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中国的教育技术最早主要是音频和视频技术,及其它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化教育手段。以广播电视和卫星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形式,促使了教学的组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一些变革。
8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使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中国继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之后,1999年6月13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为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3、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升级为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这对新时代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
扩展资料
教育技术的特征: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调、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都产生直接影响。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教育技术重视所有学习资源或称为人类的学习媒体的开发、应用、管理,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强调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来分析和整合“教、学”过程。例如,利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制订出可以操作的逐次递进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这些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过程、方式、媒体),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设计方案,并在方案的试行中,进行评价总结,依据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这样的系统过程为实现优化教学活动(或学习经验)提供了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 机械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在20世纪初,教育技术开始引入机械设备,如幻灯片、放映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的引入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 多媒体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进入了多媒体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技术开始使用电视、录像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化。
- 计算机化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进入了计算机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技术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 智能化阶段:当前,教育技术正逐渐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这些阶段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继续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教育的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