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柳》赏析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柳的世界。柳是属于诗人的,但它不只是属于白居易和韦庄,它还属于李白,属于柳永,属于一切有情人。于是便有了“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于是便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瑰丽而奇特的想象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开篇四个段落既是对比,又是排比,同时还把自然现象赋予人文色彩,想象之奇、之美令人惊叹。在这灵动而充满诗意的文字里,我们的心也只有陶醉其中了。
扩展资料
叹柳“落伍了”、“老朽了”,并归纳为“柳什么实用价值也没有”,一贬到底。然言在此,而意在彼,一个破折号陡转,“除了美”三个字一扬,分明告诉我们这“是诗人的树”,“不是匠人的树”,柳的价值在人文而不在物质。这金石之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既是“诗人的树”,当有咏柳的诗。作者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和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来佐证,并表示自己怕“有一天会忘记柳”,从而借诗的语言抒发。
作者简介:张晓风,现77岁(2018年)。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8岁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北一女中和屏东女中,最后毕业于东吴大学,曾任教东吴大学和香港浸会学院。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阳明大学创校以后就来此校任教,一直担任该校通识教育中心教授至2006年退休。
参考资料:张晓风-百度百科
2013-12-03
2013-12-03
2013-12-03