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接触生活中的“博弈论 ”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内容提要】博弈论研究的是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基础上的策略理论。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本文从博弈论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和思考。文章认为应该借鉴博弈论为我国 经济建设 服务。
【关键词】博弈论 社会经济生活 市场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选择的学问。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市场会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不同的市场情形会影响 经济主体 人的决策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 寡头市场 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的多。企业大量面对的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在这样的决策中存在着三个合理的假设为前提。第一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一个行为主体都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行动的出发点。第二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做出的决策都不是在真空的世界中。现实的世界使得一个人的生存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一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会对其他为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也会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为主体的决策结果。第三是 寡头市场 的情形。也即一个行业里面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甚至只有两三家企业,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由于竞争对手很少,每一个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受对手的行为的影响都很大。那么这样的决策就带有了博弈的色彩。
一、博弈论释义
博弈论(game theory)所分析的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个参加者的行动或策略的方式。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举例说明:
(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进行隔离审讯。如果他们都承认犯罪,每人将入狱三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由于证据不充分,每人将只入狱一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入狱五年,而坦白者将得到宽大释放。这样两个囚徒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以便能得到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样的选择。甲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获释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甲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获释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甲犯也只需服刑三年而不用五年。同样乙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只能是两个囚犯都坐牢服刑三年。 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囚徒选择的根据。
乙
坦白 抵赖
3 5
坦白
3 0
甲
0 1
抵赖
5 1
囚徒困境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犯入狱的年限,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犯入狱的年限)
对于甲来说不管乙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坦白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坦白也是比较有利的。在图中我们设想一下甲面临的选择。甲犯如果坦白,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好的。甲如果抵赖,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坏的。当然会有人问为什么两个囚徒不选择图示中右下方区域呢?这个问题方到后面来说明。很显然甲的选择是一种占优策略。在两个(或全部)博弈者都采取占优策略时,我们称其结果为一种占优均衡。在图示中左上方的区域代表的结果就是占优均衡。因为进行博弈的两个囚徒都采用了占优策略,从而造成了这种均衡状态。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每一个囚犯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同时还取决于对手的策略。
(二)双寡头垄断者是否会采用垄断价格
假设市场上的供给只有两个企业来提供,每一个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结构,每个企业都将考虑是采用正常价格,还是抬高价格形成垄断,并尽力获取 垄断利润 。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企业进行决策的根据。
乙
高价格 正常价格
A 200 B 150
高价格
100 -20
甲
C -30 D 10
正常价格
150 10
对抗博弈的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企业获利的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企业获利的数额 单位:万元)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企业在A区域中有最大的联合区域,在他们采用高价策略时,共赚到300万元的利润。如果企业之间合谋并且设置垄断价格,A区域中的情况就会出现。在另一个极端是采用正常价格 竞争策略 的D区域,每个企业盈利10万元。在这一对抗博弈的例子中有两种策略:即一个企业采用正常价格,另一个则采取高价格策略。例如在C区域 中乙 采用高价格策略,而甲则削价。甲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并且赚取了最高利益,此时乙实际上亏损了。在B区域 中甲 以高价策略为赌注,而乙的正常价格则意味着甲的亏损。在这一例子中由于甲选择了正常价格的占优性策略,无论乙怎样做,甲都会获利较多。另一方面,乙没有占优性策略。这是因为如果甲采用正常价格策略,乙也要采用正常价格。如果甲实行高价,乙也要实行高价。乙现在处在“两难处境”之中。那么乙是否会采用高价策略,并希望甲也紧随其后?或者为了安全而采用正常价格而出售?可以肯定的说,乙还是应该以正常价格出售。这是因为乙会站在甲的立场上来考虑。无论乙采取何种策略,甲都会采用正常价格策略。这是甲的占优策略。因此乙会假定甲将采取其占优策略方式以找出自己的最佳策略。这种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纳什均衡也被称为非合作性均衡,是指一个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给定时,没有一方能够改善自己的获利的状况。也就是说在博弈者甲的策略已定时,另一个对手不可能做得更好,反之亦然。每一种策略都是针对其对手策略的最佳反应。在分析纳什均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方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合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策略,而不会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群体的利益。在图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甲还是乙都无法从这种均衡(D区域)中得到更多的利润。如果甲转移到高价格策略,他的利润就会由10万元变为-20万元,而当乙从正常价格出售的纳什均衡状态抬高其价格时,他的利润就会由10万元变为-30万元。同样有人也会问为什么双方不选择A区域中有最大的联合区域?对于这个问题也放到后面加以说明。
综合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引出了占优策略和纳什均衡的概念。不难看出在给定其他博弈者策略的前提下,当没有一方能够改善其策略时,才会出现纳什均衡。而占优策略则是指无论其他博弈者采取什么策略,该博弈者的策略总是最好的。对于纳什均衡,我们说企业是根据其竞争者的策略而相应采取的最佳策略;对于占优策略,我们说企业采取的什它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策略。因而可以说占优策略也是一种纳什均衡。
现在来说明 非合作博弈 的原因。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为什么甲乙双方不能合作以取得双方最大的利益呢?例如在双寡头垄断模型 中乙 企业会决定试着降低产出,希望他的竞争者也会这样做,由此而提高市场价格。乙企业知道如果竞争者不降低产出它的利润会降为-30万元。但是,他还是试了一下。在实践中这个策略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分析一下双寡头垄断模型的矩阵表就会知道原因是甲的占优策略是遵循竞争产出规则的。无论乙采取竞争还是低产出以求垄断,甲仍然会按照MC=P的 原则确定产出。完全竞争市场中利润的刺激会导致企业走向有效的竞争均衡或者称之为非合作均衡。如果企业合谋或以协同的方式活动时,也即博弈双方协调一致去寻找最大化共同利润的策略时,就称之为合作性均衡。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共同利益在协同性均衡状态下达到最大化,但是社会总效用比竞争均衡状态下低。在现实中几个大企业联手或勾结起来形成行业的垄断以谋求最大利润而结成的联盟称之为 卡特尔 。 卡特尔 的组织很不稳定,每个企业都有强大的动机去欺骗协议而转向非合作均衡。除此以外 卡特尔 在许多情况下是非法行为。企业联手抬高价格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激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量存在而 相互独立 的企业非合作行为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低产出和高价格的合谋或勾结将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现实中政府一般都会实行反垄断法来惩治那些合谋控制价格以企图瓜分市场获得高额 垄断利润 经济主体 。由于政府的力量也使得合谋或勾结变得非常困难。当然这并不排除在现实中合作性博弈的出现。一般地,合作性博弈都发生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或部门中间。这里不多加以分析。
二、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有的学者认为博弈论已经遍及经济学、社会科学、工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这样理解也许有人会认为照这样说博弈论无所不包了,其实也不然。但是 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解释价格战、污染环境、军备竞赛、考试或体育竞技导致过多的参与者和加剧收入不平等……。限于篇幅,作者仅举两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一)污染环境的博弈
如果考虑到外部性的经济, 企业在不受到管制的环境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宁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治污处理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采取利他主义的态度治理污染,以图改进环境,那么它就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将逐渐转移到其他竞争者的手中。如果成本过高甚至还会出现破产或倒闭。在市场活动中的企业首先要想办法生存下来,然后还要在竞争中尽可能的淘汰对手,避免出局。这种思维策略会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通过减少污染而增加利润。用矩阵图形来加以说明。
乙公司
低污染 高污染
A 200 B 120
低污染
100 -30
甲公司
C -30 D 100
高污染
120 100
污染博弈的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企业治污获利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企业治污获利数额 单位:万元)
从图示中可以看到由于占优策略发挥的作用,甲乙双方都会采用D区域的方案。对于甲公司来说不管乙公司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也是比较有利的。这个图示恰好与“囚徒困境”的图示相反。在图示中右下方的区域代表的结果才是占优均衡。因为进行博弈的两个公司都采用了占优策略,从而造成了这种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看出非合作或纳什均衡是无效率的。在现实中当市场活动达到比较危险的无效率地步,政府就应该介入。通过设置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排放收费,政府可以诱导企业向A区域移动。例如我国在治理淮河污染的过程中考虑到经济的外在性,提出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排放收费原则正是博弈论在现实中的要求和运用。近期国务院环保部门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而提出的“碧海蓝天计划”也同样可以运用上述理论加以说明。
(二)胜者为王的博弈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可以看到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会得到最好的职业而大多数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毕业生只能求其次,或者很可能连对口的专业都找不到;一个超级明星每次出场费可高达几万元,而大多数演员只能拿到平均的工资。像这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试用矩阵图形来加以说明。
冠军
一般收益工作 高收益工作
A 50 B 300
一般收益工作
50 50
亚军
C 50 D 300
高收益工作
200 0
胜者为王的博弈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亚军获得报酬的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冠军军获得报酬的数额 单位:万元)
在胜者为王的图示中有才能的、有天赋的或者是机遇好的赢家有强大的动力去参加胜者为王的比赛。高高在上的赢家在比赛中获胜左面的亚军有可能被引诱进入高收益工作的行列。就如同太多的需求者去渔船追逐同一条鱼,市场过于拥挤,最终得到的总收益很小。如果亚军停留在一般收入标准的行业中,总收入会上升。图示中右下角的D区域是胜者为王博弈的均衡状态。对于冠军来说,他总能够得到高收益工作所以不会选择一般收益工作。而对于亚军来说,冠军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他会认为有同样的机会获胜,也会千方百计的加入到高收益工作的行列中。但是冠军只有一个,于是一个非效率的均衡产生了收入的最大不平等。究其原因在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也使得利润较高的职业吸引了过多的参与者,导致无效的消费和投资。在现实中,我国高考现象和民工现象与此理论颇为相似。就乙高考现象为例:在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期间,众多的考生为了自己将来利益获得的最大化纷纷报考重点大学,而成功者甚微。造成家庭和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近几年来国家采取政策为避免资源的重大浪费而采取了高校扩招的策略。纵然面对高校未来几年由于扩招而带来的压力,但是权衡利弊,国家从宏观上考虑做出的举措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三、结语
博弈论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借鉴博弈论中的基本原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双头并举,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码字好辛苦,感觉身体被掏空……不给点个我是不会起来的(葛优躺ing),嗯,关注也要(๑˘ ₃˘๑)记得是关注专题民谣年代哦~^o^~
【关键词】博弈论 社会经济生活 市场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选择的学问。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市场会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不同的市场情形会影响 经济主体 人的决策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 寡头市场 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的多。企业大量面对的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在这样的决策中存在着三个合理的假设为前提。第一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一个行为主体都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行动的出发点。第二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做出的决策都不是在真空的世界中。现实的世界使得一个人的生存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一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会对其他为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也会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为主体的决策结果。第三是 寡头市场 的情形。也即一个行业里面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甚至只有两三家企业,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由于竞争对手很少,每一个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受对手的行为的影响都很大。那么这样的决策就带有了博弈的色彩。
一、博弈论释义
博弈论(game theory)所分析的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个参加者的行动或策略的方式。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举例说明:
(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进行隔离审讯。如果他们都承认犯罪,每人将入狱三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由于证据不充分,每人将只入狱一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入狱五年,而坦白者将得到宽大释放。这样两个囚徒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以便能得到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样的选择。甲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获释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甲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获释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甲犯也只需服刑三年而不用五年。同样乙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只能是两个囚犯都坐牢服刑三年。 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囚徒选择的根据。
乙
坦白 抵赖
3 5
坦白
3 0
甲
0 1
抵赖
5 1
囚徒困境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犯入狱的年限,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犯入狱的年限)
对于甲来说不管乙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坦白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坦白也是比较有利的。在图中我们设想一下甲面临的选择。甲犯如果坦白,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好的。甲如果抵赖,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坏的。当然会有人问为什么两个囚徒不选择图示中右下方区域呢?这个问题方到后面来说明。很显然甲的选择是一种占优策略。在两个(或全部)博弈者都采取占优策略时,我们称其结果为一种占优均衡。在图示中左上方的区域代表的结果就是占优均衡。因为进行博弈的两个囚徒都采用了占优策略,从而造成了这种均衡状态。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每一个囚犯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同时还取决于对手的策略。
(二)双寡头垄断者是否会采用垄断价格
假设市场上的供给只有两个企业来提供,每一个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结构,每个企业都将考虑是采用正常价格,还是抬高价格形成垄断,并尽力获取 垄断利润 。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企业进行决策的根据。
乙
高价格 正常价格
A 200 B 150
高价格
100 -20
甲
C -30 D 10
正常价格
150 10
对抗博弈的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企业获利的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企业获利的数额 单位:万元)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企业在A区域中有最大的联合区域,在他们采用高价策略时,共赚到300万元的利润。如果企业之间合谋并且设置垄断价格,A区域中的情况就会出现。在另一个极端是采用正常价格 竞争策略 的D区域,每个企业盈利10万元。在这一对抗博弈的例子中有两种策略:即一个企业采用正常价格,另一个则采取高价格策略。例如在C区域 中乙 采用高价格策略,而甲则削价。甲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并且赚取了最高利益,此时乙实际上亏损了。在B区域 中甲 以高价策略为赌注,而乙的正常价格则意味着甲的亏损。在这一例子中由于甲选择了正常价格的占优性策略,无论乙怎样做,甲都会获利较多。另一方面,乙没有占优性策略。这是因为如果甲采用正常价格策略,乙也要采用正常价格。如果甲实行高价,乙也要实行高价。乙现在处在“两难处境”之中。那么乙是否会采用高价策略,并希望甲也紧随其后?或者为了安全而采用正常价格而出售?可以肯定的说,乙还是应该以正常价格出售。这是因为乙会站在甲的立场上来考虑。无论乙采取何种策略,甲都会采用正常价格策略。这是甲的占优策略。因此乙会假定甲将采取其占优策略方式以找出自己的最佳策略。这种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纳什均衡也被称为非合作性均衡,是指一个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给定时,没有一方能够改善自己的获利的状况。也就是说在博弈者甲的策略已定时,另一个对手不可能做得更好,反之亦然。每一种策略都是针对其对手策略的最佳反应。在分析纳什均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方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合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策略,而不会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群体的利益。在图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甲还是乙都无法从这种均衡(D区域)中得到更多的利润。如果甲转移到高价格策略,他的利润就会由10万元变为-20万元,而当乙从正常价格出售的纳什均衡状态抬高其价格时,他的利润就会由10万元变为-30万元。同样有人也会问为什么双方不选择A区域中有最大的联合区域?对于这个问题也放到后面加以说明。
综合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引出了占优策略和纳什均衡的概念。不难看出在给定其他博弈者策略的前提下,当没有一方能够改善其策略时,才会出现纳什均衡。而占优策略则是指无论其他博弈者采取什么策略,该博弈者的策略总是最好的。对于纳什均衡,我们说企业是根据其竞争者的策略而相应采取的最佳策略;对于占优策略,我们说企业采取的什它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策略。因而可以说占优策略也是一种纳什均衡。
现在来说明 非合作博弈 的原因。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为什么甲乙双方不能合作以取得双方最大的利益呢?例如在双寡头垄断模型 中乙 企业会决定试着降低产出,希望他的竞争者也会这样做,由此而提高市场价格。乙企业知道如果竞争者不降低产出它的利润会降为-30万元。但是,他还是试了一下。在实践中这个策略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分析一下双寡头垄断模型的矩阵表就会知道原因是甲的占优策略是遵循竞争产出规则的。无论乙采取竞争还是低产出以求垄断,甲仍然会按照MC=P的 原则确定产出。完全竞争市场中利润的刺激会导致企业走向有效的竞争均衡或者称之为非合作均衡。如果企业合谋或以协同的方式活动时,也即博弈双方协调一致去寻找最大化共同利润的策略时,就称之为合作性均衡。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共同利益在协同性均衡状态下达到最大化,但是社会总效用比竞争均衡状态下低。在现实中几个大企业联手或勾结起来形成行业的垄断以谋求最大利润而结成的联盟称之为 卡特尔 。 卡特尔 的组织很不稳定,每个企业都有强大的动机去欺骗协议而转向非合作均衡。除此以外 卡特尔 在许多情况下是非法行为。企业联手抬高价格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激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量存在而 相互独立 的企业非合作行为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低产出和高价格的合谋或勾结将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现实中政府一般都会实行反垄断法来惩治那些合谋控制价格以企图瓜分市场获得高额 垄断利润 经济主体 。由于政府的力量也使得合谋或勾结变得非常困难。当然这并不排除在现实中合作性博弈的出现。一般地,合作性博弈都发生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或部门中间。这里不多加以分析。
二、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有的学者认为博弈论已经遍及经济学、社会科学、工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这样理解也许有人会认为照这样说博弈论无所不包了,其实也不然。但是 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解释价格战、污染环境、军备竞赛、考试或体育竞技导致过多的参与者和加剧收入不平等……。限于篇幅,作者仅举两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一)污染环境的博弈
如果考虑到外部性的经济, 企业在不受到管制的环境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宁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治污处理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采取利他主义的态度治理污染,以图改进环境,那么它就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将逐渐转移到其他竞争者的手中。如果成本过高甚至还会出现破产或倒闭。在市场活动中的企业首先要想办法生存下来,然后还要在竞争中尽可能的淘汰对手,避免出局。这种思维策略会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通过减少污染而增加利润。用矩阵图形来加以说明。
乙公司
低污染 高污染
A 200 B 120
低污染
100 -30
甲公司
C -30 D 100
高污染
120 100
污染博弈的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企业治污获利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企业治污获利数额 单位:万元)
从图示中可以看到由于占优策略发挥的作用,甲乙双方都会采用D区域的方案。对于甲公司来说不管乙公司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也是比较有利的。这个图示恰好与“囚徒困境”的图示相反。在图示中右下方的区域代表的结果才是占优均衡。因为进行博弈的两个公司都采用了占优策略,从而造成了这种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看出非合作或纳什均衡是无效率的。在现实中当市场活动达到比较危险的无效率地步,政府就应该介入。通过设置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排放收费,政府可以诱导企业向A区域移动。例如我国在治理淮河污染的过程中考虑到经济的外在性,提出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排放收费原则正是博弈论在现实中的要求和运用。近期国务院环保部门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而提出的“碧海蓝天计划”也同样可以运用上述理论加以说明。
(二)胜者为王的博弈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可以看到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会得到最好的职业而大多数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毕业生只能求其次,或者很可能连对口的专业都找不到;一个超级明星每次出场费可高达几万元,而大多数演员只能拿到平均的工资。像这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试用矩阵图形来加以说明。
冠军
一般收益工作 高收益工作
A 50 B 300
一般收益工作
50 50
亚军
C 50 D 300
高收益工作
200 0
胜者为王的博弈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亚军获得报酬的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冠军军获得报酬的数额 单位:万元)
在胜者为王的图示中有才能的、有天赋的或者是机遇好的赢家有强大的动力去参加胜者为王的比赛。高高在上的赢家在比赛中获胜左面的亚军有可能被引诱进入高收益工作的行列。就如同太多的需求者去渔船追逐同一条鱼,市场过于拥挤,最终得到的总收益很小。如果亚军停留在一般收入标准的行业中,总收入会上升。图示中右下角的D区域是胜者为王博弈的均衡状态。对于冠军来说,他总能够得到高收益工作所以不会选择一般收益工作。而对于亚军来说,冠军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他会认为有同样的机会获胜,也会千方百计的加入到高收益工作的行列中。但是冠军只有一个,于是一个非效率的均衡产生了收入的最大不平等。究其原因在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也使得利润较高的职业吸引了过多的参与者,导致无效的消费和投资。在现实中,我国高考现象和民工现象与此理论颇为相似。就乙高考现象为例:在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期间,众多的考生为了自己将来利益获得的最大化纷纷报考重点大学,而成功者甚微。造成家庭和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近几年来国家采取政策为避免资源的重大浪费而采取了高校扩招的策略。纵然面对高校未来几年由于扩招而带来的压力,但是权衡利弊,国家从宏观上考虑做出的举措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三、结语
博弈论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借鉴博弈论中的基本原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双头并举,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码字好辛苦,感觉身体被掏空……不给点个我是不会起来的(葛优躺ing),嗯,关注也要(๑˘ ₃˘๑)记得是关注专题民谣年代哦~^o^~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