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焦虑症,也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自主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的,或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有不相称,其环境特点非常突出,焦虑症现在分为两种,一种为广泛性焦虑症,另一种为惊恐发作也称为急性焦虑症。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临床上经常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焦虑症,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方面使患者得到安慰,它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功能的特点,能够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及治疗的信心,减少患者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在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准备阶段的时候,要以患者确立明确的相互关系,同时要澄清患者心理上事实的反映,在与患者交谈中,要让患者明白,他并没有躯体性器官的疾病和大脑方面疾病的问题,患者的痛苦主要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让患者充分体会察觉到,他的痛苦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不安,这样才能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病因,进而去除病因,必须让患者放弃不合理要求,努力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改变患者的好高骛远,怨天尤人的处世心态,心理学在治疗的方法上是很多的,可选择任意一种,不管什么解释,只要病人能够接受就有治疗作用。
2,行为疗法
虽然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很多,但在治疗上常用的是以放松训练,发泄疗法,生物反馈,认知行为疗法等行为疗法为主,通过临床观察,行为疗法在治疗焦虑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在我们心理治疗上,治疗师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重的焦虑症患者,采用药物+心理治疗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药物分类:1,苯二氮䓬类药物,2,β_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3,三环类抗抑郁剂,4,单氨氧化酶抑制剂等几类药物。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诊断是焦虑症治疗的基础
焦虑症易与躯体疾病相混淆,往往被误诊断为器质性病变等,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所以,焦虑症明确诊断对治疗很关键
②心理疏导是焦虑症的必要治疗手段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即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治疗的原则就是通过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来减轻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心理治疗在减轻焦虑症状、预防焦虑症复发、改善依从性、获得有力的 社会 支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③综合辅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必要手段
根据焦虑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可单独或综合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反馈训练、身心平衡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催眠治疗、运动治疗、音乐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手段,系统治疗焦虑症
④家庭 社会 支持是促进焦虑症改善的重要环节
患者的亲属朋友甚至同事等协同好医生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可以促进焦虑症的治疗。帮助焦虑症患者更快地恢复
要治疗缓解自己的焦虑,那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焦虑,焦虑的成因,焦虑的表现,在对症下药。
焦虑者脑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负面想法,这些想法会误导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而变得更加紧张、焦虑。正是因为脑中有这些过多的负面想法,才会把原来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想得非常严重。给心里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其实当我们能正确,客观地看待那些负面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想法是根本没用的,也是非常可笑。当然,焦虑者的焦虑想法大多时候是不受自己支配的,即使他们知道不应该这样想,脑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这些想法。
当你意识到有这样的想法时候,可以试着告诉自己:
1、这些想法不是真的会发生。想法不是事实。它们不能等同,你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而笃定想法就是事实,当你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多么幼稚了,根本无关紧要。
2、转换自己的负面思维观念,借此来进行认真地思考。当你的脑中充斥着负面思维时,不妨试着找一些证据来推翻它吧!用现实打败脑中的想法,你会认识到,你比想象中安全得多。
3、想出负面思维会导致的最坏结果,并以此来警惕自己,打好预防针。其实当你认清自己的处境后,就会发现,你并不是无路可走,即使出现最糟糕的结果,你也有办法应对。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如此烦恼呢?
4、要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当你一直陷入焦虑的负面情绪中时,思绪就很难跳脱出来,而给自己的大脑放个假,让大脑开个“小差”,你可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这件事 情感 到焦虑,那么我想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2)如果是别人遇到这件事,我会怎么想? (3)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先负面思维的影子就会慢慢的消退了。
此时我们应该明白,在面对一些状况的时候,大脑往往先焦虑,后思考。而且,相比正面信息,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反应会更加强烈,更倾向于察觉威胁或危险。
明白了焦虑本质上是产生于自己的内心负面的思维后,从心理学上说,焦虑的产生是当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们对危险持有警戒态度,并伴随无助、不安、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正常是有以下几个表现:
1. 焦虑如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只是这种情绪是不愉快的,是消极的。如提心吊胆,身心不安,甚至是世界末日。
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忧虑、烦恼、恐惧等多重感受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反应,是一种综合的情绪体验。
3.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情绪状态,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者危险即将到来或者将要发生,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威胁或危险,即此时的焦虑属于“无中生有”;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时,诱发焦虑的事情与焦虑的程度不相符,即表现得“小题大做”。
4.焦虑会引起行为异常及身体不适 在焦虑体验存在的同时,人们常常会出现异常的行为,身体会有不适的特殊感觉,甚至伴有明显的身体功能障碍。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梦魇等;或表现为胃肠不适、消化功能紊乱等。焦虑是一种主观感受,你将注意力放在哪里,你的精力和 情感 就会投入到哪里,因此,要想不受制于焦虑,你就得将自己的注意力从焦虑的问题中转移出来。
常见的焦虑症状及应对方式有以下几种:
1.特定恐惧症——特定恐惧症是指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情形感到恐惧,如电梯、飞机、雷电、黑暗、某些动物等。 这类患者在潜意识中认为这些事物是不安全的,如电梯可能坠落,飞机可能坠毁,雷电可能伤到人等。
所以,当你的特定恐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请你勇敢地去面对它。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筋疲力尽,但是战胜恐惧后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与其极力地制止某些危险因素的来袭,将自己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不如直面内心的恐惧,扩大自己的安全区域。你会发现,你脑中的那些危险与真实的危险无关,你或许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2.惊恐发作——惊恐发作,也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即在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的条件下,患者在生理或心理上突然出现恐惧反应。 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有心悸、眩晕、出汗、颤抖、腰膝无力、呼吸困难,出现失控感或濒死感等,让患者产生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
要应对惊恐发作,关键在于惊恐发作患者本身。要战胜惊恐,克服惊恐发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惊恐,惊恐来源于自己内心的脆弱。很多人在经历惊恐发作时都认为自己已经陷入绝境、濒临崩溃,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此,正确地认识惊恐,告诉自己惊恐发作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危险,有助于克服惊恐。其次鼓起勇气,了解你在害怕什么?你在担忧什么?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切断这些与惊恐的联结,可以降低惊恐发作的概率。次之要循序渐进,在克服惊恐时要循序渐进。拿在马路上开车这件事来说,你可以先在朋友的陪同下开车,当你不再恐惧开车时,可以试着自己开车行驶一段距离,让朋友在一旁接应你,接下来再试着自己开车,并逐渐增加里程,当你觉得这件事很容易时,你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惊恐。再者学会专注,当你对所做的事情保持足够的专注度时,你就无暇顾及自己心中的恐惧、担忧,惊恐也就无法触及你。最后惊恐会来个“突然袭击”,让你措手不及,如果你一味地逃避,寄期待于它不会找上你,那么你就会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要克服惊恐,不妨主动出击,主动寻求帮助,寻找方法,让自己控制住焦虑。 另外,进行深呼吸、冥想、有氧运动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降低惊恐发作的概率。
3.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状。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会产生“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想法。
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系的乔舒亚·M.纳多博士和埃里克·A.斯托奇博士曾说:“强迫症虽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其治疗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属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它让个体逐渐地、系统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丢弃原有的强迫性行为仪式,差不多有85%的人受益于这种技术。”
4.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指的是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对各种事情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过度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不安,并趋向于慢性过程。 这种焦虑症患者总是幻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后果,通常会给人留下“神经质”的印象。
下定决心,寻求改变是克服广泛性焦虑症的关键一步。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心。要克服广泛性焦虑症,就要让患者挑战自己的焦虑思想,对自己脑中的想法提出疑问。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有不良情绪很正常,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患者也没必要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接受不能控制的事实,放弃无谓的挣扎,才能让人放松身心,如释重负。暂时放下你的担忧,既然你已经做好了接受结果的准备,又何必再担心是什么结果呢?
5.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某种威胁或伤害后而出现的过度恐惧,是一种经历创伤后的心理失衡状态。创伤往往具有令人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被抢劫、被强奸、遭受身体暴力,交通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
要治愈创伤,就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怀希望,请你相信,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被治愈。
6.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症,主要指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过度担心、紧张和害怕的焦虑情绪。
最后,有焦虑症的人通常不会只出现一种症状,而是会出现多种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焦虑,如坚持运动、练习瑜伽、听音乐、进行冥想训练、控制日常饮食等。而通过这些日常的训练方法,人们的身体与心灵都会得到放松,从而有助于祛除焦虑的情绪,让自己不再受焦虑的困扰。
痛苦是一种向外的分离,这种分离让人觉得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这种分离让人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真切,这种分离让人越来越焦虑和心焦,这种分离就像是“离家出走”,让人越来越失去安定感。
消弭痛苦的唯一方法是,从自我分离回归自我合一。人只有越来越向内抱紧自己,守护好自己的内心,才不容易再向外分离。从自我迷失到找回自己,从彷徨焦虑到方向感清晰,从失去安全感到找回“确定感”,重新获得内心的力量!
人不和自己过不去,就不再有兴趣和别人过不去。人和别人过不去,首先是因为和自己过不去,人抓住别人不放,都是因为抓住自己不放。
在生活中,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人想要抓狂、想要抓别人时,一定是在自己很难受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人自己是处在一个自我接纳和内在和谐的状态,其实是没有动力去抓别人的。人不停地去抓别人,是因为自己太难受了。
所以,人最需要搞好的是自我关系,永远都不要偏离这一核心。当人的自我关系越来越好时,就会放弃总想抓别人的快感。
当和别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或是发现自己想要去抓别人、和别人搅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自我关系出了问题,需要改善。当人的这种自我觉察力越来越好,协调自我关系的能力越来越好时,就能尽早地防止和别人不必要的人际纠缠。
脉虚脉胀堵,都会造成焦虑,要解除焦虑,必须制造脉动周期,开骨间肌,利用肌体攒动联动运动运输气血,巧妙运用会阴穴压填提肛运动将骨肌间血攒至头骨间肌,脉象形成转移特性,焦虑可解。
简洁回答:珍珠末有特效!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临床上经常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焦虑症,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方面使患者得到安慰,它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功能的特点,能够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及治疗的信心,减少患者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在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准备阶段的时候,要以患者确立明确的相互关系,同时要澄清患者心理上事实的反映,在与患者交谈中,要让患者明白,他并没有躯体性器官的疾病和大脑方面疾病的问题,患者的痛苦主要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让患者充分体会察觉到,他的痛苦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不安,这样才能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病因,进而去除病因,必须让患者放弃不合理要求,努力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改变患者的好高骛远,怨天尤人的处世心态,心理学在治疗的方法上是很多的,可选择任意一种,不管什么解释,只要病人能够接受就有治疗作用。
2,行为疗法
虽然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很多,但在治疗上常用的是以放松训练,发泄疗法,生物反馈,认知行为疗法等行为疗法为主,通过临床观察,行为疗法在治疗焦虑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在我们心理治疗上,治疗师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重的焦虑症患者,采用药物+心理治疗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药物分类:1,苯二氮䓬类药物,2,β_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3,三环类抗抑郁剂,4,单氨氧化酶抑制剂等几类药物。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诊断是焦虑症治疗的基础
焦虑症易与躯体疾病相混淆,往往被误诊断为器质性病变等,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所以,焦虑症明确诊断对治疗很关键
②心理疏导是焦虑症的必要治疗手段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即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治疗的原则就是通过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来减轻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心理治疗在减轻焦虑症状、预防焦虑症复发、改善依从性、获得有力的 社会 支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③综合辅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必要手段
根据焦虑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可单独或综合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反馈训练、身心平衡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催眠治疗、运动治疗、音乐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手段,系统治疗焦虑症
④家庭 社会 支持是促进焦虑症改善的重要环节
患者的亲属朋友甚至同事等协同好医生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可以促进焦虑症的治疗。帮助焦虑症患者更快地恢复
要治疗缓解自己的焦虑,那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焦虑,焦虑的成因,焦虑的表现,在对症下药。
焦虑者脑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负面想法,这些想法会误导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而变得更加紧张、焦虑。正是因为脑中有这些过多的负面想法,才会把原来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想得非常严重。给心里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其实当我们能正确,客观地看待那些负面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想法是根本没用的,也是非常可笑。当然,焦虑者的焦虑想法大多时候是不受自己支配的,即使他们知道不应该这样想,脑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这些想法。
当你意识到有这样的想法时候,可以试着告诉自己:
1、这些想法不是真的会发生。想法不是事实。它们不能等同,你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而笃定想法就是事实,当你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多么幼稚了,根本无关紧要。
2、转换自己的负面思维观念,借此来进行认真地思考。当你的脑中充斥着负面思维时,不妨试着找一些证据来推翻它吧!用现实打败脑中的想法,你会认识到,你比想象中安全得多。
3、想出负面思维会导致的最坏结果,并以此来警惕自己,打好预防针。其实当你认清自己的处境后,就会发现,你并不是无路可走,即使出现最糟糕的结果,你也有办法应对。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如此烦恼呢?
4、要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当你一直陷入焦虑的负面情绪中时,思绪就很难跳脱出来,而给自己的大脑放个假,让大脑开个“小差”,你可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这件事 情感 到焦虑,那么我想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2)如果是别人遇到这件事,我会怎么想? (3)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先负面思维的影子就会慢慢的消退了。
此时我们应该明白,在面对一些状况的时候,大脑往往先焦虑,后思考。而且,相比正面信息,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反应会更加强烈,更倾向于察觉威胁或危险。
明白了焦虑本质上是产生于自己的内心负面的思维后,从心理学上说,焦虑的产生是当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们对危险持有警戒态度,并伴随无助、不安、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正常是有以下几个表现:
1. 焦虑如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只是这种情绪是不愉快的,是消极的。如提心吊胆,身心不安,甚至是世界末日。
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忧虑、烦恼、恐惧等多重感受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反应,是一种综合的情绪体验。
3.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情绪状态,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者危险即将到来或者将要发生,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威胁或危险,即此时的焦虑属于“无中生有”;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时,诱发焦虑的事情与焦虑的程度不相符,即表现得“小题大做”。
4.焦虑会引起行为异常及身体不适 在焦虑体验存在的同时,人们常常会出现异常的行为,身体会有不适的特殊感觉,甚至伴有明显的身体功能障碍。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梦魇等;或表现为胃肠不适、消化功能紊乱等。焦虑是一种主观感受,你将注意力放在哪里,你的精力和 情感 就会投入到哪里,因此,要想不受制于焦虑,你就得将自己的注意力从焦虑的问题中转移出来。
常见的焦虑症状及应对方式有以下几种:
1.特定恐惧症——特定恐惧症是指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情形感到恐惧,如电梯、飞机、雷电、黑暗、某些动物等。 这类患者在潜意识中认为这些事物是不安全的,如电梯可能坠落,飞机可能坠毁,雷电可能伤到人等。
所以,当你的特定恐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请你勇敢地去面对它。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筋疲力尽,但是战胜恐惧后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与其极力地制止某些危险因素的来袭,将自己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不如直面内心的恐惧,扩大自己的安全区域。你会发现,你脑中的那些危险与真实的危险无关,你或许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2.惊恐发作——惊恐发作,也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即在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的条件下,患者在生理或心理上突然出现恐惧反应。 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有心悸、眩晕、出汗、颤抖、腰膝无力、呼吸困难,出现失控感或濒死感等,让患者产生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
要应对惊恐发作,关键在于惊恐发作患者本身。要战胜惊恐,克服惊恐发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惊恐,惊恐来源于自己内心的脆弱。很多人在经历惊恐发作时都认为自己已经陷入绝境、濒临崩溃,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此,正确地认识惊恐,告诉自己惊恐发作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危险,有助于克服惊恐。其次鼓起勇气,了解你在害怕什么?你在担忧什么?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切断这些与惊恐的联结,可以降低惊恐发作的概率。次之要循序渐进,在克服惊恐时要循序渐进。拿在马路上开车这件事来说,你可以先在朋友的陪同下开车,当你不再恐惧开车时,可以试着自己开车行驶一段距离,让朋友在一旁接应你,接下来再试着自己开车,并逐渐增加里程,当你觉得这件事很容易时,你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惊恐。再者学会专注,当你对所做的事情保持足够的专注度时,你就无暇顾及自己心中的恐惧、担忧,惊恐也就无法触及你。最后惊恐会来个“突然袭击”,让你措手不及,如果你一味地逃避,寄期待于它不会找上你,那么你就会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要克服惊恐,不妨主动出击,主动寻求帮助,寻找方法,让自己控制住焦虑。 另外,进行深呼吸、冥想、有氧运动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降低惊恐发作的概率。
3.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状。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会产生“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想法。
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系的乔舒亚·M.纳多博士和埃里克·A.斯托奇博士曾说:“强迫症虽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其治疗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属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它让个体逐渐地、系统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丢弃原有的强迫性行为仪式,差不多有85%的人受益于这种技术。”
4.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指的是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对各种事情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过度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不安,并趋向于慢性过程。 这种焦虑症患者总是幻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后果,通常会给人留下“神经质”的印象。
下定决心,寻求改变是克服广泛性焦虑症的关键一步。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心。要克服广泛性焦虑症,就要让患者挑战自己的焦虑思想,对自己脑中的想法提出疑问。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有不良情绪很正常,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患者也没必要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接受不能控制的事实,放弃无谓的挣扎,才能让人放松身心,如释重负。暂时放下你的担忧,既然你已经做好了接受结果的准备,又何必再担心是什么结果呢?
5.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某种威胁或伤害后而出现的过度恐惧,是一种经历创伤后的心理失衡状态。创伤往往具有令人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被抢劫、被强奸、遭受身体暴力,交通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
要治愈创伤,就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怀希望,请你相信,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被治愈。
6.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症,主要指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过度担心、紧张和害怕的焦虑情绪。
最后,有焦虑症的人通常不会只出现一种症状,而是会出现多种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焦虑,如坚持运动、练习瑜伽、听音乐、进行冥想训练、控制日常饮食等。而通过这些日常的训练方法,人们的身体与心灵都会得到放松,从而有助于祛除焦虑的情绪,让自己不再受焦虑的困扰。
痛苦是一种向外的分离,这种分离让人觉得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这种分离让人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真切,这种分离让人越来越焦虑和心焦,这种分离就像是“离家出走”,让人越来越失去安定感。
消弭痛苦的唯一方法是,从自我分离回归自我合一。人只有越来越向内抱紧自己,守护好自己的内心,才不容易再向外分离。从自我迷失到找回自己,从彷徨焦虑到方向感清晰,从失去安全感到找回“确定感”,重新获得内心的力量!
人不和自己过不去,就不再有兴趣和别人过不去。人和别人过不去,首先是因为和自己过不去,人抓住别人不放,都是因为抓住自己不放。
在生活中,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人想要抓狂、想要抓别人时,一定是在自己很难受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人自己是处在一个自我接纳和内在和谐的状态,其实是没有动力去抓别人的。人不停地去抓别人,是因为自己太难受了。
所以,人最需要搞好的是自我关系,永远都不要偏离这一核心。当人的自我关系越来越好时,就会放弃总想抓别人的快感。
当和别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或是发现自己想要去抓别人、和别人搅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自我关系出了问题,需要改善。当人的这种自我觉察力越来越好,协调自我关系的能力越来越好时,就能尽早地防止和别人不必要的人际纠缠。
脉虚脉胀堵,都会造成焦虑,要解除焦虑,必须制造脉动周期,开骨间肌,利用肌体攒动联动运动运输气血,巧妙运用会阴穴压填提肛运动将骨肌间血攒至头骨间肌,脉象形成转移特性,焦虑可解。
简洁回答:珍珠末有特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