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种艺术形式死去的方法,除了杀掉所有了解与掌握它的人之外。
还可以把它供起来,塑上金身,传令让每一个人必须熟知它的外在。立法规定它的创作形式,让最权威的人掌控话语权,维护它的一枝一梢。
这样,就像一具供起来的木乃伊,一本博物馆的珍藏本,每个人都知道它稀有,它华丽。可它的美丽本属于过去那个时代最爱它的人,而对于现在来说,曾经执着严苛的技艺,最终也成为了束缚的一条条长带。
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美的,人们都在敬佩,叹服,与之拍照合影之后,又去寻找其他更简易 ,轻松的美,剩下一个个没有被时间引诱的和利用它借以谋生的人。戏剧散场,大幕落下,一些美的时代早已结束,另一些美正准备登台。
美的死亡浪漫而悲剧: 人人都知道它宝贵,可每个人都已经不再爱它。或者说,当那些真正热爱它的人也死亡之后,美,也迎来了它的谢幕。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标识之一。民国的学者,如蔡元培、鲁迅等,提倡传统文化之美,破除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宣传传统文化,都在宣传传统的意识形态,而忽视了审美。根据现在的传播规律,没有审美是不会有年轻人去关注的,而年轻人往往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压迫对象。
所以这两年在做一个小尝试,和央视合作拍一个能够展现文物审美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有机会我会继续思考和实践的。
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还有各种的发展和演变,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样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刻。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会不断地上升,但是还需要花很多的经历。
一、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其实,在比较前的时间里,中国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古老和刻板上面,认为中国文化过于神秘,也缺少新意。但是,在过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宣传上来讲,人们更多的是强调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而忽略了真实生活上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忽视了中国文化本身带有的独特的美丽和魅力。这些都让年轻人认为中国文化枯燥,而且缺乏吸引力。
二、各类提高文化传播的活动虽然中国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我们始终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对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年轻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这些事物的新鲜性,很容易随波逐流。近些年来的汉语热,还有各种的故宫文创作品,都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创新,大大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诗词大赛,成语接龙等等,激发了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最近流行的汉服,还有网红李子柒制作的各类视频,都让人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作为新时代的希望,更应该努力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可以发扬光大。所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中国文化都可以在逆境中继续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