。

冰积(Qgfl)分布于矿区南侧,小面积出露,以冰积砾石为主。砾石呈棱角状,磨圆度差,分选性差,成分复杂。该地层为现代冰川溶化后原地堆积形成的冰渍堤,地貌上常呈垄岗状。

现代冰川(Qgl)主要为冰层,其内部冻结少量砾石。冰层厚度10~40m,冰川表面一般可见放射状及同心环状蠕动纹。

2.构造

褶皱,矿区褶皱主要为夏格孜达坂向斜北翼的次级褶皱,在矿区内表现为更复杂的紧闭复式向斜,轴面直立,总体轴向为280°左右,轴线向东西两侧均延出图外。核部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岩性段,翼部依次为第二段和第一段。

向斜北翼在矿区外与泥盆系艾尔肯组呈断层接触,地层总体走向280°,受强烈变形作用,地层产状变化大,但以北倾居多,倾角72°~87°。南翼在矿床附近被石英二长花岗斑岩体侵入破坏,地层产状较稳定,一般表现为北倾,倾角80°左右。

断裂,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较大断裂共9条,多为压扭性断层,因残坡积覆盖,断层实测长度较小。

F1:位于工区东北角,走向125°,根据地貌为冲沟推测为断层。工区内长1600m,特征不详。

F2:位于工区西北角,走向60°,工区出露长900m,南西端与F3断裂相交,东部根据地貌冲沟推测。沿断层岩石破碎较强,具明显压碎结构及片理化特征。局部表明为糜棱岩化,见有另香肠构造特征,为压扭性断层。

F3:位于工区北部,走向110°,断层位于大哈拉军山组中,北侧多为残坡积。出露长3100m,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层面扭曲变形较强。西部灰岩中碳酸盐脉具有香肠构造,受牵引拖拉现象明显,东部安山岩中矽卡岩化较强,为压扭性断层。

F4:位于工区东部,走向135°,南东部转折为115°,由于第四系覆盖,断层特征不明。断层两侧岩性不同,产状较杂乱,褶曲发育,岩石具压碎结构,该断层为东盘向南平推压扭性断层。

F5~F9:分别位于工区中部及南部,大致为一组平行断裂,地貌表现为北北东向小冲沟,均为实测断层,走向95°~125°,两侧岩层受挤应力影响明显,岩石破碎,小褶曲较发育,局部岩层被错动,但错距不大,为一组压扭性断裂。

矿体附近残坡积覆盖严重,未见明显断层特征,但根据矿区蚀变带形态及钻孔特征推测矿床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受断裂控制,形成控矿、赋矿构造。

矿区节理较发育,以一组 “X” 形节理最发育,走向分别为130°和230°~240°,初步认为该节理对矿体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小矿体有控矿作用。

3.岩浆岩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中期敦德郭勒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单元(ηγC1)的北部边缘,受冷凝速度影响,岩体边部出现明显分异,形成石英正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局部形成霏细斑岩。在形成该主岩体后,又有多次小规模岩浆活动,造成矿区岩浆岩较复杂。矿区出露岩浆岩主要有石英二长斑岩(局部相变为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闪长岩脉、辉绿岩脉等。分别叙述如下:

(1)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霏细斑岩

大面积分布在矿区南及西部,沿110°~290°方向展布,出露南北宽1700m,东西长大于4000m,延伸至工区外。矿区内以石英二长斑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石英正长斑岩,岩体边部近矿体处由于岩浆快速冷凝,为隐晶—霏细结构,形成霏细斑岩。

石英正长斑岩: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微斜长石,板条状,1~5mm,常呈聚斑状分布,约占50%,基质半自形细粒结构,矿物颗粒细小。成分由微斜长石、石英等组成。岩石轻微破碎,绿帘石、方解石细脉沿裂隙发育。

石英二长斑岩:白色,斑状结构。斑晶以石英、更长石、钾长石为主,含量约占30%。石英为他形粒状,聚集斑状分布,具熔圆边界,0.8~3.2mm;更长石、钾长石为半自形粒状,0.9~4mm,泥化、高岭土化强。基质为细-微晶结构,由钾长石、更长石、石英等组成,粒径0.1~0.8mm。

霏细斑岩:淡黄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占15%~20%,主要为斜长石,呈板条状,0.2~1mm,常不同程度地被绢云母,微斜长石、绿帘石所替代;少量暗色矿物斑晶,被斜绿泥石、绿帘石替代。基质为霏细结构,由霏细状长英质矿物构成,粒度小。部分地段斑晶全被绢云母替代,保留长石板条状晶形。

细粒二长花岗岩:灰白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磁铁矿等组成。钾长石半自形板状和粒状,表面高岭土化,粒度为0.5mm×1mm,0.3mm×0.5mm,0.2~0.5mm。更长石半自形板状,粒度为0.3mm×1mm,0.2mm×0.8mm,0.5mm×1mm,0.1 ~0.3mm,分布在钾长石间。黑云母片状分布在长石间,粒度为0.1mm×0.2mm,0.2mm×0.5mm,绿泥石沿黑云母边缘交代,同黑云母在一起有自形和半自形粒状磁铁矿(0.03~0.2mm),石英(0.2~0.5mm)他形粒状分布在长石间。

(2)花岗斑岩

小面积出露于矿区南部冰山附近,呈脉状或岩枝状产出。侵入于石英正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之中,宽度370~450m,局部相变为花岗闪长岩。

花岗斑岩:浅肉红色—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组成。斑晶成分为微斜长石,板条状,粒径1.3~3.2mm,含量约占20%,少量石英斑晶。基质为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斜长石,条纹长石组成,暗色矿物数量较少且被绿泥石、绿帘石替代。

(3)辉绿岩脉

为后期主要岩脉,在地层区出露较多,少量产于南部石英二长斑岩体内,多呈脉状,走向与矿区地层走向一致,为近东西向。岩脉规模一般宽3~10m,长30~50m,大者宽50~100m,长500~700m。矿体附近的岩脉对矿体有一定破坏作用,其余地段与矿床关系不密切。

辉绿岩脉:灰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板条状斜长石及粒状辉石组成。辉石大多蚀变为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等。局部斜长石已钠长石化。

(4)闪长岩脉

闪长岩脉一般侵入于下石炭统地层中,规模较小,数量少,其时代晚于辉绿岩脉。闪长岩脉:浅灰色,细—中粒结构,主要由普通角闪石及斜长石组成,粒径一般0.5~1mm,局部斜长石斑晶较多,长轴1.5~3mm,含量约20%~30%。

青磐岩化细粒闪长岩,灰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角闪石、绿泥石、磁铁矿等组成。斑晶由自形板状中长石组成,具环带结构,在中长石表面有次生绢云母、细粒绿帘石,中长石大小0.1mm×0.5mm,0.2mm×0.5~0.8mm,偶尔见少量斑晶中长石(0.5mm×1mm)。角闪石半自形柱状分布在0.1mm×0.2 mm中长石间,绿泥石沿角闪石边缘交代,磁铁矿自形和半自形粒状(0.03~0.2mm),分布在角闪石间,岩石中副矿物有半自形粒状榍石(0.05~0.1mm),同绿泥石在一起有次生的粒状绿帘石(0.1mm×0.2mm)。岩石受构造挤压,岩石中有挤压破碎带,岩石为细粒闪长岩,发生青磐岩化。

矿区岩浆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酸性岩浆侵入阶段,形成石英正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霏细斑岩,与大哈拉军山组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矿区的浸染状磁铁矿石形成。在该岩浆活动后期,伴随有原生含矿熔浆上升,沿构造薄弱带有利位置充填,并对早期矽卡岩再次交代,形成角砾状磁铁矿石,在矽卡岩角砾中可发现有浸染状磁铁矿产出。第二阶段为酸性岩浆侵入阶段,依次形成花岗斑岩及少量花岗闪长岩,该阶段对矿体影响不大。第三阶段为后期中基性岩浆活动阶段,形成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矿体附近的岩脉对矿体有一定破坏作用。

4.围岩蚀变

矿体及围岩均产于矽卡岩带中,自矿体向两侧蚀变分别为矽卡岩化、碳酸盐化、蛇纹岩化、硅化或大理岩化。

1)矽卡岩化:矿区矽卡岩化普遍,多发育于矿体附近,蚀变以透辉石、绿帘石、纤闪石、硅灰石、石榴子石、阳起石、电气石等各类不同矿物组分的矽卡岩为主。蚀变分带不太明显,由内向外大致可分为绿帘透辉矽卡岩带、纤闪硅灰石榴矽卡岩带、阳起电气矽卡岩带;以透辉石化、绿帘石化为主,而阳起石化、硅灰石化、电气石化仅在局部出现。磁铁矿体生成与矽卡岩关系密切。

2)碳酸盐化:一般在矿体边部发育,表现为碳酸盐脉呈不规则脉状,为成矿后期残留热液蚀变,与成矿关系不密切。

3)蛇纹岩化:多为成矿期后热液蚀变,一般沿裂隙或节理发育。主要表现为集合体状或束状纤维蛇纹石,呈黄绿色,蜡状薄壳,具错动划痕。一般与成矿关系不密切,但局部因矽卡岩化作用生成蛇纹石。磁铁矿含量较高,易单独形成矿体。

4)大理岩化及硅化:在接触带边部发育,一般与矿体距离较远,可视为矿体尖灭部位。地层中为大理岩化蚀变,而岩体中则变为硅化。

广州钰铅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2019-07-02 广告
说到地质勘查公司,广州钰铅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是不错的选择,广州钰铅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质检测服务、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服务、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基础地质勘查、园林绿化工程服务的公司,其实力雄厚,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的师傅,还拥有大、中、小...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州钰铅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