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是上海著名的地方戏曲,这种戏曲诞生于什么时候?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名剑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是改成沪剧。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年、舞。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会,又广泛吸收新歌剧、电影、话剧以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表演方法,并与音乐、布景、灯光、服饰融为一体,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沪剧主要剧目有《陆雅臣》《卖红菱》《十不许》《小分离》《捉牙虫》《阿必大回娘家》《女看灯》《庵堂相会》《顾鼎臣》《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姻缘》《阮玲玉自杀》《空谷兰》《雷雨》《魂断蓝桥》《红灯记》等。
与许多戏剧相比,沪剧初创期的一些名戏题材可以延续保留至今,如反映沪上民俗的《小分离》、《女看灯》、《看龙舟》,还有传统名剧《白兔记》、《孟丽君》等。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