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层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义敦地区的古老变质基底由前震旦系恰斯群构成, 在 “恰斯断隆” 出露, 与扬子地台的河口群相当, 盖层为地台型震旦系观音崖组和灯影组沉积建造, 显示恰斯断隆曾是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奥陶系-下二叠统地层单元的沉积相特征和生物面貌与扬子地台类似, 表明中咱微地块和义敦地区是扬子地台西缘的组成部分; 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的碳酸盐沉积和碎屑岩沉积揭示其形成于陆缘盆地或陆坡环境; 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地层自下而上由砾岩和粗砂岩向砂泥岩、碳酸盐岩转变, 反映其形成环境由滨岸向陆棚环境演变, 其基性火山岩亦显示板内玄武岩亲和性。侯增谦和罗再文 (1992) 依据岩浆密度对岩浆喷发侵入活动的制约关系, 估计义敦岛弧基底陆壳厚度介于20~25km之间, 表明义敦岛弧具薄陆壳基底特征。 岛弧基底是长期处于伸张状态的陆壳基底, 在乡城地区被进一步拉张减薄, 局部引张开裂产生新的洋壳, 扩张中心位于乡城西部潘拥-白松一带, 洋壳形成年龄约231Ma, 以洋壳残片为特征的建造组合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辉长-辉绿岩墙群、枕状-块状玄武岩、深海放射虫硅质岩等为标志。伴随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 义敦地区所处的扬子被动大陆边缘在拉张作用下发育堑-垒体系, 控制着地层分布和沉积相特征。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随着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 本区进入了岩浆弧发展阶段, 该区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 之后, 洋盆向西继续俯冲, 直至甘孜-理塘洋彻底消亡。 全区在东西两侧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的碰撞造山作用, 区域整体隆升, 遭受剥蚀, 因而造成缺失侏罗系和白垩系。 根据该区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下面将简要总结该区主要地层单元分布、时代、岩性及沉积环境。
2.2.1.1 下二叠统中村组 (P1z)
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南部, 分为两个岩性段。
一段 (P1z1): 以板岩、沉凝灰岩为主夹蚀变玄武岩及灰岩,厚度大于1700m。
二段 (P1z2):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夹少许灰岩及板岩,总厚835m;灰岩夹层中含丰富的 类,计有Misellina sp.、Maklaya sp.、Afghanetla sp.、PsoudodoHolina sp.、Verbeeki-na minor Chen等, 均属早二叠世。
2.2.1.2 上二叠统东坝组 (P2d)
分布于三泥场、吉利古一带, 为灰绿色致密状、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 夹玄武凝灰岩、砂岩、结晶灰岩透镜体, 底部出露不全, 厚度近2000m。东坝组中含Palaeofusu-lina sp.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标准分子。
2.2.1.3 上二叠统聂尔堂刀组 (P2n)
与下伏东坝组二段呈整合接触。岩性以板岩为主, 夹少量玄武岩、凝灰岩及灰岩, 总厚1740m。
2.2.1.4 三叠系尼汝组 (Tn)
分布于测区南东部热绒-地基统一带, 分为两个岩性段。
其中, 一段 (Tn1): 上部, 灰绿色蚀变玄武岩、火山角砾岩, 少量灰绿色粉砂质绢云板岩、薄层状泥晶灰岩, 厚360m; 下部, 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灰色粉砂质板岩、绢云粘板岩, 下部见透镜状变质复成分砂砾岩, 夹少量灰色薄层状泥晶灰岩, 厚度大于1226m。
二段 (Tn2): 灰、灰白色中-厚层状不等粒结晶灰岩。厚148~1726m。
一段含大量牙形石, 其中: Neospathodus Waageni-Neogondolella jubata组合带及其共生分子: Cypridodella conflexa, Cratognathodus robustus, Prioniodella ctenoides为早三叠世标准分子, 故一段时代为早三叠世。二段中含少量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 其中双壳类:Asoella paradoxical、Posidonia ussurica等为中三叠世分子, 相伴生的头足: Tirdites spinosus为早三叠世分子, 故二段时代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
尼汝组为一套巨厚的砂泥质、中基性火山质、碳酸盐岩组成的复理石浊流沉积, 属氧化界面以下的深水, 活动性较强的半深海浅槽盆地相。 其上部被曲嘎寺组平行不整合覆盖。
2.2.1.5 中三叠统 (T2)
分布于研究区南部, 按岩性可分为两段, 下部为灰绿色、紫红色砂岩、板岩, 夹灰岩、玄武岩, 含Entolium discites、E.cf.discites、E.aff.Liscaviensis、Bakevellia goldfussi、Unionites cf.spicatus、Neoschizodus laevigata生物组合, 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 上部为浅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 夹泥质灰岩, 整合于安尼期地层之上, 推测为中三叠世拉丁期。
2.2.1.6 上三叠统哈工组 (T3h)
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 分为二个岩性段:
一段 (T3h1): 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 砂砾岩、砂岩呈透镜状产出, 夹灰岩、泥灰岩, 厚度1503~2007m;
二段 (T3h2): 为粉砂岩、泥岩夹灰岩和泥灰岩, 含有大量沉积混杂岩块, 这些岩块大小不一, 空间上呈条带状展布。 哈工组二段含丰富的双壳类化石, 属于Costatoria nu-itoensis-Palaeocardita mansuyi组合。其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
位于弧后的哈工组从下向上经历了陆地、滨海、陆棚浅海及半深海盆地的演化过程,反映了中甸地区三叠纪中-晚期处于拉张构造背景下, 地壳不断破裂、沉降, 海水不断加深, 盆地边缘不断垮塌的演化历史。
2.2.1.7 上三叠统曲嘎寺组 (T3q)
主体代表前岛弧期的沉积岩系, 主要分布于亚拉夏-红山-持果岗、阿旺阿措-尼拉等地段, 分成三个岩性段之间整合接触。
一段 (T3q1): 主要为灰、深灰色板岩, 薄-中层状变质细粒岩屑石英杂砂岩、变质岩屑副砾岩、粉砂质绢云板岩, 薄层状变质绿泥绢云长石杂砂岩与粉砂质绢云板岩互层,千枚状变质绢云岩屑副砾岩、变质含绢云母粉砂岩、绢云板岩夹同色薄层-中层状硅质岩, 致密块状蚀变玄武岩, 局部夹灰岩包体, 另外夹多层微粒状大理岩、白云质灰岩、含黄铁矿灰岩、强白云石化凝灰质绿泥板岩、含粉砂质含骨屑泥晶灰岩等。板岩中含双壳类化石Schafhaeutlia sp.、S.phaeriodes、S.mellingi、Krumbeckia sp.、Nuculana perlonga、Parahalobia sp.。 总厚度大于2746m 。
二段 (T3q2): 主要为深灰色板岩、变质砂岩、变质副砾岩夹灰岩及基性火山岩及伴生的硅质岩。 含珊瑚Thecosmilia sp., 牙形刺Cratognathodus sp.、Gypridodella conflexa、C.mediocris; 双壳类Halobia ganziensis等。 厚度为1182.2~2041.6m。
三段 (T3q3): 主要为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灰岩, 夹绢云板岩、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少量变质副砾岩。 含双壳类Pleuronectites difformis、Unionite sp.、Halo-bia verbeeki、H.pluriradiata; 牙形刺Neogondolella sp.、Hindeodella sp.等及数量众多的海绵骨针。 厚487.09~2683.2m。
曲嘎寺组地层自下而上由砾岩和粗砂岩向砂泥岩转变, 反映其形成环境由滨岸向陆棚环境演变。其基性火山岩亦显示板内玄武岩亲和性。 曲嘎寺组具有明显的复理石韵律特征, 属活动型浅海至半深海沉积。
2.2.1.8 上三叠统图姆沟组 (T3t)
为弧沉积岩系, 其分布范围和厚度明显超过曲嘎寺组, 主要分布于浪泥塘-春都、欠虽-普朗、纳通牛场-查拉牛场等地段, 与下伏曲嘎寺组 (T3q) 假整合接触。该组又分成三个岩性段, 之间呈整合接触。
一段 (T3t1): 为灰或深灰色板岩、绢云板岩、变质砂岩, 夹灰岩、含砾绢云板岩,在翁上东剖面底部为砾岩。 含双壳类Halobia sp.、Palaeonucula stigilat、Halobia super-bescens、Pergamidia irregularis、H.cf.yunnanensis、Indopecten sp.、菊石Cladiscites sp., 头足类Aulacoceras sp.及腹足类化石。厚度大于487.6~633.6m。
二段 (T3t2): 为灰或深灰色板岩、粉砂质绢云板岩和中性及中酸性火山岩类, 计有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 夹安山火山角砾岩、安山质熔结集块岩、安山质岩屑凝灰熔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英安质角砾熔岩、石英钠长斑岩及伴生的硅质岩。 板岩中含大量双壳类Halobia sp.、H.cf.austriaca、H.cf.yunnanensi、Posidonia sp.、H.plicosa、H.cf.norica、Posidonia sp.等。 厚度大于2346.8~2712.65m。
三段 (T3t3): 为灰或深灰色板岩、粉砂质绢云板岩, 夹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结晶灰岩。 厚度大于271.4m。
图姆沟组表现为深海复理石相的沉积特征, 显示陆缘浊流沉积特点。 生物以双壳类为主, 少量腕足类和植物, 属活动型浅海-半深海沉积。
2.2.1.9 上三叠统喇嘛哑组 (T3lm)
发育于火山弧沉积岩系之上的喇嘛哑组, 分布于测区东部沙都格勒-浪都一带。 与下伏图姆沟组 (T3t) 整合接触。该组由两个岩性段构成, 之间整合接触。
下段 (T3lm1): 下部以中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 夹灰黑色粉砂质板岩、绢云板岩, 具明显的韵律特征, 上部为粉砂质板岩、绢云板岩夹少量薄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与薄-中层细粒长石砂岩互层, 岩相特征反映其形成于滨海-陆相的过渡环境。含植物化石。厚度大于3471.17m。
上段 (T3lm2): 主体为中厚层块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绢云板岩, 或者砂岩和板岩多呈互层产出。该段为一套典型的陆相沉积, 常见大型单向斜层理, 说明当时有河流相的沉积。 含双壳类和植物化石。厚度大于2835.18m。
2.2.1.10 第四系 (Q)
分布于缓坡地带、坡地、草甸洼地及河谷。 为洪积、冲积、冰川、残坡积等堆积物。厚0~170m。
2023-06-1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