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
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小学——学会诚实
小学的六年的生活算是比较漫长的了,过得也没有什么起伏,应该称之为平淡吧。也许那时还小,也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只知道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生活。记忆较深刻的事情也比较少了。其中有件事情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在小学3年级时的发生的事了。一直以来我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班上前十名,然而,3年级下期的期末考试考到11名去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涌入我脑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糟了,回肯定挨骂”。当然那时还小就想不到令父母失望之类比较高级点的想法了。之外我又想到周围亲戚们也肯定要看我成绩单,以前都是几名,现在跑到11名去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真的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吧,在浅浅的想了下后果之后,我便狠下心来作出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把11改成了4,大家可以想象下我是怎么改的。我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改的成果如何,也来不及去在细想了,于是便拿着那成绩单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去了。爸爸问我考了多少名,我说第4呢,爸爸还满高兴的还叫妈妈做好吃的给我犒劳下。当然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之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玩了。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就被叫回屋子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几个人拿着我的成绩单在“研究”,当时心里一沉,觉得大事不妙了。下一秒爸爸就问话了,问我这成绩单是不是自己改过,我当然就硬着头皮不承认了,当时心里琢磨承认了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就一直抵赖。那时殊不知大人们是很精明的,对小孩子这点小把戏根本就一眼看得穿的,也许当时那改法也很幼稚吧。总的说来,后果果然很严重,被爸爸妈妈教育了一整晚上,当然也不是因为我考了11名,而是因为我的不诚实。现在想起来被批评的那场景就觉得很糗,很难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件事我一直记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时常拿它来当作警示,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错什么事,后果有多严重,告诉别人实情是最重要的,。诚实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我都选择诚实待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许部分应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有的事情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启示,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二)初中——学会做人
初中的我可谓是被荣誉包裹着长大的。初一第一学期我就从班里同学中脱颖而出,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关注,渐渐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许你要说作为一个有理智人是不应该活在人家的赞扬声中的,也不应该以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要说的是,当时我的心智并不成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听着人家的表扬心里就甜滋滋的,那时完全听不得批评的话语。正因为我的锋芒太露,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反感,特别是寝室的室友,他们在寝室里开始集体排斥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更让矛盾激化的是同样犯错误时,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便不批评我却惩罚了他们,一时间我在寝室就更难有立足之地了,推门便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看见我进去就鸦雀无声各自散开。那种处境是谁也不想遇见的,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便好好反思了下自己,努力改善和寝室人的关系,(比如水果多和寝室人交流,带动和帮助大家一起前进,在老师面前不耍特权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人际关系有大大的改善。从这件事我学会了怎么做人,怎样谦虚的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怎样去融入一个集体。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我粉肠欣赏也非常赞同。在初二、初三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与班里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犹如顺水行舟,学习上生活中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时时要做到处优不骄,这对我高中及大学当班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铺垫的。感谢挫折,让我成长!
(三)高中——学会学习
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太轻松太容易,让我一进高中就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心里一直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我想学绝对能学好。也正是一直有着这种想法,我在学习上开始并没有花时间也没有认真去学过,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只要我稍微学下,赶上去是绝对没问题的。最过分的是,和好朋友们换着花样去玩,上自习就一起聊天,上课就老走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可能与青春年少的叛逆思想有关,老师越强调高中学习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越大,心里就越有股抵触的情绪。觉得老师完全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用听他的话。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备战,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着急之际就是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人家问我要报考哪里的学校时我根本不知道,高三就在茫然、彷徨、和焦急中度过,当然,想下就知道高考的结果是什么,分数只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调档线。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三年没有学到真本领;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在掌声中长大的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是优秀的,我接受不了失败。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失败,,在那一刻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那一刻读懂了父母眼中淡淡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在流血,一滴一滴地坠落在地上,心好痛……痛定思痛,我决定复读一年,用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辉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最后一年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用心去学,用脑去记,终于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复读这一年对我现在的影响很大,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得认真,得用心,知道了没有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懂得了自己得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知道了成功要靠汗水去获取,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有了一颗能承受挫折的坚强的心!
(四)大学——学会思考
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也觉得自己是可以独立的时候了,以后再无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束缚了。然而通过一学期马哲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也可以说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指导。自认为有能力自主的我还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事物的多面性,我的知识,我的阅历,我的品行都还没达到我所想象的高度,我会不断学习,思想的脚步会伴随着我成长,成长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会仔细剖析它,在错误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事,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关键是在哪个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要清楚,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不然那便是错误。就比如说在中学是学习阶段我就不能去恋爱,同样在大学的现在我也不会去做改成绩单那种幼稚的事情。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在幼稚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在反省中自律。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
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小学——学会诚实
小学的六年的生活算是比较漫长的了,过得也没有什么起伏,应该称之为平淡吧。也许那时还小,也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只知道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生活。记忆较深刻的事情也比较少了。其中有件事情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在小学3年级时的发生的事了。一直以来我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班上前十名,然而,3年级下期的期末考试考到11名去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涌入我脑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糟了,回肯定挨骂”。当然那时还小就想不到令父母失望之类比较高级点的想法了。之外我又想到周围亲戚们也肯定要看我成绩单,以前都是几名,现在跑到11名去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真的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吧,在浅浅的想了下后果之后,我便狠下心来作出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把11改成了4,大家可以想象下我是怎么改的。我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改的成果如何,也来不及去在细想了,于是便拿着那成绩单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去了。爸爸问我考了多少名,我说第4呢,爸爸还满高兴的还叫妈妈做好吃的给我犒劳下。当然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之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玩了。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就被叫回屋子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几个人拿着我的成绩单在“研究”,当时心里一沉,觉得大事不妙了。下一秒爸爸就问话了,问我这成绩单是不是自己改过,我当然就硬着头皮不承认了,当时心里琢磨承认了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就一直抵赖。那时殊不知大人们是很精明的,对小孩子这点小把戏根本就一眼看得穿的,也许当时那改法也很幼稚吧。总的说来,后果果然很严重,被爸爸妈妈教育了一整晚上,当然也不是因为我考了11名,而是因为我的不诚实。现在想起来被批评的那场景就觉得很糗,很难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件事我一直记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时常拿它来当作警示,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错什么事,后果有多严重,告诉别人实情是最重要的,。诚实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我都选择诚实待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许部分应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有的事情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启示,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二)初中——学会做人
初中的我可谓是被荣誉包裹着长大的。初一第一学期我就从班里同学中脱颖而出,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关注,渐渐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许你要说作为一个有理智人是不应该活在人家的赞扬声中的,也不应该以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要说的是,当时我的心智并不成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听着人家的表扬心里就甜滋滋的,那时完全听不得批评的话语。正因为我的锋芒太露,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反感,特别是寝室的室友,他们在寝室里开始集体排斥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更让矛盾激化的是同样犯错误时,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便不批评我却惩罚了他们,一时间我在寝室就更难有立足之地了,推门便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看见我进去就鸦雀无声各自散开。那种处境是谁也不想遇见的,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便好好反思了下自己,努力改善和寝室人的关系,(比如水果多和寝室人交流,带动和帮助大家一起前进,在老师面前不耍特权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人际关系有大大的改善。从这件事我学会了怎么做人,怎样谦虚的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怎样去融入一个集体。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我粉肠欣赏也非常赞同。在初二、初三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与班里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犹如顺水行舟,学习上生活中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时时要做到处优不骄,这对我高中及大学当班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铺垫的。感谢挫折,让我成长!
(三)高中——学会学习
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太轻松太容易,让我一进高中就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心里一直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我想学绝对能学好。也正是一直有着这种想法,我在学习上开始并没有花时间也没有认真去学过,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只要我稍微学下,赶上去是绝对没问题的。最过分的是,和好朋友们换着花样去玩,上自习就一起聊天,上课就老走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可能与青春年少的叛逆思想有关,老师越强调高中学习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越大,心里就越有股抵触的情绪。觉得老师完全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用听他的话。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备战,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着急之际就是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人家问我要报考哪里的学校时我根本不知道,高三就在茫然、彷徨、和焦急中度过,当然,想下就知道高考的结果是什么,分数只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调档线。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三年没有学到真本领;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在掌声中长大的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是优秀的,我接受不了失败。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失败,,在那一刻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那一刻读懂了父母眼中淡淡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在流血,一滴一滴地坠落在地上,心好痛……痛定思痛,我决定复读一年,用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辉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最后一年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用心去学,用脑去记,终于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复读这一年对我现在的影响很大,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得认真,得用心,知道了没有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懂得了自己得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知道了成功要靠汗水去获取,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有了一颗能承受挫折的坚强的心!
(四)大学——学会思考
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也觉得自己是可以独立的时候了,以后再无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束缚了。然而通过一学期马哲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也可以说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指导。自认为有能力自主的我还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事物的多面性,我的知识,我的阅历,我的品行都还没达到我所想象的高度,我会不断学习,思想的脚步会伴随着我成长,成长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会仔细剖析它,在错误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事,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关键是在哪个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要清楚,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不然那便是错误。就比如说在中学是学习阶段我就不能去恋爱,同样在大学的现在我也不会去做改成绩单那种幼稚的事情。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在幼稚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在反省中自律。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展开全部
改革开放三十年,老百姓最切实的体会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脑子一天比一天活了!三十年的改革春风,吹动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无比向往与追求,而由此引发的生活热词深刻地标示了那个时代百姓的生活记忆。当然,这些词,有一些流行至今,成为人们总结工作与生活的代名词,有一些则被历史的潮汐淹没,成为标记历史的过去,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事变迁,历经三十年的不懈追求,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除了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外,更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了许多令人刻骨铭心的词汇,得以让三十年后的我们用冷静的审视态度去重温它们,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热词经过历史的冲刷竟显得如此意味深长……
万元户
意指一户人家有了一万元人民币。这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新名词,很快席卷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万元户,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流行的一个词汇,是勤劳致富的代表。改革开放前,在那个“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时代,谁要是万元户那一准是专政的对象。改革开放后,政策的改变,使“致富光荣”的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包钢的一名普通学徒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8元,提起万元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展现了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的强烈渴望及富裕后的空前喜悦。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包头人民家庭收入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截至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76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如今,万元户这个曾经代表富裕的词汇已经成为过去。17876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已将财富的标尺提高,如今,只有拥有一套住房、一辆私家车,这户家庭的固定资产至少达到50万元,才算小康。
下海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人不满于现状,转而经商,称之为“下海”。
在包头,有太多借着改革春风勇于下海采金的企业家,陆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包头本土企业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最初下海的情景:“那时,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去深圳下海了,常让我捎一些电子表、袜子等包头很难买到的物资,所以每每回家乡,我总要大包小包地带,其中一部分是送人的,剩下的在包头卖掉了,差价很大,在深圳、广州那里只需几元钱的商品,到了包头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且供不应求。”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部分商品的巨幅差价让这位下海人士抓到了商品贸易的挖金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下海这个名词依然在热用,说明下海依然有效地影响着人们追求财富的人生。
计划生育
拿包头市青山区为例,作为全国一个普通区(县),青山区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15.78%。和13.6%。,下降到2007年的8.27%。和4.84%。。30年,该区少出生人口20多万人。
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上主要的贡献是,把人口问题放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和处理,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重大政策。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改革开放30年来,全自治区区累计少生913万人,为社会节约抚养费5295亿元,促使人均GDP提高了6886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7.52%。
从曾经的超生游击队,到有计划的生育再到选择丁克,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科教兴国
1985年前后,李老师已经当了10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他一个月工资只有80元,只比在工厂当家属工的妻子多10元。夫妻俩要用这150元,养活年老的父母和一双儿女上中学。当时,李老师的邻居在火车站当装卸工,每个月能赚200元左右,还有一个邻居赶马车跑运输,一个月能收入300多元。
1987年,李老师也利用星期天做起了小买卖。周末一大早,去批发市场,批发两筐水果沿街叫卖。刚开始有些拉不下面子,戴了一顶草帽和一副大墨镜。怕遇到熟人和学生家长显得尴尬。虽然辛苦,但是每月能多收入六七十元。这笔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为家里解决不少问题。
当年,“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的现象常为人们谈论,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留给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生活烙印。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当时二0二厂的李冠兴月薪才挣500元。“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怪现象。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简单的小作坊生产和粗放的商品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没有竞争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实践让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技人才,拥有先进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逐渐成为香饽饽,人才战略也成为各级政府必抓的重要工作。
高考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的考生李明华这样形容自己:“前脚放下大锤,后脚便进了考场。”无数知识青年终于盼到了回归校园的日子,然而,当时想要走入最高学府,难度非常之大。全国共有570万人参加高考,每29个考生中才能有一个人考上大学,我市198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8788人,录取1090人,每12个人里才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到了2008年,报名人数为25120人,录取比率达到78%,我市与全国一样,高等教育已经从三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成为大众化、普及化教育。
国家对人才的日益尊重,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明白知识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指导人们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曾经“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怪现象彻底成为历史的一个玩笑。
如果说万元户、下海、计划生育、科教兴国、高考这些热词标示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财富、思想、生活的迫切追求,那么下岗、黄金周、跳槽、房奴则从另一个层面上展示了近年来人们生活、思想的巨大变化,人们可以主动更换自己的工作,有了长假可以旅游,有金融机构借钱给你买房……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一件件都已变成了现实。
下岗
1995年,下岗风潮终于在包头的大中小企业全面开花。“那时候大伙儿都怕,有个固定工作不容易,一旦没了,岁数也不小了,谁愿意啊?”同在东河区一家小企业工作的王阿姨和爱人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下岗还是不下岗?”王阿姨开始动摇,也许下岗并不可怕。当时儿子已经16岁,上学也要用钱,爱人坚决不同意,“两个人赚钱多好,下岗你干啥去?”儿子却格外支持,“妈,你下来也没事,你有能力!”
后来,王阿姨主动要求下岗,这个举动在当时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然而13年过去了,王阿姨下岗后经营的小吃店早已变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她不仅供儿子念完了大学,还将儿子送出了国。曾经不理解王阿姨的老姐妹们现在都很钦佩王阿姨当年的魄力。
下岗,职工下岗的简称,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在过去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
下岗,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干好干坏都一样。那时,能进工厂当工人就算捧上了铁饭碗,无论干好干坏,都有口饭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下岗以及其延伸出的词汇竞争上岗,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工作效率,并分流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对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金周
2001年“十一”黄金周前夕,王小帅带着妻子到旅行社报了团准备去上海旅游,这也是他和妻子的第一次长途旅游。平时,王小帅和妻子工作很忙,每天8个点的上班,想出门走走也没机会。终于等来了7天的长假,王小帅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张罗黄金周旅游,他也想赶回时髦。然而,7天的长途跋涉后,王小帅和妻子除了带回来大包小包的旅游纪念品外,就是厚厚一摞布满人影的“风光照”。
为了拉动内需,1999年9月国务院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三个法定假期与前后双休日“搭桥”,形成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从此,黄金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休闲方式,也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假日经济”。
从2008年起,“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从1999年到2008年,黄金周已经走过10个年头。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长假消费热潮,从最初的备受追捧到现在的饱受争议,它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休闲的日子和消费的日子,但近年来,黄金周的问题也在显现———环境的破坏、物资的过度浪费等等。因此,黄金周的去与留一时成为人们的热点问题。然而,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建立,黄金周现在的问题已不那么刺眼了。
跳槽
就是指调换工作。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是不能够随便跳槽的,单位把人死死地束缚着,不少人甚至一辈子都在一个厂子里干到退休。想要跳槽换个单位,难度可大了,两个单位和两地人事局之间,要跑好多次才能办妥手续。
在包头的一家媒体工作近十年的张先生去年跳槽了,朋友们称他有魄力,守在一个稳定且收入不错的事业单位,是多么令人羡慕,可张先生却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跳槽去了企业,也许更高的收入、满意的职位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是他跳槽的原动力。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要将跳槽这件事放在二三十年前,难!要通过层层批准,要在一纸调令上盖无数的印章。跳槽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要你乐意,接收单位乐意,再也没人能拖你的后腿了。跳槽、炒老板的鱿鱼也已经成为许多白领们的口头禅。
房奴
2007年5月,结婚5年的张女士决定为刚出生的儿子换房,她在保利花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价格是3400元/平方米,她用公积金办理了20年的住房贷款,每个月的还款额度是2400元,这要占到家庭收入的1/3。对于这笔贷款,有一定积蓄的张女士表示,虽然能够承担得起,但如果考虑到孩子将来的教育开支,这个贷款买来的房子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位。
2006年,房奴这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民间流传。它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在房价不断攀升的2005年到2006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无法找到中低价格的房地产,导致很多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同时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2006年先后宣布的加息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房贷负担的担忧。对高房价和高利率的双重担忧导致人们担心会像奴隶一样为银行工作,房奴这个词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泡沫的象征。同样的词还有“负翁”。
贷款买房实现了很多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但贷款买房也让很多人背负了巨额的经济负担。当然,房奴这个名称如今看来尴尬而辛酸,如果放到三十年前,人们还都住在“筒子楼”、“鸽子笼”的时候,房奴,那又是怎样一个幸福的词汇?
改革开放三十年,除了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外,更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了许多令人刻骨铭心的词汇,得以让三十年后的我们用冷静的审视态度去重温它们,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热词经过历史的冲刷竟显得如此意味深长……
万元户
意指一户人家有了一万元人民币。这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新名词,很快席卷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万元户,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流行的一个词汇,是勤劳致富的代表。改革开放前,在那个“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时代,谁要是万元户那一准是专政的对象。改革开放后,政策的改变,使“致富光荣”的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包钢的一名普通学徒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8元,提起万元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展现了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的强烈渴望及富裕后的空前喜悦。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包头人民家庭收入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截至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76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如今,万元户这个曾经代表富裕的词汇已经成为过去。17876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已将财富的标尺提高,如今,只有拥有一套住房、一辆私家车,这户家庭的固定资产至少达到50万元,才算小康。
下海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人不满于现状,转而经商,称之为“下海”。
在包头,有太多借着改革春风勇于下海采金的企业家,陆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包头本土企业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最初下海的情景:“那时,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去深圳下海了,常让我捎一些电子表、袜子等包头很难买到的物资,所以每每回家乡,我总要大包小包地带,其中一部分是送人的,剩下的在包头卖掉了,差价很大,在深圳、广州那里只需几元钱的商品,到了包头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且供不应求。”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部分商品的巨幅差价让这位下海人士抓到了商品贸易的挖金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下海这个名词依然在热用,说明下海依然有效地影响着人们追求财富的人生。
计划生育
拿包头市青山区为例,作为全国一个普通区(县),青山区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15.78%。和13.6%。,下降到2007年的8.27%。和4.84%。。30年,该区少出生人口20多万人。
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上主要的贡献是,把人口问题放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和处理,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重大政策。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改革开放30年来,全自治区区累计少生913万人,为社会节约抚养费5295亿元,促使人均GDP提高了6886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7.52%。
从曾经的超生游击队,到有计划的生育再到选择丁克,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科教兴国
1985年前后,李老师已经当了10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他一个月工资只有80元,只比在工厂当家属工的妻子多10元。夫妻俩要用这150元,养活年老的父母和一双儿女上中学。当时,李老师的邻居在火车站当装卸工,每个月能赚200元左右,还有一个邻居赶马车跑运输,一个月能收入300多元。
1987年,李老师也利用星期天做起了小买卖。周末一大早,去批发市场,批发两筐水果沿街叫卖。刚开始有些拉不下面子,戴了一顶草帽和一副大墨镜。怕遇到熟人和学生家长显得尴尬。虽然辛苦,但是每月能多收入六七十元。这笔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为家里解决不少问题。
当年,“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的现象常为人们谈论,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留给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生活烙印。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当时二0二厂的李冠兴月薪才挣500元。“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怪现象。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简单的小作坊生产和粗放的商品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没有竞争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实践让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技人才,拥有先进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逐渐成为香饽饽,人才战略也成为各级政府必抓的重要工作。
高考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的考生李明华这样形容自己:“前脚放下大锤,后脚便进了考场。”无数知识青年终于盼到了回归校园的日子,然而,当时想要走入最高学府,难度非常之大。全国共有570万人参加高考,每29个考生中才能有一个人考上大学,我市198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8788人,录取1090人,每12个人里才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到了2008年,报名人数为25120人,录取比率达到78%,我市与全国一样,高等教育已经从三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成为大众化、普及化教育。
国家对人才的日益尊重,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明白知识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指导人们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曾经“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怪现象彻底成为历史的一个玩笑。
如果说万元户、下海、计划生育、科教兴国、高考这些热词标示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财富、思想、生活的迫切追求,那么下岗、黄金周、跳槽、房奴则从另一个层面上展示了近年来人们生活、思想的巨大变化,人们可以主动更换自己的工作,有了长假可以旅游,有金融机构借钱给你买房……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一件件都已变成了现实。
下岗
1995年,下岗风潮终于在包头的大中小企业全面开花。“那时候大伙儿都怕,有个固定工作不容易,一旦没了,岁数也不小了,谁愿意啊?”同在东河区一家小企业工作的王阿姨和爱人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下岗还是不下岗?”王阿姨开始动摇,也许下岗并不可怕。当时儿子已经16岁,上学也要用钱,爱人坚决不同意,“两个人赚钱多好,下岗你干啥去?”儿子却格外支持,“妈,你下来也没事,你有能力!”
后来,王阿姨主动要求下岗,这个举动在当时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然而13年过去了,王阿姨下岗后经营的小吃店早已变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她不仅供儿子念完了大学,还将儿子送出了国。曾经不理解王阿姨的老姐妹们现在都很钦佩王阿姨当年的魄力。
下岗,职工下岗的简称,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在过去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
下岗,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干好干坏都一样。那时,能进工厂当工人就算捧上了铁饭碗,无论干好干坏,都有口饭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下岗以及其延伸出的词汇竞争上岗,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工作效率,并分流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对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金周
2001年“十一”黄金周前夕,王小帅带着妻子到旅行社报了团准备去上海旅游,这也是他和妻子的第一次长途旅游。平时,王小帅和妻子工作很忙,每天8个点的上班,想出门走走也没机会。终于等来了7天的长假,王小帅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张罗黄金周旅游,他也想赶回时髦。然而,7天的长途跋涉后,王小帅和妻子除了带回来大包小包的旅游纪念品外,就是厚厚一摞布满人影的“风光照”。
为了拉动内需,1999年9月国务院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三个法定假期与前后双休日“搭桥”,形成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从此,黄金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休闲方式,也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假日经济”。
从2008年起,“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从1999年到2008年,黄金周已经走过10个年头。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长假消费热潮,从最初的备受追捧到现在的饱受争议,它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休闲的日子和消费的日子,但近年来,黄金周的问题也在显现———环境的破坏、物资的过度浪费等等。因此,黄金周的去与留一时成为人们的热点问题。然而,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建立,黄金周现在的问题已不那么刺眼了。
跳槽
就是指调换工作。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是不能够随便跳槽的,单位把人死死地束缚着,不少人甚至一辈子都在一个厂子里干到退休。想要跳槽换个单位,难度可大了,两个单位和两地人事局之间,要跑好多次才能办妥手续。
在包头的一家媒体工作近十年的张先生去年跳槽了,朋友们称他有魄力,守在一个稳定且收入不错的事业单位,是多么令人羡慕,可张先生却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跳槽去了企业,也许更高的收入、满意的职位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是他跳槽的原动力。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要将跳槽这件事放在二三十年前,难!要通过层层批准,要在一纸调令上盖无数的印章。跳槽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要你乐意,接收单位乐意,再也没人能拖你的后腿了。跳槽、炒老板的鱿鱼也已经成为许多白领们的口头禅。
房奴
2007年5月,结婚5年的张女士决定为刚出生的儿子换房,她在保利花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价格是3400元/平方米,她用公积金办理了20年的住房贷款,每个月的还款额度是2400元,这要占到家庭收入的1/3。对于这笔贷款,有一定积蓄的张女士表示,虽然能够承担得起,但如果考虑到孩子将来的教育开支,这个贷款买来的房子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位。
2006年,房奴这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民间流传。它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在房价不断攀升的2005年到2006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无法找到中低价格的房地产,导致很多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同时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2006年先后宣布的加息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房贷负担的担忧。对高房价和高利率的双重担忧导致人们担心会像奴隶一样为银行工作,房奴这个词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泡沫的象征。同样的词还有“负翁”。
贷款买房实现了很多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但贷款买房也让很多人背负了巨额的经济负担。当然,房奴这个名称如今看来尴尬而辛酸,如果放到三十年前,人们还都住在“筒子楼”、“鸽子笼”的时候,房奴,那又是怎样一个幸福的词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生如集市,众人在此相聚,却不久留.
人生如客栈,路人在此歇脚,而后又走.
谢谢
人生如客栈,路人在此歇脚,而后又走.
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