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2019-03-17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慢性肾衰竭(C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以肾功能持久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产生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依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分为:
①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至正常的50%~80%,血肌酐(Scr)正常,患者常无明显症状;
②氮质血症期,是肾衰竭的早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Scr高于正常,但<450 μmol/L,常无明显症状,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多尿、夜尿;
③肾衰竭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Scr显著升高至450~707μmol/L,患者明显贫血、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④尿毒症期,是肾衰竭的晚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以下,Scr>707μmol/L,患者常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症状显著,包括恶心呕吐、重度贫血、心包炎等全身各系统受累表现,其中神经、精神症状尤为突出,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嗜睡、昏迷等。
本病属中医“关格”、“水肿”、“虚劳”、“癃闭”等病证范畴。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晚期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以原发性肾疾病为多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疾病。
继发性肾疾病和肾中毒有: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紫癜、痛风、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镇痛药的重金属(锅、镉)中毒性等,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尿道狭窄,亦为慢性肾衰的常见病因。
2.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当肾单位破坏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健存肾单位对代谢产物的排泄负荷增加,以维持机体的需要,导致代偿性肾小球毛细血管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而肾小球内“三高”可引起:
①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系膜细胞和基质显著增生,肾小球肥大,继而发生硬化;
②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损伤肾小球粗硬化;
③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致蛋白尿增加而损伤肾小管间质。上述过程不断进行,使健存肾单位进一步不断减少,肾功能逐渐减退,当GFR降至正常的25%以下时,便出现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发展为尿毒症。
尿毒症症状的产生,为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内分泌紊乱外,各种代谢产物潴留起重要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可统称为尿毒症毒素,包括
①小分子物质: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酐、胍类、胺类、吲哚类等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②中分子物质:如血内储存过多的激素、多肽以及结合的芳香族氨基酸等;
③大分子物质:由于肾降解和排泄能力下降,使某些多肽和小分子蛋白质积蓄,如PTH、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胃液素和肾素等。上述物质有的对人体有害,有的在正常浓度时对人体无害,但在血内水平过高时有毒性作用,因而致尿毒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