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式方程是通过哪些条件推导出来的?
1、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反应中只有一个中间复合体,反应的第一步
是可逆反应,并保持始终;
2、反应的第二步
是限速步骤,这里是限速步骤,这里
,也就是说ES分解生成P的速率不足以破坏E和ES之间的快速平衡;
3、为了达到平衡,只用初始底物浓度
的很小一部分,因为一般情况下
(初始酶浓度),因此在反映的初期,底物浓度[S]可以用
代替,或是把[S]看作
4、酶在反应中不被消耗,只是或以游离形式E存在或以结合形式ES存在,因此游离酶浓度[E]和中间复合体浓度[ES]只和等于初始酶浓度
或总酶浓度
,即
,这就是所谓的酶守恒公式(conservation equation of enzyme);
5、该模型没有考虑
这一逆反应,但显然
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要忽略这一步,必需使[P]接近于零,因此米-曼氏方程只适用于反应的初速率。
扩展资料:
当底物浓度非常大时,反应速度接近于一个恒定值。在曲线的这个区域,酶几乎被底物饱和,反应相对于底物S是个零级反应。就是说再增加底物对反应速度没有什么影响。
反应速度逐渐趋近的恒定值称为最大反应速度 。对于给定酶量的 可以定义为处于饱和底物浓度的起始反应速度n。对于反应曲线的这个假一级反应区的速度方程可写成一种等价形式:
n(饱和时)=Vmax=k[E][S]0=k[E]total=k cat[ES]
速度常数k等于催化常数k cat,k cat是ES转化为游离的E和产物的速度常数。饱和时,所有的E都是以ES存在。方程(3.2)中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关系式:Vmax=k cat [E]total。从中得出:k cat=Vmax / [E]total。k cat的单位是s-1。催化常数可以衡量一个酶促反应的快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氏方程
2024-11-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