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习文瑞邶婧
2019-11-03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620万
展开全部
“客家”之称出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客家”这个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所知,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部分人还并没有接受这个名词,如在赣州一些县,桂东南和粤西等操相同语言的人自称“涯人”。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据时期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福建客家人被列入“闽籍;但是现在都已经接受“客家”称呼,和祖先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一起团结奋斗,已经不分你我。
  另外有一种看法如下:客家人称自己为“客家”,是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的一种鄙称,显示了客家人好客的传统。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
香港部分地区。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唐代后期因战乱大批南下。南宋灭亡後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
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客家人根在汉族。
  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唐朝后期的官话(a
Basilect
System
of
Mandarin
)。根在河洛指的是大部分客家人都出自河洛,客家的方言底层源出河洛。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粤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为浙江的客家人祖先是来自闽汀州府)。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
  客家方言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类,即:岭北、岭南、槎语。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索清安夕嫣
2020-03-08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答案补充
一、概述
客从何来?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天灾战祸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汉人向南迁徙,数量超百万之众。南下汉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一支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古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
“客家人”。
如今,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二千万之众,其中客家人在香港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台湾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国内、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如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都有很多客家人。梅州是客家人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地,现有人口500多万,号称
“世界客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宿思敏羿宣
2019-11-12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895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821万
展开全部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名称的来源
  客家围屋
  “客家”之称出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械斗之初仍无“客家”之称,而只有土籍、客籍的区别。随着械斗的发展,又出现了犵獠等名词,最终出现了客家一词。“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所知,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部分人还并没有接受这个名词,如在赣州一些县、桂东南和粤西等操相同语言的人自称“涯人”。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据时期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福建客家被列入闽籍,而登记为闽籍的汀州府、漳州府客家因为语言亲近关系,也加入粤党。但现在台湾客家都已经接受“客家”称呼,籍贯闽粤两省的客家人一起团结奋斗,已经不分你我。
  另外有一种看法如下:客家人称自己为“客家”,是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的一种鄙称,显示了客家人好客的传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265857af18f
2019-05-07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892万
展开全部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的南迁,有着时延1500年的记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盘依萱练鹍
2020-04-27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33万
展开全部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可以称为客家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