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侯国”具体是什么意思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
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中国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分封制。
中国自汉朝开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 *** 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划,少数时期成为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诸侯国林立之时,《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