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武庙十哲?都有哪些人?你觉得谁最名不副实?
唐朝在唐玄宗的统治下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于是唐玄宗就想搞点精神文明,文人已经有了文庙,那他就来为历朝历代的武将搞一个祭祀的庙宇。武庙十哲顾名思义一共有十个人,他们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他们代表着将领的最高成就,是所有武将佩服和想要成为的对象。
一、名不副实非选一个的话,就选他诸葛亮我觉得真的很难说清谁是德不配位的,毕竟唐玄宗在那么多武将中单单就选出了这十个人,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他们中的每一个拿出来都是战功赫赫,为自己的国家打过无数胜仗,根本就没有一个是滥竽充数的。但是一定要说出一个人的话,我估计会说是诸葛亮,因为世人因为《三国演义》对他夸张太多了,把他当成了神人,而历史上真实的他虽然也很厉害,但是没有那么神。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根本没诸葛亮什么事,硬是把别人的战绩套到他的头上,这就显得有点名不副实了。
二、武庙十哲中最实至名归的几位武庙十哲中白起、韩信、孙武、吴起还有李靖这四人算是最实至名归的,这几人的战绩和声望值估计都是经得起检验的。特别是武安君白起,简直是一生没有败绩,可惜最终功高盖主被小人诬陷最终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真是可惜可悲可叹。
三、武庙十哲中存在感较低的几位田穰苴、吴起、乐毅、张良这几位虽然也是武庙十哲理的人物,但是他们的存在感真的挺低的,感觉都没怎么听到过他们的大名。但是这不代表哲他们几人实力弱,像张良,刺杀秦始皇成功逃脱,在刘邦和吕后的明争暗斗中能功成名就的脱身,武功计谋也算是无双的,其他几位就更不用多说了。
武庙十哲是在唐太宗时期设立的,先前唐太宗为了表彰大唐王朝的那些开国功臣们设立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位,而在唐太宗在位中期,为了表彰唐朝之前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名将,便设立了武庙十哲之位,其实,当年唐太宗设立武庙十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祭祀,毕竟这些人都为我国历史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进入武庙之内,最先看到的便是主祭太公望,也便是周朝的开国丞相姜子牙,在武庙的两旁便是武庙十哲了,左右各五位。他们十个人分别是张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从这十个人的身份,以及个人才能,乃至当年他们为历史做出的贡献来看,他们十个人确实配的上武庙十哲的称号。
仔细观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的特点是大多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楚汉时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正是天下战乱四起的年代,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一点没有错,因为战乱,他们有机会展现出自己出色的军事潜力。
不过今天的这个题目问的是武庙十哲中那些人最配不上这样的身份,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刁钻,颇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这里我仅仅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把。
在这十个人当中,相比之下,我认为最配不上武庙十哲身份的人就是张良和乐毅了。
乐毅
我们先来说说乐毅,乐毅生活在战国时代后期,当年的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仅仅白起上榜,而乐毅无缘四大名将之位,根本原因在于相比四大名将,乐毅在军事成就上远远不及四人,更没有资格入选四大名将之列。
就连四大名将中的其他三位都无法入选武庙十哲,显然把乐毅放进来,远远没有把四大名将中的其他三位放进来有说服力。
当年乐毅的确率领五国联军攻下了齐国七十座城池,但那是合诸侯联军之力,特别是秦在其中发挥了牵制齐主力的作用,所以实际上乐毅仅仅靠这一次看起来显赫的战绩与四大名将比起来有点不够格。
无论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还是赵国的廉颇、李牧,一生中胜仗无数,经历的重大战役远远超过乐毅,他们四人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应该要比乐毅在我国历史上更具有影响力。
其实乐毅最擅长的则不也并非军事,而是政治,所以,武庙十哲乐毅应该被其他三位名将中的一位替换。
张良
我们再来看看张良,张良其实就是刘邦的智囊,在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张良根本无法改变刘邦当年的颓废之势。
真正让刘邦完完全全活过来的个人认为是韩信和萧何,特别是韩信,仅仅拿张良与韩信做一下对比的话,不难发现,张良远远不及韩信,正是因为韩信的加盟,才让刘邦彻底摆脱了项羽的围剿,甚至是走上了和项羽争霸的阶段,最后将项羽消灭,最大的功劳还是韩信而不是张良。
相比其他的八个人,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一点上,乐毅和张良不行,而其他的八个人配的上这一点。我个人觉得他们二人的特长在于出谋划策方面,是一代文人,而在带兵打仗方面,他们两个人就显得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