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1. 文言文寓言故事带启示
狐假虎威 文言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亿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人。含贬义。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
2. 寓言故事文言文
黔驴技穷的寓言故事: 《黔之驴》 柳宗元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一位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到黔这个地区。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在山下。老虎见了驴,(发现驴)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躲在树林里偷看它。
老虎小心谨慎地渐渐靠近驴,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跑了,认为驴要咬自己。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在它前前后后走动,始终不敢和驴搏击。
(虎)渐渐靠近驴,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对驴)进行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感到欣喜,盘算驴生气只能踢这件事,心想:“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狐假虎威: [ 原文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 译文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 十则寓言故事及其寓意,要文言文的那种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寓意:福祸相依,我们要善于用冷静的头脑,辩证的眼光看待福与祸。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换。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寓言意义: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先发两则了。。。。网上可以查到。
4. 寓言故事《考试》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2. “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王屋 2.郑人买履3.粗脖子病 4.钟子期5.隔壁王二不曾偷 6.曲高和寡7.东施 8.杯弓蛇影9.井底之蛙 10.厨师二、选择题。1. C 2. B 3. D4. B 5. A 6. B7. D 8. C 9. A10. D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5. 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文言文阅读]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2014-09-08·[文言文阅读]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2014-09-06·[文言文阅读]扑朔迷离文言文
2014-09-05·[文言文阅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言文阅读
2014-09-05·[文言文阅读]抛砖引玉近义词
2014-09-04·[文言文阅读]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
2014-08-22·[文言文阅读]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2014-08-14·[文言文阅读]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2014-07-24·[文言文阅读]老马识途阅读答案
6. 文言文寓言故事
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边去取水,所以总有一个人在外边奔波。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对人说:“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有人听见这话,就向另外的人传话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一个人。”于是全国的人都争相传播这样一条奇闻。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家的人回答说:“我们是说挖井之后多出一个人的劳力可供使用,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
启发:这个故事从丁氏的穿井引出传话的出入,说明传言易讹,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7. 求两个寓言故事,要文言文的,并加以解释
南辕北辙文言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业,欲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译文:魏王想出兵攻伐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衣服也没换,头上的灰也没去掉,就去见魏王, 季梁对魏王说:“今天我在来此的路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告诉臣说‘我想要去楚国。
’臣说‘楚国在南方,为什么要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
‘那人说:‘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跟他说:'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
'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很会赶车。’赶路的这些条件越好,就离楚国越远。
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这就是所说的向南行车却向北走的故事 守株待兔文言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8. 求寓言故事的文言文如题,要5个
黔之驴 柳宗元逍遥游,秋水 庄子世说新语 刘义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
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
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92;?#92;然(9),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0),远遁(11),以为且噬己也(12),甚恐。然往来视之(13),觉无异能者。
益(14)习(15)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6)。 稍近(17),益(18)狎(19),荡倚冲冒(20),驴不胜(21)怒,蹄(22)之。
虎因喜,计之(23)曰:“技止此耳(24)!”因跳踉(25)大?#92;(26),断其喉,尽其肉,乃(27)去(28)。[编辑本段]词句注释 2,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把它当做神。 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他。稍:渐渐 9,?#92;?#92;(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大骇:非常害怕。 11,远遁:逃到远处。
12,以为且噬己也。 且:要,将要。
噬:咬。 13,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却。 往来:来来回回。
视;观察。 14,益:更加。
15,习:熟悉。 16,终不敢搏。
搏:搏斗,搏击。 17,近:(1)稍出近之。
近: 走进,靠近。 (2)稍近,益狎。
近:走进,靠近。 18,益:渐渐,更。
19,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0,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倚,靠近。
冲,冲击。冒,冒犯。
21,驴不胜怒。 胜:禁得起,受得住。
22,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23,计之:代驴子生气只能踢的情况。
24,计止此耳:止:通“只”, 此:这(些) 25,跳踉(liáng):跳跃。 26,?#92;(hǎn):怒吼。
27,乃:才。 28,去:离开。
秋水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径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庄子的50则寓言 1。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列子御风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3。朝三暮四 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4。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5。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阝,导大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