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一种病吗?如何真正打败拖延症!
1、改变认知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4.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简单来说”拖延症“指的是“有事情存在,我们知道后果,仍然不做”,它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在能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拖延症的影子,尚且不说那些本身管控能力就很差的人们,就是那些极其自律,控制力很强的群体也难免不了拖延症的影响。对很多人来说,拖延就像一个结,想解开却找不到头绪。那么要想真正了解拖延症的本质,还需要对其刨析追源。
拖延这个词的英文是由两个拉丁词语拼接而成,中文意思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可以理解为以后再做。你看,拖延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问题。
从医学上说:轻度的拖延症只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性行为,而重度的拖延症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幸运的是,它反映在人生理上的不是一种病痛的疾病,但不幸的也是,它正是通过这种“无迹可寻”的手段在精神上慢慢地折磨着我们,甚至于让遭受着困扰的有些人呈现出病理性的现象。
01拖延症是病吗?
轻度的拖延症对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形成不了什么改变,这种状态下的人们往往清晰地知道自己有什么事情要做,却仍然享受着这段偷出来的拖延时光,在自己意识到确实该停止了,就能立即停下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事实上,他们也会牢牢地把控时间,不会允许自己过度地拖延,因此,轻度的拖延症最多就是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和烦恼,并不会产生令人难受的“负罪感”,有时候还可以带来一种愉悦的“松散感”。而重度的拖延症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它带来的弊端甚至可以说是病状远远超过轻度拖延症。
处于重度拖延症的人们,正当他们要开始着手某件事情时,思想便会开始无意识地转向娱乐轻松的电影综艺,谈话闲聊,短视频娱乐等,进而沉醉其中,即使他们感受到逐渐产生的“负罪感”时,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挣扎着继续安于现状,直到难以忍受,才逼着自己面对现实。而在停下来后,他们也渴望着马上完成该完成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他们的思绪又转移到了“反思”上,心中的“愧疚感”和厌恶感油然而起,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又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又控制不足自己的行为,于是乎从自身的生活习惯、性格审判到家庭影响,社会风气的层面来说服自己交出一个自己重度拖延的理由,希望求得一个让自己釜底抽薪的全新转变。可是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把看似简单的缺点连根拔起,何况每走一步还要负担着一连串的苛求,看似完美无缺的计划,实则容纳不了一丝丝的差错,这就导致了无限循环的“反思”,带来的结果就是计划和任务停滞不前。更加严重的可能,“抑郁症”、“焦虑症”接踵而来,一次次的思想漩涡让这些经受心理痛苦的人们困在了重度拖延症无尽的囚笼里。
就我看来,拖延行为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和管理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拖延是如何与自身相处的问题。因此,拖延症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
02拖延症的消极影响
拖延带来了太多的借口。佛系已经成为大众口中的多元词,有些人因为拖延的原因错过了提交报告或者申请的时间,反倒被别人说不求名利,得失成败看得轻。一些无志青年更加颓废不积极,每天娱乐至死,一些本意想做的,需要争取的事情没有做好,却变成了一个奉献,退让的借口。在我看来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力不从心的无可奈何,无赖且无奈。
拖延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且无力。当一个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就变得不再有活力。都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些人却因为拖延症困住了思想和身体,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又如何去谈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社会?诚然,个人是社会的缩影,如果每一个人都拖延成性,那么社会的蓝图又该由谁去绘画?
患有拖延症的人们还会因为自己的拖延陷入深深的烦恼。研究发现,真正的拖延者往往会把事情发展到很糟糕的局面,并引起严重的后果。
拖延会让他们承受内心情绪的折磨,比如懊恼、后悔、绝望、自我谴责等等。表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异常,但其实内心深处常常感到挫败和痛苦。他们认为自己有完成所有事情的能力,却因为拖延而无法完成。这会让他们陷入痛苦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不幸的是,他们还会在拖延之后承受工作、学业、家庭、人际关系方面的重大挫折。很多人因此丢了工作,丢了家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并且后悔莫及。
时节如流,光阴不待。我们根本无法浪费时间,我们浪费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拖延症的人们很可能把生活过的浑浑噩噩,像孔乙己一般整天赊账欠账,饥一顿饱一顿,最终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断在心里自我否定,一叶障目,一事无成。
03关于我的一些拖延例子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当开学季来临之前,就要连夜恶补作业,可能很多同学也都曾经是补作业大军中的一员。其实我在刚刚放假的时候就想着要好好完成假期作业,可以每天写一点,然后对着答案总结思考,可以过一个充实的假期,但往往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刚放假的几天总想着时间还长,为自己的懒找借口,想着今天好好玩明天再一起写了今天的学习任务,于是一拖再拖,就给我一种我不是刚放假怎么又开学了的错觉。
上了大学之后,老师再下课的时候总是会布置作业,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完成一份实验报告。那个时候我总是想着上一次的实验报告完成时间太紧张,取得的成绩是勉强合格,这一次需得早点开始;时间一晃到了周三,还是没有开始动笔,甚至连资料都没收集,这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开始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到了周四,各种学业课程作业累积起来,这时就开始焦虑了,但还是安慰自己,没关系还有时间;等到班级群里面学习委员开始收集作业的时候,这才真正开始坐立不安,不得不问自己,到底做还是不做。最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逼着自己快速完成,但质量堪忧;还有一种是干脆放弃抢救,坐等挨批。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呢?
造成拖延行为的原因其实也很复杂,比如生理、心理、情绪以及人际关系各个方面。
01拖延的直观原因
①我们总是给自己心理暗示,为自己找理由。在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暗示自己:我有拖延症,我是懒癌患者,所以一切不努力的动力就可以找到理由,得到原谅。我们从一开始就否定自己,不愿意去承认是自己不够努力,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当你可以早起做事的时候,你只需要一点努力,从床上起来,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顺利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但是该起床的时候,你想着毕竟我是有拖延症的人,再睡一会不耽误事,一天那么长。
②我们盲目的给自己贴标签,认为自己拖延就是本能。我们越拖延越焦虑,越焦虑越不想行动。随着次数的累积,不禁就给自己贴上了“我就是拖延者”的标签。要知道,贴上这种标签只会让你在拖延的路上越走越远。你害怕面对失败,害怕自己努力过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只好一边想着我一定可以做的好,只是我有拖延症,它阻碍了我。
③对于完成某件事情有反感的心理。在工作上,我们可能会接到领导分配的某个任务,我们没有办法去拒绝,但是内心会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基于一种报复的心态,我们就会产生拖延的情况,把事情拖到最后的期限才会完成。
④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觉没有意义。对于某件事情,可能需要长久的付出,但是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目标定的太远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完全不知道意义何在,就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态,容易自暴自弃,于是开始拖延心理。
⑤无法约束自身,放纵自己的行为。有些人的自制力会弱一些,自身又不加以约束,而是放纵自己懒散的行为。这种人并不在意自己能否完成目标,做事都需要别人的催促,才会去动手完成。
02拖延的心理原因
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原因,具体体现在对失败和成功的恐惧上,也就是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和焦虑心理。
①一部分的拖延者或许会有轻微的强迫症,追求完美,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会把自己做的事情反复的修改、调整,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就导致了拖延。拖延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过分追求完美,失败让他们无法承受。所以他们不停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制定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当发现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失望,通过拖延来让自己放弃,减少内心痛苦的感觉。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报一个写作培训班,但你迟迟不报。原因就在于你想到写作班老师肯定会要求你把文笔练好、把逻辑表达清楚、多搜集素材等等。于是,你想着先自己练习这些,等完全准备好再去报班。
②还有一部分拖延者恐惧失败,对失败所带来的后果的恐惧。因为不愿承受这种心理,拖延者就会通过拖延的方式来延缓事情的开始。他们担心被他人评判,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自己的失败被别人发现而丢脸。所以,拖延可能是应付这种恐惧的最佳策略。
这也是所谓的焦虑心理作祟:你一件事还未做成,就害怕失败,害怕被批评。
🌰举个例子:上司要求你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任务,你怕领导不满意最后的结果,就选择性地做那些轻松上手的事。就这样一直逃避这个任务往后拖,拖到最后期限才不得已去完成。
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拖延症的本质和产生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时间规划
首先应该做一个时间规划,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做的事情。从小目标做起,我们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成一个计划表(to do list),每完成一件事就打一个勾。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养成好习惯,慢慢掌控自己的时间。后续可以根据完成情况,扩大规划的时间范围。
心理暗示
拖延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受到了潜意识恐惧的影响。那么想要告别拖延,可以给自己下个心理暗示。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拖延、逃避的原因,暗示自己,采取积极的行为来转变情绪。
例如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可以经常暗示自己:我把事情完成的很好,不必纠结了;而害怕失败的拖延者,可以每天在内心鼓励自己,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
奖励机制
面对拖延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进行一种奖励机制。把想要的东西或想要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奖励,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奖赏,在满足内心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制定的计划。
我的一些克服拖延的小tips
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个真正的环境,承认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娱乐化”得足够吸引人,我们的执行力确实比之从前的人们普遍下降,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遍布着比去完成作业工作更容易让我们产生愉悦的事物,本能的选择并没有错。
其次:我们要跳出当事人的视角,尽量去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现状,考虑事情没有及时完成的后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敢于去承担拖延所带来的难受和“负罪感”,明白这些感受是人心理的一种正常反应,我们要阻止的不是感受的发生,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去执行我们该做的事情。所有的理由和道理追求到底免不得都是一个“做”字,一切无休止的思想辩论在完成事情之后都会渐渐变得清晰,我们需要明白有些问题和争吵没有意义或者没有答案。每一个拖延症的产生和消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切莫低估了今天,高估了明天。
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
拖延也是这样,我们可以透过拖延去真正的了解自己,让我们更加优秀。如果你还在因为所谓的拖延症而让内心的想法在脑袋里面原地打转,不如迎放手一试。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枷锁,而是为了张开双翼。不必瞻前顾后,不必急功近利,不妨脚踏实地的去一步步克服拖延,按部就班,当你一点点的完成每天规划好的事情,你会发现你所期望的结果总会如约而至。
一、拖延是一种病吗?
个人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受到自身意识控制,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所以,准确的说拖延并不是一种病。但是,按照目前社会上很多人的行为来看,这确实是一种病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拖延而导致焦虑,但是,很多人又因为拖延,只能不停地困在焦虑和迷茫之中,进入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为某些人说的“懒癌晚期”这个词,但是拖延和懒又不能划等号。下面让我来带你了解一下拖延症吧!
(一)拖延的表现:典型症状
是拖延症的人常表现为在知晓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大于拖延的积极后果时,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
这种情况在学校和职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
学生总是到最后期限才开始执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集中到考试前最后一周或半个月才开始课程的学习与复习;
职场中对于工作中任务的拖延,尤其是在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时,人们更倾向于拖延。拖延症对于任务完成的质量有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团队项目的失败等。或者有些人表现为一定要到某个点才做某件事情,这也会导致做事的效率降低,也属于一种拖延。
(二)拖延的定义:拖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所谓的拖延症,指的是人们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即人们明知道可能的负面结果,却还仍然选择拖延的行动。
(三)拖延的分级:1级
—— 如赴约偶尔迟到;偶尔明知有时间的条件下还把把当前任务往后推;偶尔会懒床;做事前总会磨蹭一会儿;偶尔出现忙半天发现重要的事还没做;作出决定前会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刷抖音等;购买东西会小小的纠结;偶尔会给自己找借口,这事明天做吧!
2级
——如经常赴约迟到;经常明知有时间的条件下还把把当前任务往后推;经常会懒床;做事前总会磨蹭一会儿;经常出现忙半天发现重要的事还没做;作出决定前会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刷抖音等;购买东西总是纠结;经常会给自己找借口,这事明天做吧;有时自我否定,有消极情绪。
3级
——做任何事都要拖到最后一刻;对生活特别是工作提不起兴趣,当一有工作或事情时就特烦躁。平时不愿意运动,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会站着。负面情绪严重,有时会焦虑,自我否定带有负罪感,脾气特别暴躁。
二、如何真正打败拖延症?
1.改变心态,增强内生动力。想到什么就立刻实施,那样不仅会提高做事的效率,减少拖延,还会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当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时,就慢慢改掉了拖延的习惯。
2.发手机的设置和APP用起来,设置强制模式和定时模式,到时间就提醒你做事情或者强制的切换,不让你把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在我看来,打败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手机进行强制性的设置。经过我的观察研究和本人多年的经验来说,现在大多数人拖延的原因都是被手机支配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换一个环境,找一个能带动你的人。找一个原则性强、不拖延、逼死强迫症的人跟着他的节奏来,你也会变得雷厉风行,但是,与此同时你需要要注意心情调适,因为刚开始改变总会有不适应或者是走出舒适区会让人很不爽,这是很正常的。还有就是换一个环境,不要被周围的拖延人士所影响,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就是一个道理。
综上所述,拖延不是一种病,是可以改变的,让我们一起来打败拖延症吧!
是的,在我看来拖延症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更是一种精神癌症!那要如何打败拖延症呢?别急,接下来让我给你一一叙述。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些个现象:玩了一个多小时的你想起还有未完成的工作,于是对自己说道,最后再玩30分钟就去干活吧!很快临近30分钟你又安慰自己说反正工作不多再玩10分钟吧,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直到你意识到时间可能不够后才猛地坐起,加急去完成工作;或者是自己规定的一个月一本书的计划结果到了月底才发现连书的前言都没有看完;又或者是被父母安排打扫任务时,抱着手机的你满嘴答应却又在心里不停说“等一会,再等一会”……
如果你有上述的这些个现象,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拖延症患者了!
谈到拖延症,现在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些人认为拖延症是一种“好病”,是懒癌患者的福音,更是他们的的救命稻草,拖延症的存在能够迫使他们在规定时间的最后几天内短时高效的完成堆积了几天,甚至是几个星期的任务,而且在规定时间的前期还可以享乐玩耍,这难道不香嘛?但包括我在内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疾病。但有的人又毫无所谓道:这种病对我们的身体又没有伤害,反而会让我们在确保能完成工作的同时又能够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这何乐而不为呢?况且,谁说它是病了?你认为的也只是你认为的,我就觉得挺好。对此,我想说的是,之所以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疾病,是因为我认为虽然它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微乎其微的,但最最严重的是对我们精神,乃至意志的蚕食与伤害!拖延症所带来的短暂的享乐愉悦感会让你食髓知味,就像吸食了毒品后变的上瘾,为短期内的愉悦感甘之若饴,最终在此后的工作及日常中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克服拖延症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必须要对拖延说NO!
我们想要做到真正打败拖延症,就要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拖延症的产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我们都喜欢简单,但往往事情都不会太简单,并且我们害怕失败。小到做作业(这里具体指大学生做作业,小学生似乎很勤奋吧,毕竟写完作业就能撒欢了~),写论文,背单词,大到在职场中的工作内容,要完成这些事情,都需要去付出自己巨大的时间精力。付出努力的时间增加意味着享乐时间减少,再加上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自我肯定的不坚定会不由地让自己怀疑”我能完成这个目标吗?我的努力会不会白费?“在这种心态的折磨下,渐渐地你就会对做任务产生一种厌恶感,从而对它感到排斥,进而造成拖延!
2.事情的本身对你毫无吸引力。其实要克服自己的懒惰去做一些对自己不重要或者没有吸引力的事情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升起一股排斥感。大道理我们都明白,什么学习好,运动好,工作挣钱好等等有很多好且有利的事,但坦白说,这些好事的驱动力不足,我们对它的需求的迫切感不足,这些事给我们的吸引力太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利益太少,远远不能打败我们自己的懒。从而导致拖延。
3.沉迷于一段时间内的快乐无法自拔。本人对这点深有体会啊!!以前晚上吃完饭时我妈让我洗碗,因为我吃得快嘛,吃完就玩手机,每次我妈跟我说洗碗时我总是先奥奥,然后要过一二十分钟才行动,谁让刷视频的快乐那么迷人呀。但是现在我已经没有这种现象咯,一般都是干完活再去玩。相信不少人都有这种现象或者有过这种相似的经历,沉迷于一时的快乐忘记时间,导致接下来的安排统统见鬼去了。这就是因为在舒适区呆的太久,当你意识到要脱离这种状态时会下意识的不舍,会不爽,进而就会产生排斥,所以迟迟不愿离开舒适区,从而造成了拖延。
那么既然已经找到原因,想要真正打败拖延症,就要做到对症下药。
1.给自己多一点自信。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啊家人们!!自信真的很重要,不要畏惧失败,要相信付出即有所得,努力不会白费。就像考研一样,22考研报名425万人,过线人数仅110万人。我不认为未过线的人就是失败的,他们同样经历了被早晨六点半的闹钟叫醒,同样都看过12点后图书馆上方的夜空,所有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成功的!他们成功克服了自己的惰性,变得更加努力,这些都是因为当初决定报考院校时的自信后的努力所带来的的回报。所以,请多给自己一点信心,相信自己,不要怕失败。
2.把有难度且耗时长的工作分段做,不要想着能够一次性完成所有工作。现在大二的我已经用这个办法完成了看起来很多很多的作业与任务。我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做上一个小时的高数题,因为高数题相对来说还是很费脑的,之后一小时就会写实验报告(这完全就是白给的放松脑子的时间,很无脑对着样本抄就好,甚至在这个过程里还可以带上耳机听歌),再接着就做一套四级的英语真题。就这样,通过烧脑——放松——烧脑的过程,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利用中间的时间缓解了疲惫,何乐不为呢~
还有就可以把总的任务量分成两次完成啊。比如今天安排完成任务的60%或者是70%,等到第二天内心就会忍不住os到:呀,今天的任务还没昨天的一般多呢,这一会做完不就是我的快乐时光啦!啊~简直就很nice好吧!!
所以啊,一定要适量,当你感到不适的时候就先停一会或者提前规划好每天的任务量就会变得很轻松,就不会长时间拖延啦!
3.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当人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真正想要的事情会是什么样子呢?我觉得就会像是在脱水的鱼儿拼命地扑腾渴望回到水里一样,就像是快要窒息的人们拼了命的想要呼吸哪怕一口新鲜空气一样的迫不及待吧。相信大家在开始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之前都是踌躇满志的吧,都有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有着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是在繁琐的日常里迷失,沉沦在无限的享乐的拖延中了。希望你能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够找到窒息前拼了命都想要的那一口氧气并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吧!
4.跟自己谈判,给自己心理暗示。当你沉沦在舒适区不愿脱身而出时要学会跟自己谈判。但有的人可能是这样“看完这个视频就去干活好不好?”“好啊好啊”,答应后的你却又在心里不断的反复毫无作用。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刷完这个视频就去工作20分钟,时间到再继续玩怎么样?”“好,看完就去,就只工作20分钟。”虽然这20分钟的效率可能会十分低下,但通过这段时间,你会慢慢的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慢慢的就会进入工作状态,到了最后时间一瞬即逝,此时的你其实已经战胜了拖延!
结语
乐于享受是人天生就存在的特性,打断享乐过程就会让人不爽,甚至排斥。无法实施第一步其实就是拖延的开始。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再用适当的办法进行应对,相信大家都能够“药到病除”!!
希望大家能够及时行动,早日摆脱拖延的毛病!!!
拖延症不是病。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拖延症,不是每一个做事爱拖延的情况它都叫拖延症,有些人他做事也拖拖拉拉,但是他不难受,他不自责,不纠结,他也不想变得更有效率,这种情况就不叫拖延症。
能称得上是拖延症的是做事不仅拖,而且在心理上他不能接受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想要急切地做出改变,但是就是办不到。最后这种心理的矛盾导致极度的痛苦,在身体上也会表现出一些病变,比如说头痛、胃痛、失眠,到最后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像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拖延症。
有拖延症的人在面对一个新任务的时候,他先是对自己有一个很高的预期,想要早早地开始,充分地准备,最后漂亮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一直处在这种想的状态里,他就是开始不了,不肯行动,他一边拖。
如何真正打败拖延症:
1.设立截止日期。你看我们所有的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那种从无到有要创造一个东西的劳动,如果没有截止日期的话真的是能给多久拖多久。就像是假期作业一样,好多人都要在开学的最后几天疯狂的补作业,如果自己设立截止日期为一个星期并让人监督,一个星期照样可以写完假期作业。
2.改变环境。就像学习喜欢去图书馆一样,那里的氛围安静,并且有很多同你一样学习的人,没有手机和其他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你就能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一些压力去做事,可以更快的做完事情。
3.制作规划表。提前一天做好明天的计划,按照计划的时间去做事,但不要制作的很完美,要求自己一天就要完成很多事情,那样的话会慢慢具有消极的心态。制作一些最低标准,比如明天就写一篇作文,不是很高的要求,但写完会感到满足,这样就可以慢慢摆脱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