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慧眼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天在网上听台湾学者蒋勋讲《春江花月夜》,提到了佛教里的“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佛法高深,佛理难通,对佛教的东西我一向不敢深究。但“五眼”说也有它最朴素的道理:人们认识事物是有深浅、粗细的分别的,人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点,拥有一双“慧眼”,可以比别人多获得一点社会资源,活得比别人幸福一点。
早上醒来,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就这一句,至于其他的内容、歌手的名字完全忘记了。在网上搜索了半天,甚是欣喜。原来这句歌词出自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是著名的词作者闫肃老先生应约为1993年央视“3.15”晚会写的。再看看歌词,真是绝了,为“打假”这么实际的事情写的歌词竟然朦胧得象一首诗: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烦恼最是无情
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最后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反复了7次,是这首歌词表意的重心。这首歌词不但很美,很朦胧,很有诗意,而且最难得的是很有哲理性。你可以把这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纷扰推广到一切人生的困扰上面,你可以把那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迫切愿望对应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也想“借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半生的经历告诉我,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上下求索了半辈子,还是“肉眼凡胎”。
于是想起了《论语》里孔夫子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看来半辈子的修炼是不够的,还得继续精进,估计再在“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张贤亮《绿化树·序》),能活到七老八十遭人嫌的年纪,大概会看得清楚明白真切一点,但到那时候,那份清楚明白真切也只能带到坟墓里了。人生就是这么悲催,有什么办法呢!
虽说拥有一双“慧眼”很难,但只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肉眼”稍微清亮一点还是有可能的,那就是读书。书读得杂一点,“阳春白雪”也罢,“下里巴人”也罢,别人说好不算好,你自己读得有兴味才算好。谢冕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读书人是幸福的人》,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这么多年,我在体验自己生命的欣悦与苦难的同时,也通过乱翻书分享了诸多他人的欣悦与苦难。
在行将“知天命”之年,感觉自己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多了一份宽容和悲悯,少了一份愤激和郁结。我不知道我悟到的是真相,还是假象,反正它植根于我的生命经历及文化背景:不同行为的背后是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念背后是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大家是不同的人,没有优劣、高下、雅俗之分。站远一点看,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可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有自己认识的“障蔽”和“盲区”。还是孔夫子说得好:“和而不同”,自由、平等、尊重,这样的价值理念适用于一切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活在世上,富也罢,贫也罢,穷也罢,达也罢,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长不成参天大树,做一颗普普通通的草也好,努力去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及作为一个职场人的一份责任,无愧我心,有何不可!
躲在书斋里读书,社会这本大书就有可能读不好,做不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去和别人争权夺利的话,是没有优势的。在那些聪明人看来,你就是个“笨瓜”。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是一种自虐。有饭吃,有衣穿,不冻毙街头,然后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心里有了一份淡定和从容,世上的一切便云淡风轻了!
“慧眼”无处可借,惟修炼方有可能。
早上醒来,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就这一句,至于其他的内容、歌手的名字完全忘记了。在网上搜索了半天,甚是欣喜。原来这句歌词出自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是著名的词作者闫肃老先生应约为1993年央视“3.15”晚会写的。再看看歌词,真是绝了,为“打假”这么实际的事情写的歌词竟然朦胧得象一首诗: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烦恼最是无情
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最后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反复了7次,是这首歌词表意的重心。这首歌词不但很美,很朦胧,很有诗意,而且最难得的是很有哲理性。你可以把这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纷扰推广到一切人生的困扰上面,你可以把那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迫切愿望对应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也想“借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半生的经历告诉我,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上下求索了半辈子,还是“肉眼凡胎”。
于是想起了《论语》里孔夫子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看来半辈子的修炼是不够的,还得继续精进,估计再在“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张贤亮《绿化树·序》),能活到七老八十遭人嫌的年纪,大概会看得清楚明白真切一点,但到那时候,那份清楚明白真切也只能带到坟墓里了。人生就是这么悲催,有什么办法呢!
虽说拥有一双“慧眼”很难,但只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肉眼”稍微清亮一点还是有可能的,那就是读书。书读得杂一点,“阳春白雪”也罢,“下里巴人”也罢,别人说好不算好,你自己读得有兴味才算好。谢冕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读书人是幸福的人》,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这么多年,我在体验自己生命的欣悦与苦难的同时,也通过乱翻书分享了诸多他人的欣悦与苦难。
在行将“知天命”之年,感觉自己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多了一份宽容和悲悯,少了一份愤激和郁结。我不知道我悟到的是真相,还是假象,反正它植根于我的生命经历及文化背景:不同行为的背后是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念背后是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大家是不同的人,没有优劣、高下、雅俗之分。站远一点看,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可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有自己认识的“障蔽”和“盲区”。还是孔夫子说得好:“和而不同”,自由、平等、尊重,这样的价值理念适用于一切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活在世上,富也罢,贫也罢,穷也罢,达也罢,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长不成参天大树,做一颗普普通通的草也好,努力去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及作为一个职场人的一份责任,无愧我心,有何不可!
躲在书斋里读书,社会这本大书就有可能读不好,做不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去和别人争权夺利的话,是没有优势的。在那些聪明人看来,你就是个“笨瓜”。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是一种自虐。有饭吃,有衣穿,不冻毙街头,然后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心里有了一份淡定和从容,世上的一切便云淡风轻了!
“慧眼”无处可借,惟修炼方有可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