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唱歌
练习唱歌需要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调整好姿势、找准音调、调节气息。
一、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音乐就好比文章,基本乐理就好比拼音,只有学会了拼音,才能读懂汉字,进一步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同样,基本乐理也对你后面的作编曲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调整好姿势
歌唱呼吸时,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松弛、放下。这样既有利于将气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使发声器官处于自然、松弛、放下的状态,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反之,如果呼吸时,歌唱者的肩部紧张、耸起,这样必然形成最为表浅的“锁骨式呼吸”,同时也会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从而影响正常的发声。
另外、歌唱者的胸部要“微含”,从而使胸部处于最自然、最松弛的状态。这样既有利于将气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以使发声器官自然、松弛,有利于自由自在地发声。反之,歌唱呼吸时,如果歌唱者的胸部消顷挺起(特别是用力挺起),必然造成“胸式呼吸”。同时,也会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从而影响正常发声。
三、找准音调
1、找音调的时候主要是依靠首调听觉的培养和音程关系的感知来解决的,在唱歌的时候通过充足稳定的气息控制积极准备挡气,主动闭合声带发出不同音调和色彩的声音。
2、音调洞前的高低主要是声音的快慢产生的差异,一般通过声带的振动速度就可以控制,还需要靠大脑控制声带的形状变化达到音调的控制。
3、高音在练习的时候不要用很大的力,稳定住呼吸之后再稳定用力,将肺里面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得干净,然后再屏住呼吸,手放在小肚子上面,不能一下子鼓起来,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花费五秒的时间,持续五秒钟,过程中不能呼吸,循环练习,慢慢的就会掌握一些技巧。
4、降音练习的时候气息一定要低缓,中低音需要饱满、深情,唱低音的时候胸前和嗓子都需要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这样气息才会更浑厚,或者是通过音乐的伴奏来纳桥清调节音量的高低。
四、调节气息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会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咪~吗”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会找到感觉的。
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唱歌的小技巧
1.颤音
颤音是利用气息与喉结的配合,使声音产生波动感,起伏感。这是抒情歌曲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颤音有很多种类。如周华健的颤音幅度适中,不大不小;齐秦爱用小颤;邓丽君,张学友则以大颤见长;而日本歌曲的特点是“先直后颤”,即后唱一段直音,再开始颤,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这需要功夫。
很多朋友不会这个技巧,不要泄气,这完全可以练出来的。关键是气息与喉头要配合好,千万不要只用喉头,发出一种类似羊叫的小抖音。
2.气声
在发声时,如果气先于声出,气多声少,就会发出气声。它使歌声更柔媚,更动人心魄。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第一段,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第一段也是典型的气声唱法。
3.哭腔
哭腔是目前通俗歌曲演唱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它是在喉间和用猛然加大气息而产生的爆发力,发出一种类似痛哭的声音。张学友,周华健是哭腔的代表人物。哭腔用得好可以增加歌曲的感染力,但也不可用的太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