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陷化解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心理缺陷,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在现实生活和心理卫生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性格缺陷】 常见的性格缺陷有下列几种: 1、无力性格 这种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说躯体不适,有疑病倾向。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这种人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 2、不适应性格 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 3、偏执性格 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4、分裂性格 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5、爆发性格 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6、强迫性格 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性格的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7、癔症性格 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为癔病。 8、攻击性格 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情感缺陷】 常见的情感缺陷有下列几种: 1、焦虑状态 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忧心仲仲,疑虑不决。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 2、抑郁状态 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表现。这种人缺乏人生的动力和乐趣,生存欲望低下。 3、疑病状态 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自我暗示性强,求医心切。 4、躁狂状态 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好动,动作增多,交际频繁,声音高亢。 【心理缺陷的运动疗法】 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忍刚毅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跑步、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箱)、平衡木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处世也老练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车、跨栏、跳高、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贻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 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如果你感到自己做事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假使你感到自己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那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地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可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倘若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活动,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体育运动作为心理纠正训练内容,不是一般运动训练和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3个月为一周期,可进行两个周期左右。
展开全部
你是否因为性格畏畏缩缩、处事优柔寡断,而不敢迈入一段亲密关系?
你是否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迁怒于伴侣,越吵越凶、一发不可收拾?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有一个术语叫“阴影”,即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具体什么意思呢?
我们小时候一直被教育“父母是伟大的”“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听父母的话”。然而在这种教条之下,我们儿时所有的灰暗感受都将无处安放。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的话即使是错的,我们也只能将情绪隐藏,而这便是“阴影”,也是“迁怒”于人的开端。
注意,这里说的将情绪隐藏并不是指青春期叛逆时期,而是在更早的性格与心理形成时期,若长时期处于“阴影”之中,我们的内心便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就可以改变曾经的心理状态。然而事实却是,童年时期受到的原生家庭影响之大,足以陪伴一个人老去、甚至死去。
比如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中国人往往都好面子,可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往往都是没有面子的,任何一个孩子都受到过父母的比较、否定和打骂,所以等孩子长大后,一旦有力量与之抗衡,就会过度捍卫自己的颜面。如今,“好面子”仿佛已渗透进国人的骨子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来源于家庭。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甚至还会影响我们亲密关系间的发展。为了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点,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结合平时积累的案例,将原生家庭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写进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让我们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更好地化解因性格问题而出现的恋爱、婚姻危机。
你是否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迁怒于伴侣,越吵越凶、一发不可收拾?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有一个术语叫“阴影”,即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具体什么意思呢?
我们小时候一直被教育“父母是伟大的”“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听父母的话”。然而在这种教条之下,我们儿时所有的灰暗感受都将无处安放。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的话即使是错的,我们也只能将情绪隐藏,而这便是“阴影”,也是“迁怒”于人的开端。
注意,这里说的将情绪隐藏并不是指青春期叛逆时期,而是在更早的性格与心理形成时期,若长时期处于“阴影”之中,我们的内心便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就可以改变曾经的心理状态。然而事实却是,童年时期受到的原生家庭影响之大,足以陪伴一个人老去、甚至死去。
比如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中国人往往都好面子,可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往往都是没有面子的,任何一个孩子都受到过父母的比较、否定和打骂,所以等孩子长大后,一旦有力量与之抗衡,就会过度捍卫自己的颜面。如今,“好面子”仿佛已渗透进国人的骨子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来源于家庭。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甚至还会影响我们亲密关系间的发展。为了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点,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结合平时积累的案例,将原生家庭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写进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让我们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更好地化解因性格问题而出现的恋爱、婚姻危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性格缺陷是指一个人不稳定的态度,是个人成长形成的人格习惯中的组成部分。
一般把一个人遇事不能表现出稳定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常人的反应称为性格缺陷。形成原因有很多,有基因问题、后天经历等。
一般把一个人遇事不能表现出稳定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常人的反应称为性格缺陷。形成原因有很多,有基因问题、后天经历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10年前,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到人之后,不施救反而连刺数刀将其杀害的案件,曾引起举国热议,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2020年刚好是药家鑫案件发生的10周年。
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看到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结合自己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认为药家鑫是一个被娇生惯养了的“富二代”,遇到一点点地不顺心便引起他的极端愤怒,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父母的庇护,最后采取残忍的手段发泄。于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咒骂他恶毒没有人性,咒骂他有钱父母的娇惯式教育。我和同学们得知药家鑫被判死刑时,也为司法的公正、恶有恶报而喝彩。
然而现在,再看药家鑫事件,我反而十分同情他。
去年读了柴静的《看见》,我了解到,药家鑫并非“官二代”、“富二代”,也并非被娇生惯养,而是从小到大一直被父亲严格管教。当药家鑫小时候在学校受到欺负时,父母也没有站出来保护他,反而觉得儿子懦弱。
父亲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打击儿子,从未鼓励过他。药家鑫很怕他的父亲,初中的时候曾今想过自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健全的自我认知。
与父亲的严厉相反的是母亲一味的宠溺,给他钱做双眼皮手术,本来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却为他买车。药家鑫在撞人之后并杀人,真实原因是因为怕受害人去缠着他父母,他害怕父亲批评,害怕父亲不会饶恕他。他的父母在他出事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向受害方道歉赎罪,而是怕丢人躲了起来,错过了和受害人家人沟通为儿子减刑的最佳时期。药家鑫其实是家庭教育的悲剧,怎能不让人心生同情。
从药家鑫的事件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拥有爱和温暖,总有部分家庭充满着伤害。药家鑫和他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中提到中毒的孩子和有毒的父母。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苏珊·福沃德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列举了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案例,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了解到,有时我们内心那些痛苦的、愤怒的、焦虑的、无处安放的感受都是由缘由的,它们有可能就来自我们的家庭。本书意不在于控诉有毒的父母,而是教我们正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从父母的负面影响中解脱,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获得自由与幸福生活的能力。
一、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有不足之处。就连作家三毛的作品中也曾写道,因为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期望过高、不能满足而觉得自卑和心虚。因此,完美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的管教过严、打骂和发脾气的父母,当然不能称之为有毒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仅一次就对孩子伤害巨大,这两种类型的父母是十足的有毒父母。此外,如果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和影响孩子的生活,那么他们也属于有毒的父母。前者对孩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很难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甚至会有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后者伤害是隐性的,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些伤害对自己的生活和性格产生的重大影响。下面,将着重讨论后者在书中所属的父母类型。
不称职的父母——不爱孩子的父母、消失的父母、遇到问题时表现的像个脆弱无力的孩子的父母。这些父母推卸对孩子的应尽责任,让孩子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情感无法健康发展。
操控型父母——这种类型的父母打着“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子女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操控,子女的独立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我们常说的“妈宝男”就是这种类型父母的受害者。我有个同事,因为婆婆对他们的婚后生活横加干涉,她的丈夫什么事情都听婆婆的,最后离婚了。
酗酒型父母——酗酒者酒后神志不清,情绪不受控制,不仅让孩子手足无措,还需要承担照顾的角色。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感,时常郁郁寡欢、敏感多疑以及拥有过度的责任感。他们要么会找酗酒的另一半,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要么同样酗酒。
言语虐待型父母——这类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真蠢”“你真没用”“你什么都做不好”“生养你真让我后悔”。千万不要低估这些恶言恶语的力量,他们对尚未形成自我意识的孩子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小的时候,家庭就是我们的全部。是父母教会年幼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也通过父母,我们初次认识到自己是谁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以上的几种有毒父母,他们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会像种子一样种在我们的心里,随着我们步入成年而长成无形的杂草,以想象不到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回顾过去,为自己的心理诊脉
有史以来,我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无一例外都是“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是否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说“小孩是没有腰的”?其实这句话暗含着的另一种意思是“小孩是没有面子的”。这意味着父母怎么对我们都是对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否定我们,让我们的尊严荡然无存。
想一想,你会不会经常感到愤怒、焦虑?会不会时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会不会总是无法信任别人?面对父母时,会不会充满负罪感?想要确认这些感受是不是父母过去对你造成的伤害,让你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和认同感。
苏珊在书中列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帮助你确认是否受到父母的负面影响。我挑选了几条如下:
1. 你是否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父母心怀畏惧?
2. 你的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倒霉事?
3. 与父母在一起,或者仅仅想到与父母一起共度时光,你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身体反应吗?
4. 父母会威胁或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
5. 你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觉得哄她们开心是你的职责吗?
6. 你是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欠?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中的三分之一做出肯定的回答,说明父母过去对你的伤害形成了你的性格缺陷,对你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如何从父母的遗毒中解脱,重获幸福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已经成年,那么根据书中的方法,你可以将自己从有毒父母留给你的扭曲的负罪感和自我怀疑中解救出来。
第一步,正视你父母给你的伤害。尊重你所受的伤害,尊重对父母的怨愤,让你的父母为过去自己所做的、伤害你的事情负责,你那无处安放的痛苦才可以放下。正视并不是要你原谅,“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只有他们承担起伤害你的责任,求得你的原谅时,你的原谅才有意义。
第二步,自我界定,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不能屈服于你的父母对你的干涉,在自我和父母的情感中找到平衡,既忠于自己,又和父母保持健康的关系。
第三步,与父母对峙,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并表明你的立场。对峙的内容包括: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你当时的感受、你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对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作出要求。作家三毛也曾对父亲写过这种对峙的留言条,也曾因为父母对她生活的过多干预,开诚布公的和父母谈过,希望给彼此独立的空间。如果你的父母开明,你可以选择面谈,如果害怕当面对你,你也可以选择写信。对峙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你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证明自己的独立。不要妄想改变你的父母,重点是你自己做出改变,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逐渐获得幸福的能力。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孝道这个伦理包袱下,只是一味的顺从,丧失了自我。所以我们尤其需要阅读《原生家庭》这本书,它可以让我们清晰的去认识自己的家庭,帮助我们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更加自由和独立,更好的去爱、去生活。
苏珊在书中说,“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阅读《原生家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生活的更幸福。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独立的家庭成长环境。
10年前,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到人之后,不施救反而连刺数刀将其杀害的案件,曾引起举国热议,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2020年刚好是药家鑫案件发生的10周年。
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看到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结合自己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认为药家鑫是一个被娇生惯养了的“富二代”,遇到一点点地不顺心便引起他的极端愤怒,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父母的庇护,最后采取残忍的手段发泄。于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咒骂他恶毒没有人性,咒骂他有钱父母的娇惯式教育。我和同学们得知药家鑫被判死刑时,也为司法的公正、恶有恶报而喝彩。
然而现在,再看药家鑫事件,我反而十分同情他。
去年读了柴静的《看见》,我了解到,药家鑫并非“官二代”、“富二代”,也并非被娇生惯养,而是从小到大一直被父亲严格管教。当药家鑫小时候在学校受到欺负时,父母也没有站出来保护他,反而觉得儿子懦弱。
父亲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打击儿子,从未鼓励过他。药家鑫很怕他的父亲,初中的时候曾今想过自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健全的自我认知。
与父亲的严厉相反的是母亲一味的宠溺,给他钱做双眼皮手术,本来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却为他买车。药家鑫在撞人之后并杀人,真实原因是因为怕受害人去缠着他父母,他害怕父亲批评,害怕父亲不会饶恕他。他的父母在他出事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向受害方道歉赎罪,而是怕丢人躲了起来,错过了和受害人家人沟通为儿子减刑的最佳时期。药家鑫其实是家庭教育的悲剧,怎能不让人心生同情。
从药家鑫的事件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拥有爱和温暖,总有部分家庭充满着伤害。药家鑫和他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中提到中毒的孩子和有毒的父母。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苏珊·福沃德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列举了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案例,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了解到,有时我们内心那些痛苦的、愤怒的、焦虑的、无处安放的感受都是由缘由的,它们有可能就来自我们的家庭。本书意不在于控诉有毒的父母,而是教我们正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从父母的负面影响中解脱,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获得自由与幸福生活的能力。
一、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有不足之处。就连作家三毛的作品中也曾写道,因为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期望过高、不能满足而觉得自卑和心虚。因此,完美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的管教过严、打骂和发脾气的父母,当然不能称之为有毒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仅一次就对孩子伤害巨大,这两种类型的父母是十足的有毒父母。此外,如果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和影响孩子的生活,那么他们也属于有毒的父母。前者对孩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很难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甚至会有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后者伤害是隐性的,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些伤害对自己的生活和性格产生的重大影响。下面,将着重讨论后者在书中所属的父母类型。
不称职的父母——不爱孩子的父母、消失的父母、遇到问题时表现的像个脆弱无力的孩子的父母。这些父母推卸对孩子的应尽责任,让孩子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情感无法健康发展。
操控型父母——这种类型的父母打着“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子女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操控,子女的独立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我们常说的“妈宝男”就是这种类型父母的受害者。我有个同事,因为婆婆对他们的婚后生活横加干涉,她的丈夫什么事情都听婆婆的,最后离婚了。
酗酒型父母——酗酒者酒后神志不清,情绪不受控制,不仅让孩子手足无措,还需要承担照顾的角色。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感,时常郁郁寡欢、敏感多疑以及拥有过度的责任感。他们要么会找酗酒的另一半,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要么同样酗酒。
言语虐待型父母——这类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真蠢”“你真没用”“你什么都做不好”“生养你真让我后悔”。千万不要低估这些恶言恶语的力量,他们对尚未形成自我意识的孩子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小的时候,家庭就是我们的全部。是父母教会年幼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也通过父母,我们初次认识到自己是谁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以上的几种有毒父母,他们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会像种子一样种在我们的心里,随着我们步入成年而长成无形的杂草,以想象不到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回顾过去,为自己的心理诊脉
有史以来,我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无一例外都是“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是否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说“小孩是没有腰的”?其实这句话暗含着的另一种意思是“小孩是没有面子的”。这意味着父母怎么对我们都是对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否定我们,让我们的尊严荡然无存。
想一想,你会不会经常感到愤怒、焦虑?会不会时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会不会总是无法信任别人?面对父母时,会不会充满负罪感?想要确认这些感受是不是父母过去对你造成的伤害,让你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和认同感。
苏珊在书中列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帮助你确认是否受到父母的负面影响。我挑选了几条如下:
1. 你是否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父母心怀畏惧?
2. 你的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倒霉事?
3. 与父母在一起,或者仅仅想到与父母一起共度时光,你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身体反应吗?
4. 父母会威胁或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
5. 你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觉得哄她们开心是你的职责吗?
6. 你是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欠?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中的三分之一做出肯定的回答,说明父母过去对你的伤害形成了你的性格缺陷,对你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如何从父母的遗毒中解脱,重获幸福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已经成年,那么根据书中的方法,你可以将自己从有毒父母留给你的扭曲的负罪感和自我怀疑中解救出来。
第一步,正视你父母给你的伤害。尊重你所受的伤害,尊重对父母的怨愤,让你的父母为过去自己所做的、伤害你的事情负责,你那无处安放的痛苦才可以放下。正视并不是要你原谅,“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只有他们承担起伤害你的责任,求得你的原谅时,你的原谅才有意义。
第二步,自我界定,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不能屈服于你的父母对你的干涉,在自我和父母的情感中找到平衡,既忠于自己,又和父母保持健康的关系。
第三步,与父母对峙,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并表明你的立场。对峙的内容包括: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你当时的感受、你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对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作出要求。作家三毛也曾对父亲写过这种对峙的留言条,也曾因为父母对她生活的过多干预,开诚布公的和父母谈过,希望给彼此独立的空间。如果你的父母开明,你可以选择面谈,如果害怕当面对你,你也可以选择写信。对峙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你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证明自己的独立。不要妄想改变你的父母,重点是你自己做出改变,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逐渐获得幸福的能力。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孝道这个伦理包袱下,只是一味的顺从,丧失了自我。所以我们尤其需要阅读《原生家庭》这本书,它可以让我们清晰的去认识自己的家庭,帮助我们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更加自由和独立,更好的去爱、去生活。
苏珊在书中说,“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阅读《原生家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生活的更幸福。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独立的家庭成长环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