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业足球解说,怎样解说才算得上优秀?
观看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而通过电视收看比赛是重要手段,这里面离不开体育解说员的存在,解说员水平的高低和解说方式、解说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比赛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有的朋友提出,现在大部分解说员在解说比赛的时候,题外话太多,不解说比赛内容,对于老年朋友们,特别是盲人朋友们来说,听什么?自然无法更好的欣赏比赛。这个问题我觉得电视台应该高度重视。但是应该区别对待,特殊处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里面有个如何理解解说员的职责、以及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的问题。家家户户刚开始普及电视机,在此之前能够收看到体育比赛的机会也并不多,大家对比赛的了解、理解和认知都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球队、球员、技战术打法的了解程度就更不要提了,毕竟那时候的资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都需要有人把这些内容告诉大家。
那时候我国著名的“体育播音员”,包括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等人,还有更早的张之老师,那是体育播音员的老前辈,宋世雄老师的师傅。
他们的解说播报风格,首先都是口齿伶俐,语速快,但是吐字清晰。从比赛一开始,就把比赛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大家,也正因为这样,对于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方面,做的就不太够了,一方面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他们本人在这方面也不是太精通,毕竟他们不是太专业,而要解说的体育项目又包罗万象的,当然不太可能样样精通了。还有一点,他们有的以前就是做广播电台解说出身的,那时候听众看不到电视画面,更需要他们把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都详尽的解说出来,这里面的杰出代表就是宋世雄老师,因此上习惯成自然了。
而进入到了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资讯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了。大家在收看体育赛事的时候,需求也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时候传统的解说员就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了,观众会认为,你说的我都看到了,还用你说干嘛?你说点我不知道的行不行?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评论员就应运而生了。同时,在体育直播间里,也一同出现了专业的体育评论顾问,比如最早直播意甲的张路和张惠德,詹俊等人,他们在协助解说员转播比赛时,不是过多的对比赛内容进行解说,而是更多的解读和评论比赛的深层问题,分析技战术打法,介绍球队和球员的情况,介绍相关的幕后消息,这都是观众不容易了解到的情况。
在新生代的专业解说员中,黄健翔是比较出色的代表人物。
与此同时,观众对体育解说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发达便捷的资讯条件下,每名观众都可以成为评论比赛的高手,就像头条所倡导的那样。在这方面我就有切身体会,我父亲就听惯了张之、宋世雄他们那种风格的解说了,再加上年纪大了,场上的人也看的不是很清楚,又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主动去了解那么多的赛外资讯,所以他就喜欢那种老式的解说方式,对现在这种新式的解说评论风格很不感冒,觉得听得云山雾罩,比赛也看的稀里糊涂。
所以,我觉得针对部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比如盲人朋友们的需要,或者是老年体育爱好者的需要,在现在的科技手段下,完全可以像多语频道一样,开通为盲人朋友们或老年朋友们服务的特定频道,就像现在北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王异一样,他在解说体育赛事的时候,就比较注重对比赛细节和过程的解说,因为他很清楚,他面对的群体是广播听众,是看不到电视画面的,就需要他来还原比赛的场景,因此解说的越详细具体越好。能让这些朋友们也听得清楚,看的明白,享受到体育比赛的乐趣。
因此,在常规解说和特殊人群解说,这两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要把握好度,比如说3/7开的比例,对于比赛进程和细节,以及赛外情况和评论等的比重,根据面对的不同观众群,按照3/7和7/3的比例进行分配,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观众的收视需求。2023-08-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