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跪求大神
原文好像有缺失啊……我找到的是这个:
小学之重于古久矣。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制太史试学童,能卜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自凡将、元尚、滂喜诸篇,均失其传。而爰历博学,为闾里书师所合之仓颉篇中。许慎据以撰说文解字,古本部分,自一至亥者是已。顾氏玉篇,本诸许氏。稍有升降损益。迨唐上元之末,处士孙强稍增多其字。既而释慧力撰象文,道士赵利正撰解疑。至宋陈彭年、吴锐、丘雍辈又重修之。于是广益者众,而玉篇又非顾氏之旧矣。予寓居吴下,借得宋椠上元本于毛氏汲古阁,张子士俊请开雕焉。梨枣之材,尺幅之度,临橅讎挍之勤,不舍晨暮。并取系传类篇,汗简佩觽诸书,推源析流,旁稽曲证,逾年而后成书。爰属予序其本末。以予思之。学奚小大之殊哉。毋亦论其终始焉可也。讲习文字于始。穷理尽性。官治民察。要其终未有不识字而能通天地人之故者。宋儒持论以洒埽、应对、进退为小学。由是今之塾师。说文、玉篇。皆置不问。兔园册子专考稽于梅氏字汇。张氏正字通所立部属。分其所不当分。合其所必不可合。而小学放绝焉。是岂形声。文字之末与。推而至于天地之故。或窒碍而不能通。是学者之所深忧也。孙氏玉篇虽非顾氏之旧。然去古未远。犹愈于今之所行大广益本玉篇。复上元本而古之小学存焉矣。康熙四十有三年六月既望 南书房旧史秀水朱彝尊序时年七十有六
译文:
“小学”在古代被重视已经很久了。周代官员保氏掌管教育公卿子弟,教育他们学习《六书》。汉代的制度,太史考试入学的孩子,能背书超过九千字的(《汉书·艺文志》里面没有“卜”字),才能当官。官员或人民上书,如果字有不正确(或者不端正?不知道是哪个。)就会被列罪弹劾。自《凡将》《元尚》《滂喜》这些篇目都已失传,而《爰历》《博学》两篇被乡村的书师合并到《仓颉篇》当中(这些书好像都是古代的识字书)。许慎依据此书撰写了《说文解字》,古本的部首分类,就是从一到亥的部分了(好像有关《说文解字》一书的结构,我不了解)。顾氏编撰的《玉篇》,可以追溯到许氏的《说文解字》,略有增减删改。到唐代上元末年,隐士(就是一个不做官的人)孙强略微增多了里面的字数。后来释慧力(不知道什么人)编撰了《象文》,道士赵利正编撰了《解疑》。到宋代,陈彭年、吴锐、丘雍等人又重新修订了此书,于是增添的内容有很多,而(其中)《玉篇》又不是顾氏编撰的旧篇。
我客居在吴地,在毛氏汲古阁借到了宋版的《上元本》,张士俊(此人也不知是谁)请求雕版刊印此本。(我们)选取梨枣木材(作为雕版材料),量取尺寸和开本,勘核校对十分勤奋,昼夜不停。一共选取了《系传》《类篇》《汗简》《佩觽》几篇书,考证源头分析流派,广泛考核周详取证,超过一年之后才完成此书。于是(张士俊)嘱咐我作序叙述此事的始末。
依我看来,学习何有大小的区别呢?不同时讲讲其中的始终之道怎么可以呢?(我翻译无能了,这一句意会好了)讲习文字只是个开头,尽述世间的道理人性、便于官员治理和百姓区分(这一句好像是古籍中讲黄帝造字的话),这才是其最终目的,没有人能不识字却通晓天地人的本源。宋代的儒生发表议论,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内容作为小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如今的学塾老师,把《说文》《玉篇》这些古书都弃置不用。《兔园册子》只考校了梅氏的《字汇》,张氏的《正字通》所设立的部首分类,把不应该分开的分开了,把不必要合并的合并了。(因为这些书的不足之处导致)(古代的)小学废弃绝迹了。这岂是(只关乎)形声、文字的末流小事呢?(如果)深究下去,直到(关乎)天地本源(的道理),都可能受到阻碍不能通晓明白(我翻译不能了,大意应该是说识字书这件事,不止是字音字形这种小事,而是关乎理解人生树立三观的大事……总之就是上纲上线了)。这是为学的人所深深忧虑的啊。孙氏的《玉篇》虽不是顾氏编撰的旧篇,但离古代时期不远,尚且好过如今所通行的《大广益本玉篇》。(若能)复兴《上元本》,那么古代的小学教育就可以留存在世了。
康熙四十有三年六月既望(写文时间)
南书房旧史 秀水 朱彝尊(作者)序
时年七十有六
这么多古籍,太专业了,我已经傻了,题主是干什么的?居然读这种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