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系统矿化组合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构成该成矿系统的3大类型矿床,不仅各有其特征的成矿环境、矿体特征、矿石类型等,而且矿化组合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在同类型矿床中,矿化组合还因空间、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矽卡岩型矿床中,最主要的成矿元素是Sn,其次是W、Cu、Pb、Zn、Ag、Bi。不同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措莫隆锡矿为例,在矿区内围绕措莫隆岩株,不同矿化组合矿体呈环带状展布(图5-6),由岩体向外矿物共生组合显示从高温—低温正向水平分带特征:① 内带,可称之为锡矿带,以含锡花岗岩为主,矿床产于岩体边缘或顶部;② 过渡带,可称之为锡、铜带,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距岩体0~40 m,为锡石、黄铜矿体,个别矿体含Zn达1.07%;③ 外带,距岩体50~200 m,为锡多金属带,其中距岩体50~300 m,为Sn-Cu-Pb、Zn混合带,距岩体400~1000 m范围内为Sn-Pb、Zn带。
图5-6 措莫隆矿区矿化元素组合分带示意图
在连龙(西直沟)矽卡岩型矿床中,矿化组合总体为Sn-Ag-Bi。但不同成矿阶段矿化组合还有所不同,早期矿化元素基本仅为Sn;第二期矿化变化为Sn-Bi多金属组合;第三期变化为Sn-W多金属组合;最晚期仅出现很弱的Pb、Zn组合。
在夏塞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中,在不同类型矿石中,矿化组合则有所不同,在银铅锌矿石中,元素组合为Ag-Pb-Zn组合,在银锌铅铜锡矿石中,元素组合为Ag-Zn-Pb-Sn-Cu组合。
在休瓦促蚀变花岗岩及石英脉型矿床中,成矿元素主要为W-Mo,在外侧有时也出现铜多金属矿体。在蚀变花岗岩中W相对Mo富集,在石英脉型矿体中Mo相对W富集,总体看W的矿化时间较早,矿体形成时温度较高,而Mo的矿化形成时间较晚,矿体形成时的温度也较低。Cu多金属矿化的时间明显晚于W-Mo矿化,在空间上也不与W、Mo矿体共生。
不同矿床或同一矿床不同空间或矿化阶段矿化元素组合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 初熔岩浆产生时围岩和物源成分的差异;② 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和介质条件;③ 含矿热液在矿区或矿床中活动时,围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矿化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在该成矿系统中,矿床类型及矿化元素组合的多样性,反映了成矿系统中成矿作用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