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留下来的习俗,每到年三十的上午,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贴对联。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每年三十的上午我都会跟着家里的大人贴对联。后来到我上学之后,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了我。贴春联的时候,每一副对联我都会念一遍,感受它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在感受春节的欢快的气息。
贴对联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认真,红纸黑字这也是对新年到来的祝福。那么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贴对联呢?贴对联又是从何时兴起的?
春节贴的对联也叫春联,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出现在五代时候的后蜀国,那时候叫桃符。后蜀国的国君孟昶是一个比较喜欢新鲜事物的人,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他突然产生一个想法,让他手下的大臣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了门框上。
这两句话的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最早的一副春联。桃符挂在门框上,既起到辟邪的作用又有了祝愿、祈福的内容。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就越来越普遍,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用红纸写桃符。
“春联”一词正式出现,是在明代初期。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以前是穷苦人出身,他以前在大户人家打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过年的时候贴的桃符。等他登记当皇帝以后,有一年除夕他颁布了一道圣旨,内容是“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春联一词应运而生。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开始微服私访,看到家家户户贴的春联他非常的高兴。后来看到一家杀猪的人家门上没有贴春联,他问清楚原因后,就帮人家写了一副。皇帝对春联都如此重视了,下面的大臣、百姓更会大力推广,这样就促进了春联的盛行。
从此以后贴春联的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贴春联。春联上华丽的辞藻,抒发了大家美好的愿望“迎春纳福、辞旧迎新”。
过年贴春联是我国的春节习俗,春联起源于贴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春联,而在当时还还没称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从前人一些记载来看,贴春联最好的时间是除夕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个程序。因为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最好。现代的除夕当晚,大伙都忙着做年夜饭、看春晚,有的还要祭祀,事情较多,趁着下午晚饭前这段空闲时间贴上春联,光线也好,应该是最合理的时间了。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扩展资料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绿对联,在农村如果你发现有人家门口贴了绿对联,你说话就得注意了,因为这表示这家有亲人离世了,所以不要随便乱问,免得惹得主人家不高兴。
黄对联,除了绿对子,我们在农村偶尔也会看到过年贴黄联的,黄对子也是家里有人不在了,但是不在的时间上和绿对联有区别,黄对联是亲人不在的第二年贴的。拿农村老话说就是按农村老话说,要一年黄,二年绿,三年紫,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对联。也就是说亲人不在的第三年贴紫色,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家里的情况。三年之后就可以贴黄对联了。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