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命名的依据是
腹外疝是根据部位命名的。
腹外疝分类依据:
1、易复性疝
疝内容物在腹内压增高时进入疝囊,平卧休息或用手轻推即纳入腹腔。
2、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到腹腔。
3、嵌顿性疝
疝环较狭小,在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强行通过疝环进入疝囊,由于疝囊颈的弹性收缩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称嵌顿性疝。此时,疝内容物因静脉回流受阻而淤血和水肿。
4、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如不及时解除,疝内容物血液循环障碍加重,以至最后完全阻断,称绞窄性疝。此时,疝内容物因缺血而坏死。
腹外疝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疝,可随诊观察,也可择期手术治疗。有症状的疝,应择期手术。嵌顿性及绞窄性疝应行急诊手术。5岁以上的脐疝,应手术治疗。2岁后如脐环直径还大于1.5cm,则可手术治疗。
2、传统的疝修补术
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等缺点。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修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是目前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在无张力情况下,利用合成补片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疝修补材料分为可吸收材料、部分可吸收材料和不吸收材料等多种。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局部牵扯感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双侧腹股沟疝的修补,以及复发或隐匿性疝,经腹腔镜疝修补。
3、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愈的可能。老年体弱或因其他原因不适合手术者可穿戴疝带治疗。
脐疝: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在小儿2岁之前可采取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的原则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采用此法治疗。成人脐疝易发生嵌顿,应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